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们查考圣经哥林多前书,我们已经查考好几次了。我们仍然从第十三章继续探讨真爱的素质。大家给我的反应,使我大得鼓励,我知道很多人从我们的信息找到祝福。神触摸你们的生命,而借着圣灵的启示,我们蒙福更多。
我们看哥林多前书13:4-7节,主题是完美的爱,又或是真爱的素质,首先,我从负面的角度跟你分享。大家知道,罪会带来影响。我们从圣经及环境,看见罪带来的影响。当罪恶侵入生活,不好的事就发生。我们也从圣经的记载,看见犯罪的后果。后果可以分两方面。首先,罪,损害人的灵性,男男女女都会受到伤害。罪损害你和神的关系。就是说,当你犯罪,或是不肯向神认罪,你会失去祝福。你使自己远离神的祝福,并且把自己带到没有喜乐的境地,你的灵魂病了,怎么会喜乐呢?这是信徒眷恋罪恶的结果。
第二,罪,近乎戏剧化地损害人的身体,使人生病,使人感到痛楚。在大卫身上,我们看见明显的例子。撒母耳记下12章,记载一宗可怕的罪。大卫与拔示巴通奸,为了避免被她丈夫发现,大卫设计害死她丈夫。就是说,他谋杀拔示巴的丈夫。他不单犯奸淫,更犯谋杀罪。结果呢?眷恋罪恶的大卫王,享受罪中之乐的他,不单灵魂病了,他灵性枯萎,感觉上完全与神隔绝,罪使他紧张,神经绷紧。他发现自己已经远离神的祝福,健康几乎崩溃。我们从诗篇第32篇,听到大卫由于身体痛楚,所发出的一声声呻吟。
诗篇第32篇,从第1节开始,大卫诉说他是多么希望摆脱罪恶的缠扰。第3节和第4节,描述他身体承受的痛楚。他说:「我闭口不认罪的时候,因终日唉哼而骨头枯干。」大卫的骨头在痛,身体在痛,第4节说:「黑夜白日,你的手在我身上沉重;我的精液耗尽,如同夏天的干旱。」生命衰竭了,身体干旱了,大概是血液出问题吧,内分泌出乱子吧,肌肉里的流质似乎凝固了,或许是因为肌肉太紧张,整个人长时间绷紧吧!身体得不到滋润。大卫因为犯罪而身体损耗,痛苦呻吟。
在这里,我们看到罪明显带来的后果。一个基督徒,一个神的儿女,罪,对他构成感情上的伤害。毫无疑问,你会变得紧张,焦虑,觉得离神很远。紧张及焦虑,使你身体衰弱,甚至患上致命的疾病。我们脑部的情感中心是主干,连系不同的神经纤维,直达身体不同器官。由于人脑部神经的错综复杂,情感中心的损伤,自然引致身心的疾病。事实上,医生告诉我们,人患病是长期损耗的结果,主要来自三方面。第一,情感中心发生变化,使流往某器官的血量减少,造成器官枯竭;第二,长期感受哀伤的人,他们的内分泌会出现毛病,影响身体功能。第三,紧张会使肌肉绷紧。
罪,带来双重的恶果,损害我们的灵性,更毁坏我们的健康。罪会对我们身体造成伤害,带来疾病。箴言15:17说:「吃素菜,彼此相爱,强如吃肥牛,彼此相恨。」很多男士不喜欢吃素菜,而且吃素菜,真的有益健康吗?但无论如何,所罗门说: 「吃素菜,彼此相爱,强如吃肥牛,彼此相恨。」饲养牛只的人把小小的牛放在牛栏里,养肥它,然后宰杀,烤成美味的牛排。用现代话说,我们宁愿吃菜,彼此相爱,也不要吃美味的牛排,彼此相恨。如果你仍在罪中,心中紧张,忧虑,根本就没胃口享受美味的牛排。我再次强调,罪,毁坏你的身体。
所以保罗写信给哥林多信徒,告诉他们,他们需要爱,爱可以医治灵性,也可以医治身体。我们看哥林多前书11:29,当时的信徒一面犯罪,一面享用主的圣餐,保罗责备他们:「因为人吃喝,若不分辨是主的身体,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他们吃喝自己的罪,神必审判。他们不尊重主的身体,在圣餐桌上,大吃大喝,必受责罚。然后, 保罗又说:「因此,在你们中间有好些软弱的与患病的,死的也不少。」他们生重病,甚至身体衰竭,死亡,后果多么可怕。
是自然疾病吗?当然,我不是说,当他们狂妄地吃喝的时候,神会从天上下来,神迹地杀死他们,或降下严重的疾病。不过你得知道,当时的哥林多信徒,犯罪是他们的家常便饭,大部份信徒生活在罪中。罪,对身体有连锁的伤害。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13章中要他们彼此相爱,不单为他们的灵性,也为他们的健康着想。这是关于他们身体的事。为了整个教会,为了整个身体,从内而外的身心灵,保罗要他们彼此相爱。
请记住----这是我要说的重点,要把所有事实连系的真理,请记住----所有的罪违反爱。所有,所有的罪违反爱。保罗直接指出:「你们犯罪,所以你们灵性上病了,身体也病了,医治的方法只有一个字:爱。爱使你们得医治。」你问:「牧师,你说爱,消除所有的罪,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别急,我们看马太福音22:34说什么?「法利赛人听见耶稣堵住了撒都该人的口,他们就聚集。」为什么聚集呢?因为法利赛人一直觉得自己比撒都该人优秀。他们知道撒都该人被耶稣问得哑口无言,心里想,如果别人看见我们法利赛人跟耶稣对答如流,一定更尊敬我们。所以就派了一位律法师,去试探耶稣。
这些法利赛人,认为人要守所有律法才能得救,但另一方面,他们相当聪明,知道人根本不可能守所有律法,因此他们问耶稣,希望找到哪一条是最重要的律法,遵守了,就会比较放心吧!他们派了一位律法师,问耶稣:「律法上的诫命,哪一条是最大的呢?」耶稣回答:「你要….」要什么呢?爱。「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请注意,如果你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而且爱人如己,你就不会犯罪,不可能违背神,不可能冒犯邻居,朋友。我们要好好记着这个真理,怀着爱生活。
罗马书13:8-10是大家很熟悉的经文,说:「凡事都不可亏欠人,惟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因为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像那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贪婪,或有别的诫命,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爱是不加害与人的,所以爱就完全了律法。」你不需要不可杀人的律法,也不需要不可贪心的律法,因为你爱对方,怎么会贪图他的东西,又怎么可能伤害他呢?所以,爱主你的神,和爱人如己就可以了,不需再加添别的 。
可惜,哥林多信徒缺乏爱心,相当无情。就像大卫,他们伤害人。无情,是构成罪的成份。我们开始查考哥林多前书的时候,看到教会的信徒分裂,他们分党分派。因为无情,他们互相攻击,不会手下留情。他们在思想理念上分党分派,又在跟随不同的属灵导师上起争端。他们彼此摩擦,常常争吵,又放纵情欲,造成教会的紧张,这都是由于他们缺乏爱心。他们甚至犯奸淫罪,对自己,对别人造成极大伤害。另外,他们的无情表现在他们骄傲自负的行为上,保罗在第4章指出他们不过是神的仆人,为什么目中无人,不可一世呢?因为在他们眼中只有自己,他们爱自己,远胜于爱神和爱人。
他们喜欢控告弟兄,把他们告上法庭,这也是无情的表现。正如第7节说,教会充满问题,人心也缺乏爱。而第8至10章,更说到他们践踏弟兄姊妹,特别是欺负那些比他们软弱的人,实在冷酷。他们冒犯圣餐,对主的爱无动于衷,同时对弟兄姊妹的关系,彼此的团契不感兴趣,也对天父的事,圣子的事不放在心上!他们只知道大吃大喝,浪费食物,完全不顾念贫穷人的需要,由得他们捱饿。在他们心中,找不到爱。
看见没有?哥林多信徒犯的罪,每一项罪都与缺乏爱心有关。所以保罗提出解决的方法,是爱。爱,恢复你身体和心灵的健康。而且,我答应你,这实在是一件叫人感到兴奋的事,如果你充满爱,你就会生活得健康快乐,心灵强壮,除非---神对你有特别的计划,或是要试炼你。有了爱,你就有身心灵的健康。因此,圣经一次又一次叮嘱我们彼此相爱。没有不相爱的基督徒,没有缺乏爱的教会,更没有缺乏爱的福音事工。
提摩太前书1:5节,我们要好好记住。经文说:「命令的总归就是爱;」换句话说,任何理由,任何目标,任何事工,都以爱为出发点,经文说:「这爱是从清洁的心和无亏的良心,无伪的信心生出来的。」我们祈求神赐清洁的心,使我们可以生出爱。
哥林多前书16:14节指出:「凡你们所做的都要凭爱心而做。」爱,没有替代品。神学知识不能替代爱;行动和事奉不能替代爱;澎湃的感情或许会吸引人,但也不能替代爱。更别说幼稚、无知、冲动的那些所谓爱了,根本完全不是一回事。帖撒罗尼迦前书4:9说:「论到弟兄们相爱,不用人写信给你们;因为你们自己蒙了神的教训,叫你们彼此相爱。」神教我们去爱。罗马书 5:5又说:「圣灵将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
神希望基督徒快乐,希望我们身心灵健康。神要赐福我们,而不是惩罚我们,眼见我们的肉体和精神,因为犯罪而受苦,神仍然怜悯。他吩咐我们学习爱。这是我们一生不能缺少的功课。神是爱,如果别人要在我们身上看见神,就是透过彼此相爱。
新约圣经不断向我们发出爱的呼唤。歌罗西书 3:14说:「要存着爱心」。哥林多前书14:1说:「你们要追求爱」。腓立比书1:9说:「要你们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希伯来书13:1又说:「你们务要常存弟兄相爱的心。」帖撒罗尼迦前书3:12又吩咐我们:「爱众人的心要增长充足」。彼得前书4:8,彼得劝告我们:「彼此切实相爱」腓立比书2:2说:「你们要爱心相同,」还有,希伯来书10:24提醒我们:「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哥林多后书8:8 也不忘叮嘱我们:「要试验爱心的实在。」 还有很多很多的经文,都发出爱的呼唤。爱,带你攀上生命的高峰。爱,是所有基督徒的高峰。使基督徒的生命得以完全。健康、快乐、正面、有能力的基督徒,一定充满爱。
你说: 「呀,很好呀,牧师,但是怎样使人人充满爱,发挥爱的功能呢? 」让我们从哥林多前书13:4-7,寻找答案吧!我一直强调爱不是感觉,不是感受,爱是行动。保罗向我们描述爱的行动。我们已经在上几次查考爱的十一个特质,今天我们再来看其余四个真爱的素质。记得透过前三节经文,我们探讨爱的重要性;透过4-7节,我们探讨完全的爱;从第8-12节,我们看到爱的永久性;从第13节,我们看到爱的优越性。
你还记得爱的十一个特质吗?我们扼要地温习。第4节说: 「爱是恒久忍耐」; 就是说,爱,要有耐性。又说: 「又有恩慈」。对人良善,有恩慈,愿意帮助别人,服事别人。你知道吗?服事别人是我们最大的特权。另外,第三点: 「爱是不嫉妒」,不会妬忌人。不愿意得到别人的东西,只愿意付出。另外: 「爱是不自夸」,不会自吹自擂,不会借着践踏别人,叫人难受,而抬高自己。爱,另一特质是「不张狂」,把自己放大,以为自己了不起。第六点,不会无礼,「不做害羞的事」。只希望别人快乐,不愿意别人受伤害。
而经文这一句: 「爱是不求自己的益处」,说到重点中的重点了。换句话说,爱是完全不自私。不自私的相反,是自我中心。第八点,「爱是不轻易发怒」,不容易被人激怒,发脾气。第九点,「爱是不计算人的恶」,不会拿出账簿来,记下别人的恶和错误,准备有一天跟人算账,爱是原谅,也是忘记。不再记着人的错误,不再记仇,不再记恨。第6节指出爱的第十个特质,「爱是不喜欢不义」。爱,不会喜欢听不义的事,八卦不义的事,邪恶的事,从中寻找乐趣。不会以别人的罪为乐,因为罪恶冒犯神,也伤害犯罪的人。第十一点,也是第6节,「爱是只喜欢真理」;真正的爱,是当我们看见别人在真理中生活,或是教导人真理的时候,我们欢呼喜乐。
这就是爱的特质,我们已探讨的十一点。第7节开始,渐入高潮,开始谈到爱的另外四个特质。保罗愈说愈兴奋,好像飞奔起来,他把爱一步步带入高潮。保罗说:「爱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最后他加上一句:「爱是永不止息」。
我们从第7节看爱的其他四个素质吧,保罗用的是夸张的手法,他说,爱是凡事--- 凡事--- 凡事--- 凡事,重复四次: 凡事。我们得明白,他说: 凡事,不是指所有的事,一切的事,不是广泛地包括一切。爱,需要分辨。我们要试验那灵是不是出于神。我们不会相信魔鬼吧?是吗?所以,凡事相信,不是指所有的事都相信。而是指在圣经的范围内,我们分辨是非对错,相信合乎真理的一切事。以真理作框架,作基础。
爱的最后四个素质,他们紧紧互相扣着,比之前的十一个素质更一气呵成,几乎连成一体。我们从第7节开始看,爱的第十二个素质,是:「凡事包容」。我们深入思想这句意义深长的话:「凡事包容」。这是充满荣耀的真理。包容这个字,在新约常常出现,意思是:静默地遮盖,或是压制。这不等于说,爱,对别人的过错不闻不问,也不是说你可以把人所犯的错传开,损害他们的声誉,而是出于关心和爱,你尊重别人,静默地遮盖或是压制不说他的错。真诚的爱,是不会揭发别人的丑闻。「凡事包容」,不是说那么我忍受吧,而是用静默的态度遮盖别人的丑陋。
我们是人,我们可以从自己或孩子身上,看见人喜欢揭发别人的天性。去看看报纸杂志吧,什么名人揭秘,某某人的情妇又如何如何,我们喜欢看这些报导。告诉你,很多书摊摆满的都是这类垃圾。丑闻---这类东西,总像贴身的衣服挂在衣柜里,这样子,我们就觉得:「哈,自己也不错呀,比那些人正直多了。」这叫自以为义。
看看你的孩子吧!包括我的孩子。他们来到这个堕落的世界,本质倾向堕落,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到你面前,向你告状,投诉兄弟姊妹的错。我们得好好教导他们。例如,我的孩子投诉说:「爸爸,你知道马田做了什么吗? 」我会回答:「呀,我不知道,也没兴趣知道。」哈,这是我其中一个处理的方法。孩子就觉得没趣了,跑了,那么,我自己再去看看马田到底做了什么。
又有一个孩子跑来对我喊:「爸爸,不得了,他们在床上跳呢!」我常常听到这类投诉,人堕落的本性喜欢把别人的错大肆宣传,那么,他在你眼中就是乖孩子了,比其他兄弟姊妹更听话。可悲的是,小孩子从小习惯投诉,长大了就喜欢说人是非。我曾经跟一些夫妇谈话,他们都喜欢投诉配偶的缺点、错处、不足的地方,我问他们: 「你们懂得什么是爱吗? 」爱,就是把毛毯盖在别人身上,遮盖他的过犯。
哥林多信徒不明白这句经文,他们到处说人坏话,揭露人的过失。第6章说,如果某人冒犯了他们,或是犯了错,他们就把他拉上法庭,要他们在不信主的人面前,公开受审判。但爱,是把一件披风温柔地为对方披上,遮掩他的过错、软弱和罪。
彼得前书4:8说:「爱能遮掩许多的罪。」遮掩什么?许多的罪。美丽的经文。爱,是大大的毛毯,大到足够遮掩对方许多的罪。完全遮掩,不让对方的错谬暴露出来。箴言10:12说:「恨能挑启争端;爱能遮掩一切过错。」想想,你怎样原谅别人的过错?如果是你爱的人,你会想到他的好处,对自己说:「呀,他一直很好,人嘛,谁不会做错事,算了吧!」但换了对方是你不喜欢的人呢?你想也不用想,老早就定他死罪了,对不对?如果对方是你讨厌的人,你更喜欢看见他犯错呢!我们在用双重的标准。爱,不是容忍罪恶,我们要警告,提醒对方,甚至责备他,也会采取纪律,但不会,到处宣扬。
爱,最美丽的一幅图像,莫过于是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拥有爱的所有素质,他就是爱。他的爱,包含救赎。你知道吗?神爱我们,三位一体的真神,不是单单坐在天上俯瞰世界,然后发出批评:「呀,人类真是无可救药,特别是那个麦克阿瑟,太坏了。」
三位一体的真神,没有批评,没有说我们闲话,而是遮盖我们的罪。神不是揭露,而是遮盖,神最重要的计划就是藉他儿子的宝血, 遮盖我们的罪,救赎我们。三位一体的真神,没有远远坐在天上的宝座上,而是降临人间,神的儿子来到人间,只有一个目的,为我们走上十字架,以宝血化作披风, 温柔地为我们这些罪人披上,遮掩我们一切的过错,软弱和罪。以他在十字架上的血肉之躯,为我们承担罪的刑罚。
神的爱是什么呢?是以宝血化作披风,温柔地为我们罪人披上,救赎我们。神的爱,是赐下白白的救恩给我们,从罪恶和死亡中赎回我们。神的爱不是批评,不是审判,乃是救赎。
听听以赛亚书53章如何描绘耶稣基督的爱。经文容说:「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这就是爱。爱,远超为我们预备毛毯,为我们披上披风那么简单。爱我们的人,与我们感同身受,他会感到痛苦。爱,要忍受痛苦。爱,要承担痛苦。如果我们所爱的弟兄姊妹犯了罪,我们会心痛。因为爱,我不揭露他的罪,我情愿忍受、包容、原谅、希望他得解脱,得救赎。
救赎的爱,是指把毛毯盖在罪人身上,和他一起承受罪带来的痛苦。而更进一步,就是愿意承担罪的后果。真正的爱使耶稣基督走上十字架,以宝血化作披风,温柔地为我们罪人披上,耶稣基督更切身地经历,忍受痛苦,承担罪的痛苦。以他在十字架上的血肉之躯,为我们承担惨无人道的可怕刑罚。真诚的爱,不会幸灾乐祸,不会批评论断,而是遮盖人的罪,背负人的重担,承受人应该承受的羞耻侮辱,接受人应该承受的惨无人道的刑罚。
在克伦威尔时期,有个士兵被判死刑,当屋顶的宵禁钟响起,他就要被吊死。他美丽的未婚妻跑去哀求法官,哀哀痛哭,求法官免去士兵的死罪,可是法官坚决要吊死这个士兵。全城的人都站在绞刑台前,等待宵禁钟响起,而负责摇钟的人,用绳绑着腰,时候到了,用力摇钟。奇怪的是,怎么听不见钟声呢?这位又老又聋负责摇钟的人,以身体摆动绳子,左右走动,呀,还是听不见钟声。原来士兵的未婚妻,偷偷爬上去,死命抱住大钟的吊坠,不让它发出声音。摔下来可是会死的,未婚妻连自己的命都豁上了。负责执行死刑的人听不见宵禁钟响起,唯有暂时停止执行。这位士兵的未婚妻,从屋顶爬下来,双手磨损,身上脚上都是血。法官看着她,人人都看着她,他们奇怪,为什么宵禁钟没有响起。
未婚妻坦白向法官招认一切。而一位诗人记下当时的情景,他这样写: 「女孩跪在法官面前,带着手上脚上的伤痕,含泪倾诉,她的头发凌乱,美丽的脸满布哀伤,双眼发出恍惚的光。克伦威尔法官说:『孩子,去吧,你所爱的人免于一死,宵禁钟不会再响起了。』」
有人愿意豁上一切去爱。温柔地为对方披上披风,盖上毛毯;感受他的痛苦,甚至为他承担罪的刑罚。这就是救赎的爱。爱是遮盖人的罪,感受对方的痛苦,甚至为他承担罪的刑罚。这些都是真爱的素质。
到底我们要为所爱的人,承受痛苦到什么程度呢?这是人人都会问的问题。我们会遮盖他人的恶吗?爱会遮盖他人的恶。爱忍受一切。我们进一步谈谈。哥林多前书13:7说:「爱是凡事包容」,不仅如此,爱又是「凡事相信」。这很棒,爱是凡事包容,爱更是凡事相信。有人会怀疑犯罪的人,有人会声讨他,也有人说: 「他们是罪有应得,」或是说: 「他呀,愈陷愈深,永远不会改过的。」我们不会说这种话,爱,相信对方会改变。他犯了罪,他软弱,我们就安静地为他盖上毛毯吧!不再把他做的坏事传开,因为我们相信,他会改变。
怀抱爱的人不会愤世嫉俗,也不会动不动就怀疑别人。怀疑他又再犯罪了,觉得他会一错再错,看死了他。爱凡事盼望,相信对方会改变,变得更好。就如母亲的心肠。
我曾经参加俄亥俄州一个聚会,一位母亲分享她女儿的故事。女儿离家出走,在外游荡,使母亲伤心欲绝。教会的弟兄姊妹知道女孩的状况,知道她犯的罪,也知道她在外面所过的堕落生活,但他们保持静默,温柔地把毛毯盖在女孩身上,他们相信有一天,孩子会回来,「我们衷心相信,有一天孩子会回到神的家里。」
他们为什么相信呢?因为他们爱这个女孩子;爱,就是凡事相信,凡事盼望。爱里没有怀疑,也不会把人定罪。爱,把灰心转为信心。身为母亲的,身为父亲的,热切盼望女儿归家,他们的爱生出信心。这就是爱的动力。如果你眼看别人走歪曲的路,却说: 「呀,这就显出他的本性了!」你说这种话,因为你没有爱。一位妻子多年来,不断为未信主的丈夫祷告,妻子总是说: 「有一天,他会回来的」;她深爱自己的丈夫,所以盼望他得救,她热切地盼望,信心不断增强。
是的,爱,不是容忍罪恶,我们会警告,提醒对方,甚至责备他,也会采取纪律,但我们不会到处向人揭露他的罪。爱,静默而且温柔地拿毛毯盖在对方身上。所以,如果你要指出别人的错处,请看在神和自己的份上,先拿出足够的爱来吧!我们要对神,也要对别人有信心。在我事奉的工场里,我接触不同的人,包括同工、支持者、老人家及其他服事的对象,我们能够在一起同心推动神的工作,在于一个信念:我相信你! 我相信你对主耶稣的忠心,我相信你努力工作, 我相信你是善良正直的人,我们彼此信任。如果有人偶尔犯错,没什么大不了,改过就是,因为人人都会犯错嘛!我们以爱接纳对方,原谅对方,因此大家就能愉快地一起工作,我们的团体才能健康及有生命力。在这种气氛下,人人都不计较地付出,为团体作出最大的贡献。
至于保罗口中的哥林多信徒,他们忙于埋怨,忙于彼此攻击,彼此控告,只看见别人的不足,别人的罪行,不相信别人说的是真话,通通是假的!好像约伯的朋友这样说他:「约伯,问题都在你身上,你是邪恶的,你是一只发臭的,腐烂的鸡蛋。好好承认和面对吧!」约伯听见朋友对他不停指责,可是心里明白,他不是邪恶,他没有犯罪。在约伯记21:27,他终于反撃了,他说:「我知道你们的意思,并诬害我的计谋。」约伯是说,你们总着眼于我的败坏,看不见其他。约伯的朋友没有爱,如果他们心中有爱,他们会说的是:「他是好人,或许一时软弱,或犯了错误,但总是好人,神会帮助他,救赎他,虽然我不知道他为什么遭受连串的苦难,但他是好人。」
我们看马太福音9章。从这段经文,可以明白当时文士对耶稣的看法。有一天,耶稣遇到一个瘫痪的人,那个人对神大有信心,耶稣对他说:「小子,放心吧!你的罪赦了。」 耶稣不单医治他的疾病,也赐他救恩。文士十分生气,心里说,他说僭妄的话,亵渎神明。
这是不是很有趣?耶稣医治瘫子,大声说:「你的罪赦了。」而文士却暗暗生气,骂耶稣亵渎神明。明明是好事,为什么他们会如此反感呢?因为他们先入为主,认定耶稣是邪恶的。赦免人的罪,邪恶吗?当然不是。医治人的疾病,邪恶吗?当然不是。但文士心里认定耶稣是邪恶的,所以不论耶稣做什么,在他们眼中都是邪恶的。他们多疑而且忿怒。我很喜欢耶稣接着说的话,他说:「你们为什么心里怀着恶念呢?」耶稣清楚他们在想什么,知道他们心里怀着恶念,他们根本没有说出口,但耶稣知道,就回答他们心中的疑问。他说:「你们为什么心里怀着恶念呢?」这句话直接指出文士的缺点,揭出他们的底牌。
文士对耶稣态度恶劣,因为他们不喜欢耶稣,更谈不上爱他了;如果他们爱耶稣,一定想到耶稣的好处,想到他的出发点都是好的。正如你爱某人,你看见他的好,就算他偶然犯错,你会为他解释,因为你清楚他本性善良。我常常对我的妻子说:「亲爱的,我相信孩子将来会很了不起,他们会做大事,他们会成为正直善良的人。」为什么我有这种想法呢?因为这是我对他们的期望,我深爱他们每一个,爱,变成热切的盼望,更成为信心的动力。
其实,恨也是一样,产生同样却相反的力量。那些文士恨耶稣,就算他们找不出他的错,仍然不断---发现他的错误,他犯的罪,他惹人讨厌的地方。如果你恨一个人,无可避免,你就会常常发现他值得你憎恨的地方。反过来说,你爱一个人,你会看见他的好处,就算他偶然犯错,你会用毛毯为他轻轻盖上,遮盖他的罪。恨和爱可以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有爱,就算对方被人怀疑,你会为他提供信任的安全港口。爱,是相信。加拉太书6:1说,爱是「用温柔的心,把犯错的弟兄挽回过来」。
举个例子,从耶稣和门徒身上,我们看见爱。坦白说,耶稣的门徒不是出色的人。就连大家熟悉的彼得、雅各和约翰,都是软弱,常常犯错的人。彼得冲动多情,常常跌倒。而雅各和约翰心中骄傲,觉得自己在灵性上高人一等。他们请母亲来求耶稣,安排他们坐在天国重要的位置。而其他门徒,记载不多。他们一样,都是罪人。有时,耶稣大概会为这群乌合之众祷告说:「父呀,我真拿他们没办法,他们是弱者,是失败者,怎么可能成就大事呢?我还是回天家把救赎计划交回给你吧,这些人靠不住呀!」
幸好,耶稣没有这样做。耶稣清楚门徒的软弱,明白他们犯罪的天性。但他相信他们会变得更好。他说:「他们可以成功的!」所以,他派给他们任务,叫他们把福音传扬,而的确他们做到了。我认为,如果你相信某人,你相信他的潜能,你就会把更大的责任委托他。就如耶稣,他信任门徒,把传扬福音直到地极的重大计划,交给他们。
有人问:「牧师,如果你轻轻用毛毯为对方盖上,遮盖他的罪。又相信他有潜能,会变得更好,交付他重要的责任,你相信真正的爱是救赎,相信他有一天会回头,可是,如果他不回头呢?我还是相信?我还有信心吗?」不少父母对我说:「孩子离家十五年了,我一直等他浪子回头,可是,他没有。」又有妻子向我倾诉:「我一直等待丈夫回头,回到这个家,可是他没有,我还能相信吗?」是的,爱,还可以做什么呢?
第7节说到爱的另一个素质:「凡事盼望」。盼望,是长期的,是漫长的,悠久的,不会断裂。悠久如神恩典的作为,人类的失败软弱并不是终结。记得神的应许吗?在神,岂有难成的事么?
好几年前,教会里有人犯罪,我们对他们采取纪律,后来他们选择离开教会,不再回头。我很爱他们,心里很痛,我轻轻用毛毯为他们盖上,遮盖他们的罪。不再在教会,或是任何人前提起,除了几个常常恳切为他们祷告的弟兄姊妹。我心里相信,他们有一天会回来,非常相信,而且每天为他们祈求,我知道他们会回头,盼望他们回头。我看见神的作为,信心渐渐增强。你知道今天我做什么吗?我盼望,仍然盼望,不住盼望,每次我心中感动,就为他们祷告,用祷告的绳子把他们一步步拉回来。
看见没有?爱不会绝望。换句话说,保持乐观。爱,不住盼望,永不停止。你心中相信:神仍然是神,他会工作,我仍然有盼望。爱,拒绝接受失败是最终的结局。神不会接受,失败是以色列最终的结局。耶稣不会接受,失败是彼得最终的结局。保罗不会接受,失败是哥林多信徒最终的结局。很多深爱丈夫的妻子,也拒绝接受丈夫不会回头,她们双手紧紧抓住盼望的绳索,一刻也不放松。盼望,始终盼望。父母对子女,朋友对朋友,盼望的绳索,一刻不放松。当你灰心时,抓紧盼望的绳索吧!世事奇妙,有时候我们明明觉得对方已经无可救药了,因为爱,却看见对方最好的一面。不要放弃盼望,爱,是不会绝望的。人会说:「我完全失望了,我放弃了。」但爱不会。不住盼望,永不停止。
就像有人去瑞士旅行,来到马特下面的小村庄,呀,不得了,实在是世外桃源,风景太美了。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吧!真的,不过要在晴朗的天气来马特才好,如果你在灰蒙蒙的天色到达小村庄,你会发脾气说:「什么世外桃源,胡扯,我什么风景都看不见!被坑了!」不是被坑,是你没看见吧了。你以为在天色最灰蒙蒙的时候,你作出的是最清晰的判断吗?你错了。爱,不是这样,爱,在天色最灰蒙蒙的时候,信心最软弱的时候,仍然盼望,抓紧盼望的绳索,永不放弃。当怀疑与失望偷走信心,爱,仍然怀抱盼望。
在某大城市的机场,跑来了一头狗。有人告诉我,狗在机场五年了。他的主人到别处旅行,上机前把他丢在这里。足足五年了,狗仍然在机场同一角落,等待主人回来。机场来往的人给他食物,给他水喝。他仍然等待,仍然盼望----可见他是多么爱他的主人。狗对主人的感情使他常存盼望,毫不动摇,何况我们人呢?如果我们的爱是真的,也会生出盼望。爱, 使我们不离开,不逃跑,纵使对方犯错,犯罪,我们仍然等他回头。爱,使人等待再等待。而在圣经里,我们找到足够的应许,支持我们常存盼望,知道有一天盼望终能成真。
你或许问:「好的,我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但那条绳子愈扯愈远,那可怎么办?」记得第7节最后一句是什么?「凡事忍耐」。你要忍耐。当你一直相信,一直盼望,却不断失望,请忍耐,因为下一句经文说, 爱是---是什么?「爱是永不止息。」不会逝去,不会消失,不会死亡;没有人可以杀死爱。爱是忍耐。也可以说,爱是忍受。你要忍耐,你要忍受。忍受,是军事用语,指在战争中你处于非常暴力的景况,你不是面对小规模的攻击,而是面对极大危险,你要忍耐,爱,使你仍然坚定不移,面对任何景况都坚持去爱。
当新约的司提反被人掷石头,倒在地上的时候,他呼叫:「父呀,不要把罪归在他们身上!」他临死前都不忘记把毛毯盖在这些凶手身上。司提反相信盼望,所以他宣扬福音,希望别人相信耶稣。而当他被攻击,被掷石头,他只有忍耐,他忍受身体的痛楚。群众向他掷石头,他就忍耐,忍受,为什么?因为他爱他们,所以临死前都不忘为他们呼求:「父呀,不要把罪归在他们身上!」
就像耶稣在十字架上忍受一切痛苦,他以自己的血遮盖人类的罪,他相信,他盼望,知道罪人会悔改,他在十字架上忍受惨无人道的折磨,拼死说出几个字:「父呀,赦免他们!」从耶稣身上,我们看见爱永不消失,永不死亡。没有人能杀死爱。就算你深爱的人一次又一次背叛你,伤害你,拒绝你,憎恨你,使你痛苦流泪,你仍然不停付出爱,你忍受,你承受种种痛苦。这是爱的颠峰,使你忍受一切痛苦和伤害。这就是保罗所说的,无论对方如何犯罪累累,你总不忘记把毛毯轻轻盖在他们身上。默默地为他们盖上。你怜悯他们,为他们感到痛心,要拯救他们,甚至甘心承受所有痛苦。当身心无力,精力消耗净尽时,你仍然相信。爱,总是相信,相信对方会变好。不会因为自己受的伤害,而心怀怨恨。
我们凡事相信,但一旦被出卖,我们就把爱化为盼望,因为我们知道神仍然是神,他仍然掌管一切,他仍然无所不能。而当盼望渐渐变弱,我们就忍耐,坚持下去。我们凡事忍耐,深信经历痛苦伤害,神最终得胜,我们靠着对神的信心终必得胜。赐他儿女平安的神,仍然坐着为王。爱,永远不会湮没。爱,永不放弃,爱一个人怎么可能放弃呢?甚至在临死前都不忘说:「父呀,赦免他们!」这就是爱。
可悲的是,在哥林多教会,找不到爱。他们像神学家尼布尔说的,教会就像挪亚方舟,如果不是为了抵抗外来的风浪,就无法承受方舟内的臭味。但神不想哥林多教会落在这种光景中,他希望信徒以爱为标记,他希望教会是爱的群体,他希望教会的运作以爱为基础。
或许你又有疑问了,你问: 「牧师,我知道爱的重要,因为爱使人身心灵健康,主耶稣基督就是爱,作为他的信徒,我们应该彰显他的爱。这一切我都明白,但我如何开始?怎样行出来呢? 」你问得好,我给你五个重点去爱。你跟着做,就能经历爱。
首先,我们得承认爱是命令。神命令我们去爱,不是你个人的喜好或选择,乃是出于神的命令。你爱的神命令你去爱人。所以我们不是心血来潮才做,而是绝对的命令。罗马书13:8-10节,爱成全律法,神命令我们去爱。
第二点,你得承认你有力量去爱,你有爱的能力。罗马书 5:5说:「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 不单是命令,我们更拥有实践爱的能力。
第三点,你得承认爱是常态。是正常、基本、合乎人性的,也是基督徒的规范。约翰一书四章4-7节告诉我们,神是爱,所以我们也要彼此相爱。是的,爱是命令,爱是能力,爱是常态。
第四点,你得承认爱是圣灵的工作。不是你个人可以凭空变出来,然后用罐子存起来的。加拉太书 5:22,说什么呢?「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所以,爱是圣灵的工作。
都记住了吗?爱是命令,所以你要顺服,向神作出承诺。你下定决心对神说:「我明白这是你的命令,我愿意遵从。我愿意去爱。」第二点,你对神说:「我知道我有爱的能力,」又说:「神呀,爱是正常的,是常态,是基督徒的规范。」换句话说,你向神的承诺是:「神呀,我承认我能够正常地去爱,靠着圣灵的能力,遵从你的命令。」
第五点,练习,对,要练习。你知道连耶稣也要学习顺服吗?这是圣经说的。练习。从家中开始,把这十五点变成行动,世人看着我们,神希望听见他们说: 「看呀,他们是这样彼此相爱。」这使基督得荣耀。现在我们一起祷告。
天父啊,我们向你献上感谢,感谢你爱我们。我们祈求也能像你爱我们一样,彼此相爱。如果在我们当中有人还未认识你儿子耶稣基督,还未经验你的爱,求你帮助他们,让他们今天能够认识你。如果在我们当中有基督徒,没有彼此相爱,祈求你叫他们下定决心,遵从你的吩咐,因为圣灵在他们心中,赐他们能力彼此相爱。愿意他们从今天付出行动,也愿我们继续每天学习爱的功课。那么,我们就可以经验神丰盛的祝福,胜过罪恶,因为爱能遮盖很多的罪。我们这样生活,把荣耀归给神。再次为你让我们以基督的名字聚在一起,为我们所爱的基督,也深爱我们的基督聚在一起,学习彼此相爱,献上感谢,阿们。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and sold as a book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