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们回到哥林多前书第13章的学习。请拿出圣经,与我一起读。这一章已经有很多讲论。如果你还没有读过,我建议你读一本小书,叫做《最大的是爱》,由德亨利所写,论述哥林多前书第13章;或者可以读任何谈论这一章的书。这一章有很丰富的内容,可以借着这一章联系到基督徒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今天首先在哥林多前书的脉络框架中处理这一章;这是我们上一次的重点,接下来也会继续讨论。
我们正在谈论爱,爱很重要。我想要简要回顾已经说过的内容,这样你会理解对「爱」这个术语的使用。「爱」这个词意味着太多东西。你会说,你爱你的车,你爱你的妻子,你爱你的狗,你爱你的新裙子,你用的时候有不同的意思——如果你想到爱的时候。希腊文用了不同的字。
或许你意味着不同的东西。或许你以同样的方式爱你的狗,你的裙子,你的车,你的丈夫,我不知道。
但是希腊文有好几个词,这就可以消除任何混淆。事实上,希腊文中不同的词有时都翻译成「爱」,但是这些词在希腊文中绝对没有关联。例如,希腊人会谈论欲爱,这种爱就是我们所知道的男女在性层面的肉体的吸引力。他们用这个词表达,但是与「爱」这个字没有联系。
还有另一个希腊词,与浪漫的吸引、或者与友好有关,就是指两个人变得非常亲密,但又完全不是任何性的吸引力的那种温暖的喜欢和自我认同。这是完全不同的词——毫无关联。
但是在林前13章,用在这里的希腊文,爱,它的意思是「自我牺牲的最终行动」。这个词的意思是:为了别人的好处,牺牲自己的最终行动。事实上,你可以很简单地翻译出来:「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自我牺牲的精神,我就一无是处。」这是希腊文中「爱」这个词的基本意义。
我认为,当主耶稣说「爱你的仇敌」,就表达了这个词的意义精神。他这么说是什么意思?他继续说出他的意思:「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这是最高形式的爱的本质。这是自我牺牲的行动,服侍对象是一个不必然在情感上关顾你的人。爱你的仇敌,不是对他们有欲爱,不是对他们有浪漫的感觉,不是与他们有美妙的、温暖的、快乐的关系。所有这一切是不可能的。它的意思是为了他们的缘故,作出自我牺牲的行动,爱你的仇敌,或者如耶稣所说:「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他更进一步说:「这样就可以做你们天父的儿子。」
换言之,爱你的仇敌,就如神爱他的仇敌一样。神如何爱他的仇敌?神爱他的仇敌到了一个地步,就是代他们受死。我们都是他的仇敌。读以弗所书第2章就可以知道。我们都是仇敌,我们都与神隔绝。所以,爱就是对仇敌自我牺牲,神为这种爱设立了模式。这不是情感,而是自我牺牲。
这正是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13章的爱。无论一个人像什么,无论他如何行为,无论他与你的关系如何,都要寻求对他最好的事情。这就是神所做的。如神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所以你也要降下自我牺牲的服侍的行动,给那些配得的人,也同样给不配得的人。你要记得,这与情感没有关系,而与意志有关系。这不是情感的行动,这是意志的行动。以自我牺牲的行动去爱某人,不是一种感觉,而是你心中的决心,认为这是对的,这是你要去做的。
你说:「但是,牧师,你如何能够到达拥有那一种意志的地步呢?你走到一个人的生命中,这个人或者是配得的,或者是不配得的,或许是你关心的,或许是你不关心的,为他们作出自我牺牲的服侍呢?你如何能够到达这个境介呢?」首先,你不可能一步到位。你不可能早晨醒来说:「这三天我的脾气太差了,这够长的了。现在我要去爱。今天我要去爱,我要爱每一个人。」你看见小海报写着:「爱是永不止息。」然后你读几节圣经经文,你出去,你就可以爱了。不,你无法这么做。这种方式完全行不通。
你说:「那爱从哪里来?」我们上一次已经说过,我只是要提醒你们:当你行在圣灵里面——行在圣灵里面意味着你将自己的生命交给他掌管,承认你的罪,容许神的灵管理你的思想模式——当神的灵掌管你,祂就会生出果子,而圣灵的果子就是爱,而爱只能以这一种方式而来。所以你接近这种爱的方式,不是你自己心中作出自以为义的决心;你接近这种爱的方式,只不过是让你的生命顺服于神的灵。「圣灵啊,今天来掌管我,掌管我的生命,透过我活出来。」而爱的果子就会彰显。
正是在这个点上,我们进入了哥林多教会的图景中。哥林多教会并没有行在圣灵中。哥林多教会并没有顺服圣灵。哥林多教会并没有处于圣灵的掌管下。他们是自私的、自我设计的、自我意志的、自我激励的,做他们能做的每件事以提升自己。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好处,做自己的事情,毫不考虑别人。别人在做什么并不重要,别人需要什么并不重要——每个人都为了自己。这就是哥林多教会的座右铭。所以其中没有爱。他们并没有行在圣灵中,没有生发出爱,所以他们做的每件事都彰显了敌对、反叛、纷争、不合一、不和谐。
正是在这个点上,保罗在第13章中对他们说:「唯一能够将你们所有会众连结在一起的,只有爱。属灵恩赐运行的唯一方式,就是爱。你们要一方面走出嫉妒,另一方面走出骄傲和自夸的方式,只有爱。爱是合一的关键,这会描绘出基督的画像,以至于世人可以看到他长得什么样。」
以恩典教会为例。如果我们依赖合一、并且有单一可见的见证说给世界听,如果我们依赖于每件事上都有一致意见,那么我们会陷入很多麻烦中,不是吗?因为我们无论做什么,总会有人不同意。这就是事实。有些人或许会说:「我不同意你在这个地方这么做的方式。」「我不同意这一个特定的情况。」「我不喜欢我上课的地方。」「我不同意长老对这件事的决定。」「我不同意。」「我希望他们可以把这根柱子立在那里,把那根柱子立在那里。」「为什么这些东西不挂得更高一点?」「为什么他们把这棵树种在这里?」你晓得,总会有这些事情。
我的意思是,总会有人反对——我会给你看这些信件。有些人不同意我的意见。每个周日,我走下台阶,我想要赶紧下来,因为有人或许会说一些事情让我跌倒。我们收到很多信件,我们会保存起来。不是每个人都彼此同意,看到吗?但这不是关键。我们永远无法让每个人对每件小事都彼此同意。但是你晓得我们想要做什么吗?我们想要每个人都按照圣经的方式彼此相爱,以至于他们是否彼此同意变得无关紧要。他们心里最想的,就是确保他们为了整体的合一,而牺牲自己的意见。所以这不是你们是否彼此同意的问题。
对于每个人生命中发生的每件小事,我并不总是同意,但是有时候我会坐下来,告诉自己:「我认为主以特定的方式来引领,我确定要以爱来默许某人。」这就是合一精神。这绝非基于同意,而是说同意可以被爱来统治,这就是保罗在这里的意思。哥林多信徒有太多冲突。没有什么方式,可以让他们所有人都以同样的方式来思考,意见一致,在同一个盒子里面的每件小东西都一样。这行不通。在教会里面,你可以将这一点落实下来的唯一方式,就是让讲台上的那个家伙成为独裁者,赶走每个不同意的人。而后,你就没有教会了,你只会有一个独裁者,以及一群橡皮鸭跟着他呱呱叫。就是如此。这不是真正的合一。真正的合一来自于所有人有各自不同的观念和理想,为了信徒的合一的缘故,却以意志和爱,渴望牺牲自己的意志。
哥林多信徒甚至不晓得这个词的意义,因为他们试图做的每件事,都是为了自己。你可以想象,这会变成什么样吗?不再有共识,所有人都寻求引人注目的恩赐,所有人都试图获得荣耀,所有人都试图领导羣体,所有人都试图成为灵性上的大人物,就只有混乱。只有混乱。所以保罗在这一切中停下来,说:「现在,让我来对你们谈谈爱。」他说:「你做了什么,并不重要;你有多少天分,根本没有什么差别;你的恩赐是什么,无关紧要;你看起来多么伟大,也没有什么后果;你的知名度是绝对不重要的。你拥有多少掌控其他人的权力,也不重要。如果你没有被自我牺牲、关顾、服侍的爱的现实所激励,所引导,那么你在灵性上就是个零。甚至连一都不是,就是个零。你并不重要。你什么贡献都没有。如果爱不是你生命中的主要贡献,那么你就毫无贡献。」
那么,他具体说了什么?在这一章中,他说了关于爱的四件事。他说了爱的重要性,爱的属性,爱的永久性,和爱的优越性。一定要记住这四点。这四个领域,你一定要记住。爱必须是重要的。你必须理解爱的属性。爱是永久的,它胜过一切。而且爱是超越所有东西的——你必须理解这一点。所以这就是这一章的分节。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一点,爱的重要性,就是头三节。让我再次读给你们听:「我若——也可以用『尽管』代替——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我若将所有的赒济穷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就是这些。爱是重要的,没有了爱,一切都归于零,零,零,零——只不过是噪音。
上一次,我们看了第1节,我们看到了小提纲的第一点:没有爱的语言,一无是处。没有爱的语言,一无是处。在哥林多信徒的情况中,我们看到,你有没有说方言的恩赐,一点不重要。事实上,如果你能说天使的言语,这也不重要,还记得吗?如果其中没有爱,这就毫不重要。口才无碍是一件被渴求的事情。站在前面说话很棒。声称你有天使的声音,或者你正在说天使的话,这都不重要。如果没有爱,这就是绝对的噪音。这就是异教的聒噪。你晓得,口才无碍是一件被渴求的事情。如果我们接受保罗在这里提出的重点,并且将这一点推到最终的极限,那么他真正在说的是,如果其中没有爱的话,地球上最好的演说、天上最好的演说,都不重要。
你晓得,每个人都想说话,每个人都要雄辩。你也听到人们说:「他说得真好,他说的话具有影响力。」他们说爱德华滋讲完道的时候,人们会躺在地上,向神呼求怜悯。想象一下这样的回应。神学院试图教导我们如何说得有说服力。这一点对我们所有人都行不通。他们担心措辞等等。我记得我的第一份功课,就是必须向全班兜售厕纸。你可以选任何东西,我不晓得为何这道题被分配给我了,但是无论如何,我必须兜售厕纸,他们可以呼喊,扔东西,大喊大叫,嘘声——试图让人走出自我。去神学院的人要成为传道人,他们只是站在那里,无法克服这一点。我们当中有人就会从桌子旁站起来,向他们吼,扔卷纸或各种东西。「你要做到这一点。」这就是他们尝试让你做到的,他们想要你成为——你拥有好的措辞,所以要学会说一些搞笑的小事情,你就像狄摩西尼,嘴里面充满了石头,试图说话,而这种雄辩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即便你可以说天使的言语,但没有爱,这就一点不重要。能够说话,说服人,抓住他们的心思,抓住他们的心,将他们的意志转向一定的行为,这是奇妙的能力。但是这不重要。能够打动观众,就像一个大师弹钢琴,开始感动他们,获得灵感,到安静,到激励,到使他们相信,到说服,到使他们相信,这是一些人已经掌握的艺术。但是如果他们没有爱,这一点不重要。在哥林多信徒的情况中,他们将语言的恩赐变成了属肉体的迷狂,变成了完全外邦的活动,而保罗说:「这不重要。你们浪费了恩赐。」
这就进入清单的第二点,就是第2节:没有爱的先知讲道,一无是处。「即便」——或者「如果」——「我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没有爱的先知讲道,一无是处。这是更进一步——比语言的恩赐、比能够雄辩地说话、比能够说天使的话更进一步,就是拥有先知讲道的恩赐,这是最终的恩赐。如果读第14章,你会发现,先知讲道被誉为最大的恩赐。为什么?因为这是用人的语言宣讲神的真理,而他们听到,他们明白。
我相信,先知讲道有两个方面:圣经中启示的方面,当先知说出神的启示,并且重复;他再次说出神的启示。你要晓得,我对你说神的启示,但这不是第一次。当我读出圣经的话语,我只不过是重说神的启示。例如,如果你研究彼得的讲道,保罗的讲道,司提反的讲道,你就会发现有时候他们在说新的真理,有的时候他们只不过征引旧的真理。所以在先知讲道的元素中,你可以看到启示和重述。
但是即便我有能力第一次说神的话,或者如果我有能力宣告旧的真理,带有力量、意义、有活力、有戏剧性,却没有爱,那就一无是处。「先知讲道」这个词的意思是「在某人面前说话」。他说的是那些公开宣讲的人,这些人可以站在那里,雄辩地、戏剧性地传讲神的真理。想象一下,这是何等的恩赐。宣告神的事物的能力,诠释生命的能力,将天上的话语带到地上的能力,将永恒引入时间中的能力。这是奇妙的恩赐,宣讲的恩赐。但是,没有爱,它就毫不重要,不过是零。
在以弗所书4:15中,保罗说了一个短语:「用爱心说诚实话」。「用爱心说诚实话。」这就是平衡。我总是感到,传道人有两个大敌。头一个敌人就是远离真理,第二个大敌就是对人冷漠。两个大敌:远离真理;对人冷漠。有很多人是无法平衡的。有些人对人有大爱,但是从不给他们真理。他们从不勤勉地预备给他们真理。有些人,他们给出真理,但是对人却不那么关心。你要奋斗,保持平衡。
有时候,在事奉中,你去学习,以至于你可以给他们真理;但是突然,你就面对事实:你的会众中有一个人有需要,这样你就被困在平衡中,你是要停下来、做自我牺牲的行动,还是要继续学习?我是要集中注意力于宣讲呢,还是人呢?这并不容易,因为宣讲就是对人作出爱的行动。但是那是你的挣扎:平衡优先次序。
不幸的是,恐怕有很多传道人,他们两边都不选择;他们以爱人的名义,太过冲淡了他们所说的,以至于其中并不真的拥有人们需要的那种爱,因为那是没有真理的爱,你晓得会发生什么吗?那种爱无法保护他们远离错误。另一方面,有人决定真理,不去爱人;这样人们很快就相信,神的爱或许不会比传道人对他们的爱多。所以必须有平衡。
有些传道人没有爱。正如巴阿布在他的旧注释说:「他们有一个目标,不去喂养羊羣,却去剪羊毛。」他们不爱人,他们在那里是为了名声、或者权力、或者优越地位、或者个人收益、或者赚钱、或者成为重要人物,他们追求的是最高的出价人。很悲哀,却是真的。让我举个例子。民数记第24章。现在身边还有很多这种人。难以致信!多数基督徒不晓得谁是好的,谁不是好的。真的,他们不知道。只要想一想有多少人在广播中、在电视中仍受到支持,就可以证明。他们不晓得谁好谁坏,真的,因为他们在许多方面没有被教导。
民数记24:15,是关于巴兰,比珥的儿子。民数记24:15-16说:「他就题起诗歌说:『比珥的儿子巴兰说,眼目闭住的人说,得听神的言语、明白至高者的意旨、看见全能者的异象、眼目睁开而仆倒的人说』。」这里描绘了巴兰。我的意思是,他真的得到了好东西。他在第17节说——这是先知讲道——「我看他却不在现时。」有些东西要来,却还没有来。「我望他却不在近日。」还要等一等。「有星要出于雅各,有杖要兴于以色列。」这是谁?毫无疑问,这个先知讲道的最终目标是弥赛亚。杖与创世纪49:10相联系,这就是弥赛亚。请听,这个人得到了奇妙、无与伦比的特权,来预言弥赛亚。你说:「太棒了!这巴兰一定有点能力。」不,他什么也不是。你说:「为什么?」
第25章第1节的第二句说,人们开始与摩押女子行淫乱。先知已经告诉他们弥赛亚的事情,而我们发现下一件事却是这些人正在与摩押女子行淫乱。你说:「我们不能确定要把这件事归咎于巴兰,可怜的家伙。或许这些人只是不听他的。」不是的。请看民数记第31章,这是对巴兰的评论。行淫乱的事情是坏消息。民数记31:16说:「这些妇女——摩押的妇女——因——请注意——因巴兰的计谋,叫以色列人得罪耶和华。」等一等。巴兰他晓得真理、并且说出真理——同一个人,但是他却不爱百姓。摩押人过来说:「嘿,巴兰,你想败坏以色列人吗?」他们买通了他,而后他引诱以色列的子女与摩押人行淫乱。
请看民数记31:8,这一节的结尾:「又用刀杀了比珥的儿子巴兰。」你知道吗?整个历史中,我们看到巴兰的驴子在事工中比巴兰更被接受。你晓得为什么吗?因为他是个讲真理、却不爱百姓的先知。你看,必须是如此。必须有真挚的爱,对百姓真挚的关心。但是巴兰没有,巴兰滥用爱,并将爱变成了恨;他们犯罪,他也因此而丧命。
马太福音7:21有另一个元素。马太福音7:21说:「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唯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而后是第22节:「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他将对他们说,第23节:「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假先知。没有爱地说出真理,就一无是处;这是假的;空的。你要牢记这一点。你或许没有先知讲道的恩赐,但是你有同样的责任。当你对百姓讲论基督的时候,你真的爱这些人吗?你有为了他们而自我牺牲吗?我相信,除非你这么做,否则你还没有真的赚得讲真理的权利。
我还记得,我讲过一次之后,一个年轻的女孩来到我面前,眼中满了泪水 ;她说:「我在这里的使徒行传小组上主日学的课。」而后她说:「我自认为爱那些小女孩。」她说:「我现在知道了,我并不爱她们,因为我从来没有为她们作出任何牺牲。」这就是爱的本质。你向这些人宣讲,但你爱这些人吗?你爱你讲道的对象吗?你足够爱他们,以至于用个人的方式,为他们作出牺牲吗?你看,在信息背后的力量就是动机,否则信息是空的,而动机就是:我们心中有神的爱,这爱外洒出来。信息的力量并非辞藻,并非聪明,并非措辞;而是讲信息的人有一颗真诚爱人的心。你有多爱?没有爱,辩才无碍就像在悦耳的风琴和尖锐的汽笛之间的对比。尖锐的汽笛并不是音乐,这就相当于辩才无碍,但是没有爱。没有爱的舌头是一条蛇,它会嘶嘶叫,会攻击,会用毒液攻击。只有爱能给予温柔与亲切。
请看耶利米书中的一个故事。耶利米书第1章。他是何等伟大的人。他的事工何等艰难。耶利米书1:5说:「我未将你造在腹中,我已晓得你;你未出母胎,我已分别你为圣。我已派你做列国的先知。」耶利米没的选择。人对神的主权有挣扎,应该研究神呼召先知的主题。所有人都是以同样的方式被呼召,以赛亚、保罗、彼得,每个宣讲的人,甚至是门徒。耶稣沿着河岸走,告诉他们当做什么。对他来说,同样如此。第6节说:「我就说:『主耶和华啊!我不知怎样说,因为我是年幼的。』」我的声音很糟糕,我的措辞没有什么价值,我的思想也不太尖锐。我在理解力方面是个婴孩。但是主说:「你不要说『我是年幼的』,因为我差遣你到谁那里去,你都要去,我吩咐你说什么话,你都要说。」这听起来太棒了!我希望神曾对我这么说:「不必学习,不必预备,你只要去,张开口,我就会把话放在你里面。」哦,这棒极了!
耶利米或许也对此感到好极了。而后第8节说:「你不要惧怕他们。」这让我停一停。「你这是什么意思?」当你说话的时候,他们会变得很难看,他们会拧着脸,对你感到失望。「你不要惧怕他们,因为我与你同在,要拯救你。」他晓得他的一生都要被这些事情困扰,要被拯救出来。「于是耶和华伸手按我的口,对我说:『我已将当说的话传给你。』」何等伟大的声明。「看哪,我今日立你在列邦列国之上,为要施行拔出、拆毁、毁坏、倾覆,又要建立、栽植。」请听,这或许是圣经中有关宣讲力量的最伟大经文。宣讲就是统治列邦列国、拔出、拆毁、毁坏、倾覆、建立、栽植的能力。宣讲就是奇妙的能力。
耶利米,你会拥有它。第16节说:「至于这民的一切恶,我要发出我的判语,攻击他们。」而后第17节说:「所以你当束腰,起来将我所吩咐你的一切话告诉他们。不要因他们惊惶。」他再次说:「免得我使你在他们面前惊惶。」如果你开始怀疑和害怕,我会让你看起来很糟糕。「我今日使你成为坚城、铁柱、铜墙。」你会成为大人物;他们无法让你受损。你可以把自己放在那个处境里面,到时候,你说:「哦,我要把它给他们,我要站稳了,我要成为铁柱,你晓得,非常麻木不仁,我不在乎。」请看耶利米,他是铁柱,铜墙,坚城。
看看他的精神,第4章第19节。四章中,他已经在事奉里面,他开始得到反应。这里会看到一点点他的态度。第19节说:「我的肺腑啊,我的肺腑啊,我心疼痛!我心在我里面烦躁不安。」我不是心脏病学家,所以我不会试图作出界定,但是有些东西不太对劲。他的心脏跳得比通常要响。「我不能静默不言,因为我已经听见角声和打仗的喊声。」他要对这些百姓说:「你们要被俘虏,你们要被毁坏,战争要来了,巴比伦人要来,我无法忍受,这使得我的心狂奔,这使得我的灵魂悲伤。」是的,你看,他爱他的百姓。他关心他们。
请看耶利米书8:18:「我有忧愁,愿能自慰,我心在我里面发昏。」他感到他要得心脏病了。这是何等的焦虑。他的心就要停了。他说:「我无法忍受,我百姓的女儿的哭声。」第20节说:「麦秋已过,夏令已完。」请注意,他没有说:「你们是不得救的。」他说了什么?为何他说「我们」?因为他完全认同百姓的痛苦。他是得救的,但是他无法将自己分别出来——这就是同理心。「我们还未得救!因我百姓的损伤,我也受了损伤;我哀痛,惊惶将我抓住。在基列岂没有乳香呢?在那里岂没有医生呢?我百姓为何不得痊愈呢?」他很痛苦。
请看耶利米书9:1:「但愿我的头为水,我的眼为泪的泉源,我好为我百姓中被杀的人昼夜哭泣!」一个男人,带着破碎的心、带着泪水,他在乎,爱他们,你可以翻到第23章之后,会看到耶利米一次又一次的泪水。他是哭泣的先知。
使徒保罗也一样。在使徒行传20:19,保罗说:「服侍主,眼中流泪。」在罗马书中,他为以色列哭泣。在哥林多后书,他为世俗的基督徒哭泣。使徒行传第20章,他为假教师的影响而哭泣。他服侍的一生,都是哭泣过来,因为他关心。他对必须存在的真理和爱作出平衡,正如耶利米作出平衡一样,而巴兰却没有平衡。发挥先知讲道的恩赐,却没有对神深深的爱,没有对神话语深深的爱,没有对神百姓深深的爱,只是为了自我荣耀、为了名声、为了成功、为了骄傲或为了冷漠而做,不论在世人的眼中你是什么,这在神的眼中都是零。
第三——没有爱的语言,一无是处;没有爱的先知讲道,一无是处。现在回到哥林多前书第13章,没有爱的知识,一无是处。这是累加的。他从演讲开始,这与语言联系在一起,而后他深入到先知讲道,现在他甚至走得更深,对所有知识作出假设。「我若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明白各样的奥秘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奥秘?奥秘这个词总是以技术性的方式来使用的。在新约中被揭示。某些过去隐藏的东西,现在被揭示出来。你可以通读新约,发现各种奥秘。圣洁的奥秘;神在肉身显现;基督在我们里面的奥秘;犹太人和外邦人的奥秘,一个新人,这是以弗所书第3章;邪恶的奥秘,这个邪恶已经在运行。
有很多东西被称作奥秘。并不是某些如今被隐藏的东西;这意味着某些过去被隐藏,如今被揭示出来的东西。而我们就是那些知晓神圣奥秘的人。在马太福音13:11中,这些被称作「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谁——「向婴孩就显出来」,向我们就显出来。有很多经文处理奥秘。但是,奥秘是神的神圣秘密,而这些秘密与他的救赎计划相关,与他在历史中的最终计划相关。
神已经有一定的救赎真理,他已经揭示这些真理给我们。如今,有其他的真理,他还没有揭示。假设你晓得神心里每一个秘密,所有的奥秘,所有的救赎真理,以至于你不单单可以知晓每个救赎事实,也可以完美地将每一个救赎真理关联起来。假设你晓得神为时间与永恒预备的最终目的,你可以将每个事实关联起来。如果你知道这些,此外,如果你有全备的知识——希腊文「知识」这个词意味着「所有可以通过调查得到确证的事实」。你不仅晓得每一个与救赎、与神对世代的计划有关的秘密,也晓得存在于宇宙中的每一个事实,在火星上有多少的沙子,宇宙中的每个事实,神心中的奥秘,就是在神管治人的历史中,与救赎相关的每个奥秘,如果你知晓每一个东西,但是却没有爱,你就是如何?你说:「至少是二或者三吧?」不,你不过是零。你甚至连一都不是。为什么?因为爱很重要。
我的心因此害怕。此处的这些语法中的最高级形式太棒了。当然,你无法知道所有东西,这就是为什么它用了虚拟语气,这是假设性的问题。但是即便你如此,你也是个零。有些人认为因为自己知晓万事,他们就没有责任去爱任何人,这些人总是让我感到惊讶。有些人掌握了系统性的所有教义,将所有教义范畴化,他们有所有的答案,但是他们却不爱任何人。你晓得他们在神的眼中是什么吗?他们是什么?他们是零。他们是大大的零。算不得什么。爱优于智性上的卓越。我很高兴地确认这一点。
不过,你有听过谁得到爱这门学科的博士学位吗?我们称呼人「博士」,是为了他们在智性上的卓越。你看,我们的价值体系并非它应该是的样子,对吗?什么属灵的洞见,关于圣经的洞见,智识上的成就,若没有爱,就算不得什么,只不过是属灵上的势利小人,仅此而已。这是法利赛主义,这是傲慢。你看到,没有爱的知识会杀人。这就像字句没有精义。没有爱的知识是丑陋的。有爱的知识是美丽的。没有爱的知识是无能的。有爱的知识是有能力的。
在哥林多前书8:1,保罗已经暗示了这一点,他说:「知识让人骄傲。」他这样说:「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唯有爱心能造就人。」如果你要在学习去爱和学习某些事实之间来选择,那就选择去爱吧。圣经一再强调这一点。哦,有知识固然重要。你不可以鄙视知识,完全不可以。神可不想要一羣只懂得爱的笨蛋。他们会爱自己,陷入各种错误中——他们一定会如此。他们会爱得太深,以至于他们无法判别谁是对的,谁是错的,谁是得救的,谁是不得救的,他们会将所有事情都搞糟。必须有知识。这就是为何圣经谈论有知识的爱。
腓立比书1:9说:「我所祷告的,就是要你们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你看到吗?你无法将二者分离;你必须完美地保持平衡。我认为在恩典教会这里,我们必须保持这一个平衡,因为天平倾向于知识这一边、而忽略了爱这一边,对我们而言是容易的。如果你要在来礼拜堂上课和在路上帮助某个爆了车胎的人之间作出选择,请停下来,帮助换胎吧。爱比知识更好。
第四点,他不仅说了语言,先知讲道,奥秘与知识,将这些都连结为一,他还说:「我若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信这个概念可以引到许多方向。他在强调信的恩赐,而信的恩赐不是救赎的信,而是在祷告中表达出来、释放神能力的那种信。马太福音17:20有这种信。马太福音17:20说:「耶稣说:『是因你们的信心小。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就是对这座山说:「你从这边挪到那边!」,它也必挪去;并且你们没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如何?耶稣说:「你需要有信,在祷告中相信神,你就可以移山。」很多人混淆了这一节,因为他们说:「噢,我从来没有看到任何人这么做。」这不是重点。
神并不想要人四处去移山;这会产生各种问题。你不可以这么做。这不是重点。不可以按照字面解释。马太福音第21章有另一处说:「你可以对这座山——就是橄榄山——说:『你挪开此地,投在海里!』」耶稣并不想要谁将4000尺高的橄榄山投入到死海中,这会搞糟了第二次再来。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有些人有信心的恩赐,而信心的恩赐就是相信神会持续、不会放弃,而剩余的人已经跳伞,说:「哦,神啊,你一定错过了现在的这班船。神,发生了什么?哦,我要开始质疑了。」有些人是岩石,说「神仍然在宝座上。我要等待,直到神释放他的能力,我要祈祷,求他这么做。」你看到,那个人就像岩石一样,经受每一个试炼,而其他人都早跑了。这就是信心的恩赐。这个人带着信心一直等啊等,直等到神的能力释放,我们开始看到他为何做他所做的。这些就是不停祷告的人。
这是一种对神的信任,是从不放弃的信任。这是一种不被打断的信任,与神维持重要的联系,等待他释放能力,而很多人很早就已经跳伞了。这就是可以移山的信心——不是字面意义的山;是个比喻。四处移山很荒谬。不会成就任何事情。如果你读撒迦利亚书第4章,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陈述。撒迦利亚书4:6-7,他说:「大山哪,你算什么呢?」换言之,他说:「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灵方能成事」。「大山哪,你算什么呢?」他不是在说真正的山,他说的是:「哦,当我拥有神的能力,在神的能力面前,什么山可以站得住呢?」所以这是相信神会做事的能力,而大多数人无法坚持看到事情发生。
所以他说:「看,如果你有全备的信心,如果你从不疑惑,如果你相信神——从来没有一丁点怀疑,从来没有一丁点质疑。你是岩石,还超越了信心的界限,以至于对你而言,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没有什么会让你有一点质疑,没有什么是怀疑的理由,你从不动摇,你在任何事情上从不摇摆,你从不质问神,但没有爱,你就是——如何?——你就算不得什么。」这太不可思议了。他使每个人都大吃一惊。
所以总的来说,你有什么恩赐并不重要,你如何口才无碍并不重要,你知道什么并不重要,你相信什么并不重要,你可以成为名人基督徒、神学家、宣教士、牧师、教师、作家、学者,但如果你没有神的爱,作为你生命中的动力,那么你就算不得什么。这相当简单,是一条底线。请检查你的动机。
很快地,第3节的最后两点,这些很简单。我只会稍微提及。没有爱的慈善,一无是处。弟兄姐妹,这是另一面。爱是自我牺牲,但是所有自我牺牲不一定就是爱。你明白吗?哦,有很多摩门教徒作出牺牲。有很多佛教徒焚烧自己。有很多人为他们相信的宗教做很多奇怪的事,但是不是出于爱,而是出于什么?出于恐惧与自以为义。你可以出于很多理由而自我牺牲。爱是自我牺牲,但是反过来说:「自我牺牲不一定是爱。」请确保自我牺牲的爱。
所以,「我若将所有的赒济穷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我可以给出我所有的财产,去赒济穷人。这是最有趣的。这里的「赒济」一词在希腊文的名词形式,意思是「一小块」。这里的意思就是,有个人他真的是一次一小块地给出他的财产。换言之,慈善的最终行动,他不只是为了资金而写支票,而是出去,每次给出一小块。即便我做了慈善的实际行动,给出每一份礼物,给每个人一小部分,但是如果我没有爱、如果我的行动是出于责任、出于律法主义、为了慰藉我的良心、就如亚拿尼亚和撒非拉那样,是为了得到认可、是出于同侪的压力,那么这也毫不重要,一无是处。
当你来到教会,你奉献,那么你为何奉献?你感到有责任要奉献吗?你感到你必须奉献,以赚取神的恩惠吗?你感到你的良心被安抚,因为你这一周犯的罪吗,这样你就会在这一周奉献很多,以至于神可以收支平衡吗?你想要获得周围的人的认可吗?你告诉别人你奉献了什么吗?你感到如果你不奉献,下一次小组聚会的时候你就无法谈论自己的奉献,因此感到同侪压力吗?若有这些理由的任意一个,那么你就是零。
弟兄姐妹,这重重地冲击我,就如它冲击你一样。奉献的唯一动机是什么?爱。这就是为何我们要秘密地、在私底下做。如果你没有爱,那么你多有有善心都没有用。法利赛人说:「神啊,我感谢你,我不像这个税吏。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等等。而后,祂说:「你就是个零。」耶稣说:「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为义了。」对吗?所以慈善没有爱,就什么也不是。
最后,没有爱的殉道,也一无是处。你甚至可以成为殉道者。第3节说:「又舍己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 」舍己身叫人焚烧是什么意思?有趣。有些人认为意思是成为奴隶。在那个时候,当你成为奴隶,他们就会用热铁给你烙印,这会烧伤你的皮肤。有些人说,保罗在这里说的是:「即便我成为奴隶,也没有益处。」这是可能的。但是,与保罗讨论的最终性质协调的话,在我看来,他所说的典型例子是:「如果我舍己身叫人焚烧,仍然与我无益。」
反对这一点的辩论是,有些人说:「这一点没有先例,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发生。」是的。在保罗的时代,并没有焚烧于火刑柱的迫害;这是比较晚的,基督徒被绑在火刑柱上烧死。但是,看待这个问题有几种方式。一个是,他可以指的是将要来的焚烧。借着圣灵的洞见,他可以预见很多基督徒,他们将要因为错误的理由,而死在火刑柱上。关于教会早期的殉道,有趣的是,许多基督徒发展了一个殉道复杂体,他们想要如殉道士那样死去,为的是变得出名,就如其他作为殉道士死去的基督徒那样。或许在圣灵的心意中,他预见这一点。
还有另一种可能性。过去有一些人,他们给出自己的生命让人焚烧:就是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尽管神拯救了他们,但是他们是自愿的。但是,有趣的是,就在临近哥林多城的雅典城,有一个坟墓叫做印度坟墓。有一个印度人进入那个地方,写完墓志铭之后,点燃自己,把自己烧死。他们在那里建了纪念碑,上面写着:「契迦斯,来自巴哥萨的印度人,按照印度人的传统习俗,让自己成为不朽,他躺在这里。」所以这个人焚烧自己,为的是获得某种宗教上的不朽。所以,或许保罗心中想着这个故事。
无论如何。无论这是成为奴隶的最终行动,还是焚烧自己身体、像一个殉道士那样死去的最终行动,只要没有爱,这都没有益处。你可以在第2世纪成为基督徒的殉道士,你可以成为神风特攻队队员,你可以成为自我焚烧的佛教徒,还有,你可以成为宣教士。你可以成为宣教士,在工场被食人族吃了;如果动机不是爱,这也没有益处。回忆许多早期基督徒被烧,是追求成为殉道士那么出名,我不认为这是犬儒主义;说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像牺牲的行为,实际上是骄傲的产物,我不认为这是犬儒主义——我认为这是真的。语言、先知讲道、知识、慈善或者殉道,如果没有爱,就毫无意义。哥林多信徒,无论他们做什么,都没有益处;如果没有爱,他们做什么都没有益处。
你做什么并不重要。我做什么并不重要。这什么也不是。什么益处都没有。再读这三节,很有趣。第1节说,没有爱的人只产出噪音,毫无价值。第2节说,没有爱的人本身没有价值。「我就算不得什么。」第3节说,没有爱的人,不会得到什么价值。「与我无益。」完全没有益处。生命减去爱,就等于零。这就是为何——我们上一次在启示录第2章简要地看到:「我知道你的行为、劳碌、忍耐,也知道你不能容忍恶人。你也曾试验那自称为使徒却不是使徒的,看出他们是假的来。你也能忍耐,曾为我的名劳苦,并不乏倦。」他们努力工作。他们有正确的教义。「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责备你,就是你把——什么?——把起初的爱心离弃了。」你知道他做了什么吗?他挪去灯台,教会是死的,从那以后,这个教会就消失了。恩典教会可以处于同样的情况中,如果我们没有爱的话。你作为个人也可能如此。让我们祷告。
父啊,再次感谢你,为了你给我们的清楚话语,强有力、直接、也因此满有益处。主啊,我们必须知道这一点,以至于我们可以进入从你而来的最终赐福。我们必须跟随你给我们设立的原则,好晓得你应许我们的祝福。我们祷告的是,当我们顺服圣灵,我们可以真知道基督的爱,在我们的心中外洒出来;这就结出果子。以至于我们可以触摸其他人的生命,而我们做的所有事情,是为了我们的爱可以在知识上越发加增,为了你得到颂赞。奉基督的名。阿们。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and sold as a book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