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次讲道和分享,我们要继续前面的主题:属灵生命的成长;也就是作为我们基督徒的生命基础和本质的那种长进。不管你是一个新生的基督徒,还是已经认主多年,或者干脆是一个很多年很多年的老基督徒了,你的灵命的成长过程都不会结束。如果你自己觉得你灵命的成长已经结束了,那是很可悲的,你的情况也肯定非常不妙。一个以基督为人生标杆的基督徒,其灵命的成长是没有终点的,整个一生都在不断进步。所以我们说的这些属灵的原则可不是仅仅针对新生基督徒的,每个人在他的有生之年,都处在一个不断进步和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说的这些原则也全都适用。不管你是什么年龄,不管你信主已经多少年了;只在你回到天家,和救主面对面的时刻,才会被主的能力直接覆庇到完全,你的属灵的课程才真正是毕业了。这些属灵的原则是你们生命的重要祝福,不管你在人生的哪一步,面对怎样的挑战;所以我们也希望你不仅要自己理解和应用,也能和周围的其他人分享这些原则,那会是你对他们的极大帮助。它们并不是我个人的总结,它们都是直接来自神的话语。
首先我们先回顾一下我们已经分享的内容。我们分享的是在基督内成长的概念。在彼得后书第3章第18节,使徒彼得说了:「你们却要在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知识上有长进。」而在彼得前书第2章的开始,有这个说法:「你们既除去一切的恶毒、诡诈,并假善、嫉妒,和一切毁谤的话,就要爱慕那纯净的灵奶,像才生的婴孩爱慕奶一样,叫你们因此渐长,以致得救。」可见,神的意思是要我们不断成长。使徒彼得要求我们不但要成长,更是要靠着神的话语成长。在提摩太后书3:16-17,使徒保罗说:「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这里说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完全也就是成熟的意思。所以呢,我们在学习、体会和吸收神话语的时候,要记住,神的话语是我们赖以成长的工具和中介。我们不是时不时读几段圣经的经文节选就够了,我们要在经文中寻求改变我们生命的力量。我们不是要每个月一次,或者每周一次来个圣经派对,体验一下出世的感觉,而是要让神的话成为我们每日的营养,使我们在灵命上得以不断长大。正如先知耶利米在耶利米书的15:16说的:「我得着你的言语就当食物吃了;」他的意思是说神的言语是生命的营养,且是至关重要的营养。如同婴儿需要足够的营养才能长大,我们也需要神说的真理;神的话成为我们的力量,使我们强壮和成长。神给我们的,使我们能够不断成长的工具,就是神的道。神还给我们圣灵,与我们同在,不断帮助我们,引导我们,让我们能走在正确成长的路上,且能永不倦怠。
在我们前面的学习和分享中,我们以约翰一书第2章的12和14节的关于成长的经文为基准,从中我们发现,可以把灵命的成长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相当于婴孩的层次;第二层次是相当于青少年的层次;第三个层次就是长大到了为人父母的那个层次了。我们这三个层次的说法是用人生来比喻的。人生从婴孩开始,那个时候最重要的社会交往是认识你的父母,知道谁是你的父母,你属于谁的家庭。然后到了少年和青年时代,这个时候你开始有自己的信念,也学习背诵了许多知识和条文;这个时候你开始逐渐理解神的话语,逐渐开始脚踏实地,走上自己的人生道路,你不再是看到什么就信什么,也不再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总是大惊小怪了。最后呢,你长大成人,而且有了自己的孩子;也就是说你不仅知道你的信仰是什么,你更是有了对你信仰目标的真切又深刻的认识,且不会再随风摆动了,因为你已经成熟长大,立地生根了。
属灵的成长过程是个一直向上的过程,最终目标是真正彻底地认识神。即使是使徒保罗,我们或许觉得他在灵命上已经足够成熟,应该是不需要再有多少成长了,至少在他已经建立了新约里面的大多数教会,已经完成了别人难以达到的任务之后,在那个时候,他应该是已经足够成熟了吧,还要怎样成长么?但是保罗自己怎么说的,他在评价自己的信仰和事工之后,说那一切可以「使我认识基督。」也就是说,即使是保罗,已经在属灵的成长之路上走了那么多、那么远,他还是需要认识基督,还是渴望有更丰富的认识,更多的成长;他对神的爱无比热忱,他对神的服务无人能比,但是他认为自己认识真神的道路还远远不会结束。
关于属灵的成长,我们先从大处分三个阶段,并且我们的成长都是靠着神的话语,靠着圣灵的帮助,我们的成长也是作为人,对神呼唤的回应。我们还要说的是,属灵成长的关键是要活出神的荣耀来。请大家做个笔记,务必记下来,只有我们在活出神的荣耀的时候,才有灵命的真正长进。而当我们为自己而活,为自己而工作的时候,我们的灵命没有成长,只有原地踏步,生命中也没有任何正面的值得夸耀的事情。成长只发生在我们不是为了肉身,而是为了灵魂而努力的时候。成长也只发生在我们为了荣耀神而努力,而不是为了荣耀我们自己而努力的时候。
现在,请大家在心里记住一点,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得救的时候,都还有一种要搞平衡的心态。事实上,我觉得所有基督徒都是这样的。得救以后,我们原则上有了内在的新生命;但是我们仍然被过去的罪所捆绑;罪深入我们的血肉,其实这也是我们生来为人的一部分,是不可避免的。现在呢,在我们成为基督徒以后,我们会发现,自己实际上是把自己生命的一小部分交给神,而另外又有一部分是交给了罪,然后我们在其中寻找平衡。但是,随着我们在灵命上逐渐成熟,平衡开始变化了,我们越来越倾向于公义这一边,而离开罪那一边越来越远;或者我们倾向公义的时候越来越多,而倾向罪的时候越来越少。即使作为基督徒,你也不可能做到全然公义,一点罪也没有了;那是我们永远做不到的。作为基督徒,我们能做的,只是不断成长,永远成长,总是在走向基督的路上。保罗说得好:「这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所以你也是在不断朝高处走,这条路没有尽头,而你能知道你是在向上走的证据,就是你倾向罪的时刻越来越少。我可以用我自己来做演示,我是一个罪人,大家都知道;在我得救的时候,我是在苦苦挣扎,非常痛苦的挣扎,类似保罗在罗马书第7章说的那样:「我所愿意的,我并不做;我所恨恶的,我倒去做。」我在努力挣扎,努力战胜那沉重的罪性。现在也是一样在努力,但是,我发现我确实是已经长大很多了,通过不断活出神的荣耀,通过与圣灵同行人生路,也通过顺服的生活,而逐渐长大了,在灵命长进的过程中也逐渐成熟;我和罪性纠缠的时刻在不断减少,越来越少,这是很容易就能看得见的,虽然还谈不上彻底消失。至少比起以前来,那是少而又少了,我离开罪越来越远,而靠近公义的标准则越来越近。
记住,要荣耀神,这是一个关键。哥林多后书3:18是一段解释这个主题的经文。这一段经文说:「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里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所谓敞着脸,是因为旧约里面说的,在面对神的时候要用布蒙住脸,现在要把蒙脸的布给拿开。上次讲道结束以后,有人问我:为什么要有一个镜子?这是因为神的荣光是折射给我们的,也就是说,我们并不是能真正直接看到神的显现,我们并不能直接和神面对面,直接看到神的本体,那样我们必会死。正如出埃及记里面,耶和华对摩西说的:「你不能看见我的面,因为人见我的面不能存活。」所以神把自己的荣光折射给我们看,也就是返照给我们。怎样返照?通过神的话语和言说。我们看到和听到神的话语,遵从神的道,就是从镜子里返照,看到了神的荣光。后面保罗接着说,在看到神的荣光以后,荣光的返照能层层叠加,再通过从主而来的圣灵的工,就能作显示给我们,让我们看到基督的形象,也就是神的最终的荣光。
我们灵命的成长,还不仅是从婴孩到少年到成人这样简单。也是从神的一层荣光到神的另外一层荣光再到神的更上一层荣光,之所以能如此,是因为我们以荣耀神为人生目标。现在让我小结一下,我们在灵命的成长中如果能不断活出神的荣耀,我们也会变得越来越像基督的形像,这是一个过程。而一旦我们只为了自己而活,为了满足肉身私欲而活,我们在灵命上就停滞不前了。
现在,允许我提醒大家一点,关于怎样活出神的荣耀,有一些非常基本的原则。上次分享的时候我们开始探讨这些原则,其中有非常重要的两条,我现在要再强调一下,然后我们再继续今天的话题。如果说活出神的荣耀,是灵命成长的关键,是灵命成长的必要条件,没有它就不行;那么,活出神的荣耀,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大家都知道,我们其实已经反反复复,说了很多很多了,我们都唱过这首歌:「荣耀归于天父!他爱怜普世。」另外我们也一起齐声应和过:「荣耀归于真神。」我们在唱歌的时候反复应和。圣经里面也有这样的说法,很多很多,多次反复提到,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句口号了。但是呢,我很担心,对于很多人来说,它也只是一句口号,没有多少实际意义。所以,我要在这里解释一下其具体涵义。
首先,我们上次学习和讲道的时候,分享的第一件事就是:我们认基督为主,就是在荣耀神。认基督为主也是后面一切成长的起点。腓立比书第2章就说了:我们都要「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要开始走上属灵的成长之路,要踏上成就基督形象的漫漫征途,第一件事就是要认基督为主。这是新生的第一步,进入基督徒大家庭的第一步。在你能在灵命上长大成人,且能为人父母之前,你首先得是一个灵命上的婴孩。谁的人生都得从婴孩开始,是不是?没有谁可以生下来就是成年人。我们在属灵的生命上也一样,从婴孩开始。你在认基督为主的时候,获得新生,成为属灵的婴孩。而且基督确实是救世主,是世界和创造之主。你在认基督为主的时候,就是在归荣耀与神。因为神把自己的荣光放在基督身上,请看约翰福音1:14,「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
还有第二个重点,我们也简单回顾一下。我们已经说过,如果我们要活出神的荣耀,我们第一要认基督为主,第二要以基督为生命的标杆,为基督的的荣光活出生命。我们特别提到一段经文,哥林多前书10:31,说无论你做什么,「你们或吃或喝,无论做什么,都要为荣耀神而行。」现在我已经因神的荣耀,认识基督为主,我还要以基督的荣耀来活出生命。对于基督徒,这是非常基本的概念。我们还专门说过其中的意义,是说你不在乎自己付出什么代价,只在乎是否荣耀神。另外也还意味着在神的荣耀受损的时候,你和神一起受辱,一起承担苦难。
换句话说,我只要能活出神的荣耀,不在意要付出什么代价,也不在乎是否得名得利,只要使神得荣耀,我就满足。我也不在乎要付出的代价,不在乎要放弃的利益。让我再说几句,有趣的是,在我们当前的美国社会里,号称是一个基督教社会,我们却是在培养一个远离基督的下一代。而且即使在现在的基督教会内部,服事人的心态已经逐渐不见了,也没人再提谦卑的事情,也没人再说要把生命无条件交给神的旨意,为神的荣耀而活;我们现在只说一件事:我要成功,我要属世的成功。今天我听了一个牧师的讲道录音,他说他现在感到很惊讶,因为不管他去哪里,无论是去哪个福音大会,无论是读什么新出版的书籍,或者是任何一个吸引众多基督徒的场合,都能看到所谓的名人效应,大家都围着漂亮又潮流的明星转。你看,谁在福音大会上讲话分享呢?是美国小姐桂冠的获得者,要么就是一些非常有钱的成功人士,或者是企业经理,要么就是好莱坞的影星,或者是体育明星,或者是著名政客。这些人能吸引很多人,都是有钱的,有名望的社会精英,在基督教会里面,他们也成了大家效法和追随的榜样,大家要的是成功,个人的成功,事业的成功,而不是服事人了。你们说,是不是这样?
现在回到我们的下一代基督徒身上来,他们能把耶稣基督的福音传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么?很是令人怀疑啊。如果我们要求他们把生命献给基督的事业,可能也很困难,因为他们潜意识所接受的,不管是通过言传还是暗示,是这样的信息:基督徒的典型都是那些有钱的名人,或者是成功人士和大众偶像。所以我们所带出来的下一代基督徒是以个人成功为导向的一代,根本不知道谦卑和服事是何物?而且,这些目标和活出神的荣耀这个目标是完全相反的。活出神的荣耀,可不是要得到你自己事业的成功,也不是要上报纸头条和杂志封面,成为社会名人之类;活出神的荣耀意味着你自己得不到好处,只是要做神的器皿,多多地付出,甚至在需要的时候作出牺牲,一切为了神。
我从我自己的生命中得到的体验就是,我是神的器皿。正如使徒保罗说的:我们若是与基督同死,这死也是甜蜜的。如果我的死能让你因福音而得喜乐,我会很高兴地去接受死亡。我是神的器皿,我要做神的器皿,让神使用我。每个以荣耀神为生活目标的人,都要有这样的人生态度。还有呢,我要强调的是,最基本的要求是谦卑。如果你以荣耀神为人生目标,你就有这样的谦卑,因为你等于在说:天父啊,你受伤的时候我也受伤,你痛苦时我也痛苦,我的心和你的心一起跳动,我要用我的一切荣耀你,任何代价都在所不惜。对于要参与基督内的服事和事工的人,这也是需要准备好的心态。有许多人进入神学院学习,目的就是要为主做工,但是他们有自己的条件,只有满足了他们要求的条件以后,才肯去服事别人,为主做工。他们有哪些条件呢?比如说,要有完美的工作环境,想要的东西全都要预备好,要保证他们能很容易就成功,所有前提都预备好,让他们不费什么力气就成就很大事业。看到这些,你会怀疑,那些甘愿谦卑的人呢,那些能为了神的荣耀而作出牺牲的人呢?他们哪里去了?今天还有那样的人么?到哪里去找他们?如同我们上次分享的时候说的,如果你是真正活出神的荣耀的人,你不会在意别人做得比你更好,或者比你得到更多的外在承认;因为只要神得荣耀,你就满足了。
现在请记住,有两条底线,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我们想要在属灵的生命上得到长进,我们就必须先失去自己:第一是要在得救的时候以基督为主,从那以后要让基督主宰我们的生命;第二是要服从基督,积极回应基督的带领和呼召,没有瞻前顾后,没有斤斤计较,没有自怨自怜,只在乎基督是否能得荣耀。然后我们才能开始我们灵命成长的过程。任何时候只要我们的动机错误,不管是在做什么自己的事,选择自己的道路,寻求自己的意愿,哪怕是在主内的事工中寻求自己的意愿和道路,而动机就错了,我们的灵命都不会有任何长进,最多只是原地踏步。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如何才能荣耀神呢?现在我们看它的第三个主要方面。我们荣耀神的第三步是认罪,坦然承认自己的罪。有人可能觉得这个听起来比较稀奇,但是它是我们前面所作论述的必然结果。请大家做个笔记,或者记在心里,我们内在谦卑的最高表现就是认罪。但是呢,很多人拒绝认罪,不肯认罪。我们中间很多人,包括很多基督徒,在罪这个话题上,都试图蒙混过关。我们每天忙得四脚朝天,哪有时间去认什么罪;或者说,我们一般来说,大多数时候,还是好的,我基本上是个好人哪,何必自己往自己身上泼污水呢。或者呢,我们可以抱怨环境,把问题归咎于社会或者周围的其他人。在认罪的问题上,我们本能地都想要含糊躲避过去,结果就是亏缺了神的荣耀。
现在我们看约书亚记第7章,这里有一段非常深刻的经文。当时,以色列人在约书亚的带领下,已经来到了应许之地;而原来的领袖,摩西,已经不在了,因为他犯了罪,违反了神的命令,神让他用说话来命令,他却用棍子击打盘石。为什么呢,因为摩西在寻求他自己的荣耀,他想要让所有人都看到他的强大和高贵,用棍子打击盘石,看起来好威风啊。结果就是他不得进入应许之地,神不让他带领以色列人入迦南,而换成了约书亚。然后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进迦南,在耶利哥城取得一个重大胜利。耶利哥的城墙倒塌了,以色列人得以顺利攻入城中,占领城市,这也是他们在迦南占领的第一个城市。但是呢,在占领耶利哥城之前,神吩咐过他们一些命令,不能从城市里面拿取任何东西。神说:我不允许你们从这个异教城市里得到任何战利品,所以必须将它彻底夷平,鶏犬不留;因为它代表了你们必须彻底告别的一个不义的社会,你们必须和它的过去彻底告别,不能有丝毫沾染。但是有这么一个以色列人,名字叫亚干,他取了当灭的物,就是他忍不住偷取了一些他认为的好东西。因为亚干违背了神的旨意,结果以色列人在后面的征战中就遇见了失败,在攻打下一个城市艾城的时候,以色列人可耻地失败了。然后约书亚发现了问题所在,来找亚干,后面的对话在约书亚记7:19,「约书亚对亚干说:『我儿,我劝你将荣耀归给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在他面前认罪,将你所做的事告诉我,不要向我隐瞒。』」注意,约书亚劝亚干做什么?在神面前认罪,是不是?然后,「亚干回答约书亚说:『我实在得罪了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我所做的事如此如此:我在所夺的财物中看见一件美好的示拿衣服,』」,等等等等,还有银子和金子,都藏在帐篷底下。
现在,请注意约书亚怎么说的,他说:我劝你将荣耀归给耶和华,在他面前认罪。经文说的很明确:你要向神认罪,使荣耀归神。人的认罪是使荣耀归神。为什么呢?我们用经文来解释后面的事情。我们从后面第24节开始往下读:「约书亚和以色列众人把谢拉的曾孙亚干和那银子、那件衣服、那条金子,并亚干的儿女、牛、驴、羊、帐棚,以及他所有的,都带到亚割谷去。约书亚说:『你为什么连累我们呢?今日耶和华必叫你受连累。』」看到没有?即使亚干已经认罪了,还是要受到惩罚。认罪并不能使你免于惩罚。后来大卫也认罪了,诗篇第32章、第51章,他都是在向神苦苦认罪;神既宽恕了他,又惩罚了他。神既宽恕,也施惩戒;并不是说只有宽恕,或者宽恕以后就没有惩罚了。亚干承认了自己过去的罪行,但是神依然按自己的意志去施行惩戒;经文说:「于是以色列众人用石头打死他,将石头扔在其上,又用火焚烧他所有的。众人在亚干身上堆成一大堆石头,直存到今日。于是耶和华转意,不发他的烈怒。因此那地方名叫亚割谷,直到今日。」顺便说一句,亚割这个词,在希伯来语里面是连累,带来麻烦的意思。
我们仔细看经文的意义,神是要给以色列人一个功课。这个功课就是:你不可违背我;如果你违背了神的旨意,后果是很严重的。亚干故事的结果就是不仅亚干本人,还有他整个家族,因为他的家族也明显是有份参加了他的犯罪的,全部被石头打死。大家要注意,为什么神还要亚干主动认罪呢?原因很明显,因为,如果没有亚干的认罪,大家都不知道他犯的罪,而神直接就把他全家处死了,那样神就会显得很凶残。而在亚干认罪以后,他必然会主动承认说:你是神,你是圣洁和公义的,有审判的自由和惩戒的权柄,犯罪的必定受罚,受罚的是自取灭亡,你的公义巍然无损。情况就是这样。
很有可能,你们有些人从来没有想过要以那样的方式认罪,但是这个问题的本质就是如此。神为什么一定要亚干认罪,因为那样神就可以自由执行惩罚的权柄,而免于被世人误解。神是圣洁的神,神是憎恶罪也要惩罚罪的神。神决不会容忍罪、放过罪,决不会让罪逃过惩罚。如果神能够放过罪的话,主基督就不用用死来为人赎罪。罪是客观的存在,神必须处理好罪的问题。公义要求公正,罪和惩罚必须相称,所以神要我们认罪且伏法。正如第20节说的:「亚干回答约书亚说:『我实在得罪了耶和华-以色列的神。』」亚干没有抱怨神,也没有抱怨环境,抱怨社会,说自己是被别人误导,亚干接受了自己的责任,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知道,在基督钉十字架这件事上,你和亚干的处境是一样的。和基督同时钉上十字架的那个强盗,一辈子都在干坏事,都在羞辱神。他用抢劫来满足自己的个人欲望,现在他上了十字架,就在基督的旁边。但是在那个时候,在他生命的最后关头,他第一次,在他生命中的第一次,他把荣耀归于神。他不是对自己说的,而是对着旁边另外一个强盗说的,请看路加福音23:41,他说:「我们是应该的,因我们所受的与我们所做的相称。」换句话说,他对自己的同伙说:你抱怨什么,伙计,你有什么资格抱怨?你所得到的,正是你应该得的。再换句话说:你不能也不应该在这件事上再羞辱神了,我们得到了我们应该得的下场,你不能因此抱怨神,诅咒神,我们是罪有应得。
现在,各位弟兄姊妹,我希望你们都能理解其中的意义,那是我今天要讲的核心内容。一旦你自己原谅了自己,自己纵容了自己,你其实是在把你的罪给推到神的身上去。创世纪就有这么一个场景,绝对经典;创世纪说,夏娃犯了罪,亚当也犯了罪,然后当神前来指责亚当的时候,你们知道亚当怎么说的么?亚当说:「你所赐给我、与我同居的女人,」大家都能看出来,亚当是立刻把手指向身边的夏娃,把问题都推到夏娃头上;其实,亚当还不是完全在指责夏娃,你看他说的:「你所赐给我的女人,」说得多微妙,是你给我的女人,如何如何,他最终是在指责神,要把责任都推到神的头上去;亚当的意思是:其实问题都是因为你,为什么你让我遇到夏娃呢,还和她莫明其妙就结婚了,其实我更喜欢做单身汉的,都是你,害得我结婚了,所以我是完全无辜的,都是你害的,或者你应该给我一个更好的妻子,那样我就不会犯错误了,所以不是我的错,全是你的错。亚当不愿意指责自己,不愿意担当责任,而是把责任推给神,同时他也指责了夏娃,当然把蛇也顺便包含在内了;不管怎么样,神有错,夏娃有错,蛇也有错,只有亚当他自己,是一点责任,一点问题也没有的。
与亚当的所作所为正相反的是,我们要把荣耀归于神,那就必须担当自己的责任,承认自己的罪;一人做事一人当,不要把责任都推倒神的头上去。我们的罪,不是神的错,也不是别人的错,不是因为神让你认识了某个坏人,不要抱怨神给你的缘分,当然也不是环境和社会的错。你也不能说:好你个神啊,你为什么要创造撒旦,你这是害我;或者说:你创造了撒旦也就罢了,但是你不应该让他堕落啊;又或者说:你不应该让我出生在这个城市里,这个城市太糟糕了;或者说:你不应该让我遇见那个人,遇见那个人让我一辈子都毁了。要知道,你是自由的,你有自由意志,自由选择。你要是试图推卸责任,逃避罪责,实际上就是在把罪压到神的身上,是在指责神。如果你我犯罪了,谁的责任?是我们的责任,也仅仅是你我的责任,怪不得旁人,怪不得神。所以,如果神要惩罚我们的话,神有权这么做。没什么好说的,我们不能逃避,也不能推卸罪责。
所以我认为,对于属灵的成长来说,认罪是基本的。你要能主动地,坦诚地面对自己的罪性和罪行,不抵赖,不狡辩;而且大家看出来没有,这是在解决一个什么问题?你所要解决的,其实是你挂在脚脖子上的沉重的脚镣,罪就是这个脚镣,这个沉重的负担压住你,拖累你,让你走不动路,更跑不起来,无法在灵命上有任何成长。如果用赛跑来比喻灵命的成长,带着脚镣跑步,是不可能的,所以大家要如同希伯来书第12章说的:「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带着脚镣,带着重担,你站不直,跑不动。所以我们必须面对罪的问题,要面对罪,就必须认罪,然后才能让这个负担脱落,打开这个脚镣,我们才能自由奔跑。另外,我还可以通过撒母耳记上第5章的经文,做进一步的演示。
撒母耳记上的这一段,大概是圣经的历史叙述里面,最有趣的一段了。当时的以色列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把耶和华给晾在一边;这段时间他们在忙自己的事,和周围民族打成一片,追求自己属世的利益;在某种意义上,以色列人还是信神的,祭祀仪式照常举行,但是在他们的心里,早就把神给置于脑后了。然后,以色列人和海边的非利士人打仗了,就有麻烦了。非利士人战斗力很强,武力上占据了压倒性优势。因此以色列人害怕了;然后,以色列人又觉得还是得把耶和华给找回来才行,不然打不过非利士人。但是他们已经忽略耶和华很久了,甚至连约柜都不在原本应该的位置上,给忘在一个角落里面了;你们记得约柜是什么,就是原来按照神立下的规矩,神要临在的地方。然后以色列人想起神的好处来了,要把约柜给重新找出来。你们看撒母耳记上第4章写的,以色列的百姓打发人到示罗,从那里将耶和华的约柜抬来。然后派去的人抬着约柜来了,你们看第4章的后面第7节,发生了非常戏剧化的事情:「非利士人就惧怕起来,说:『有神到了他们营中』;又说:『我们有祸了!向来不曾有这样的事。我们有祸了!谁能救我们脱离这些大能之神的手呢?从前在旷野用各样灾殃击打埃及人的,就是这些神。』」
这说明什么?说明非利士人把耶和华看作是以色列人的一个部落偶像神,非利士人当然也有他们自己的偶像,而且有意思的是,非利士人知道以色列人的耶和华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神,你看他们说的,说明非利士知道一些以色列人的历史,知道耶和华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事情,知道耶和华分开红海,以及法老的战车是如何在红海被淹死的。所以非利士人看见以色列人把约柜抬来了,不由得害怕和惊叹起来:哇,怎么办!他们把他们的耶和华给抬来了。但是,后来怎么样了呢?非利士人虽然害怕,却也没有别的选择,还是鼓起勇气上来和以色列人开打,你看第10节:「非利士人和以色列人打仗,以色列人败了。」
大家想想,这是怎么回事?以色列人败了,落荒而逃了,屁滚尿流地跑了?你看:「以色列人败了,各向各家奔逃,被杀的人甚多,以色列的步兵仆倒了三万。」败得这么惨,还不够,「神的约柜被掳去,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也都被杀了。」以利是以色列的大祭司。你看,大祭司的儿子被杀了,三万人战死了,现在非利士人高高兴兴地把约柜作为战利品抬走了。这是怎么回事哟!这可不是以色列人事先能想到的结局。以色列人当然是知道耶和华的厉害的,但是,他们错在把神看作是一个工具,看作一个可以利用的工具,类似天方夜谭故事中阿拉丁的神灯一样,你擦一擦神灯,里面那个妖精就出来了,帮你打仗干活之类。但是约柜不是神灯,神也不是那种妖精。你不能指望神按照你的心意行事。以色列人远离了神,忘记了神,所以神要给他们一个深刻教训。所以,以色列人战败了。但是呢,如果你觉得以色列人很倒霉的话,那么非利士也得意不到哪里去;非利士现在拿到约柜了,但是这是一块极为烫手的山芋。因为接下来各种倒霉事在非利士人中间发生,弄得他们狼狈不堪。我们接着看第5章开始说:「非利士人将神的约柜从以便以谢抬到亚实突。」
非利士把约柜抬来抬去,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另外,非利士这个名字其实是后来的巴勒斯坦这个名字的由来,巴勒斯坦这个地名是从非利士这个词演化来的。继续看经文:「非利士人将神的约柜抬进大衮庙,放在大衮的旁边。」非利士应该是觉得,既然是神,还是放到神的房子里去为好,是不是?大衮是当时非利士人的神,大衮是一种半人半鱼的形象,相当于是美人鱼那种,不过不是女的,是男的。非利士人崇拜这样一个男性人鱼,给他修建了神殿。所以非利士人觉得自己既然是抓到了以色列人的神了,还是把他放到大衮的神殿里去为好。但是呢,接下来看第3节,「次日清早,亚实突人起来,见大衮仆倒在耶和华的约柜前,脸伏于地,就把大衮仍立在原处。」也就是说,大衮是五体投地,趴伏在耶和华的约柜前面了,非利士人看见了,又把大衮神像放好。可能他们觉得或许是一次地震之类造成的偶然结果,所以他们又把大衮神像放好了。但是呢,「又次日清早起来,见大衮仆倒在耶和华的约柜前,脸伏于地,并且大衮的头和两手都在门槛上折断,只剩下大衮的残体。」耶和华的意思很明显,你们把它放好也没用,这只是一个偶像。然后呢,后面第5节说了,此后没有人再去崇拜大衮了。很容易理解,大衮是一个失败者,在自己的家里,有主场之利,都还打不过以色列的耶和华。
而且,事情还没完呢,看后面第6节:「耶和华的手重重加在亚实突人身上,败坏他们,使他们生痔疮。亚实突和亚实突的四境都是如此。」注意了,里面痔疮这个疾病名字,是一种流行翻译,有些令人好笑,但是并不是一个合适的翻译,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糟糕的翻译。在一些出土的古老经文里面可以看出,其构词是类似一种花的名字,后来有人说是指痔疮,但是实际上,应该翻译为体表的肿瘤或者瘤子,亚实突人是全都得上了一种肿瘤。另外在历史上,老鼠能传染给人的鼠疫,就是一种腹股沟沟腺炎,著名的黑死病就是这种疾病,得了这种传染病又不死的人,就会长出那种肿瘤来。不过,亚实突人很聪明,他们很快就找出了得病的原因,看来一切的根源全在这个约柜身上;所以他们想,把这个柜子送走吧,于是,如同第8节说的,他们把约柜给抗到迦特去了。
迦特也是非利士地区的一个城市;对于这个城市,大家可能更加熟悉一些,因为那个城市后来出了一个名人:巨人歌利亚。所以,亚实突人把耶和华的约柜抗到了迦特,对于迦特当地人来说,可不是什么好礼物。因为迦特人很快都得了一样的病,鼠疫,体内长了肿瘤。「耶和华的手攻击那城,使那城的人大大惊慌,无论大小都生痔疮。」其实应该是都生了腹股沟的肿瘤。接下来迦特人的想法和亚实突人一样,赶紧送走。于是他们把约柜送到另外一个城市以革伦。以革伦人也不干了,「神的约柜到了,以革伦人就喊嚷起来说:『他们将以色列神的约柜运到我们这里,要害我们和我们的众民!』」所以,非利士人抬着约柜团团转,就是没有办法。第12节说了:「未曾死的人都生了痔疮。合城呼号,声音上达于天。」至于说他们声音上达于天,说的是什么?是不是和启示录第16节说的那样:「又因所受的疼痛,和生的疮,就亵渎天上的神,(启示录16:11)」我们接着看约柜的故事,撒母耳记上6:1,「耶和华的约柜在非利士人之地七个月。非利士人将祭司和占卜的聚了来,问他们说:『我们向耶和华的约柜应当怎样行?请指示我们用何法将约柜送回原处。』他们说:『若要将以色列神的约柜送回去,不可空空地送去,必要给他献赔罪的礼物,然后你们可得痊愈。』」
现在请大家注意了,赔罪的礼物是什么意思?是认罪,你承认你所犯的罪;你承认是你的错,不是神的错。如果你们想要平安,就得承认是你们亵渎了真神,使神蒙羞,因此你们是罪有应得;总之,你们要承认自己得罪了真神,然后要献上赎罪祭;非利士人一点不傻,很聪明的,大家看第6章第4节:「非利士人说:『应当用什么献为赔罪的礼物呢?』他们回答说:『当照非利士首领的数目,用五个金肿瘤,五个金老鼠,因为在你们众人和你们首领的身上都是一样的灾。』」我把翻译的痔疮改为肿瘤了,但是不管怎么翻译,这个礼物听起来很奇特,是吧,如果按照很多翻译的圣经,五个金痔疮,就更是搞笑了;但是请注意,这不是利未记要求的正式赎罪祭,而是针对古典异教多神世界的非利士人提的一个要求。古典多神世界的人把给神的所有祭品都看作是给神的奉献,奉献本质上是一种交换,你怎样亵渎神的,你就用什么回报为奉献,求得免灾。比如说,假定你就是当时的一个非利士人,在那个社会背景下,再假定你的右手生病萎缩了,按照你的思维方式,你会认为这是因为你得罪了某个神灵,神给你降下灾难,让你右手生病萎缩;然后你就会去神殿找到那个神的雕像,再自己用用泥巴做一个手的雕塑献上去,说明你认识到了你的手有病是因为你得罪了那位神灵,当时的奉献就是这么回事。
我以前去过希腊的哥林多,有时又音译为科林斯,在当地博物馆里面我看到一个小房间,专门放着各种奉献。门经常是锁着的,有人掌管钥匙,一般他们也不会让太多游客随便进去看,但是我们有幸进去了。我在里面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泥巴做成的人体器官,有手脚等外部器官,也有内脏器官,人们去那里,拜的是医药之神阿斯克勒庇俄斯,专门管治病的神。古人去的时候会带上何种人体器官的雕塑,目的就是告诉神灵,自己那个部位得病了,请你老人家给我治好。所以非利士人就献上了金肿瘤和金老鼠,因为是鼠疫,所以有老鼠,肿瘤则是得的病。他们说:耶和华啊,我们认罪了,求你把这些灾害给拿走吧。后面第5节写道:「所以当制造你们肿瘤的像和毁坏你们田地老鼠的像,并要归荣耀给以色列的神。」非利士人认了自己给神蒙羞的罪,归荣耀给以色列的神。
现在,我再补充一点,只要你还是在推托罪责,不肯认罪,你在灵命上就不可能有成长。只有在以谦卑的心认罪,且以行为弥补之后,你才有灵命的成长和进步。如果说灵命的成长是一个让罪不断减少的过程,你就必须先处理好和罪的关系,才能谈到灵命的长进,明白么?你不能回避这个问题。至于该如何去做?第一,你要承认自己的责任;你不能抱怨环境,不能抱怨社会,不能抱怨别人,不能抱怨你的丈夫或者妻子,或者抱怨你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如何对不起你,也不能抱怨你的老板或者雇员怎么怎么不好,当然也不能抱怨牧师水平不行。你要抱怨,就抱怨你自己,谴责你自己。你甚至也不能埋怨魔鬼。今天还是有很多人说一切罪恶都是因为魔鬼,是魔鬼害得他们犯罪,他们自己则全然清白。你的罪不是因为魔鬼,不能光是怪撒旦,也不能一味埋怨环境,或者埋怨你的朋友不好,等等。外因当然是起作用的,但是罪的最终原因还是你的内因,是来自你的自由意志,你必须对你自己负责。
所以呢,第一,请你承认自己的罪。在尼希米记9:33,先知尼希米说:「在一切临到我们的事上,你却是公义的;因你所行的是诚实,我们所做的是邪恶。」你看,在一切事情上,神都是公义的,神所行的都是诚实,我们做的才是邪恶。路加福音的那个离家出走的浪子的故事,浪子在终于回到父亲身边的时候,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他知道自己有错,自己是不配的。我们也需要有那种心态,知道自己不配,知道自己有错。属灵的成长也从这里开始。诗篇第51篇第4节,大卫说:「我向你犯罪,惟独得罪了你;在你眼前行了这恶,以致你责备我的时候显为公义,判断我的时候显为清正。」大卫没有埋怨别人,只是责备自己。而且他对神说:以致你责备我的时候显为公义,判断我的时候显为清正。所谓忏悔就是这样开始的,先从承认自己的罪开始。
还有呢,如果你真心想要在属灵的层次上得到长进,你认罪以后还要忏悔,归荣耀于神。意思是,第一,你认识你自己的罪;第二,你承认且忏悔你自己的罪,说这都是我的问题,我已经认识到它们都是不好的,都是罪,都是同我的来自神的形象相违背的。创世纪41:9说:「那时酒政对法老说:『我今日想起我的罪来。』」创世记44:16说的:「犹大说:『我们对我主说什么呢?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们怎能自己表白出来呢?神已经查出仆人的罪孽了。』」酒政和犹大都是认罪的榜样。还有撒母耳记上15:24,「扫罗对撒母耳说:『我有罪了,我因惧怕百姓,听从他们的话,就违背了耶和华的命令和你的言语。』」撒母耳记下12:13,「大卫对拿单说:『我得罪耶和华了!』」还有但以理书9:20,「我说话,祷告,承认我的罪和本国之民以色列的罪,为我神的圣山,在耶和华-我神面前恳求。」但以理可是旧约里面的大好人,他也认罪。还有路加福音5:8的例子,「西门‧彼得看见,就俯伏在耶稣膝前,说:『主啊,离开我,我是个罪人!』」还是路加福音,第18章的税吏,「那税吏远远地站着,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只捶着胸说:『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这些都是认罪的榜样,都是承认自己的问题,承认自己有罪。而且我说了很多遍了,认罪是属灵上能得长进的基础,因为罪是你的脚镣,是你的沉重负担,也拘束着你,使你不能成长。
现在,请允许我再进一步展开这个问题。忏悔这个词,在新约原文的古希腊语里面,是由两个词根组合成的:一半词根原始意义是说话;逻辑这个词也是从这里衍生来的,本来意义是谈论事物的原理。另一半词根是「一样」的意思,或者说是同一的,一致的,一模一样的。所以这两个词根合起来,正好完美解释了认罪这个词的意思。认罪就是说出事实,说出和事实一样的话,说的话和事实完全一致。而且注意了,认罪忏悔并不是祈求宽恕,而只是在罪的问题上,你要说和神的话意思一样的话。而神的话是什么?就是说罪是你的罪,你有错。所以说,认罪忏悔并不是祈求宽恕,祈求原谅,而是和神达成一致意见,说你的罪就是你的罪,不是别人的罪。那是最基本的要求。我在认罪忏悔的时候,我不是在说:哦天父啊,求你原谅我,放过我,宽恕我,不要惩罚我。有些复兴派基督徒就是这样看待认罪的,他们在那里梆梆梆地磕头,捶胸顿足,不停祷告,恳求神宽恕他们的罪。错、错、错。作为基督徒,神宽恕了多少你的罪?要知道圣经说的是,因为基督的缘故,神把你全部的过犯都一笔勾销,全部宽恕了。请大家仔细读读约翰一书的第2章。当然,有人说这指的是未来的罪。请注意:在基督为你而死的时候,你所有的罪都是属于未来。你所有的罪都被宽恕了。认罪不是为了宽恕,而是要和神达成一致,并且你愿意直面你的罪。要说宽恕,是已经被宽恕了。因为基督已经为你全部的罪付出了足够的代价,你不需要再付出一次。以弗所书4:32说:「你们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这是多么奇妙的恩典啊!神在基督里已经饶恕了我们,我们的罪都得赦免,我们也不要再继续祈求神的赦免和饶恕了。赦罪的是神,我罪已得赦免。我们只要接受神的恩典,我们要做的只是不要和天父作对,要和真理一致,承认自己的错。
我们看约翰一书1:9,「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我们若说自己没有犯过罪,便是以神为说谎的,他的道也不在我们心里了。」我用我自己的话重述一遍:如果我们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和公义的,要赦免我们的罪。这段话说的正是基督教的基本道理。大家必须理解整个约翰一书的论述,其中细节性也是很多的。但是呢,约翰一书的论点正是基督徒和非基督徒的区别所在。非基督徒是怎样的呢:他会否认自己的罪,正如约翰一书1:8和1:10两节说的:「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我们若说自己没有犯过罪,便是以神为说谎的,他的道也不在我们心里了。」对于未能重生的人来说,基本上都是这样,说自己无罪,没有犯罪。但是我们基督徒不一样,我们认罪和悔改。真正基督徒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他在罪的问题上和神保持一致,他认罪,罪冒犯了神,罪是他自己的错。有人可能还是有疑问:真的么?基督徒在得救以后,还有罪的问题?
注意,我们是因信而得救了么?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信是一次性的么?你在得救的时候信一次,然后就终结了?难道有谁会这么认为:我因信而得救了,然后呢,以后信就没有用啦,反正我已经得救了,以后我不再靠信而是靠自己的见识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你因信而得救,此后还是要信,要把信坚持到底。你认罪悔改,从而得救;以后你还是要认罪悔改,要贯彻始终,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在基督徒的基本特征里,有永不止息的信,永不止息的爱;这两者一个不能少,一刻也不能少。约翰一书要说的就是这个。基督徒的生命是永远顺服,是不属于世界,一刻也不能属于世界,也是永远活在圣灵的引导下,而不是靠什么属世的聪明;基督徒的生命也是常常认罪、悔改。任何不认罪的人,就不是基督徒了。另外,其中也是有一种程度的区别的,有时候我们不太愿意彻底地认罪,或者说认罪不够完全,有所保留,但是记住,一个真诚的基督徒总是要完全认罪的,或迟或早,都要走到这一步。约翰一书1:9说的就是这个:「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
现在我再补充一点,当你在神面前能做到真诚、信实、而又坦然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的灵命在不断成长。如果你不能面对你自己的罪,你就是在试图掩盖和欺骗,也就是不肯放开你的旧我,不肯卸下你的负担。这是一个关键。所以我一直在说:没有真诚的悔改,就没有真正的认罪。我自己曾经说过:「主啊,我为我的罪而悔恨,我也由衷感激你已经宽恕了我。」我那样说过一次又一次。当我第一次说:「主啊,感谢你饶恕我的罪;我的罪令你蒙羞,我希望我永远能不再犯罪。」那实在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有时候我们感到很难开口认罪,那是因为我们心里想着要再次犯罪。我们都想解决过去的问题,却不情愿改变将来;因为我们的私欲喜欢那些坏事。我不能不承认,那其实显示了一种属灵上的幼稚。你在面对你的罪的时候,你要坦承那是你自己的罪;你是在违背神。你要直面你的罪,承认你的罪,忏悔你的罪。那样才能说你的心里有真诚的悔改之意。各位弟兄姊妹,我之所以反复强调这些,是因为我觉得这些非常重要,非常基本。我们都想要成长,阻碍我们成长的是我们的罪。我们把荣耀神作为我们的使命。但是宇宙中有什么东西不能荣耀神呢?是罪。举个例子,我心中有诡诈和欺骗,那么神会怎么样?神根本不会听我的祷告,我也根本不会有任何属灵上的成长,我也无法和神有同在的联系,因为我心里怀抱着许多罪。所以我必须把罪给坦白出来,我认为这是我们成长的基础。你和我都要面对我们自己罪的现实,坦诚,认罪,悔改,那样神就不会因我们而蒙羞。如果神要惩罚,我们也心甘情愿。我们不会说:天父,你的惩罚太严厉,我抗议。我们都知道,我们确实需要不停反省自己。你所应得的,你应当心甘情愿地接受。我们作为基督徒,必须克服掉那些阻止我们成长的障碍,最大的障碍就是罪。
接下来我尽量分享一些实际性的应用。大家在祷告的时候,在你们的例行程序中,在你们的固定的模式里面,你们应该把认罪的内容放进去。认罪的态度要胸怀坦荡,要直率,也要诚实;面对神的可能惩罚,要心甘情愿;面对罪的后果,要有担当;因为那是神帮助你不会再次犯罪的方法。我常常对为人父母者说:如果你的孩子发现,干了坏事却不需要担当任何后果,那么你们不可能阻止他继续干一样的坏事。我自己就是这样祷告的,我说:主啊,如果我需要管教才能合你心意,请你务必管教我。为什么呢,因为我不想在同样的错误上跌倒第二次。
神把负罪感放在我们心里,这其实是大好事。如果你完全没有负罪感,那就好比是你的身体没有痛觉一样;如果没有疼痛的感觉,你的身体会怎么样?你大概能想象得到;那么没有负罪感,你的灵命也一样糟糕。最近的医学研究发现,痲风病,一种很吓人的疾病,其发病表现很可能和传统认识不一样。以前人们认为痲风病是一种让肌肤烂掉,或者是病菌吃掉人体皮肤组织的病,认为是病菌把脸皮,鼻子,耳朵,手指,脚趾等,都给吃掉了;现在却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有一本书,书名叫做「神啊,你在哪里!」,作者是菲尔·燕西。其中就摘录了很多现代关于痲风病的研究,痲风病其实是让人体表部位的神经末梢麻木,没有疼痛的感觉了,然后人自己就会不小心把表面的皮肤,鼻子,手指等给摩擦掉,因为没有痛的感觉了,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比如如果你穿着不合脚的鞋子,你就会不知不觉就把脚趾头给磨掉了。不是什么细菌或者毒素烂掉了你的脚趾,而是被鞋子磨掉的。因为痲风病人感觉不到痛,他不停地磨呀磨,磨到骨头都露出来了,他自己都不知道,或者还感觉很舒服,如同我们搔痒一样;病人就这样把自己的脚趾,鼻子,都给不知不觉弄掉了。
所以,神把疼痛的感觉放在我们身上。痲风病让人失去痛觉,后果很严重。同样,在你属灵的生命中,神给了你负罪感。负罪感就如同一个警铃,一旦你犯了罪,它就在你心里警告你。然后你就应该立刻忏悔。神以这种方式管教我们,对我们说话:孩子,你的灵在痛。那时你要直面你的问题。你要对神说:天父,我知道我有罪了,我知道这是和你作对,这是我的错,我不想再次犯这样的罪,请你给我能力和刚强,可以走上正路。只要你能这样自省和祷告,你会发现你的属灵生命不断长进。而且坦白地说,除非你面对你的罪,解除压制你成长的负担,你是没有办法成长的,罪压制你的成长。
总结一下,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呢?属灵生命的成长是一个归荣耀与神的过程。我们能归荣耀与神,就得成长。首先是要认基督为主。那意味着你把活出神的荣耀作为你生命的目标,不论要付出多少代价,在神痛苦的时候痛苦,也不在乎自己的荣耀,只在乎神的荣耀。最后,还要主动承认自己的罪,心甘情愿接受神的管教,我是有罪的,神是圣洁和公义的。在这样一个属灵的框架里,我们的灵命自然会蓬勃向上。
而且呢,我们要分享的灵命成长的要点一共有十二条,今天分享的只是其中的三条而已。后面九条的分享我们会简略一些,而今天这三条是最基本的,所以花的时间也最长。现在,我们一起感谢主给我们学习的机会和时间。
天父啊,我们要感谢你,给我们时间一起分享关于认罪和悔改的课程。我们也祷告,愿我们都能立下很好的根基,属灵的根基有三条要点,愿我们都能牢牢把握,使我们都能得到你丰盛的恩典,帮助我们灵命能长进、成熟。也祈求天父帮助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分享。祷告祈求,奉耶稣基督的圣名求告,阿门。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and sold as a book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