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应的,圣灵则是灵命成长的动力来源。灵命的成长就是要越来越像基督的样式。如果说圣灵是动力,那么要在前面有力量拉动我们进步,且能使圣灵开始做工,我们必须专注于神的荣耀。
在上次讲道的结尾,我们提到下次要分享一些如何关于荣耀神的,实际操作性的内容。如果说荣耀神是灵命成长的关键钥匙,那么这把关键钥匙又是如何构成的呢?
首先,要荣耀神,就必须认基督为主。这是一切的起点。要使我的生命能专注在荣耀神上,第一步就要专注在以基督为主上。那是什么意思呢?腓立比书2:9-11能给我们一个答案。这一章经文前面说的是神的自我下降和卑微,基督本有神的形象,「反倒虚己,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接下来,「所以,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大家注意了:「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
现在请大家注意,耶稣基督的自愿卑微来自对天父的顺服,作为回报,天父赐基督以荣耀,将他升为至高,又叫天上地下的一切都认耶稣基督为主,最后还有一句话:「使荣耀归与父神。」所以说,我们为什么要认基督为主,是因为这样能荣耀父神。这也是救赎的基本原则。我们要认基督为主,那就是神荣耀的救赎。
还有,我发现许多人对于得救有错误的观念,比如认为得救的理由不是因为神的荣耀,而是别的什么。如果你在教会随便找个人问他:「为什么我们要分享关于耶稣基督的事情呢?为什么你要和别人分享你的信仰呢?」很可能有人会这样回答:「因为我们不想让别人下地狱,我们想让他们免于在地狱永远的受苦。」那种回答或许也算合理,但没有真正回答到点子上去。其实人需要得救的主要原因不是为了避免地狱之苦。
还有的人可能会说:「不是的,我传基督的原因是出于爱。是基督的大爱在驱使我。因为神爱世人,我也一样,所以我要向世人传基督的大爱。」那确实也是一个合适的理由,但是仍然不是主要理由。还有人或许会说:「我传福音是因为我受命而行,神命令我去把福音传遍全世界,使人做主的门徒,按基督的使命教导他们。」
不管是使命还是爱,还是仅仅不想看到别人下地狱,都是合适的理由,都是圣经给出的传福音的原因,但是他们都还没有说到点子上。传福音的主要原因,人应该信基督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神的荣耀。荣耀神是一切的根基。没有得救的生命是拒绝基督的生命,拒绝基督就是对神最大的羞辱,是不可饶恕的罪;如果有谁的心刚硬,持续在不信之中,这本身就是一个不赦之罪。
实际上,不信甚至是人的主要罪过。在约翰福音第16章,主耶稣说他会送圣灵来定世界为罪,叫世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是什么罪呢?耶稣说:「为罪,是因他们不信我。(约翰福音16:9)」人所能犯的最大的罪是不信耶稣基督。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不信基督就等于是说基督不是神,说基督不是救世主,不值得敬拜,也不是主。所有这些都是对天父的羞辱。
又比如说,在约翰福音5:23,主耶稣说:「天父叫人都尊敬子如同尊敬父一样。不尊敬子的,就是不尊敬差子来的父。」主耶稣的这句话很有针对性。除非你归荣耀与圣子基督,否则就不能归荣耀与神,因为基督是神荣耀的完全。所以,请各位注意,我们在归荣耀与基督的时候,才开始归荣耀与神。至于怎样归荣耀与基督呢?第一步是认基督为主,认基督为主,其实就是得救。得救和认基督为主不是分离的两个步骤,二者是同一的。没有这样的说法:什么「我先以基督为我的救世主,然后呢,过一段时间再认他为主。」没有意义,得救与认基督为主不可分离。你在得救的时候,就是你悔改且认基督为主的时候。那就是得救之道。在罗马书10:9-10说:「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神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因为,人心里相信就可以称义,口里承认就可以得救。」
换句话说,得救就是悔改且认基督为主;基督是神,基督为王,基督是主;这些本来都是事实,你在此把它们化为自己的内在生命。不久以前,有人问我是不是一个信主得救主义者。那个词:信主得救主义,我也搞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意思,不过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那个人对我解释说:发明这个词的意思不是要吓唬谁,那个词的意思是说,如果你认为只有先信基督为主然后才能得救,那你就是那个主义者。他问我:「你是那种信主得救主义者么?」我的回答是:「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去接受基督为救世主。基督是救世主,我只能按照他的要求去接受他。」我不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定义基督,去改变基督。我问那个人:「基督是救世主么?」他回答说:「是。」然后我说:「那你还有别的选择么?你只能实事求是啊,该怎样就怎样。」如果你认基督为主,就是在归荣耀与神。
简单地说,在灵命的成长上,没有人能跳过那一步。没有人能活出神的荣耀,除非他先从认基督为主那一步开始。你可以说那是一个试金石,是一切灵命成长的开始。对于已经是基督徒的弟兄姊妹,我可以再进一步:我认为,如果基督是我们的生命之主,而且我们已经接受了基督,也就是我们已经重生,基督管辖我们的生命。现在只有一个问题,你是否顺服基督,而不是基督是否为主。当基督管辖我们的时候,我们得记住,传福音主要是为了基督能管辖别人的生命,得更多的荣耀;总之,人要是活着又不荣耀神,是一个很大的罪。
在罗马书第1章,使徒保罗说我们传神的福音,是要在万国之中叫人为他的名信服真道。保罗说的是:「我们传福音,不是为了世人的缘故,是为了基督的缘故。」再看约翰三书第7节,使徒约翰又说:「他们是为主的名出外,对于外邦人一无所取。」也就是我们是为主的名去传福音的。保罗和约翰说的是一个意思。不是为了人的缘故,是为了基督的缘故。让世人都认基督为主,那是一切荣耀的开始。
如果你还不是基督徒,也就是说你从未认基督为主,那你的内在也没有能力去活出基督的荣耀。荣耀归于天父,荣耀归于羔羊,对于你来却是不可能的。因为认基督为主是荣耀神的起点。你不可能说:「我拒绝基督,我不信基督是救世主,基督也不是我的救主。」然后还去寻求什么灵命的成长或者以其它方式去荣耀神。因为你已经是在打神的耳光。不敬圣子就是不敬天父。
所以,要荣耀神,得按照保罗说的,在腓立比书第2章,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也因此,我们说得救是灵命成长的必要前提。好比一个人得先出生为婴儿,然后才有生命的成长,才能展开人生;你也得先得救重生,才有后来属灵生命的成长和展开。
然后呢,我们再说第二个真理,也是我们今天要分享的第二点。要荣耀神,第一,我们先要认基督为主;第二,然后我们要以顺服基督为生命的目标。在我们让神给我们披上公义的紫袍的时候,我们是在荣耀神;我们在开放心灵接受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的时候,我们是在荣耀神;神的圣灵在我们中间的时候,我们在荣耀神;我们口称基督为主的时候,我们在荣耀神。但是后面还有随之而来的第二条:在接受基督的管辖之后,我们当然要顺服基督的管辖。
有一段关键经文,哥林多前书10:31,大家一定要认真理解;这句经文说:「你们或吃或喝,无论做什么,都要为荣耀神而行。」无论做什么,都要为荣耀神而行。你们已经口称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然后呢,无论你作什么,无论或吃或喝,其实吃喝都是象征,象征人生最普通最平凡的事情,哪怕在人生最普通最平凡的事情上,也要以荣耀神为目标。有了这个理念作为基础,我们还真能找出一些如何吃喝,才能荣耀神的道理。因为这些事情,吃饭喝水,也是生命最平凡最常规的事情了。无论你作什么,都要为荣耀神而行。这个理念要渗透在生活的一切细节中。无论我做什么,我都以神的荣耀为注目的标杆。
而且毫无疑问,主耶稣所具有的,就是这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在约翰福音8:50,主耶稣说过这样的话:「我不求自己的荣耀,有一位为我求荣耀、定是非的。」再看前面第49节:「耶稣说:『我尊敬我的父。』」主耶稣说的意思是:「我在这里,只是为了一个理由,不是为我自己的荣耀,只为神的荣耀。」主耶稣的意思,正是我们应该说的话。你的灵命要得到长进,你就得如同主耶稣一样,只求神的荣耀,且把这个态度贯彻到底,到你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去。
有一种人,叫做伪君子,他们的人生态度是什么样的?那些虚伪的人想要窃取神的荣耀,而代之以自己的荣耀。马太福音6:1,就是一个很好的演示,我们看主耶稣说的:「你们要小心,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若是这样,就不能得你们天父的赏赐了。」换句话说,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其实是在寻求自己的荣耀,你努力让大家都认为你灵命很好很高大,结果就是你得不到天父的赏赐。主耶稣说:「所以,你施舍的时候,不可在你前面吹号,像那假冒为善的人在会堂里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荣耀。」
有一座大山,挡在荣耀神的前面,那就是我们寻求得人的荣耀。主耶稣的意思就是这个,是不是?在旧约,先知耶利米说:「不要骄傲,当将荣耀归给神。」所以呢,如果我按照主耶稣和先知耶利米说的去做,如果我顺服耶稣的管辖,我的态度就是谦卑,然后我就远离了傲慢。我们一定要小心,不要陷入自高自大、自我崇拜的罗网,我们只能而且要总是寻求神的荣耀。
你说这都是什么意思呢?说我顺服主耶稣的管辖,说我或吃或喝,无论做什么,都为荣耀神而行,都是什么意思呢?我用我的方式来给大家一个理解,再作几点补充。首先,你要为荣耀神而行,而不计代价,不管是什么代价。这个誓言是很严肃的,但是它也是顺服主基督,为基督的荣耀而活的基本态度。无论要付出什么代价,你都要荣耀基督。
在约翰福音12:27,主耶稣说了这些话:「我现在心里忧愁,我说什么才好呢?父啊,救我脱离这时候;但我原是为这时候来的。」面临十字架的苦难,我该怎样祷告呢?难道是说:「神啊,救我出去?」主耶稣的祷告却是:「父啊,愿你荣耀你的名!」然后,「当时就有声音从天上来,说:『我已经荣耀了我的名,还要再荣耀。』」主耶稣的祷告是这样的,他说的是:「父啊,作为人,我真想躲开这样的苦难。这苦难太深、太重、太耻辱。但是天父啊,愿你荣耀你的名,不要在意我要付出的代价。」你看,主耶稣是这样祷告的。
在你逐渐活出你的生命,并且从中得到功课的时候,要顺服神的旨意,不论有怎样的付出;要满足于归荣耀与神,不管代价多么沉重。做到这些,你就做到了灵命成长的第二条原则,打开了第二个关键。你在顺服基督上,无懈可击了。
我们打开圣经到约翰福音第21章,再作一个说明。在这段经文,我们遇见的是使徒彼得。这段经文其实说明了不止一个关于灵命成长的重要真理,所以我们很快还会再用这段经文说明其它原则。彼得是在神立下世界根基之前,就已经被神拣选,去承担重要的使命。彼得也是后面的使徒行传前面12章的关键角色。彼得也是在使徒们举起十字架,教会在耶路撒冷诞生,随后走向全世界的关键时刻的关键人物。他是一个精力充沛又才华横溢的领袖。所以,神要特别地造就他,坚固他,准备他,使他能担负后来的使命。
但是呢,很不幸的,彼得在天性上是一个很容易就丧气、拖延,然后自暴自弃的人;让他负起责任担当事业,可是太不容易了。他的空话多,许诺多,但是都实现不了。主耶稣给他的每一个测试,他都失败了。如果他是一个神学院学生的话,他很可能根本毕不了业,早就退学走人了。但是在主耶稣的眼里,他是一个有独特素质,不可代替,能担负使命的人。所以主耶稣不仅一开始就帮助过彼得,后来还用自己的方式造就和坚固他,彼得亲眼见证了主耶稣在水上行走的神迹,五饼二鱼喂饱五千人的神迹,登山变相的神迹,因此彼得能毫不迟疑地说:「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彼得能说这话,不仅出于他自己的口,也是出于神的心意。彼得跟随基督走过许多的路,即使在士兵们来抓耶稣的时候,他也见证了主耶稣的大能,知道主有言出必行的能力;更奇妙的是,彼得甚至见到了复活的基督,在约翰福音第21章,又一次和复活的基督在一起。
但是呢,在那一切见证和测试之后,彼得还是感到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和毅力。我觉得,他是在看着自己,然后说:「彼得呀,每次你得到一个测试的时候,你都搞砸了。谁还相信你呢?你就破罐子破摔吧。」但是主耶稣喊他过来,对他说:「彼得,你上加利利的山上去,在那里等我。」
我们看第21章,彼得在场,但是他坐不住,坚持不了太久就跑了,他是那种非常善于开始,但是不善于完成的人。所以彼得等啊等,等得不耐烦了,看主耶稣还没来,如第3节写的,他说:「我打鱼去。我还是干我擅长的事情去吧,至于传教呀,牧养呀,我觉得我没那个天分。每次机会都被我搞砸了。我只有打鱼还行,我还是打鱼去吧。」而且彼得实际上是众门徒的领袖,所以总共六个人都排着队跟着他打鱼去了。所以彼得就带着耶稣的六个门徒,上船打鱼去了,他们一条鱼也没打到,白忙活了一夜。你看这就是彼得,神所看重、要使用的人。
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从第3节开始:「他们就出去,上了船;那一夜并没有打着什么。」他们回到湖边彼得的船上,他们准备,回到以前的老职业上去。但是他们一条鱼也打不到了,你知道为什么,是主的意思,不让他们回去干以前的老生意。
所以,我们看到他们忙了一夜,一条鱼也没捞到。大清早,天将亮的时候,主耶稣来到岸边。接下来,耶稣对彼得有一次面对面的直接测试,没有迂回,直接问他「你爱我吗?」那段对话非常精彩,我们很快会一起回顾那段经文。对主的三次提问,彼得回答了三次,「主啊,你是无所不知的;你知道我爱你。」最后在第18节,主耶稣对彼得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你年少的时候,自己束上带子,随意往来。」在这里我们先打住,思考一下。
主耶稣对彼得说的是什么意思?是说:「彼得,你的弱点是很大的,你按你自己的方式去行事吧。你自己束上带子,随意往来,随你自己的心意而行。」所谓束上带子,其实是准备开始长途跋涉,准备踏上漫漫征途的一个意像。你想做什么,你随你的心意去行吧。但是,主耶稣继续说:「但年老的时候,你要伸出手来,别人要把你束上,带你到不愿意去的地方。」你年轻的时候随心所欲,你年老的时候可不一样了;所谓你伸出手来,在当时的罗马和希腊社会,是被钉上十字架的手势;所以第19节有句话:「耶稣说这话是指着彼得要怎样死,荣耀神。」
现在我们注意了,彼得最终要走到那一步,用生命荣耀神。如何荣耀神?因为他宁愿付出任何代价,也不愿意背离神的旨意,哪怕是生命的代价。这对彼得来说,可是全新的,因为以前彼得在面对威胁的时候,都退缩逃避了。有一次,有人问彼得,你是不是耶稣的一个追随者啊,他诅咒发誓说不是,他发过的誓也不能实现。所以你看,以生命作坚持,这是以前的彼得吗?但是,主耶稣却是在对彼得说:「彼得,将来会有一天,你会愿意以生命为坚持的代价,以生命来荣耀我。」为什么呢?「因为那是我的意愿,你将来还会心甘情愿,为我的荣耀而付出生命。」
对使徒保罗来说,也是如此。保罗说:「我们若活着,是为主而活;若死了,是为主而死。所以,我们或活或死总是主的人。(罗马书14:8)」其中意义何在?是说我是属于主基督的,作为基督徒,我生命的目标是神的荣耀,或吃或喝,无论做什么,我都为神的荣耀而行,即使是以生命为代价,在所不惜。
在基督教的历史上,教会的传教史绝对是壮丽辉煌,独一无二的。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连串起来,无数人自愿为基督献出生命。我想到希伯来书第11章,列举了许多信心的英雄,以荣耀和复活为指望,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还有英国的拉铁摩尔和里德雷,1555年,在玛丽一世继位以后,一起被烧死在火刑架上,同时还在唱赞美耶稣基督的诗歌。我又想到萨佛纳罗拉,伟大的意大利传道人,一直热心为耶稣基督的福音工作,却被当时的体制烧死在火刑柱上。历史上这样自愿为基督的事业而死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还有传教士约翰·帕顿,他去太平洋上的新赫布里底群岛传福音。他毕业后和妻子一起去新赫布里底群岛,当时岛上还都是落后的食人部落。他们靠近岛屿以后还不得不自己划小船登陆,因为没有合适的港口,送他们的船只是远远路过。他们自己划小船登陆了,不会当地语言,举目无亲,一个当地人也不认识。他们知道以前曾经有人登陆过,成为别人的口中餐了。就这样他们还是上岸了。开始是很困难的,你们可以想见其艰难程度,是不是?你不可能简单在某处立个牌子,上写:「主日学,周日上午9:30。欢迎您的到来。」没有那么简单。
他们怎么办?不懂当地语言,不认识当地人,还有随时可见的生命威胁。后来当地部落的一个酋长得救归主了,后来他问帕顿:「帕顿先生,能不能问你一个问题?当时,在你刚来的那几个月里,是什么军队在每天晚上保护你,守护你的住所呢?」酋长所看见的军队,其实是许多神的天使。
不管有多少苦难,多么艰苦,帕顿还是坚持了下来。几个月以后他的太太生下一个小孩,刚出生就死掉了,几天以后,他太太也去世了。好几个晚上,他都睡在亲人的坟墓上,免得当地人把他们挖出来吃掉。然后他一个人还是坚持了下来,一坚持就是35年。他在自传中写道,在35年之后,他所知道的岛上所有人都曾经见证耶稣基督为主。他带着全部的希望去,留在岛上的,有他在世上最爱的妻子,还有他们的孩子。他不得不睡在他们的坟墓上,一个人留在那里。但是神大大地使用了他,因为他甘愿服从神的旨意,不论付出什么代价。如何以神的荣耀为生命的目标,帕顿就是榜样。
如果你在规划你自己的未来,你对神说:「主啊,这是我准备要做的,那是我不会去做的。我把一切都规划好了。」如果你不准备付出哪怕只是一点点尴尬的代价,如果你不准备以谦卑迎接世界的羞辱和毁谤,如果你也不准备拥抱一点贫穷作为代价,那么,很可能你永远也不会知道,怎样才是不论任何代价,都要顺服神的旨意;你也不会知道,什么才是灵命的成长;因为你的目标不是神的荣耀,你求的也不是神的荣耀。只有在你只在意神的荣耀,不在意自己是否有舒适生活的时候;放弃自己的计划和意愿,只在意神的旨意的时候,才会知道什么是灵命的真正成长。
所以呢,如果我把神的荣耀作为我生命的目标,无论是什么,从吃喝到死亡,都为了神的荣耀,都顺服神的旨意,不在意多少付出,多少代价。还有,如果我以神的荣耀为目标,那也就是说,神若蒙羞,就是对我的伤害,这个理念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来说,从某人在神被蒙羞时候的反应,我就能看出来,他是不是真注目于神的荣耀。比如说,在诗篇69:9,大卫看到耶和华的神殿,看到以色列对待神的态度,感到心碎,他说:「因我为你的殿心里焦急,如同火烧。」换句话说,大卫的意思是:「神啊,因为我如此爱你,所以我无比憎恶那羞辱你的人,我为你的殿、你的临在、你的敬拜,而心里焦急,简直要把我撕碎了。」所以接下来大卫说:「辱骂你人的辱骂都落在我身上。」也就是说:「辱骂神就是辱骂我,神受辱就是我受辱受伤害。」
还有一件我可以分享的,那就是作为一个父亲,我有一种亲身体会。谁要是伤害了我的孩子,谁就是伤害了我。谁辱骂了我的妻子,谁就是辱骂了我。我曾经的哭泣和忧伤,多半都是为了我关心和爱护的亲人,很少有为了我自己的。实际上,我个人感到很难为我自己的遭遇哭泣忧愁。我却是很容易为别人哭泣忧愁,因为他为我关心的事情忧伤。为什么呢?因为有爱在其中,因为我和他们有爱作连接。同样,在你和神之间以爱为连接的时候,你也不太会为了你自己的遭遇而焦急忧伤,你更会为神而焦急、而忧伤。那种心态,就是在证明这样一个事实:「我如此专注于神的荣耀,羞辱神的必羞辱我,令神伤心的必令我伤心。」你们谁能以那样的心态生活呢?那就是以荣耀神为目标的生活,专注于神的荣耀,不求自己的荣耀。
我们做个小结,第一,你不在乎代价;第二,你为是否荣耀神而心里焦急。大家知道么,启示录里面有一段非常沉重的经文,却又很容易被人忽视,是在启示录第2章开始,关于以弗所教会的,说得很轻巧,但是意义非常非常沉重。经文是:「你要写信给以弗所教会的使者,说:『我知道你的行为、劳碌、忍耐,也知道你不能容忍恶人。』」那其实正是以弗所教会的一个伟大品格,他们不能容忍恶人。为什么?因为邪恶要败坏神的圣洁,对抗神的旨意。
似乎很少有基督徒理解这一点,我常常为此感到惊讶。又有许多基督徒总是关注于自己的意愿,只在意自己生活的舒适,满脑袋都是只有自己的问题,因此看到明显是在羞辱神的事情也全都视而不见,我也对此感到非常诧异和不解。他们因为求的是自己的荣耀,在自己名声受损的时候感受极深,能一蹦三丈高,但是他们的关注实在是错了。但是也有时候,有人能认识和树立正确的荣耀观,那真是令人兴奋。
我记得有一个年轻女孩,几年前来到加利福尼亚。她来加州是因为和加州大学洛衫矶分校的一个学生同居了。她当时还不是基督徒,她男朋友当然也不是。他们没有结婚,只是同居。女孩还是一个中学生呢。后来她的男朋友准备甩掉她,她可是从美国东部,西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小镇来到加州的,现在他男朋友厌烦她了,觉得她已经没有新鲜感了,如同旧衣服一样,所以就把她甩掉了。然后女孩四处流浪,想要自杀,多次用剃刀割自己的手、胳膊,流血很多,但是运气好,总是又活了下来。后来我们发现了她,带领她来到基督的教会。
当时有个场景我很难忘记,我的妹妹和我一起和那个女孩谈话,那个女孩向基督敞开心灵,她说:「我的生命再次改变了,我想回家,回我的故乡去。我要告诉我妈妈关于基督的事,我要重新建立我的生活。」然后我对她说:「很好啊,你家附近有哪个教会你可以去呢?有哪个牧师可以帮助你?」她说:「恐怕没有。我不知道附近有教会,我家那个小镇只有一家天主教会,此外没有其它教会了。」还有呢,她说:「我家附近好像也没有其它基督徒,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不过我还是要回家去。」
走之前我送她一本圣经。我很担心啊,担心我得把她交给圣灵去独自带领了。圣灵能在没有我的时候,独自带领好她么?后来她走了以后,我一直在为她祷告。她回去以后,决定去天主教高中上学,因为她很明白,如果她还回她以前那个中学的话,她的名声在那里已经很臭,恐怕又要回到以前的生活去。所以她想要去新的学校、新的地方,见新的同学和老师。而且在她回去三到四个月之后,她给我们写一封信过来。我刚看到信的时候很是担心,担心她是不是又要迷失了,情况很不好,现在是写信求助。
但是我读到的信是这么写的:「牧师,愿你一切都好。我已经开始按照圣经的原则重新建立一切。通过阅读旧约,我能看到神实在是配得更多的承认和赞美。我能看到神如何给了人许多许多的机会,而世人又是如何让神失望,伤心,因为他们去拜偶像并且活在罪中。神想要世界亲近他,神也想要以色列用牛羊还有别的作赎罪祭,向神求赎罪。耶和华是神,人必须要为自己的罪付出代价。」
让我在这里做些注解,据我所知,那个女孩当时是没有任何录音带或者辅导书之类的。一切理解,都是出自她自己读圣经的心得。她在信里又说:「想到神曾经亲自对以色列人说话,也曾亲自来到他们中间,但是人们还是不断抱怨和犯罪。我几乎可以亲身感受到,神是如何失望,如何伤心,为什么人还是拒绝他,不肯荣耀他。」对于一个初信者,何等奇妙的见解啊。然后信里说:「耶和华是神,他创造了我们,他给我们一切供给。我们却是一直在怀疑他,排斥他。令人无话可说,当我想到我是如何伤害了神,我希望我能弥补他。」
女孩在信的最后说:「现在我心中有一处柔软的所在,是属于神的。我在看到人们崇拜偶像和假神的时候,我能感受到神的痛苦;一切理念在我面前都很清晰。神当得荣耀,我们必须敬拜神。那是神应该得的。我们欠神的已经太多太久。我要告诉基督,也是间接在告诉神,说我爱他;我想亲吻神走过的土地,他是值得敬拜的。神要做我们的神,神要得到他应该得的位置,看到世人总是把神踩在脚下,我真的很是疲倦。」
这是奇妙的,是不是?信心中的新人,对活出神的荣耀能有这样全面的理解,神受辱的时候你会受伤。请大家注意了,我悔改又认基督为主,就是在荣耀神;然后我顺服基督的管辖,甚至不在乎要付出的代价,于是能体会到神的苦难。
关于这个第二点,我们还有第三个方面。当你不在乎别人是不是超越你,是不是做得比你好的时候,你是在以神的荣耀为生命的目标。你可以明确看出谁是真正在以神的荣耀为生命目标的,只要他并不在意别人是不是做得比他好,成就是不是比他大。
有人这么说过,当撒旦堕落的时候,他是唱诗班的首席。那个说法是否正确,我是不得而知的。但是呢,大家想必都有体验,不管是谁,只要参加了唱诗班,都会有去唱独唱的想法。如果谁一直得不到独唱的机会,轮来轮去,就是轮不到他,他就会抱怨:「我怎么就从来都没有机会呢。」现在他们关心的不是神的荣耀了,他们关心的是自己的声音要广为人知,自己的地位要高出众人。我认识一位牧师,许多人一直在烦恼他,在他耳边嗡嗡叫,说要唱独唱。所以每年他专门指定一个星期天作为独唱之夜。那个晚上,所有想唱独唱的人都有机会,人人有份,每人一段歌词,大家轮转着唱吧,一个人唱完自己那一段歌词,下一个人接着唱他的。一个晚上,就能人人有份。
这种问题可不仅是唱诗班独有的,也不仅仅是发生在教堂里的座位上,对于讲坛上讲道的人,也有一样的竞争。我见过两个牧师互相较劲,看谁能在星期天的主日学争取到更多的学生,而且失败的那个居然气得生病了,后来又自暴自弃了。他的争竞之心到了这种地步,决不能输给任何一个别的牧师。
嫉妒总是存在于基督徒的生活中。大家知道为什么?因为,我们更关心自己的名声,胜于关心神是否能得荣耀。如果你能为了别人在为主的事工上做得比你更好,而欢心鼓舞,你才是真正在完全以神的荣耀为目标。如果你发现有人讲道讲得比你好,教导人比你强,你能做的他都能做,而且都比你做得好,比你做得更得神的祝福,然后你能由衷地高兴,发自内心地高兴,你就真正是在以神的荣耀为唯一关注。
允许我再给一个说明,在我看来是非常非常奇妙的一个说明。这个说明是在腓立比书第1章,是关于我们都很熟悉,也很爱戴的那个使徒保罗的故事。
怎么回事呢?我先提醒大家一下故事的背景,保罗在写腓立比书的时候,很可能是已经在监狱之中了。但是就在那样的环境下,使徒保罗走到了人生的末尾,你看,在那之前他走过了迷人的道路,读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刻,把教会从小亚细亚扩展到希腊半岛和马其顿,他在雅典的战神山上讲过道,在哥林多成就辉煌,在帖撒罗尼迦得到祝福,在庇哩亚和庇哩亚人同欢乐,还有重回耶路撒冷的冒险,地中海波涛上的航海传奇,又有沉船事故,有战胜风暴和毒蛇的辉煌胜利;保罗的人生真是太丰富多彩了。现在,他在为自己的一生做总结,而且他已经是一个大人物了,我的意思是说,在那个时代,在地中海世界的外邦人社会,几乎没有谁比他的影响力更大,他是所有人的英雄。
事实上,保罗在讲道的时候,只要可能,他能口若悬河地讲上一整夜,而且人人都爱听。有人在深夜从窗户上掉下来,摔死了,然后保罗能把他复活回来,他再继续讲道。曾经有一次,我提醒别人,说保罗不仅能讲道一个整夜,在下面听众中有人死去的情况下,还能继续讲下去,当时他们对我说:「很好,不过如果你也能让他复活的话,你也能继续讲道下去。」
但是呢,不管怎样,当时许多人爱戴保罗,他讲道的时候,每个人都爱听。保罗来到某个城市,人们围着他转。他离开的时候,比如使徒行传第20章,以弗所教会的长老们都抱头痛哭,抱着保罗的颈项,和他亲嘴。而且叫他们最伤心的,就是因为他说「以后不能再见我的面」,他们如此爱戴保罗。
现在我要说的是,在世界上有那样的名望,有那样的权威,那样被爱戴和拥护,是不是一种很得意的感觉?那么多人爱戴你,所到之处无不拥护你,到处有人给你送礼物,比如腓立比教会送给保罗的,还有听你的指导。但是保罗遇见了什么挑战呢?他已经走到了人生的顶峰了,后面出现了许多年轻的传道人,一代新的传道人在他身后成长起来了,得到了人们的拥护,有了自己的粉丝,而且,他们还各有各的个性和特点,他们学习了保罗的方式和方法,又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他们是新时代的宠儿,面对的是美丽新世界,在保罗的身后成长起来了。
现在,保罗自己却是一个监狱中的囚徒了,没有人身自由。无处可去。而那些新一代讲道人则是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把羊群给带领走了,羊群开始逐渐忘记了以前的老牧羊人,过去的都过去了,使徒们,还有保罗,都要成为记忆了。
大家都知道的,我也经常遇见那样的老人。我在美国中西部就遇见过那样一位老传道人,96岁了,他离开讲坛已经有15年了。他从20岁一直讲道到81岁。但是他坐在教堂会众的座位上,拿着陪伴他走过几十年的圣经,听我在上面讲道。他有帕金森症,手发抖,牙齿也不太好,说话时牙齿也不停打颤。而且当时教堂里没有谁知道他的过去,他穿着黑西服,打着领结,非常不引人注目,他会回忆过去荣耀的好时光,当时他可是一柄闪闪发光的利剑,为主征战。
好吧,使徒保罗也走到了人生那一步。过不了多久,他就要斩首示众。他的时代就要落幕了。在他的身后,新的一代在蓬勃成长起来。年轻一代都有一个特点,为了在太阳底下确定自己的位置,他们都喜欢批评前面的一代人,比如说,那老家伙的缺点真多,他这里错了,那里不足,某些行为太过陈腐,等等。可能还有人会说:「保罗进监狱了,我看,一定是神认为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他以前可能干得不错,但是后来就不好说了,神把他给关起来,想必是有原因的。」
所以,保罗在第14节,就专门提到了那些年轻一代,他写道:「并且那在主里的弟兄多半因我受的捆锁就笃信不疑,越发放胆传神的道,无所惧怕。」有些人看到我戴上了脚链手铐,成了狱中囚徒,他们就越来越放胆,越来越胆大。因为他们在说:「如果保罗可以为基督而入狱,我们当然也能。保罗是我们的榜样,我们的模范。」换句话说,有些人还是在追随我,有些人是相信我,他们越来越胆大,哪怕我已经进了监狱,他们也无所惧怕。
但是后面第15节,问题来了,「有的传基督是出于嫉妒纷争,也有的是出于好意。」什么意思呢?保罗的意思是说,有些人在传基督,但是是出于嫉妒而传的。也就是说,他们看到我的一生如此奇妙,看到神如此恩待我,他们嫉妒起来,嫉妒我的名望,嫉妒我在教会的地位,也嫉妒我得到的爱戴。所以,他们因为基督,产生了纷争。第17节说的:「那一等传基督是出于结党,并不诚实,意思要加增我捆锁的苦楚。」
我是监狱里的囚徒了,还不够,有人还要针对我,要给我更多的苦楚。你们能想象么?想象一下,教会有年轻人上来了,然后瞄准使徒保罗开火?我能想象。对于年轻人来说,却是很容易就会那样。年轻人很容易就觉得,我是早晨初升的太阳,我来日方长,而老人们如日落西山,他们懂什么。要知道,那就是为什么神要特意使用教会的白发老人,要教会设立长老,因为长老们懂的一些课程,正是年轻人需要用时间去学习的。没有谁能有全部的答案,我活的时间越久,我就越是感觉自己知道的答案太少,我也越发尊重老一代的智慧和知识。
但是,当时有人在传基督的同时还攻击保罗。保罗是什么态度呢?我很喜欢保罗的态度。我们看经文第18节:「这有何妨呢?或是假意,或是真心,无论怎样,基督究竟被传开了。为此,我就欢喜,并且还要欢喜;」换句话说,保罗说的是:「你看,只要基督被传开了,他们怎么评论我,又有什么关系?」保罗的态度,是不是很伟大?
各位,让我再多说几句。那也是一个代表灵命成熟的层次。你能认耶稣基督为主,那是开始;你能顺服主的管教,且能不计较得失,只在乎归荣耀与神;你又能在神受辱的时候感到痛苦,只要神得尊荣,你就不在意自己得不得尊荣;你又能以神的荣耀为生活目标,那你就是在走向成熟。
现在,我要强调一下,顺服基督的生活,是漫漫属灵征途的起点。我们一起读彼得前书4:14,我们也许可以用这段经文来做今天课程的总结。彼得是在写给别的正在受到逼迫的基督徒,他们正在经历逼迫,因为信心而经受苦难。他们当时所经历的苦难,是今天的我们很难忍受的。有人向他们挑战,想要看看他们到底是信的什么。
我们读第14节:「你们若为基督的名受辱骂,便是有福的;」大家注意了,多半基督徒大概不会认为那样受辱骂是有福。大多数人,即使是因基督的名受辱骂的时候,一样是怒发冲冠,然后要报复回去。我曾经见识过有人在工作的时候因为基督的名受辱骂,我也见识过运动员因为基督的名受辱骂,也有人嘲弄我,也是因为基督的名。难道我可以大声说:「我很幸福,我很幸福?」
但是,彼得是那样说的。你要感到幸福,因为你是有福的。因为,别人能在你身上看到基督的名字,所以他们才会因为基督的名而辱骂你。再看后面彼得说的:「因为神荣耀的灵常住在你们身上。」也就是说,如果你有顺服基督的生活态度,世界不会太容忍你,世界至少会辱骂你,但是请相信我,神荣耀的圣灵就在你身上显明了,在你的生命中显明了。而且毫无疑问,你是在活出神的荣耀。
另外,如果世界能和你打成一片,你和世界同流合污,你就不是在朝着神的荣耀努力。你的灵命也不在成长。第14节说的:「你们若为基督的名受辱骂,便是有福的;因为神荣耀的灵常住在你们身上」,也就是说:「若你们为作基督徒受苦被辱骂,他们可能说的难听,但是那只是他们自己的观点。神的观点却是,因这辱骂,荣耀归于天父,荣耀归于基督。」
还有一件事,再没有比十字架更好的说明。十字架的苦难看起来是地狱,但是在神看来,也是欢乐。耶稣在十字架上流血,有人还在嘲弄他,羞辱他,辱骂他,但是神在那一刻,得了荣耀。因为主耶稣自己祷告说:「父啊,现在求你使我同你享荣耀。」主耶稣所期待的,是十字架上的荣耀,十字架成为荣耀的一部分。在约翰福音第13章,主耶稣说:「如今人子得了荣耀,神在人子身上也得了荣耀。神要因自己荣耀人子。」主耶稣所指的就是十字架的荣耀。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在彼得前书4:15说:「你们中间却不可有人因为杀人、偷窃、作恶、好管闲事而受苦。」好吧,好管闲事怎么能和杀人、偷窃、作恶等混到一起去了呢?但是呢,注意后面第16节,前后连贯起来,彼得要说的意思其实是:「你看,如果你要去受苦,要为作基督徒而受苦,却不要羞耻,倒要因这名归荣耀给神。」你在和基督一同受苦的时候,应当欢乐,因为你承担了基督所受的辱骂。
所以,请大家注意了,其实都是很简单的,在结束的时候,我再总结一下。如果你不想要属灵生命的成长,那么你就是没有得救。生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是繁殖,成熟,和成长。如果我悔改了,认基督为主,那我就是得救的人,我是重生的人,我在灵命上是活了。现在,我想要得到成长,超越那个初始阶段。我要以灵命的成长为生活的目标。我所关注的出发点不应该是我如何成长,而应该是如何荣耀神。只要神得荣耀,我不在乎别人做得比我好;我能承受神的苦难。担当神的辱骂,并且能甘愿因神的缘故受苦,不计代价,只要神能因此而得荣耀,那样,我就是在活出神的荣耀。
所有这些的意义加起来其实是很简单的。其意义是:你在和世界的体制相对抗,你要是和世界互相满意,互相看得顺眼,你就不可能在灵命上有任何长进,完全不可能。而且注意了,我决不是说你要在世界上做一个惹人讨厌的讨厌鬼。我的意思是,如果你要过一个基督徒的生活,你要担当世界对基督的辱骂。
还有,请注意听我说,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大家都想把基督教的棱角去掉,变成一个老好人的模样;但是圣经不是那样说的,圣经说的正好相反。我们这个时代,大家都想把基督教在世界眼里变成一副可爱模样,要温柔可亲,来个共存共荣,但是神想要基督教被世界辱骂。为什么?因为它们是不相容的,是互相指责的,基督教不被世界的体制相容,反而和世界的体制对抗,彼此针锋相对,没有共荣、双赢的说法。基督教是特立独行,锋芒毕露的,它和罪之间是毫无妥协的余地,它所开出的药方,是不会和罪双赢,共存的。所以,我们别想要什么廉价的恩典,廉价的信仰,说什么只要爱基督就够了,别的都无所谓了。我们要和罪的世界针锋相对,也要承受世界的辱骂。
有一个作家说的很漂亮,我引用他的话,来结束今天的分享。他说:「如果公义的太阳能够升起,治愈的光芒普照万方,那就让我的蜡烛熄灭吧,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一起祷告。
我们的天父,我们又一次一起分享了你的伟大真理,如何活出你的荣耀。我们关注的属灵生命的成长,也应该是以你的荣耀为中心。天父啊,请你让我们认识到,灵命成长没有魔法也没有仙丹,也没有人能一蹴而就,一跃而成。灵命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专注于你的荣耀,知道我们能成长到有你的形像的过程。灵命成长的过程始于我们走向基督,又顺服基督的时候;而且因为顺服基督,就不会计较个人得失。
天父啊,我们为我们能够顺利出发而祷告。也求主帮助我们继续属灵的征途,使我们能掌握更多的钥匙,从而能打开更多的关键,使我们能在基督中长大,满有成人的身量。我们也因基督的名赞美天父,祷告祈求,都是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and sold as a book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