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再次读马太福音6:9-13,求神的灵向我们说话。马太福音6:9-13节说:「所以,你们祷告要这样说: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们!」
圣经教导我们祷告的力量。我真的相信祷告会带来改变;我相信祷告有功效,有能力。亚伯拉罕的仆人祷告,利百加就出现了;雅各摔跤并且祷告而得胜;以扫想报仇,二十年的想法因为祷告而转变了。约书亚祷告,亚干就被发现了。哈拿祷告,撒母耳就诞生了。大卫祷告,亚希多弗就自己上吊。亚撒祷告,就胜利了。约沙法祷告,神就把敌人打发走了。以赛亚和希西家祷告,在十二小时内十八万五千亚述人被屠杀了。末底改和以斯帖祷告,要消灭犹太人的阴谋被拆穿了,哈曼在自己的托架上上吊了。以斯拉在亚哈瓦祷告,神应允了。尼希米祷告,王的心立刻软下来。以利亚祷告,三年干旱,他又祷告,就下雨了。以利沙祷告,孩子就从死里复活。信徒祷告,彼得就从监牢里释放出来。
我相信祷告有功效,因为圣经里有记载。但除此之外,神的话语说祷告是有效的。雅各书5:16说:「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此外,还举例来解释祈祷的功效。「以利亚与我们是一样性情的人,他恳切祷告,求不要下雨,雨就三年零六个月不下在地上。他又祷告,天就降下雨来,地也生出土产。」
你说:「但他是以利亚;以利亚是先知。」因此雅各补充了这么一句:「以利亚与我们是一样性情的人。」若神应允以利亚的祷告,他也会应允我们的祷告。我们可能无法为同样的事祷告,因为我们没有来自神的启示。不过,我们祷告若跟神的旨意一致,那么我们有同样的权利期待神来动工。「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耶稣说我们要时常祷告,不灰心。保罗让我们不住祷告,随时多方祷告祈求。我相信神应允祷告;神很具体、很直接地应允祷告。
这就带出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今天想重点思想的一句话是:「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说这句话的时候,你马上就进退两难。我们真的需要说:「神啊,愿你的旨意成就」吗?神不是全能的吗?这句话不是说了也没用吗?很明显地,神的旨意不是必定会成就吗?有些人甚至质疑祷告的有效性。总是会出现这个问题,神不是全能的吗?他不是不仅知道开始和结束,还决定了中间发生的一切事吗?神不是掌管一切的吗?若是的话,若一切按照他的计划进行的话,那我们为什么要祷告「愿你的旨意成就」呢?本来不就是会这样发生的吗?
然后下一个问题是:「神会改变主意吗?」我们的祷告真的是让神做他计划以外的事吗?其他人或许会说:「我们的旨意会胜过神的旨意吗?神是否定了某件事,但如果我们足够坚持,他就会说:『若你要这样继续坚持的话,那么我就按照你的祷告去行吧』?」神必须要应允我们的祷告吗?祷告如何能吻合神的属性呢?我想你可以总结为两个简单的问题:若神是全能的,那我们为何要祷告?或许有另外一个问题:若我们被命令要去祷告,那么神怎么是全能的呢?
我相信这个问题是有答案的,但我不知道答案是什么,因为我相信这是经文里的奥秘,也再次提醒了我,神的思想远远超过我的,因为这对我来说是不可能的困境-但对神来说并不是这样。最优秀的人跟神的知识之间的差距告诉我,我没有任何能力解决如此明显的矛盾,但对于神来说根本不是什么矛盾。比如我对你说:「马太福音的作者是谁?」我听到的答案或许有两个:有些会说「马太」,有些会说「圣灵」-哪个是正确答案呢?你说是马太和圣灵一起。你是什么意思呢?马太写一节然后说:「好了,圣灵轮到你写一节了。」然后就这样轮来轮去吗?不。他们并没有轮流写经节,章节或段落。马太是机器人吗,圣灵让他默写的吗?不,因为是马太的心灵、感情、词汇,都是马太写的,但也是圣灵写的。你说:「你不能是某个东西的百分之200。」-在你的思想里不行。这正好提醒我们跟神的差距。
如果我对你说:「谁活出你的基督徒生活?」你说:「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保罗却说:「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是谁在做,你还是他?两者都有。肯定是你的全人,完全委身-把你的身体献上当做活祭-但也是他的全部-不是我,而是基督。那怎么可以又是我的全人,又是他的所有呢?我们不能理解,但这再次证明了神是远远超越了我们。如果我问你:「耶稣是神还是人,」答案是什么?对。就像古老的问题,哪里更冷,山里还是冬天?这又是一个吊诡的概念。他是百分之百的神,百分之百的人。你不能是某个东西的百分之200。只能在我们的思想里,因为我们在概念上受到限制。那是奥秘。
你是怎么成为基督徒的?你说:「在创立世界以前已经定了。我在基督里面被拣选了。他把我的名字写在羔羊生命册里。已经被预定了。」但你是如何成为基督徒的?「我来,因为我选择了耶稣基督。」是你还是他?两者都有。整个人?对,用全心。对,完全是他的全能设计的。那你怎么可能两个都明白呢?请听着,我两个都相信。当你在经文里发现这些奥秘,请你不要在中间加添任何东西,把两个都破坏了。那就是诱惑所在。就像有人说:「救恩是神给你投一票,魔鬼给你投反对票,你来投最后决定结果的一票」。那不是真的。不要找中间地带;让两者都存在。
神是全能的。神已经预定了宇宙的流动。神知道开始和结果。神会做他将会做的事。另一方面,祷告是有功效的。若你不知道他们如何汇集到一起,不要让你的神学破坏了你的祷告生活;这些事是会发生的。那种态度是说:「反正所有的事情都会按照神的方式成就,那祷告有什么用呢?」这种态度否认了圣经。
当我们看「愿你的旨意成就」这句话的时候,我们给自己打开了更深的理解,不过你可以放松,因为我们今天不会讲这些。我们需要一点时间。「愿你的旨意成就。」现在,这个祷告怎么样?让我们快快地看回去。这个是每个周日早上要进行的仪式吗?不。那样做是可以的。我觉得有时候过度熟悉可以破坏它本身的意义,但它并不是错的。但这是什么呢?这只是每个祷告的模式。神所不想看到的是某人只是例行公事地朗读。它必须从真正委身的心里涌出来。我的意思是这应该阐释你的灵,你对神的态度,你里面的东西,出来的应该是用不同的词汇但围绕着同样的想法。
有个无名的作者写道:「若我只是在属灵上封闭的间隔里为自己活,我就不能用『我们』这个词了。若我每天不尽力活像他的儿女,我就不能称他为『父』。若我在天上没有积累任何财富,我就不能说『在天上的』。若我没有追求圣洁,我就不能说『愿你的名被尊为圣』。若我没有尽我所能去催促那美好的事情,我就不能说『愿你的国降临』。若我不顺服他的话语,我就不能说『愿你的旨意成就』。若我现在不服侍他的话,我就不能说『在地上如同在天上』。若我不诚实,或若我耍花招来寻求物质,我就不能说『今日赐给我日用的饮食』。若我怨恨别人,我就不能说『赦免我的过犯』。若我有意把自己放在路中间,那我就不能说『不叫我们遇见试探』。若我不穿戴神的全副军装,那么我就不能说『救我们脱离凶恶』。若我作为忠心的下属不忠心于君王,我就不能说『国度是你的』。若我惧怕人要做的事,我就不能把能力归给他。若我只是给自己寻求尊荣,那么我就不能把荣耀归给他。若我生命的范围完全被时间捆绑,我就不能说『永远』」。
他在说什么呢?他在说这是我们表达的心态,对神的正确关系。它就成为祷告的模式,那就会主宰我们所有的祷告。若我们的心焦点正确,我们就会如此祷告。
我们已经看到什么了?祷告以神的父权开头,「我们在天上的父」;然后神的优先,「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然后神的程序,「愿你的国降临」;现在是神的计划,「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再次专注于神。我们看到了神的父权。当我们祷告的时候,我们在祷告的开头认识到神是慈爱的父,不是可怕的龙,不是邪恶的神明,我们不会因为惧怕他将会对我们做什么而颤抖。神是我们慈爱的父,他要把最好的给我们。不仅如此,他在天上,意思是他向亲爱的儿女随意用他永恒的资源,来满足心里的渴慕。因此我们来到「我们在天上的父」面前。
我们第一个祈求是「愿你的名被尊为圣。」那是神的优先。我们在自己里面寻求,愿他的名被尊为圣。然后,我们看到神的程序,「愿你国降临」。我们的渴望是让他的国度在地上彰显,我们的渴望是在地上可以看到他掌权。我们说过通过三种方法实现。首先,通过悔改:国度降临到相信的人,基督就成为他生命的管理者。第二,通过委身:信徒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罗马书14章,神的国就在生命中彰显;第三,通过他的再来,他回来设立地上的千禧年国度。
我们现在来到神伟大的计划:「愿你的旨意成就」。每当我们祷告,我们要跟神的旨意一致。请仔细思考,很重要。我们所有祷告的底线是:「神啊,愿你的旨意成就。」这句话的希腊文意思大概是这样:「你的旨意,若你希望任何的事情发生,就让它马上发生吧。」然后希腊文说,「如同行在天上」,把天放第一位,「如同行在地上。」换句话说,「神啊,你随意做吧。」那就是祷告的底线。「你按照你的渴望去做吧,按照心里所想的去做。」那就是祈求。
我觉得大卫在诗篇40:8是那样祷告的:「我的神啊,我乐意照你的旨意行」。我很喜欢这句话。他想知道,他想做;那就是他的心。你可以在基督身上也看到,对吗?在约翰福音4:34,他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做成他的工。」在约翰福音6:38,他说:「因为我从天上降下来,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来者的意思行。」在马太福音12:50,他说:「凡遵行神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姊妹和母亲了。」几本福音书记载他在园中痛苦地祷告:「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耶稣的祷告总是让神的旨意成就。「愿你的旨意成就。」
那样做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到底在说些什么?今天我想讲负面的道理,下次讲正面的道理。请留心听,因为会给你新的洞见。有些人祷告说:「愿你的旨意成就,」但他们祷告的时候理解错误。首先,有些人说:「愿你旨意成就」,但态度是充满苦毒怨恨的。换句话说,这是一个人认为他们无法摆脱不可避免的事情,他们对此感到生气。我相信这是因为他们不认识神。他们觉得神是压迫的、独裁的、骄傲自大的、自私的、残忍的,因此说「愿你的旨意成就」是带着苦毒的怨恨。
巴克莱说:「有些人说『愿你的旨意成就』不是因为他们想说,而是因为他们已经接受了事实说:他们不能说其他的。他们已经接受了神太强大的事实,把他们的头撞到宇宙的墙上是没用的。」或许你在你生命中经历过。或许你在你生命中达到某种地步说:「愿你的旨意成就」,但是咬牙切齿地说这话。或许是失去宝贵的孩子,你所爱的人,破碎的爱,身体的残障,你充满苦毒地说:「神啊,愿你的旨意成就。」
欧玛尔·卡亚姆对神有着特别奇妙的观点;他这样写道:「晨开一局至昏晚,剩几残子苦难挽,盘上纵横杀不尽,黑白一一壶中还。」他把神看作下棋手,可以完整地控制棋子,按照自己的意思走动,解决了一个就把它们放入壶中。他又写了另外一段,他把神看作板球运动员,手里拿着拍子,人就是球,无法选择所要去的地方。他写道:「球戏无疑分是非,任此任彼任击搥,笑君不堪唯涂地,伊人明知多少回」。
这是对「愿你的旨意成就」这句话所怀的苦毒怨恨。
圣诗「快乐,快乐,我们敬拜」这首歌的旋律是贝多芬写的,但贝多芬不懂英语。顺便一提,我的理解是英语的翻译比德文原文更好,虽然它们表达的思想完全不一样。事实上,与其讲神的爱,原版说的是神的魔法。整个概念是人道主义说的友爱。英文翻译有基督教的感觉。贝多芬写的音乐很优美,但我挺确定他不会认同基督教以及英文的歌词,因为对于贝多芬来说,生活是艰苦的。对于整个心都委身于音乐的人来说,成为聋子是难以相信的命运。传记作者说,当贝多芬去世,他的拳头紧握,指甲都陷入手掌里,看似要击打神一般;他的唇看似是要向那位让他成为聋子的神吐出藐视和苦毒。有些人就是这样看待生活;他们变得对神有苦毒,愤怒。「愿你的旨意成就,」它成为不可避免的,残酷和无情的上帝的陈述。
还有一些人说「愿你的旨意成就,」但他们的意思不一定是苦毒怨恨;他们是被动的顺从。「愿你的旨意成就。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反正我也做不了什么。」我看到的第一个是不理解神是慈爱的父,不认识神是关心人的神;神看到人受苦的时候,他的心也碎了;不理解神的爱,他如此地爱,甚至在他的爱中死亡。在苦毒怨恨的观点里,是缺乏理解,但这里是缺乏信心,是一种被动的顺从。感觉是:「你知道吗,我已经不会在意了,因为祷告不起什么作用。顺从吧;最终是神的旨意。」有点像被动地承认被打败。
我个人可以在生命中找到共鸣。在我大学一年级后,有些人知道我出了车祸,差点没命-我的车速每小时75英里,我被甩出车外,滑下了高速大约110米,我的臀部大部分都没有了,擦伤,三度烧伤,然后有些撕裂,还有一些其他的-我不建议你那么做。真的是奇妙的经验。我整个过程中一直清醒,从来没有失去意识。我的眼睛瞪得很大-我甚至没有越线,骨头没有折断,因为我没有滚动而是滑下去。
我从高速公路走下来,站在路边,我记得,当然除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我想:「好了,神,若你要这样争战的话,我投降。我受不了了。」我很清楚神把我放在这个服侍里,但我在把生命往另外一个方向规划,我觉得神抓住我的脖子,把我的头撞在人行道上,然后说:「你现在愿意听了吗?」当时我意识到我无法抵挡了,事实上,我心里有一种被动的顺从;我说:「好吧,主啊,若真的这么重要,若你这么激动,把这个车里面的我加上五个孩子弄翻了,若你让我坐着赶我跑过阿拉巴马州的一半,若对你来说如此重要。」就是在那个时候我被动地顺从了,承认我的计划已经结束了。在之后的三个月,那被动的顺从变成了主动的委身,神就开始炼净我的生命,吸引我归向他。
但我知道有些人会在祷告结束说:「愿你的旨意成就」,但他们真正的意思是:「神啊,我根本对我的祷告没有一点信心,不过我还是这么说,因为这会包括一切。」你是这样祷告的吗?「愿你的旨意成就。」在后面附加这一点点来遮盖那不可避免的,因为你真的不相信你的祷告会起作用。这样做是接受一切的结局都会按照神的旨意发生,是以一种没有喜乐的、疲惫的、被打败的、顺从的、不激动的方式接受。巴克莱说得很好:「不情愿地接受的祷告。」
基督徒通常都持有这个观点。我们一次一次地表现出来。我真的相信我们祷告生活如此脆弱的主要原因,是我们不相信它会起作用。我们都被动地顺从。我们跟主说某件事,然后就放下了,因为我们真的认为不会起什么效果。我们说:「愿你的旨意成就」,就像已经预先知道所求的不会发生。
典型的例子是使徒行传12章:彼得在监牢里,教会很关注,为什么?你说:「彼得以前进过监牢。他们为什么这么难过呢?那对他来说只是个新服侍。」他们不开心,是因为在希律王统治的时候,在彼得之前有另外一个他们的人进监牢了,而且他被砍头了,他是约翰的兄弟雅各。因此他们见到了新一浪的愤怒,所以当彼得在监牢的时候,他们害怕彼得会经历一样的事,比如砍头。
因此他们去了约翰马可的母亲马利亚的家,开始了使徒行传12章的祷告会。「哦神啊,求你释放彼得,哦主啊,求你释放彼得!」他们进行小祷告会的时候,主的天使把彼得从监牢里带了出来。彼得去祷告会的地方敲门,罗大去到门前没有开门。她只是问是谁,她就认得他的声音,她跑了进去,你们看!回应多么迅速-他们还没有结束祷告会,他就敲门了。她跑了进去说:「彼得在门外,彼得在门外。」他们说:「哦罗大。你不知道他在监牢吗?这就是我们在这里祷告的原因。我们开这个祷告会因为他在监牢里。赶紧跪下。」她一直坚持说:「不,就是彼得。」
有些精明的神学家说:「或许是他的天使。」多么愚蠢的一句话。若真的是彼得的天使的话,他应该是在监牢的时候最需要他的天使啊,是不是?他的天使干嘛想参与祷告会呢?最终罗大坚持了,他们就出去把彼得带进来,圣经说:「众人就都惊讶。」为什么呢?我觉得是因为他们跟很多其他的福音派一样;甚至在他们见到神的手,依然质疑祷告是否有用。就是这被动的顺从,让我们轻易陷入枯燥乏味的祷告。
让我从一个使我很不安的角度来说-我们只想把所有东西都分类。是他的旨意,是主的旨意,-你可能会很惊讶,但是,「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的假设是:它不总是真的。你明白了吗?它如此地明显,但很深奥。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假设的是它不总是会发生。我们说:「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有没有他的名字没有被尊为圣的时候和地方吗?有。「愿你的国度降临」。有人的心拒绝他来掌权的吗?当然有。因此当我们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要说同样的话,不总是他的旨意。听着,从这个意义上讲,世界上发生的每件事不都是他的旨意。你需要明白;否则祈求是毫无目的的,而主在要求我们咕哝一些没有意义的话。
你说:「那是什么意思呢?」你知道吗?你进去因为孩子死了哀哭的家里。孩子或许是因为绝症,或许是被车撞,或者是出意外死的,有人会说:「是主的旨意;是主的旨意。」或者你进去母亲患了癌症的家,丈夫和孩子需要她,她的病情恶化得很快,有人会说:「是主的旨意。」或者你听说灾难、洪水、地震、火灾、火车、飞机事故、饥荒,还有饥饿的难民,你说:「是主的旨意。」
你知道吗?若你开始这样看事情的话,你的祷告生活就没有力量。若你是这样看世界的话,那么它会快速地让你无力。这听起来或许有点像异教,但在这个情况下,那不是神的旨意。耶稣来到世界是来制止这类事情的。因为「神不愿一人沉沦,」相信我,到处都有人在沉沦。神的旨意是让万人得救,明白真道,但不是所有人都会。神的旨意在天上成就,但不总是在地上成就。
你说:「等一下-神必须要允许。」对。但不是那样来表达他的旨意,人们死,不是神强烈的渴望-否则他为什么来除灭死亡呢?人们下地狱,不是神强烈的渴望-否则他为什么死,给我们提供了救恩,就是不想我们去那里?的确,我相信神允许人有自由选择行善或行恶。我相信人有选择;我也相信神是全能的。这是我需要面对的另外一个吊诡。神允许了罪;神允许罪孽的杯满盈。这不是他的旨意,但他容许这事情发生。神不为罪负责,也不为罪的后果负责,那不是他的旨意。
让我给你解释我的意思。这里有一个拉力-我知道有些人的思想里在斗争。马太福音10:28说:「不要怕他们;惟有能把身体和灵魂都灭在地狱里的,正要怕他。」那就是神。神会在地狱里除灭灵魂和身体。那不是撒但,是神。撒但是被除灭而不是除灭者。神在地狱里除灭灵魂和身体。你说:「它们被除灭,肯定是神的旨意。」不,彼得后书3:9说:「神不愿一人沉沦。」神的圣洁,公义必须要处理罪,但那不是神的旨意。那不是他强烈的渴望;那是在他宽容的范围内。在约翰福音5:40,亲爱的主说:「你们不肯到我这里来得生命。」他为耶路撒冷城哭泣说:「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你常杀害先知,又用石头打死那奉差遣到你这里来的人。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好像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
在耶利米书13章看到同样的事。神透过耶利米说:「你没有听我的话,你没有遵守我的命令。」他说:「我会毁灭你,让你喝醉,让你们互相猛冲,让你们进入黑暗的死荫。」所有在耶利米书13章出现的可怕审判,然后下一节说:「如果你不顺服我,如果你不转身,我需要这么做,然后我的眼睛将会充满苦涩的眼泪。」因为那从来都不是神对人的渴望。「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我们。」为了让人从那些审判中得拯救。
让我多说一点。你说:「那么神为什么容忍罪呢?」你们都知道我是父亲,若我对我的长子说:「马太,你已经十五岁了。几年后你将要离开这个家。那天会比我想的要更快。儿子,你将会独立了。」若我的儿子,苍天不容,去过充满罪的生活,那是我的旨意吗?不是,那样会使我心碎。但他活在选择的范围内。就因为我把自由给了他,不代表他所作的就是我的旨意,我作为父亲或许还要处理后果,让他来承担。
神是慈爱的父。总的来说,人类都有权利发表你的意愿,对吗?你每天都可以选择犯罪或过公义的生活。你认为神想让你选择罪吗?几年前有人对我说:「神的旨意通过你的罪表达出来。」我说:「我在圣经里没有看到这么说。」他说:「但若神是全能的话,这是最符合逻辑的结果了。」然后我说:「你的逻辑大有问题。你最好意识到你的思想和神的完全不同。」神纯洁的眼不是用来看邪恶的。神从不引诱人犯罪。神从不让你犯罪为了表达他的旨意,但神却给了人类自由。
你说:「那神为什么要允许罪呢?」我不知道。人们总说:「牧师,我只有一个问题;神为什么允许罪?」我不知道,但我可以猜。这是神学家探讨很久的问题。当撒但堕落-你会问我:「那是怎么发生的?」我也不知道。人们说:「骄傲从他里面来的吗?」不,因为他是完全的。「是由他的外在来的吗?」不,因为环境是完美的。「那从哪里来的?」我不知道,但神知道。但撒但犯罪了。神现在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马上当场消灭撒但。若他那么做的话,或许一些其他天使会说:「你知道吗,那个罪肯定使神不开心了。不知道他怕不怕。不知道他是否怕它的潜力。不知道那都是什么?」或许神花了整个历史,整个永恒消灭叛逆的天使,其他什么事情都没干。
另一方面,当撒但犯罪,神可以说:「好了,我将要允许恶按常规发展,若它有什么可证明的话,就让它证明吧。」我相信神选择了那么做;与其不断地有另外一个叛逆的可能性,他允许的叛逆开足马力地运行,它最终会耗尽的,跟逐渐消失的彗星一样,永远灭亡,再也不会升起了,好让永恒被保存,不要再经历罪。神让它运行,他让所有想要它的天使都聚集一起,他允许它把人心都聚集一起,却一直在人类历史中给愿意来的每个人提供了逃脱的路。
但他允许恶按常规发展,因为神看到了所有永恒的更大画面,它已彻底燃烧,以后再也不会出现。听着,当你在经历恶时候,再怎么说也不是神的旨意。那不是他的渴望。恶在他包容范围内,好让它被破除。因此你不能带着苦毒的怨恨说:「愿你的旨意成就」。你不能带着被动的顺从说「愿你的旨意成就,」-「一切都是神的旨意。」实际上却不是这样。
第三,我们已经提示了,一些人说:「愿你的旨意成就」的时候,带着神学上的保留,我已经说过这点。对于他们来说,这是神学,这只是神做他要的事,他运转万事,这都是固定的,所以不要担心。没有请求,没有紧张,没有热情。神学保守主义者说:「我不需要祷告,因为这都是固定好的,这全是神的旨意,每件事都是神的旨意。」「神是强大的,他运转万事。」
有点像琼.宾厄姆写的《改变的勇气》一书,这本书研究自由派神学家雷茵霍尔德.尼布尔。书中说:有一天尼布尔对一个小女孩说:「亲爱的,我们一起去散步吧。」她说:「我不想去。」他说:「鸟儿会叫,花儿在微风中摇摆,大树和日光都在那里。这是多么美好啊,让我们一起散步吧。」最后小女孩和他一起散步了,他说:「你不享受散步吗?你真的不喜欢吗?」她说:「不,我没有决定,只是因为你比我大。」我猜很多小孩做事,都是因为我们比他们大,不是吗?
也许这是一些人眼中的神;神包含所有一切,超越每个人,比我们还大,所以我们没有什么选择只能这么做。这是大卫的心吗?他说过:「我是多么爱你的律法。」这就是一种对神的神学定义,万事吻合这个定义,这对我是不带个人色彩的。都不过是听天由命。我们不只是降服在神的旨意下,而是完全没有选择。
请注意,我们有选择。让我给你们一个例子,路加福音18章,耶稣在尝试教导:「人要常常祷告,不可灰心。」换句话说,你不想停止祷告,不想变得疲惫,你需要经常不止息地祷告。然后他讲了一个故事:「在一个城市里有一个不敬畏神的审判官,城中有位寡妇来见他,对他说:『向我的敌人报仇。』」她说:「我是冤枉的。审判官啊,那里有不公义,求你还我公义。」
他此时不会这么做,「他多日不准,后来心里说:『我虽不惧怕神,也不尊重世人。」换句话说,我没有外在的压力。「只因这寡妇烦扰我,我就给她伸冤吧,免得她常来缠磨我!」换句话说,「我厌烦了这个女人,我将要答应她所求的事,因为我要她消失。」你知道这种事情,你也这么对待你的孩子。他们来求问你,第一次你说:「不。」大概过了15次之后,你说:「好,好,好的,现在就做。」
这个故事尝试教导我们什么呢?主说:「神的选民昼夜呼吁他,他纵然为他们忍了多时,岂不终久给他们伸冤吗?我告诉你们,要快快地给他们伸冤了。然而,人子来的时候,遇得见世上有信德吗?」换句话说,如果不公义的审判官为纠缠的女人伸冤,那慈爱的天父又会如何对他的孩子呢?很明显,耶稣的比喻不是在将神和审判者画成等号,而是将寡妇和那个请求者画成等号。
这个寡妇带出两点。第一,她拒绝接受不公义的情境。第二,她坚持为自己申冤。「我不接受不公义的事情,我不会容忍。」她坚持申讨。请注意,我们有权拒绝接受这个世界的一些事情,来持续祷告神,求他照着该成就的方式去成就。我在说「愿你的旨意成就」,不是接受灰色地带。我相信很多时候「愿你的旨意成就」是一种叛乱,一种抵抗这个世界堕落的叛乱,拒绝接受非正常为正常,反对每个违背神旨意的议程、计划、解释、行为和言语。启示录6章,在祭坛下的人们苦求说:「哦主啊,你还要容忍多久?」大卫祷告说:「神啊,不要让你的敌人昌盛,不要让不义的人好走。」
我相信当我们祷告,「愿你的旨意成就」,就是在敌对邪恶的世界,敌对罪和罪的后果。我相信我们需要用我们的反抗来攻击天堂的门。我们不是站着让我们的神学观消极地听从,并带着气愤说:「这都是神的意思」,因为不是这样。作为牧师我想说:「好吧,那一些家庭破碎,也是因为神的旨意。」这不是神的意思,我反对这个想法,我要持续为这件事祷告。或者一个特定的教会瓦解了,「这是主的旨意。」不是的。一个人堕落了,不是神的旨意。我们必须祷告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因为主的旨意并没有行在地上,明白吗?这不是被动的。这就是为什么耶稣说:「要人常常祷告,不可灰心。」不可灰心是什么意思?就是不要默认。
在你做了所有的事之后,可能事情会变成你想的那样。基督徒已经为耶稣的再来祷告很久了:「主耶稣啊,我愿你来!你不值得这种待遇。哦主啊,来建立你的国度,来得着你的荣耀,来受尊崇。」我们已经祷告了两千年,而且还会继续祷告,因为我们要反抗世界的堕落,我们抵抗所有伤害耶稣基督的事,抵抗所有违背他宝贵话语的事,我们需要有那样的灵。我看见耶稣在园中祷告,是一个反抗的祷告。在马太福音26:39他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他没有停止,在42节说:「第二次又去祷告说:『我父啊,这杯若不能离开我,必要我喝,就愿你的意旨成全。』」
然后它说:「来到门徒那里,见他们睡着了。」主三次这么祷告,每次他下来就发现门徒在睡觉,这是悲哀的。耶稣从没有接受现状。他说:「神啊,一定会这样吗?我要反抗这个罪,我要反抗带走我生命的罪,我要反抗拥有罪的必然性,我要反抗一切。」耶稣在反抗这个世界的堕落,可是门徒漠不关心。他们都睡觉了。
你的祷告生活又如何呢?你祷告「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是因为神的旨意不总是被成就吗?你坚持,并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是你呼求神得荣耀吗?「愿你的旨意成就。」不是那些东西。我们下次将要揭晓正面的道理;让我们祷告。
父啊,谢谢你再次用你的真理触摸我们的心;保罗说他在祷告中触摸了神的心,你透过你的话语触摸了我们。感谢你让我们可以一起学习敬拜赞美你的名。父啊,这不是课堂,不是学术,而是召唤我们去敬拜赞美崇拜并荣耀你的名字。愿我们忠心地聆听。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and sold as a book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