
我相信基督的圣餐,主的晚餐,是基督宝血所买的教会所经历的,最奇妙,最神圣,也是最独特的敬拜方式。这种神圣体现在许多方面。这是神的百姓对主十字架救赎的记念,饼指向主的身体,葡萄汁指向主的血,饼和葡萄汁共同指向主的身体被钉,他血所洒的十字架。这样的敬拜之所以神圣,因为它记念的是主,不仅如此,主的桌同样是神圣的,因为桌指向我们与基督的同在相交。在主的桌旁,我们与他相遇。
使徒保罗说道:「我们所祝福的杯,岂不是同领基督的血吗?我们所擘开的饼,岂不是同领基督的身体吗?」事实上,我们就是在与他相交。这样的敬拜之所以神圣,第三个原因,我相信,是因为耶稣在路22:19-20吩咐过:「你们应当如此行」,这是一个顺服的行动。顺服是一件庄重且神圣的事。
主的桌意义非凡,我尽可能多地来到主的桌前。我自己的人生中,手中常常拿着最普通的饼和葡萄汁,但在我心中,这些都变成了耶稣基督的血和身体的象征,因为主的身体和血对我个人来说,意义非凡。
然而,我发现,有的人很少,或者从来不曾长时间来到主的桌前,甚至,也有许多人在洗礼中从来没有顺服。他们也许只是无知,不明白主的桌的重要性,或者他们不理解洗礼的重要性。他们不懂得顺服洗礼的行动所带出来的,是怎样一种公开的见证。他们不明白与耶稣基督相交是什么意思,也不理解主的身体和记念十字架的含义。他们就是无知。也许他们只是不顺服,也许他们仅仅表现得很世俗。这就是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信息。
如果有人没有一点见证洗礼的渴望,如果有人从来都不曾在主的桌旁与主相交,也许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信仰很软弱,也许,他们根本就不是基督徒。他们或许自认为是,但实际上他们不是。你呢?你是基督徒吗?你会说:「我是个基督徒,我相信神,我已经决志了。」
相信我,很多人都用自己的过去来验证自己就是一名基督徒,或者用过去的经历说明救恩。圣经从来没有指向过去;圣经也从没有讲到一个过去的抉择。你真的是基督徒吗?你说:「我来到耶稣面前,我邀请了耶稣进入到我的生命中。」这就够了吗?我来给你展示一些东西。我们都知道,哥林多前书11章谈到圣餐。我简单地跟大家提一下。哥林多前书11:27说:「所以,无论何人不按理吃主的饼,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的身,主的血了。」
这样的措辞相当强烈。相比于从不到主的桌前,更严重的事是什么?那就是,当你还不配来到主的桌前时,你已经来到了主的桌前。因为这样做就是不按理吃主的饼,喝主的杯,是干犯主的身,主的血了。因此,第28节说:「人应当自己省察,然后吃这饼,喝这杯。因为人吃喝,若不分辨是主的身体,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
来到主的桌前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一个人如果一边沉浸在世界的罪中,一边又来到主的桌前,这就是很严重的事了。如果一个基督徒不完全悔改,不离开所犯的罪,却来到主的桌前渴望公义,圣洁的事,这实在是很可怕。但更可怕的是,你不是一个基督徒,却来到主的桌前吃喝。
在另外一篇书信中,保罗也呼吁大家省察自己,请大家留意。哥林多后书13:5,请大家留意这里所说的。哥林多后书13:5第一句话:「你们总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没有」。在这里保罗用的是「试验」这个词,「也要自己试验」。你问一个人:「你是基督徒吗?」他回答:「是的。」你又问:「你的依据是什么呢?」「依据就是许多年前我做的决志。」这什么都不算。圣经从来没有以过去来认定一个人是否得救。总是以目前来认定。如果在你个人的生命中,没有真实得救的凭据,这就说明你真的有可能不是一个基督徒,不论你过去有过什么经历。所以,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没有,也要自己试验。
你会说:「约翰,我要怎么做呢?我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一个真正的基督徒?我的确相信主。」也许,你曾经受过洗。也有人说:「我去教会,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基督徒。」请跟我一起打开马太福音第5章,我们就能明白了。在这里,当主耶稣出现时,犹太人早已定好人应该怎样生活。他们已经建立起一系列自己的律法,他们也发展了自己的体系,他们也早已定好各样规则,也非常清楚历史中哪些东西被归为圣洁。但这一切都是外在的,都是自义和人为的工夫。
耶稣来了,粉碎了这一切。他说:「我要给你们立一种新的生活标准。我想给你们一种新的标准,这样你们就能衡量自己是否得救。我要告诉你们天国的子民应该如何生活。」你要试验自己,这就是试验。 今天早上,你就让圣灵将你的生命和登山宝训的经文事实进行比较,结果就能帮助你省察,试验自己到底是不是一个基督徒。这就是标准,所有的关键就是一个词。请留意,这个词就是「义」。这就是关键。
耶稣在登山宝训中说的就是,如果你是神的孩子,如果你真的悔改了,如果你真属于神,如果你也的确得救,你的生命特征就是公义的。有许多声称自己是基督徒的人,但是你要花很长时间去寻找他们生命中义的特征。有人告诉我,有位女士,她声称自己是基督徒,但从她作基督徒起,她就一直和一个不是她丈夫的人生活在一起。哥林多前书第6章说道:「奸淫的…不能承受神的国。」为什么?因为那一直都是不义的事。真实信仰的关键特征就是有义在你生命中。
马太福音第5章20节是整个登山宝训的钥节,耶稣说:「我告诉你们:你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请注意,这些犹太人每天都去圣殿,奉献十分之一,他们又禁食,祷告,看上去很属灵的样子。但耶稣说,除非你是一个义人,否则其他一切我都不关心,这是底线,越过它,你们就不能进我的国。 你会发现,义是一个必要条件,是关键;义就是把我们分别归主的标志,义就是好好生活的简短说法,活在神的标准之下,按照神的话去生活。
提摩太后书2:19说:「主认识谁是他的人。」这是哪些人呢?「凡称呼主名的人总要离开不义。」提多书1:16说:「他们说是认识神,行事却和他相背,本是可憎恶的,是悖逆的,在各样善事上是可废弃的。」换句话说,除非一个人顺服神,有圣洁的生命,并且离开不义,否则人根本就不认识神。神完全有权柄要求人这么做。有一天,有个人正在讲道,我听见他说:「你不用丝毫改变内在或外在,就能来到主耶稣基督面前,这不是一件奇妙的事吗?」这纯粹是一个弥天大谎。人必须要有改变。
哥林多后书5:17做了很好的总结:「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 是什么呢?「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约翰一书1:9说道,基督徒是常常承认自己罪的人。从这里看来,做一个义人,并不意味着一个人从不犯罪,而是说人要去面对自己的罪,承认自己的罪,离开罪,并且悔改,要恨恶罪,不再恋慕罪。第2章,约翰说道:「我们若遵守他的诫命,就晓得是认识他。」第2章里进一步说:「人若说自己在光明中, 却恨他的弟兄,他到如今还是在黑暗中。」约翰继续说:「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雅各这样说道:「你们这些淫乱的人哪,岂不知与世俗为友就是与神为敌吗?所以凡想要与世俗为友的,就是与神为敌了。」在约翰一书第3章,约翰接着说:「凡从神生的,就不犯罪,因神的道存在他心里,他也不能犯罪,因为他是由神生的。」
现在我是在说什么呢?我所说的就是,神说如果你真的蒙了拯救,那么你的生命就有公义和圣洁,是一个全新的生命。你还是会犯罪,但是你会看到自己越来越少犯罪。当罪出现时,你会厌恶它,就像保罗在罗马书第7章中提到的那样,恨恶罪,并且你会承认自己的罪,离开罪,向主悔改。你会渴求正直的事,你会变得顺服,会爱你的弟兄,并且恨恶世界上那些邪恶的体系。这就是一个人真正得救后的状态。你不能说「我是基督徒」,然后继续朝着错误的老路走下去。试验自己,你说自己是基督徒,就试验自己到底是不是。
也许我不再仅仅满足于说,如果你自称是基督徒,你就一定是基督徒。如果你在某个大会中做了决志,或者你走路时走入了一间信仰答疑的房间,又或者有人给你一本和福音有关的小书,不管是怎样的经历,你都可以成为基督徒。我并不认为,那就是圣经中人是否得救的标准。关于一个人是否得救,圣经关注的是,当下这个时刻,就在当下,你的生命是什么样的。亲爱的弟兄姐妹,相信我,我说这些话的时候,真的很心痛,我知道有很多人,就是在我们恩典教会中的很多人,都不是基督徒。我们不知道,也许他们根本都不曾面对这个问题。你问:「基督徒的标准是什么?」
我们一起看看马太福音第5章到第7章,登山宝训。现在,我希望大家来看看神的标准是什么。耶稣坐下,教导我们神国度的生活准则。这里就是开始,第3节说:「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希腊原文在这里也做了强调,就是这样的人,天国只有这样的人,没有其他的人。换句话说,只有那些灵性破碎过的人才能进入神的国,这样的人经历过精神破产,看到自己是罪人,知道自己里面没有一点能献给神的东西。他们自己的灵里是贫穷的,没有任何一点能自夸的东西,他们对自己没有盼望,灵里贫穷卑微。
结果就是,第4节:「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耶稣说, 唯一能领受救恩的人,也是唯一能进入他国度的人,就是那些为自己的罪深深哀恸悔过的人。第5节描述的人,是经历过破碎,变得温柔的人,只有他们能承受地土,只有他们是神国的百姓。当你灵性破碎,满怀哀恸,柔和谦卑,这样的结果就是,第6节,你会饥渴慕义,只有神的义才能使你满足。
请留意,如果你从来没有为着罪,带着破碎的心来到主面前;如果你没有在主面前为着自己的罪深深痛悔;如果你还没有为着你所犯的罪悲恸不已;如果你对公义的渴求比不上对其他一切的渴求,那么有可能你根本不是一个基督徒。这就是主给我们的标准。首先,他说,人进入神的国要经过一个正确的入口。这就是耶稣登山宝训的开始。一个天国的子民是无私舍己的人,他看不起自己的老我,他明白自己的不足、破落和虚无。
有很多人来到耶稣面前,是因为他们觉得主可以拥有他们所拥有的。 我们也是如此。我们说,「如果某某某这样一个名人变成了基督徒,不是太好了吗!主就可以…」主不需要。怎么会这样想呢?你认为神需要人的能力来添加他的权能吗?不。如果你来到耶稣面前不是因为他是神的缘故,你就根本没有来到他面前。耶稣的生命就有破碎、悲恸、温柔、饥渴慕义这样的特质。谁是天国的子民呢?第7节,就是怜悯人的人,清心的人,使人和睦的人,为义受逼迫、受辱骂的人。
如果你心灵破碎,充满真诚,又带着哀恸,饥渴慕义的心来到基督面前,你就会认识他,这也是来到他面前唯一的路,我不相信哪一个不真心悔罪的人是真正的基督徒。也许,多年前你作了决志,但如果你当时没有这些特质,那么你就没有得救。也许多年之后,你心灵痛悔来到主面前悔改,那一刻才是你真正得救,进入神的国的时刻。那之后,你会怀着这样的态度度过余生,爱慕真理,恨恶罪恶。
基督徒的其中一个特质就是,他犯罪时,会心里厌恶自己所做的。他恨恶罪,这不是他想要的,这是他里面的罪让他做了错事,他恨罪。渐渐地,主会让你变得充满怜悯,让你有一颗清洁的心,让你成为使人和睦的人。在这世界上,你会越发试着活出这些特质,这世界在你面前是站立不住的。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第10节,你会受逼迫;第11节,你会被人辱骂。所有事都不分青红皂白地与你抗衡。但没关系,要喜乐,因为你是天国的子民。我想让大家看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如果你真是一个基督徒,你会有这些特质,你会为自己的罪哀恸。第二件事,省察自己。如果你是基督徒,你不仅会进入神的国,而且你的见证也会不同。那就是耶稣在第13节说的内容。你们是世上的盐。第14节,你们是世上的光。
注意,如果你真是一个基督徒,你的见证会非常清楚明白地与这个世界分别出来。这就是主话语的含义。这世界就像一块变质的肉,它正在腐烂。你知道盐是防腐剂,主让我们在世界,就是让我们在这个必定要腐坏毁灭的世界上,成为仍旧保有圣洁的人。这就是为什么大灾难会这样可怕;因为教会被提了,盐就消失了。我们在这里,是要保持圣洁,从这个世界分别出来。我们在这腐坏退化的文明中充当了保鲜剂的作用。我们是山上的光,也是有味道的盐。换句话说,主是在说,你不仅仅要成为一个有生命特质的基督徒,并且要有清楚与世界分别的见证。
你的见证是什么呢?你和身边的人相比,是不同的人吗?还是说,你也是跟着他人的步伐在走?你是随大流的人吗?你成为一名基督徒后,这个身份有没有改变你的生命呢?如果没有,你就还不是基督徒。你并没有得救。我们的主更进一步说,我们如果顺服他,就是他国度的子民。第17-19节说:「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所以,无论何人废掉这诫命中最小的一条,又教训人这样做,他在天国要称为最小的;但无论何人遵行这诫命,又教训人遵行,他在天国要称为大的。」接着,他又讲到,我们的义要胜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
这就是重点,如果你真正得蒙拯救,你就会是一个顺服的人。你会变得顺服,你会有顺服的行动。你会渴慕神的律法。罗马书第7章提到, 尽管罪总是在引诱他,保罗仍旧渴慕神的律,又在神的律法上自乐,他热爱神的律。所以,要省察自己。你真的得救了吗?你有为自己的罪哀恸过吗?你会破碎自己邪恶的老我吗?试验你自己吧!你跟这个世界分别出来了吗?你顺服神吗?省察自己吧!
主更深一步说,你的心有没有极度渴望活出神的旨意呢?如果你真的悔改了,你的思考就不再一样,真是这样。主在第21节和之后的经文中,提到正确的思考。你看到犹太人只卖弄外在,他们并不明白内在的事。所以主对他们说:「你们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不可杀人』,又说,『凡杀人的,难免受审判。』」然而主接着想说的是,你们要更深一步,在心里明白,你们心里连这样的一个坏念头都不应该有。
也就是说,神国的子民不能简单地被看做是不杀人的人,而是内在没有任何伤害他人的意图的人,在他的心中,他抗拒这样去对待他人。如果你真是神国的子民,你就会有一颗不一样的心。以西结书第36章,主说,你蒙拯救时,主会去掉你的石心,去掉这颗顽梗的心,他要用一颗新心,就是一颗肉心,来替代原来的石心。马太福音5章第27节,主又说:「你们听见有话说,『不可奸淫。』」只是我告诉你们,你们心中甚至不能有这样的念头,你不应该对任何人有这样的眼光,也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
还有,一个神国的子民是不一样的人。当有人说,「我是一个基督徒,我只是在这方面胜不过而已。」然后这个人继续犯奸淫或者继续通奸,或是继续发生同性关系等等,我就总会翻到哥林多前书第6章,经上说,这样的人不能承受神的国。你不因着主是神的缘故来到他面前,而是为了自己的目的来寻找他,这根本行不通。除非你心灵破碎,为着这些罪痛哭哀恸,俯伏着寻求他的义,否则,你就永远不知道得救是什么意思。
除了正确的思想,主说,如果你真是神国的子民,你就会有正确的言辞,不仅仅思想正当,说话也会合宜。在第33节,主说到了这一点。他继续说到不能作假见证,也提到起誓和你我的言辞,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换句话说,有正确的心志,才会有好的表达,因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所以,主是说,如果你的生命渴慕神的义,你就会有顺服的心。顺服意味着,你里面有正确的思想,当你开口说话时,就会说出合宜的话来。
马太福音5章第38节说到,你行动时,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不会反叛,反而,你会变得善良,如果有人问你要一样东西,你会给两样。第43节,你会爱你的邻舍。长此以往,你甚至可以爱你的仇敌。你甚至会爱税吏。事实上,第48节,主说这就是他的心意,我们要像神一样爱我们的仇敌。
你抓到重点了吗?省察自己。不要说你之所以是基督徒,是因为你五年前一次步上教堂的走道的经历。不要说你签了一张卡片,所以你就是一个基督徒了。也不要试着跟神说,你是一个基督徒是因为你参加过一个大会,去过祷告房间,跟辅导员有过交流,也不要说,你是基督徒,因为有些辅导员这样告诉过你,因为他们也不知道。你对一个人做的最糟糕的事就是,你跟他们传讲基督,当他们祷告,口头上邀请耶稣进入他们的生命的时候,你就告诉他们,他们真的蒙拯救了,因为你也不知道他们是否得到了拯救。这是圣灵的工作,只有圣灵才能给这样的保证。圣灵给的确据在乎人内在的见证。罗马书第8章说,从外在的行为看内在,因为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
福音派有一项传统,相信救赎跟决志紧密相连,但是,是否得救却跟过去的那个决志没有多大关系,而是跟现今当事人的状况有直接的关系。耶稣在约翰福音第8章这样说道:「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常常遵守,这就是指现今每一刻。因此,主说,如果你真是神国的子民,你就会选择正确的道路,为罪痛悔哀恸,你的生命也会完全被翻转,与这个世界分别出来。你会有一个顺服的生命,正确的思想,合宜的言行。
主进一步说到,人要有正确的动机,才能表达出正确的信仰。我们称之为正确的敬拜。马太福音第6章讲到,你们敬拜神应该是真诚地敬拜,不是像其他假惺惺的人一样吹起号来,接着再祷告,像游行一般。他讲到那些假冒伪善的人,他们的宗教是虚假的。但你的敬拜是真实的,你祷告的时候也要祷告得合宜。你祷告说,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主是说,如果你生命中有真实的改变,你的信仰就不是假的,而是真的。你的祷告也不会像假冒伪善之人的祷告,你的祷告是真心的。你禁食也不是在作公开展示,你的禁食是无人知晓的隐秘。
因此主说,你若顺服,就能正确思考,说话合宜,做事得当,敬拜真实,也会有正常的关系。你不会拜金,第6章19节,我完整地跟大家讲了这些经文。主说,不要积蓄财宝在地上,不要事奉玛门,因为你不能同时事奉神和钱财。当你全身心忙着赚钱的时候,不要说你是神的仆人。这两者无法兼得。你想同时与世俗为友,又与神为友,这是不可能的。如果你与世俗为友,就是与神为敌。如果你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你里面了。主在说,我国度的子民对金钱有一个正确的看待。
接着,在马太福音第6章25节到34节,主说到神国度的人对物质保持着正确的关系。他们不会总是忧虑穿什么,吃什么,在哪里睡,因为他们知道主会照顾好他们。主掌管着一切。第31-32节说:「所以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因此,你会和金钱和物质保持一个适当的关系。第7章也说到,你也会和人们保持正确的关系,不要四处论断人,不要在自己的生命出现问题时仍然装作虔诚。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主是在告诉我们最基本的一些事情。
主是说,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基督徒,那么你是如何来到基督面前的?你是不是仅仅说:「你好啊,耶稣!如果你能赐给我一个快乐的人生,我很乐意接受。」你想拥有的快乐人生是什么样的?你想要的丰盛生命是怎样的?神对你的人生有一个美好的计划。你想知道吗?神为你的人生设置了一个糟糕、可怕,痛苦的计划,除了基督,别无他物,你只能为了神来到神的面前,而不是为了自己来到他面前。所以你要破碎自己,真诚地为罪哀恸,主可以立刻改变你,赐给你一颗新心,你就不再一样了。
你们是世上的盐,是世上的光,你们的光照在山上,这个世界可以看见,如果你真是一个基督徒,你就会和世界分别开来。你生命中会有饥渴慕义的特质,也就是说,你会渴望遵行主的道胜过想要其他一切。结果就是,你会有正确的思想,正确的言行,正确的敬拜,还有正确的关系。有人马上会说:「谁可以这样生活啊?」很好,我很高兴你提出这一点。凭你自己是办不到的。
我会继续用马太福音19:23向你讲解这一点。耶稣告诉一个年轻富有的官,他需要变卖一切所有的分给穷人,然后还要来跟从耶稣。这个年轻富有的官爱惜他的钱财胜过爱慕主耶稣,所以他带着他的钱离开了。现在,请注意耶稣所说的话。「我实在告诉你们,财主进天国是难的。我又告诉你们」,这里请仔细听,「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我问大家,一只骆驼能穿过针的眼吗?你可能会说:「这里指的是针形的门。」那不是针形的门,那就是针的眼。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蒙拯救还容易呢!
你说:「这不可能!」这恰恰就是主希望你得出的结论。第25节说:「门徒听见这话,就希奇得很」,如果主说的是针形的门,门徒不会这样惊讶,「…说,『这样谁能得救呢?』」门徒知道主是在说财主不能得救,主就是这个意思。「耶稣看着他们说,『在人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
主说的是什么呢?就是这个意思。这个标准是行不通的,人无论何时都无法得救,但是有神,就有可能。你能看出主想表达什么吗?我们自身没有什么资源可以使我们得救,我们做不到。所以你要准备好把包袱卸下来,将自己交在主手中,而那个年轻富有的官却不愿意这样做。他愿意爬上信仰的马车,但仍然背着物质主义的包袱,这样他就无法前行。这就像一只有驼峰的骆驼想要穿过针的眼,根本不可能。这就是要点。人进入神国度的唯一道路就是,人意识到靠自己做不到,然后自己赤露敞开地来到主面前,虚心、哀恸、饥渴慕义,这样的义是他靠着自己无论如何也得不到的。
你会说:「但大部分人并不想达到这些条件。」你说的对。大部分人想要靠着自己上天堂。所以,他们带着自己的包袱奔赴天路,就像一个背了四个旅行包的人,装着世俗、罪、撒但、自我等等。他们说:「耶稣,我想要你即将赐给我的快乐,我想脱离地狱,我在这里。」
这样的人有一条路赐给他们。我们一起来看马太福音7:13。你会看到,这一次门徒可能会和百姓同样困惑,可能会说:「依照这样的标准谁能进天国呢?谁能得救呢?谁有资格呢?」听听主所说的:「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请留意这句话:「进去的人也多。」为什么?你完全可以带着你所有的包袱走那条路,因为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你可以带上你所有的一切去那里,你的成就和自义,还说:「我会自己奔走天路,我需要耶稣,但是我也需要其他东西。」
就好像那个在拉斯韦加斯自称是歌手的人,他得救了,然后继续在拉斯韦加斯当歌手。在我看来,这就像一个带着一堆行李却想进入窄门的人。我们都知道,窄门和宽门是不一样的。第14说:「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请注意,这是一条艰难的路。「窄」这个词事实上指的是一条被挤压过的路,你不可能在这条路上摆弄那么多包袱。首先,你无法通过这扇窄门。你试过拿着四个箱子通过旋转门吗?你走不过去,你无法通过这样一扇门。把所有的包袱都放下吧!你要放下所有来走这条路。
请大家留意一点。你可能认为,这条宽广的路不会把人引向毁灭,不会的。这不是人相继倒毙的那条路,这是一条通往天堂的路,只是这是一条错误的路,他们认为这条路通往天堂,他们都在朝着耶稣的路走。这是一条宽广的路,你不需要丢弃任何东西,没有必要活得和别人不同,不必和他人思想不同,你不需要做什么。所有要做的就是决志。或者你说,你受过洗,当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你走过教堂的通道,走上前,在一张卡片上签了你的名字。在妈妈的帮助下你做了这一切。这样,你可以带上你所有的包袱。真相却是,你正一路走向毁灭的宽路。最悲哀的是,很多人都在这条路上,很多人。而那扇窄门,唯一能通过这扇门的方法就是丢弃你的罪,抵挡撒但、自我和世界。通向生命的路艰难而狭窄,找着的人也少。
请听,恩典教会中就有这样的少数人,但同时也有很多走错误道路的人。你走在那条路上,带着你所有的世俗,自义和其他自我的包袱,从未和世界,和自己罪恶的生活方式断绝,从未在寻求神时丢弃过自义。你仍然认为行为能够使你得救,也能达成。但我要告诉你,你正在这条宽广的路上,将来的某一天你会走到最接近天堂的门口,就像本仁约翰所说:「发现了从天堂的门口通向地狱的一个入口」。你要看到,很多人走上这条路,是因为这条路好走,有很多人在兜售走上这条路的门票,你发现了这一点了吗?
实际上, 在下一章节中圣经谈到了这点。马太福音7章第15节说:「你们要防备假先知」。他们做什么呢?他们就是想让你走上这条大路,想让你走上那条容易的路。你不需要改变什么,只要带上耶稣去走就是了。但是,你知道当你走到这条路的尽头时会怎样吗?第21-22节告诉我们,「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么。」
你看到了吗?这就是这条大路上的人群,请留意第13节的「许多」这个词。在那条路上,有许多人。接着,第22节,当许多人最后到达的时候,他们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做了这一切的事了吗?我们就是教会里的那群人啊,主啊,我们在领人归主的事工上有份,我们也传道,行许多异能啊。」圣经在第23节说:「我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
将来有很多喊「主啊,主啊」的人,将来会有很多人,直到最后才发现自己走了一条错误的路。这就是我跟你们说这些的原因,你们不要成为这样的人。很少人找到正确的路,这是因为很少有人愿意为着神的旨意去走。最后,耶稣以一个阐释作为总结。
如果你想知道怎样去做,主说,我就告诉你一个聪明人的做法,第24-25节说:「所以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好比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盘石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总不倒塌,因为根基立在盘石上。」这就是一个单单寻求神的人,他把房子盖在盘石上,房子立在盘石上,就不会倒塌。第26节说:「凡听见我这话不去行的」,就是不顺服,「好比一个无知的人,把房子盖在沙土上。」
请留意,这个人建的房子很好看,他的信仰看上去很好,好的过道,好窗户,好墙壁,屋顶也很棒,一所非常漂亮的信仰房屋。「我们也奉你的名说预言,赶鬼...主啊,主啊,看看我们所做的吧。」只是,他们从来不寻求神自己,所以他们的根基是沙土,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并且倒塌得很大。
你要明白,这就是主表达的意思。到最后一刻面临审判的时候,才醒悟,那时等待你的就是地狱,因为你从来没有为了神自己来到他面前。正如我一再强调的那样,亲爱的弟兄姐妹,省察你自己,是否行在信心中;试验你自己。这就是神的条件。
我们低头祷告,我引用艾萨克·瓦特的话提醒大家:「人的本性多么无望,意识不到它担负的重量;不改变的心永远看不到快乐,看不到神。任性的自我意志,盲目的热情让人在毁灭的路上迷失。失去理智就无法再找到那条安全,狭窄的路。在圣洁的主面前,一颗顽梗的心会变软,『主啊,全能的救主,唯有你能够使人心意更新。』求主更换邪恶之心,赐予圣洁生命,令我们的能力激情,尽属全能之神。』」
父啊,我们呼求你来改变我们。对于在我们中间还没有得救的人,求主震动他们的心,让他们不再盲目确信,把他们赶到痛悔之处,让他们为了你来到你面前,跟自我、罪恶、撒但和这个世界决裂,转而拥抱你的圣洁,人非圣洁,就不能见你的面。因此,父啊,用你的恩典和怜悯赦免我们。谢谢你让我们今天可以敬拜你。我们怀着喜乐的心,期待能听到那些心意更新之人的见证。祷告奉耶稣的名,阿们。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and sold as a book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