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经不是一本向任何人开放的书。谁可以研读圣经,谁可以真正理解圣经?上次研习建议了六个原则,第六个是祈祷。要明白圣经,必须重生、勤勉、有大渴望、处理生命中的罪,以至于有外显的圣洁,以及要有神的灵充满,圣灵是我们真正的老师。
如果你愿意委身,浸润在祈祷中,那么你就是可以理解圣经的人。神就会向你打开他的书,给你真理。
未重生的人也可能对圣经中的历史有一点理解。他或许会理解圣经中的一些词。但是他从来不会拥有圣经知识,意思是他不会知道这些知识如何在生命中活出来。他或许会透过阅读、研读,获得一些脑袋的知识;但这不是真正的知识,因为圣经从来没有在他生命中活出来。
所以,除非你满足了这些资格条件,否则圣经从不会在你生命中活出来。你从来不曾理解它,直到它在你每一天的生活中发生。
我们已经讨论了谁可以研读圣经,现在让我们来看如何研读圣经。对于这本无与伦比的书,要知道从哪里开始,是太困难的事情。圣经很宏大,很精彩,我们能够研读它,是多大的特权。
我读过一个建筑师对圣经的看法,他说:「圣经就像宏伟的宫殿,使用宝贵的东方石头建筑,由66个宏伟的房间构成。每个房间都不同,完美地美丽;而放在一起,形成无与伦比的、威严的、荣耀的、卓越的浩大建筑物。创世记是前厅,介绍神的大能创造。之后,是历史书的画廊,有战争、英雄事迹的场景,以及神勇敢子民的画像,都挂在墙上。」
「接着,是哲学家的房间:约伯记;音乐室:诗篇,有最高贵的和谐,让人激动。然后是商业办公室:箴言,正中间挂着一句格言:『公义使邦国高举;罪恶是百姓的羞辱。』」
「后面是研究系:传道书。温室:雅歌书,里面是精挑细选的果子、花朵的芬芳,以及鸟儿最甜美的歌唱。还有天文台,在公义之子的破晓之前,先知拿着有力的望远镜,正在寻找明亮的晨星。」
「穿过庭院,就是国王的接见室:福音书,有国王自己的四幅栩栩如生的画像,揭示他无限的完美。然后是圣灵的工作室:使徒行传;通讯室:书信,保罗、彼得、雅各、约翰、犹大在桌边,在真理的灵个别的导引下忙碌。」
「最后是宝座室:启示录,向坐宝座的王献上大能的崇拜和赞美,充满了大房间。在临近的门廊和审判庭,有审判和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将临荣耀的画象。」
这是圣经的快速演示。这本书的庄严,从创造到高潮。我们理应勤勉研读。
如何读呢?第一,我们如何理解圣经?第一点,读圣经。简单不过。这就是研读圣经的开始,读它;很多人从来没有真正读它。他们一小段一小段地读。他们读了很多关于它的东西,其他的书,但是并没有真正读圣经,读圣经是无可以替代的。
我们必须完全委身于读圣经。这就是研读的开始。我的建议是,一年通读一次。从旧约开始。旧约有三十九卷书,如果你一天读20分钟,就可以一年通读一遍旧约。
我还记得在神学院的时候,范伯格博士是我的伟大导师,也是爱神的人,他对旧约知道得太多了,以至于常常使学生感到困惑,学生尝试给他设陷阱,完全是无中生有地问他说:「范伯格博士,列王记上7:34说什么?」他会用希伯来文在心中喃喃自语,然后翻译出来。
有一天他对我说:「我尝试一天读一本书,只是为了保持状态。」我说:「什么样的书?」「任何书,艺术的,历史的,某人生平的,任何书。一天一本,以至于我可以保持状态。」有一天我对他说:「你一天读一本书,研读希伯来文,写释经书,教满满的课,那么你有时间读圣经吗?」他说:「我读圣经。我一年通读四次圣经,我这样做已经不知道多少年了。」
弟兄姐妹,这就是开始,没有什么可以替代读经。从旧约开始通读。希伯来文是非常简单的语言。它不像希腊思想,有玄虚的概念。它不是理论语言。不是概念语言。不是哲学语言,没有很多抽象词。它是非常简单、具体的语言。
我在神学院做学生的时候,发现研读希伯来文比研读希腊文更容易。它不是复杂的语言,而且它以非常具体、简单的术语连接事物。所以,你可以通读旧约的趋向与叙事,不断前进;每年一次又一次回到旧约,阅读,建立你的理解。
我会建议,当你读圣经的时候,在页边标记,在不理解的地方做标记。随着时光流逝,你可以开始把这些东西从页边拿下来,因为当你读、而且重读时,当你从创世纪进展到玛拉基书,你会发现属于你自己的理解,回答你的困惑。
你阅读的时候没有得到回答的问题,可以用来作为个人研读,寻找释经书或者其他资料,来获取意思。但是从阅读开始。不要被打倒了。我如何可以学习这么多?如何可以处理每一节经文?开始通读旧约。这就是我的建议,每年读一次,每年至少一次。
来到新约,计划略微不同。顺带一提,主要的核心应该是读新约。这是基于圣经。例如,保罗在歌罗西书1: 25说:「我照神为你们所赐我的职分作了教会的执事,要把神的道理传得全备,这道理就是历世历代所隐藏的奥秘;但如今向他的圣徒显明了。」换言之,他说:「我被神呼召,将这被隐藏的奥秘给你们。」
这个奥秘就是新约的启示。保罗在以弗所书第3章说:「我是奥秘的使徒。」他事工的主要核心就是新的启示。他会暗指旧约,在旧约可以证明、阐明和支持新约。新约的信息就是启示的高峯。新约具体化、吞没、包含了旧约的所有。所以,新约会为你总结旧约,也引导你进一步来到圆满的启示。
你必须花更多时间读新约,因为新约解释了旧约。它由希腊文写成,是复杂得多的体系,是更难理解的,在多数情况下,它是偏难的,因为有抽象词,因为它是用概念、而非用叙事性故事来描述。
所以我们得更勤勉研读新约。下面说说我是怎么做的,我在神学院的时候已经开始了。我从约翰一书开始,每天读约翰一书,读三十天。第一天你只读约翰一书。许多人没试过连续地读一整本书。许多人感到圣经不过是经文的集合。
我还记得我是孩子的时候,在我们厨房的桌子上有一个塑料盒,里面装着很多经文。你可以按照任何顺序来看这些经句,不要紧。你可以扔在空中,再以你想要的任何顺序把它们放回去。
但是,这不是圣经书写的方式。一本从某处开始,到某处结束,它有次序。多数人不会按着顺序读。你需要学会读一卷书。所以你坐下来,读约翰一书。这会花你25-30分钟,你可以这样读上四、五次,完成它。
关键就是第一天通读它。第二天,通读它。第三天,通读它。第四天,通读它。第五天,通读它。到了第七天或者第八天,你就要开始对自己说:「老朋友,我已经能掌握得很好。」那却是艰难的部分。实践到15或者16天,小心被击中!我已经理解了!我还记得,当我读约翰一书到第30天,我说:「我并不太理解这本书。」我用了90天才结束。90天通读约翰一书。
如果你坚持30天,你对这本书就会有奇妙的把握。如果某人对你说:「圣经中哪里说到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你会说:「很简单。约翰一书第1章,左边那一页,右边那一栏,差不多中间的位置。」因为你已经把它化成图画。能够在心里看到它。
人们总是问我:「你为何仍然用钦定本?你为何不改用新的译本?」因为我可以在脑里看见。我在视觉里面的位置找到它。换言之,我的心将书页拍了下来,我或许不记得圣经中的每一章,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在每一页上有什么东西。对于新的圣经,我就困惑了。我无法在另一个圣经中找到任何东西。
所以,你要读一卷书,三十遍;在三十遍的最后,你真的会把那卷书印在心中。这就是我预备信息的时候一直会做的,就是通读,直到整卷书进入我的心,可以用我心灵的眼睛看见。
我会拿出3乘5的卡片,写下每一章的主旨,每一章的主旨。每一天当你读这卷书的时候,看看那张卡片,上面的列表。你会学到每一章的内容,学到每章讲什么。
用30天完成了约翰一书,之后呢?我建议,找一本新约中长一点的经卷。比如,约翰福音。它有21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用30天读头七章,用30天读中间七章,再用30天读最后七章。这样的话,90天,你就已经相当好地通读了约翰福音,也把握了约翰福音的内容。顺带一提,你已经有了3乘5卡片,分别记了每一章的主旨。
我还记得,当我开始这么做的时候,我很惊讶,可以多么快地开始记住新约的内容。我不想成为圣经词语索引的跛子,从来无法找到圣经中的任何资讯。那节经文在哪里?所以我在完成了约翰一书之后,开始读约翰福音。到今天,当我也教导时,约翰福音、约翰一书、以及新约中的其他经卷已经黏在我的心里了。
耶稣和葡萄树在哪里?第15章。好牧人呢?第10章。拉撒路呢?第11章。耶稣被捕?第18章。耶稣与兄弟对话?第7章。吃我的肉,喝我的血?第6章。生命的粮?第6章。迦拿婚宴?第2章。井边妇人?第4章。尼哥底母?第3章。可以一直说下去。我在心中知道所有经文在哪里。
有人说:「何等的学者啊。」请听,我读过90遍,对吗?这就是学习的方式。以赛亚说,你学习的时候,是咕哝咕哝,唠唠叨叨,这里一点,那里一点。当你要为了考试而学习时,你不会拿起你的书,通读笔记一次,合上书本,说:「我明白了。」如果你正常的话,就不会这样。你通过重复来学习。那就是学习圣经的方式。
然后,你或许想要读腓立比书,学习它,另一本比较短的经卷。而后或许是马太福音,歌罗西书,使徒行传,分成部分,来来回回,一短一长。差不多两年半,你就已经完成新约。太棒了。
无论如何你都要读圣经,或许是为了可以记住它。多数人说:「我有每日灵修,我每天读一段经文。」这样没法记住经文。
你无法通过读得那么快,真的把东西记住。你必须重复读。如果你相信,这是活的话语,那么你重复读的时候,它就会在你的生命中活过来。如果以那种方式读新闻,读小说,我会毫无兴趣。但是这是活的真理,当你重复读,它对你的生命产生效果。
范伯格博士这样伟大的希伯来圣经学者,一年四次通读旧约和新约,其他人呢?我想到了约翰·韦斯利,他每天早晨四点起床,以五种语言读圣经,享受经文中每一个微妙之处。他每天都这么读三小时。
当我在伦敦的时候,我去他的教会,走上旋转楼梯,进入小房间,他每天早晨都去那里;他的小眼镜就放在桌子上;他的小版希腊文圣经,一些其他书,都放在那里;约翰·韦斯利每天早晨四点就会花时间阅读。我认为这就是研读圣经的开始。
有人说:「你会读同一个版本吗?」是的。坚持同样的版本,你就会熟悉。偶尔换另一个版本是好的,只是为了阐明经文。
这就是你必须的开始,简单的方法。通读旧约。你可以从创世纪读到玛拉基书,或者跟随读经计划之类。但是在新约方面,请重复阅读。
顺带一提,当我在传讲一卷书的时候,如果你读它,这也会帮助你。你无法总是这么做,因为要在三十天之内读一遍,会花四年时间。但是当我开始读一卷书,或者开始教导一卷书,那对你来说就是一个好的时刻,可以开始阅读了。
读圣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圣经说什么?你需要读它,才发现它说什么。
当你开始读圣经,你会发现你的理解力会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增加。因为圣经会解释圣经。
你是否分析过我的讲道?你或许会批评,认为好、差、或者不知可否;或许从1-10分中打分,如果你分析我的讲道—这就是秘密。弟兄姐妹,我要给出我的秘密了。我做的就是用圣经的另一个部分来解释圣经。你可以看看我如何做。
有个可爱的人告诉我,如果想要有丰富的事奉,他说:「这里有一本你需要有的书。」那本书叫做《圣经知识珍宝》。书里通览圣经所有经文,串珠经文,解释经文的意思。很奇妙的书。
这个人对我说:「拿出你的圣经和那本小书,你就可以讲道到死为止。」奇妙的工具。它用圣经解释圣经。那就是你读书的时候发生的事情。你一直读约翰一书,然后你读约翰福音,你说:「嘿,现在我理解了他在约翰一书中说的是什么意思,因为那与约翰福音第5章相配。」或者你读腓立比书,你说:「现在我理解了那一点,因为在这里解释了。现在我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因为我见过这个概念。」
例如离婚,马太福音5:31说:「又有话说:『人若休妻,就当给她休书。』只是我告诉你们,凡休妻的,若不是为淫乱的缘故,就是叫她作淫妇了;人若娶这被休的妇人,也是犯奸淫了。」等等等等。现在你正在读旧约,来到申命记第24章,就正正发现了耶稣所提及的。
或者,你在读约翰福音第3章,你心想:「从水和灵生?他在讲什么?水和灵?」有人来说:「水指的是婴孩出生的时候包裹着他的水囊。你必须在身体上重生,在属灵上重生。」不是的,因为希伯来人并不把它叫做水囊。那是英文。然后,你在读以西结书,来到第36章,他说,将有一天,人们要通过水和圣灵出生。啊哈!现在你理解了,水就是话语,灵就是圣灵。以西结会解释约翰福音第3章。
这样,当你开始读圣经时,你要发现很多空隙被弥合,因为你可以理解了。顺带一提,神不是写一本书来绊倒你。那不是隐藏真理的书。不是秘密书,你会说:「哈哈,神啊,我发现了你在这里想说的话。」不。你应该如此。
人们说:「不要读启示录。那书实在让人混乱。」但是,1:3说:「念这书上预言的和那些听见又遵守其中所记载的,都是有福的。」没有那么难。但是,除非你读过但以理书、以赛亚书和以西结书,否则你就永远无法理解启示录。所以当你通读的时候,这些都会汇合在一起,如果你读神的话语,你的生命会结出什么东西,这是十分奇妙的。
好的,第二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读经。第二是诠释圣经。有些人不诠释圣经,他们只是应用圣经。他们直接从读经到应用圣经,中间没有诠释。他们不会费心找出经文的意思。他们只是快快地读过。第一个议题是读经,那会回答圣经说什么的问题。第二点是诠释圣经,那会回答圣经这么说的时候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
你必须诠释圣经。你无法把圣经当做药片。人们总是说:「我有灵修,我在读经,哦,我得出判断,这段经文的意思是—」不是的,你必须知道它是什么意思。还记得埃塞俄比亚太监读以赛亚书吗?腓力过来,对他说:「你所念的,你明白吗?」他回答说:「没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
例如你在读歌罗西书,你读到:「你们从前在过犯和未受割礼的肉体中死了,神赦免了你们一切过犯,便叫你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又涂抹了在律例上所写、攻击我们、有碍于我们的字据,把它撤去,钉在十字架上。既将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掳来,明显给众人看,就仗着十字架夸胜。所以,不拘在饮食上,或节期、月朔、安息日都不可让人论断你们。」
有人说:「这里有『过犯』这个词,有『赦免』这个词。他赦免了我们的罪,这不是很棒的事情吗?」如果你不学习其余经文是什么意思,那么你就只能理解到这里。很多的讲道只不过是读,传道人一节一节地读,然后找到他理解的一个词,花一小时讲这个词,但从来不告诉你在这段话是什么意思。这就像一个人说:「我首先读经文,而后我离开经文,第三我不再回来。」
尼希米记8:1说:「那时,他们如同一人聚集在水门前的宽阔处,请文士以斯拉将耶和华藉摩西传给以色列人的律法书带来。」他们要带来这书,得到神的律法。「祭司以斯拉将律法书带到听了能明白的男女会众面前。在水门前的宽阔处,从清早到晌午,在众男女、一切听了能明白的人面前读这律法书。」你必须读圣经。他站在那里读律法书,只是读。
「众民侧耳而听这律法书。」第5节:「以斯拉站在众民以上,在众民眼前展开这书。他一展开,众民就都站起来。以斯拉称颂耶和华至大的神;众民都举手应声说:「阿们!阿们!」就低头,面伏于地,敬拜耶和华。」换言之,他们敬拜主,为的是回应诵读律法书。但是第8节是关键:「他们清清楚楚地念神的律法书,讲明意思,使百姓明白所念的。」
我参加了国际圣经无误大会。大概有250个来自美国的大学者,他们聚在一起,向全世界重新确证说,神的每个字都是纯全的,如箴言书第30章。圣经是神绝对的真理,是绝对无误的。会后,他们报告论文,奇妙的学术,一大卷论文集,还有笔记本,神学论文,和伟大的学术研究。我们坚持圣经中的每个字都是真的,很重要。
在会议的结尾有个研讨会,研讨圣经无误与教会事工的关系。在一个谈论圣经无误的会议上,每个人都在强调圣经中的每个字有多重要,却没有人解释每个字,是很奇怪的。换言之,如果我们从不用烦恼着教导字词、或者学习字词的意思,那么我们为何要为每个字而奋斗?只是相信每个字都是真的,并不足够。从经文中选出一个字,然后就只讲这个字。对圣经无误的委身,只有一个最终目标,就是解释圣经!
所以,我们已经谈到圣经所说是什么意思。这是教会成长的关键。人们的回应如此多,一个主要理由就是—人们对于最终找到圣经所说是什么意思有所回应。他们在黑闇中很久,我们只不过是撬开门,而后要打开它就不是那么困难了,因为神已经把他的话语赐给我们理解,而圣灵就是老师。
提摩太前书4:13,保罗告诉提摩太如何讲道。他说:「你要以宣读、劝勉、教导为念,直等到我来。」他的意思是:「读经、读教义,解释经文,应用经文。你不只是读经,然后就直接应用经文;你是读经文,解释经文,而后才应用经文。」那就是按着正意分解圣经的意思。
法利赛人误解了申命记第24章,让自己陷入麻烦。误解就是各种各样的狂热之母。例如,有些人教导:族长实践多妻制,所以我们也必须如此。还有,既然旧约认可以色列国王有神圣权利,那么所有国王都有神圣权利。人们在中世纪做过这类事。基于误解而教导。
既然旧约认可杀死女巫,我们也应该杀死女巫。因为一些旧约的瘟疫来自神,所以我们应当避免搞卫生,这样不会阻止神。因为旧约教导说,女人生产的痛苦是神的惩罚,所以不应使用麻醉剂。这些都是误解。不理解圣经说什么,也不理解圣经书写时的状况。
全部理解并不容易。有个圣经老师说:「我实在讨厌试图明白圣经是什么意思。我试过时代论,试过修正时代论,试过圣约神学,我决定了要为了每个人接受每一件事。」我对他说:「你为何剪了鬓角,不让它包着你的耳朵?旧约教导犹太人留着头发和胡子,那是说给你听的吗?你何时献出最后的羔羊?我希望你现在没有把毛和棉混在一起。你在太太预备洁净的饭菜前,是否在仪式上洗了厨房的每一处?你无法为了每个人接受每一件事。你要在在湖上行走吗?」所以,必须有诠释。
要准确处理神的话语,诠释神的话语,有三种错误要避免。第一,不要以合适诠释的代价,来达到结论。换言之,不要让圣经说你想要说的话。
一个传道人说:女性不可以盘头,经文是马太福音第24章,就是:「在房上的,不要下来。」那不是经文所教导的。那当然是奇怪的例证,很搞笑。但是你处理圣经的时候,不可以说:「我已经有了讲章。我只是要找到配合讲章的经文。」我的意思是,你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概念,然后想要经文支持。
如果我要讲道,我总是最终迫使圣经适合我的讲道;但是如果我要理解一段经文,我的理解会变成我跟你分享的经文。所以,我不会写讲章;我只会理解神的话语,而信息,就是从那种理解而来。
你可以想到一些真的很棒的点子,一些绝妙的小提纲,可爱的小牌,但是你就必须扭曲圣经,把它套进来,让圣经说你想要说的话。
犹太教的宗教文献塔木德说,拉比想要传讲:彼此相爱,因为社会上缺乏关心。所以他们说,圣经中巴别塔的故事里,神分散人的理由,变乱语言的理由,就是因为他们把物质看得比人重。
这完全不合理,但是他们说:「当塔越来越高,那些苦工要花费很多时间,才能把砖头送到顶端;砌砖工人纔能砌砖头。如果一个人在塔底摔倒,没有人会注意,因为没有失去砖头。但是如果他从上面摔下来,他们就很生气,因为他们失去了砖头。那就是为何神分散各国,变乱语言,因为他们更关心砖头,而不是人。」
现在你明白了吗?我应该更关心人,而非砖头。但这不是巴别塔故事的诠释,神不是因为他们更关心砖头而分散他们,而是因为他们正在建造拜偶像的宗教体系。你无法让圣经作为你讲道的例证,或者作为你思想的例证。不要以圣经真意为代价,来诠释圣经。要让圣经说神要说的意思。
我已经听过几个关于彼得后书2:20的讲道,谈论你如何可能失去救恩。圣经说:「倘若他们因认识主-救主耶稣基督,得以脱离世上的污秽,后来又在其中被缠住、制伏,他们末后的景况就比先前更不好了」他们会说:「你看到那节经文了吗?你可以脱离污秽,你可以认识主和救主,你可以跌倒,被缠住,你末后的景况要比你信之前更不好。你会失去救恩。」
他们忽略的是「他们」这个词。如果你在一开始研究「他们」这个词,你会发现整章讲的是同一个「他们」,说的是无水的井,无雨的浮云,爱筵上的污点,你可以追溯到2:1,说的是跟随魔鬼教义的假先知。这节经文不是讲失去救恩,你要看上下文。
保罗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做法。哥林多后书2:17说:「我们不像那许多人,为利混乱神的道。」他在这里用的希腊文跟买东西有关。在市场上,以欺诈的方式卖东西,产品实际上并不是你声称的那样,你在作假。他说,有些人伪称神的话,贩卖神的话,以便契合他们自己的想法。
我听到像艾克牧师等人扭曲圣经,适合他们自己的意思,我就感到惊讶。有一个晚上,我听到有个人在电视上讲道,说:「圣经是什么意思?」然后给出最奇怪、最不可置信的诠释,人们就鼓掌。他们认为太棒了。太有想象力了。但不是真的。你要得到正确的信息。
第二点要避免的。避免肤浅的诠释。研读圣经不要肤浅。人们总是说:「让我们看看,我认为这节经文是这个意思。这节经文对你是什么意思?」很多时候,查经不过是无知的赌博游戏,很多人说着他们对这节经文的毫不认识。我支持查经,但是你要研读,找出圣经真正的意思,然后讨论应用。但是,不要肤浅。提摩太前书5:17说那些长老,勤劳讲道教导人。很重要。
我们提到的第一个错误就是不要以正确诠释的代价来达到结论。第二,避免肤浅的诠释。第三,不要灵意化。我第一次讲道很可怕。经文是:「主的一个使者把石头滚开。」讲道的内容是:在你的生命中把石头滚开。有怀疑的石头、恐惧的石头、愤怒的石头。这不是经文的意思。经文讲的是真正的石头。我却把它变成比喻。
我听过一个讲道,经文是「他们就从船尾抛下四个锚,盼望天亮。」盼望的锚、信心的锚。这些不是其他锚,而是铁锚啊!我还听过最不可思议的讲道。关于尼希米记的,尼希米代表圣灵,倒塌的城墙就是人的个性倒塌;王池就是圣灵的洗,砖头之间的灰浆就是方言。教导就是,圣灵想要进入你的生命,通过方言和圣灵的洗,重建你个性破碎的城墙。你需要有大量的想象力!尼希米会从坟墓里翻过身来!
一名男士来寻求辅导,他的婚姻出了问题。杰瑞·米切尔辅导他,问他们如何结婚的。他说:「是牧师讲的道。关于耶利哥城墙。」「耶利哥城墙跟婚姻有什么关系?」「有一个属灵原则。你围绕某个东西,以神的名义宣称它,然后围绕它七次,它就会为你倒下。他说,找到你想要的女孩,围绕着她七次,她的心墙就会倒下。可以跟她结婚。」
他说:「不不。这不对。没人这么讲道。」「哦是的,我也无法相信。」他把这个牧师的电话号码给杰瑞,杰瑞就打了电话。他说:「是的,我讲了这个道,我还有很多其他好的讲章,是出于同一段经文。」
我称之为随意的讲道,因为你不需要圣经。你可以使用任何东西。随便找一段圣经,然后套进任何的意思。太容易了。很多人这么处理旧约,把旧约变成了童话书,让各种疯狂的事情发生。不要灵意化。要获得正确意义。我听过下面这一节经文的很多讲道,马太福音第19章:「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他们讲道说:「一只骆驼如何能够穿过针眼呢?如果你可以安排一只骆驼的所有分子排成一条直线…」那就是我晕倒的时候,我听不下去了。
另外一个是,希腊文中,「骆驼」跟「线」这两个字有一个字母的差异,有个文士就颠倒了,说经文本来应该是「一条线穿过针眼」。还有这个。耶路撒冷有一个城门,叫做针门。是个小门,让骆驼穿过。请问,为何会有人建一个小门让骆驼通过?还有,地球上从没有考古学家找到过这个门。
耶稣所说的是这个比喻,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他说:「因为犹太人相信,你有越多钱,你投放在金库里面越多,买越多的献祭,你就越接近神的国;这样,你越富有,你在天国里面的机会就越大。」耶稣说的是:「世上最富有的人不能进入我的国,这要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
门徒回应说:「这样,谁能得救呢?」他们得到了信息。「你的意思是你不可能得救,甚至有钱人都不能得救?」耶稣说:「在人这是不能。」他说的是:「有钱人要买门路进天国是不可能的。这就如尝试把骆驼塞进针眼一样是不可能的。」但是,他随后话锋一转,说:「在神凡事都能。」他让他们看,按照人的能力,他们无法做神所能做的事情。
所以要避免三件事:不要为自己的目的误解圣经,以恰当诠释的代价得出结论;避免肤浅诠释;以及,不要属灵化、灵意化。
为了恰当地诠释圣经,你要具备什么?你要弥合一些空隙。这不是一本新书,已经存在有年,有些部分存在四千年了。
我们该如何理解经文说什么,以及在场景中发生了什么呢?我们必须弥合四个空隙。第一个是语言的空隙。我们说英语。圣经是由希伯来文和希腊文写成的,有些部分是亚兰文,跟希伯来文很像。但是我们有一个语言的空隙,必须跨越,所以我经常解释希腊文的单词,帮助理解。
例如,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4:1说:「人应当以我们为基督的执事。」我们说:「哦,保罗。你是基督的执事。」英文可以翻译为「部长」这个词,我们会理解为「行政部长」或者「国防部长」,部长是被高举的,有尊严的术语。但是希腊文在这里的意思是一艘船上第三层次的船奴,底层人,被锁在木头上。他的意思是:「当写关于我时,请说,我什么也不是,不过是耶稣基督的第三层次的船奴。」
你看,你永远无法从中文或英文得到这个意思。为什么?你必须弥合语言的空隙。你必须讨论很多基础。这是非常非常必要的。
例如,你要研读希伯来书,「成熟」这个词,你除非理解到,成熟是与救恩有关,而非指属灵的成熟,否则你就会对于希伯来书感到完全混乱。但是那就是你研读字词和在经文中的关系时,需要找到的。非常重要。
顺带一提,如果你想要研读新约圣经中的文字,找一本《范氏评注字典》。它会告诉你希腊文的意思。这本书在我做圣经学生的时候,真的帮助到我。一本好的圣经词语索引也会帮到你。《斯特朗和杨的经文汇编》也有帮助。
第二,你必须弥合文化空隙,因为文化非常非常不同。如果我们不理解圣经时代的文化,我们永远无法理解其中的意义。例如,「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是什么意思?为何他不说:「在耶稣出生之前,他在一开始就已经是了。」这样会为我们解决很多问题。
但是,他用了「道」,因为那就是当时的本地话。他在对希腊人说:「产生一切的东西,那个宇宙的力量,不是别的,就是道,他成了肉身。」对着犹太人,「道」这个字总是神的彰显,因为神的道、主的道,总是神散发他的位格。所以当他说:「道成了肉身」,或者「道住在我们中间」,或者「道在世上」,或者「道创造」,他总是指道成肉身的基督,他是神。所以在那节经文中,你看到他与希腊思想相遇,也与希伯来思想相遇;他用了正确的词,这个词抓住了两边的关键点。
所以,我们必须弥合文化空隙,以及语言空隙。非常非常重要。如果你不理解歌罗西书时代的诺斯替主义,你就无法理解这本书。如果你无法理解犹太基督徒进入外邦人教会的文化,你就无法理解加拉太书。如果你不理解犹太文化,你就无法理解马太福音。你可以读那些帮助你理解文化的书。伊德善和巴克莱的一些书,虽然他的神学有点歪,但是他对文化的某些洞见是非常好的。
第三,你必须弥合地理空隙。例如:「下到耶利哥」是什么意思?如果你去那里,你就知道什么叫下到。他们上去耶路撒冷。耶路撒冷绝对是在上面的。它在很高的高原上。
帖撒罗尼迦前书说:「因为主的道已经从你们那里传播出去,在马其顿和亚该亚。」令人吃惊的是,主的道传得这么快。从保罗在那里、离开、写这封信的时间到那时候,没有过多久的时间。你说:「帖撒罗尼迦人究竟如何做到让保罗在他们中间两周,然后他们的见证就传遍他们所知的世界?那是如何发生的?」
读一点地理,你就发现一条伊革那大道穿越帖撒罗尼迦城,这是自东向西的主大道。走向不同方向的人都会经过帖撒罗尼迦。所以,地理丰富理解。
你理解主耶稣基督穿过汲沦谷,上去橄榄山祷告;你理解在逾越节的时候,他们要宰杀至少25万的羔羊。血从圣殿的后面流下来,流下锡安山的后方,汲沦谷被血染红。当耶稣走出城市,经过那条小溪,他会踏过所有这些献祭羔羊的血;这是奇妙的提醒,他自己的血要被洒,除去世人的罪。地理的理解让经文更丰富。
当耶稣使拉撒路从死里复活的时候,传言如此快地传到耶路撒冷。为什么?因为伯大尼与耶路撒冷的东边毗邻。只需要1.5到2英里就到圣殿;传言会如野火那么快,这个人使死人复活呀!
语言、文化、地理,还有:历史。例如:约翰福音,理解彼拉多和耶稣互动的关键,是基于历史知识。如果你理解罗马的状况,理解彼拉多来到这片土地时做过什么傻事、他如何在他们之上挥舞印有凯撒像的大旗;当然,既然他们敬拜凯撒,而皇帝崇拜是一种宗教,那么这就构成了偶像,这真的令犹太人愤怒,令祭司愤怒。彼拉多从一开始就下了一招臭棋。
所以,他们抓住他的把柄,报告给罗马,他几乎丢了工作。所以,他已经与犹太人做过大交易,至少两次。
之后,他做了第三个虚假行为。当来到基督的问题上,彼拉多害怕犹太人,那就是为何他要让基督被钉十字架。他为何害怕?因为他在罗马的记录,已经非常糟糕;他知道他的工作岌岌可危。
那就是我们要理解的历史,为的是打开圣经的意义。你可以从《桑德凡图解词典》或者其他圣经词典中获得这些信息,丰富你的理解。
你得诠释圣经,那意味着弥合这些空隙。你总是听到人说:「我其他书都不读。我只读圣经。」那不是敬虔。那是愚蠢,因为你要理解,就得研究来源、背景资料。我的意思是,在没有释经书或者圣经词典的情况下,可以清晰诠释书珥、摩押、玛黑珥色拉勒哈施罢斯、迦勒挪、迦基米施、密抹吗?这样做的话,你会很痛苦。所以我们要使用好的资源。
当你诠释使用这些资源的时候,你必须弥合语言空隙、文化空隙、地理空隙和历史空隙。你用的是什么原则?请仔细听。
我会很快地给你五个原则。第一,字面原则。从字面的、正常的、自然的意义上理解圣经。会有语言的比喻,但那也是正常语言。当你来到天启段落,例如撒迦利亚书、但以理书、以西结书、以赛亚书、启示录,你就会看到兽和像,这些都是比喻,都是象征,但是他们传达了字面的真理。请从字面的、正常的、自然意义的角度理解圣经。
总是有人说:「这里有个秘密意义。」他们用这经文:「字句叫人死,精义叫人活。」他们想要用灵意的方法。不要接受他说的话,去找隐藏的、秘密的意义。你知道谁晓得那是什么吗?没人晓得。他们是在捏造。
第二,历史原则。圣经必须放在历史处境中来研究。对于经文当代的人,这是什么意思?没有历史处境的文本是托词。如果你读腓立比书第1章,保罗的伟大陈述,你就得知道当他谈论有些人传基督是出于嫉妒纷争等等,然而我还是欢喜,基督被传开了的时候,你就得理解历史背景,否则你永远无法真正理解他心里想的是什么。
第三,语法原则。看句子,介词、代词、动词、名词。例如,马太福音第28章,大使命:「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 。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所有听起来都像是动词。
但是这个句子只有一个动词,这个动词就是「做门徒」。「去」,施洗和教导都是分词,是修饰主要动词的。大使命说的是做门徒,而在做门徒中,你得去、施洗、教导。如果你理解这一点,就会从经文中出来完满的概念。
另一个例子,马太福音第18章。「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哪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有两三个人在这里。主就在这里。请听,如果我独自在那里,神也在那里。是的。这节经文与祷告会一点关系都没有。研究上下文,研究语法,你就会发现,它说的是,当你去使人做门徒的时候,把某个人放到教会之外的时候,当你已经从两三个见证人那里确证他们的罪,我就在其中。所以,你得检视语法,但是要非常小心,这样你就真的会理解它。
还有,我一生中听过的,最可怕的希伯来书第12章的讲道。我不会忘记。「我们既有这许多的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这个人说:「每个人都在看着你。」「每个人」是指希伯来书第11章的每个人。以诺、亚伯拉罕、摩西,他说遍了所有这些信心伟人。他们都在看着你,看你的基督徒生命如何。那是很恼人的。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他们没有其他好事要做。当我们起床的时候,谁会在那里看着什么?
那不是经文的意思。在希伯来书第11章,有一整个信心伟人的名单;在第12章,他说的是,见证人如云彩,证明被赐福的人生是信心的人生;你应该从他们的见证中学习。这与他们坐在大看台上看着你一点关系都没有。这来自对语法的理解,对经文的理解。
我们有了字面原则,历史原则,语法原则,第四,合成原则。这就是改教家说的经文的类似。圣经全都走到一起。换言之,圣经的一个部分不会跟其他部分矛盾。圣经必须相互契合。
例如,哥林多前书,其中讲为死人施洗。有人说:「这是新教义。可以为死人施洗,救他们。」等等。圣经容许为死人施洗吗?经文中有任何一处提及吗?这跟救恩的教义冲突吗?那就不是对这段经文的诠释,因为没有经文会与圣经的教导矛盾。那就是合成原则。
巴刻曾精彩地说道:「圣经就像管弦乐队,圣灵是它的托斯卡尼尼。每个乐器都被自愿、自发、有创意地弹奏音符,就如这个伟大的指挥家想要的;尽管没有人可以听到作为整体的音乐,每个部分的要点,只有跟其余部分放在一起,才变得完整清晰。」
圣经没有矛盾。看上去是矛盾的地方是可以解决的,圣经是一个整体。
第五,实用原则。你说:「牧师,这太朦胧了,太离地了,什么字面原则之类。何时可以落地,来到我的生活中?」这就是实用原则。最后一个问题是,那又如何?当我尝试诠释圣经,我如何发现圣经对于我有什么意义?这很棒。请确保研读圣经时,你会找到实用原则。
学会将圣经原则化。读它,其中可以运用的属灵原则是什么。但是你要首先使用其他原则:字面,历史,语法,合成。你知道它这么说是什么意思,现在来到如何应用的环节。
那就是你如何诠释圣经的方式。当你通读圣经,通读旧约,讨论某些问题经文,或许拿出一本书,慢慢地读。你或许不会有太多时间这么做。到你这么阅读的时候,你或许一天只需要十五分钟,但是就是这样累积。
读一点词典,或者释经书,开始把概念放在一起,探究字面意义是什么?历史背景是什么?语法结构是什么?如何与其他圣经配合?如何应用于我身上?
所以,读经,诠释圣经。默想圣经。申命记第6章说:「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换言之,你应当一直让圣经在你的脑子里奔腾。
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如果你通读旧约,如果你一直按顺序读新约的一卷书读三十次,你就会让圣经在脑子里奔腾。默想就是找出所有那些部分,然后开始把它们模塑在一起,变成对圣经真理的融贯理解。神甚至在申命记第6章说:「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又要写在你房屋的门框上。」
神说:「我想要我的话语在每个地方。我想要你的嘴、你站起来、躺下、走路、坐着的时候,都有我的话语。我想要你的房子前面有,门上也有。我想要你的膀臂上有,也挂在你的眼睛之间。我想要各处都有。」我们活在这样一个文化中,你在街上开车,你看到什么?我的意思是,你的眼睛一直被垃圾攻击。威士忌和啤酒广告,裸女表演,腐化的电影,这些垃圾都倒进你的头脑中。神说:「拿我的话语,让它变成在你面前的广告牌。让它覆盖你的膀臂,充满你的心、你的耳朵,无论你去哪里。」那就是应该做的方式。
一个人曾经被问道:「当你无法入睡,你会数绵羊吗?」他说:「不会,我会和牧羊人说话。」那就是神想要他百姓做的事情,就是跟牧羊人说话,默想。诗篇1:1-2说:「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亵慢人的座位,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
就如牛反刍牠的食物,箴言的例证一个一个地出来。牛有好几个胃,牠们一直从这个胃传到另一个胃,这是消化的过程。
所以,我们要读经,研读圣经,默想圣经。最后,教导圣经。学习的最好方式,就是给出去。我学得好到足以教导你的,就是我保存下来的。弟兄姐妹,你们是我力量的属灵来源。这是真的。如果我没有让你们逼我每周讲一次道,我很怀疑我会不会成功。我知道你们会在这里说:「牧师,我们在这里,请告诉我们。」就是我必须教导你们的持续意识,逼我去学习。
我还要告诉你一件事情。难以理解是非常容易的。如果你听一个人说话,而你不理解任何他说的东西,或许是他们自己不了解他们说的话题。如果一个人不清晰,他就不理解他的主题。难以理解是非常容易的。要清晰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为了清晰,你就得完全掌握你的主题。所以,作为老师,你要被逼完全掌握主题,否则你永远不会清晰。
很多时候人们说:「我并不理解。我教导圣经。人们会说:『他教导圣经,但是我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必须得清晰。如果你教导,你就会留存下来。喂喂别人,看看对别人的喂养如何喂养了你自己的心。
我相信,个人学习的动机来自责任。如果我没有谁要教导,我就不会有成果。举例来说,我周五回家。我有两种方式来预备,二十年的思想,但是只有两天时间放在一起。我做到了。如果我没有教导直到下个星期日,我就不会完成。我会读一点东西,并以龟速前行。但是我感谢神,因为你们加在我生命中的压力,让我做到了。
我不可以在周日说:「嘿,你们知道我有最棒的讲道。我认为我要到周二前才把整篇讲道完成。」周二你们不会在这里。那种压力逼我保持在圣经里面,理解圣经。
我盼望这会帮助你们开始。读圣经,诠释圣经,默想圣经,教导圣经。有人很可能吹嘘地说:「我到达了,我已经完全掌握了。」要记得申命记29:29:「隐秘的事是属耶和华。」当你们全说了,全做了,全学了,你们还没有搔到神无限之心的表皮。
但你知道目标是什么?你学习神话语的目标不是为了有知识,因为如保罗所说,「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你的目标是认识神,而认识神就是学习谦卑。
好的,让我们祷告。
父啊,我为了在这次讲座的过程中弟兄姐妹的耐心而感恩,我们过得很愉快,知道我们有分享研读神话语的需要。主啊,这对于一些人而言可能有点不容易承受。有时候,为了认识你的话语而做我应该做的工作,对我来说,有点不容易承受。主啊,帮助我们,至少从读经开始。一点一点地,开始诠释圣经。
当这些弟兄姐妹在页边写笔记,回来想要理解时,告诉他们正确的资源、书籍,或者听其他能够帮助他们的老师。父啊,帮助我们默想你的话语,然后教导,我们就会经历循环:首先,从你领受;最后,传给其他人。
哦,这是何等蒙福的时光啊!让我们成为你话语的百姓。我知道你读懂我的心。我深深的感激,感激这些百姓的忠心,他们来到这里,打开心,了解研读你话语的需要。父啊,为了他们的开放感谢你。我祈祷,你会藉着在他们的生活中成就你的良言,来奖赏他们的渴望和忠心。他们不仅在脑中清楚,而且在心中活出来。奉基督的名求。阿们。
END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and sold as a book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