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5次讲座,我们一起研读马太福音6:9-13,逐句学习门徒的祷告,或叫做主祷文。主祷文是会众熟悉的段落,也经常在教会提起,我们经常背诵。尽管从小就很熟悉,朗朗上口,但是在我深入研读之后,又发现了许多新的洞见、真理和概念。我很愿意在这里跟大家分享。
让我再次读马太福音6:9-13:「所以,你们祷告要这样说: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们!」
我们一直在学习如何祷告。这个记载在路加福音的祷告,是为了回答门徒的问题:「主啊,教导我们如何祷告。」我相信这是祷告的标准。是个模式、框架,教导我们如何祷告。当神在出埃及记35章告诉摩西要建立帐幕的时候,他给了他一个模式,我也相信当耶稣吩咐我们祷告的时候,他也同样给了我们一个模式。建立房子之前,必须要有计划。没有蓝图就不能把设计拼在一起。我相信这是祷告的蓝图,是模式,是框架,是结构。
我们不要死记那些词句。虽然词句是真的、美好的,但不需要硬背下来。重点是,要用这个框架来建立祷告生活。要时常记得祷告主要的焦点是神,不是我们。
在马太福音5、6、7章里,耶稣面对法利赛人和文士假宗教体系的挑战。他们的祷告以及所做的其他事都不足够。因此在第6章5节耶稣开始挑战他们的祷告,说他们的祷告基本上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在人面前祷告,好让人看到自己有多么虔诚。他们对个人祷告没有兴趣。只想参与公开祷告,那就可以被众人看见。他们祷告的中心是自己的旨意和私欲,徒劳地重复一些话语。异教徒的特征,就是会一直纠缠他们的神明,试图安抚或者强迫他们的神明,因为他们的不断地高谈阔论而作出反应,。他们祷告的特征,是自我主义,他们说:「神啊,你最好听着,因为我有一些对你有用的信息。」好像神不是全知的。
因此他们的祷告都是自我为中心。就像雅各说的:「你们妄求,要浪费在你们的宴乐中。」因此耶稣把一切翻转了。他说:「但你祷告的时候,应该以神为中心。」我们学习到祷告的正确方式是专注于神。开头是:「我们在天上的父」,这证实有神的存在,而且神是慈爱的父,他爱他的儿女;可以满足儿女渴望的爱,因为他是天上的父;意思是说,他可以代表儿女分配永恒的资源。
因此这位神是圣洁、全能、公义和宇宙伟大的神,然而他又是慈爱的父。因此我们不是怀着恐惧,而是怀着喜乐的心,来到他面前;我们不必怀疑他能否供应我们所需,而是很确定,因为他在天上,他能随时使用永恒的资源。
这个祷告的前三个祈求是: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度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而在他把饮食赐给我们,赦免我们,带领我们之前,我们必须要面对神。这个祷告从他开始,从他圣洁的名开始,从他的国度和他的旨意开始。
甚至当我们讲完祷告的元素,焦点还是集中在神的身上。甚至那些跟我们有关的祈求:「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不叫我们遇见试探……」,都是依赖神。他是给予者,赦免者,唯有他可以把我们领到正确的地方。整个祷告的焦点都是他。
比如我们看到:「我们在天上的父-」是神的父权,「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是神的优先,「-愿你的国降临-」是神的程序,「愿你的旨意成就-」是神的计划,「-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是神的供应,「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是神的赦免,「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是神的保护,最后是神的卓越「-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门。」因此祷告主要是敬拜。是参与成圣的过程。祷告并不是改变神,而是改变自己。这一点非常重要。
今天的学习要再讲:「愿你的旨意行在天上,如同行在地上」。这是第三个祈求的第四种状态。第一个祈求是「-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第二个祈求是「-愿你的国度降临-」,第三个是「-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基本上,祷告的底线是让神的旨意成就。我们从不渴望篡夺他的旨意,不渴望改变他的旨意,也不强迫他跟我们的想法相同。
贾艾梅说:「我的父啊,我该祷告直到你的旨意与我相同吗?不,主啊,而是让我属肉体的旨意跟你的融为一体。」她说得很正确。祷告不是让神改变他的旨意来与我们的旨意相同,而是我们改变旨意,来与他相同。因此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度降临,愿你的旨意成就。
他的旨意已经在天上成就了。天使会遵行他的旨意。其实这次我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想法:「我想要看圣经中的天使如何遵行神的旨意。」因为若我们想知道它如何在地上被成就的话,就需要知道它在天上是如何成就的。我不会深入探讨所有的经文,我想出了八个词语来代表天使遵行神旨意的方式。
首先是「毫不动摇」,从来没有经过商量。在地上未必是这样。在地上主会戳你,或许我们早晚会行动,但在天上是毫不动摇委身去遵行他的旨意。形容天使遵行神旨意的另一个词语是「完全」。没有别的选择。没有任何空隙。没有任何遗漏。
另一个词语是「诚恳」。他们很热切。他们似乎在站着等候下一个命令,那就可以赶快并乐意完成任务。你知道天上有几个旨意?一个。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只有一个旨意。曾经有两个,但第二个被赶出去了。天使乐意遵行,因为只有这一个旨意。
另外一个描述天使工作方式的词语是「热切」。他们积极遵行神的旨意。接着是「欣然」、「迅速」,然后是「不断」。我想可以用诗篇103:20来总结:「有大能的天使,都要称颂耶和华!」「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意思是在地上也该不动摇、完全、诚恳、乐意、热切、欣然、快速、不断地遵行。天使在天上是这样行的。
你说:「那很好。我委身遵行。」但那是什么意思呢?就像上次看到的,你心里的底线是你关注神的事。自我的死去是真正祷告生活的开始。这句话很关键。只有当自我死去,真正的祷告才能开始,因为自我还存活就会支配着,那不是祷告。
他的名字,他的国度,他的旨意,而不是我们的旨意支配着真正的祷告。因此大卫说:「我的神啊,我乐意照你的旨意行。」因此耶稣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做成他的工。」他的名字在天上被尊崇;他的国度降临;他掌王权但不在地上。他的旨意行在天上,因此也应该行在这里。
上次,我们看到了它消极的一面。你祷告的时候若说「愿你的旨意成就。」它有着一个负面的涵义,我指出了三个它的不是。第一,它不是苦毒怨恨。不代表你就说:「哦,你的旨意成就。我不能抵挡。你太大了。我放弃了。」好像神是什么扫兴的人,到处说:「这个人在享受;让我们来整他。」那是扫兴的神,充满苦毒怨恨,反正最终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不代表被动的顺从。冷漠的人会说:「逆来顺受喽。」曾经有一首歌叫《顺其自然》,逆来顺受。我们不能抵挡,被动顺从。苦毒怨恨是缺乏知识;被动顺从是缺失信心。你不怎么相信神可以改变事情,或者,如果遵从他的旨意,他会按照你祈求的去做。
第三,有时会悄悄爬进来的消极思想,我叫做神学上的保留。有些人说完「愿你旨意成就」,就把它放一边了。请听着,若你的神学导致你不坚持祷告,那么你的神学观是不好的。曾经有个人对我说:「我真的相信,甚至你的罪都是神的旨意。神一直在参与,导致你犯罪,毕竟他是全能的。」他认为神的主权主掌一切,所有事情都是神直接负责。
神学上的保留,使许多祷告失去了生命。若你的神学观和对神的观点使你对祷告开始冷漠,那么你的神学观不符合圣经。假定神是全能的,你的祷告生活如何切合进去是我无法解释的奥秘,但顺服和坚忍必须要成为你神学观的一部分,就如我们亲爱的主在园中祷告时三次坚忍地呼求神。他用那些带着坚忍祷告的人作为比喻,因此我们也要如此祷告。
所以我们不带着苦毒怨恨地说:「愿你的旨意成就。」我们不带着被动顺服去说,也不带着某种神学上的保留。上次我们总结说:「愿你的旨意成就」,中心是反抗的态度。当我们说:「愿你的旨意成就。」我们并不像耶稣在路加福音18:1里面说的:我们常常祷告,不可灰心。我们不止灰心。我们在抵挡一些事情。我们正在反对世界以及它的堕落。
我们在说的是:「你的旨意没有在世界上行。撒但在这里能力太强了。你的旨意没有行在人的心里。他们不理睬你。你的旨意没有行在我的生命中,没有行在其他不顺服的信徒的生命中,我们在反抗世界以及它的堕落。我们反抗基督的排斥。我们反抗不顺服的信徒。」
大卫.威尔士说的好:「接受生命本身,按照它自己的要求接受它,就是承认它的不可避免性,也要降服基督教对神的观点。」神不接受它的样子,否则他就不会忙于改变它了。若他想包容死亡,他就不会说,他来到世界是破除死亡的权势了。若他想容忍疾病,他就不会造没有疾病的千禧年了。若他想容忍伤痛,他就不会在永恒里擦掉每一滴眼泪了。
我们不会接受现状。当我们说:「愿你的旨意成就」,我们在反抗世界和它的堕落,以及罪所导致的后果,也就是伤痛,罪和疾病。我上次说过,虽然神允许那些事情发生,为了让罪在那些渴望看到它成就的人身上发发挥作用,但这些不是神具体的旨意。那并不是他对人的爱的旨意。「愿你的旨意成就」,不接受现状。
我觉得典型的例子是耶稣。约翰福音2章说,耶稣在他服侍刚开始的时候,进入圣殿说:「看看在发生什么事;不过是神的旨意,是神的旨意」,然后走开。他里面的所有都对抗着。他愤愤不平,非常恼火。他有着公义的怒气。他造了鞭子,把桌子翻倒,开始把人们赶出去。他猛力抽打。他不仅在一生中做了一次,还做了两次。他们很快就逃出去了。他们进去是为了赚钱,若他们出来的时候没有钱的话,你想象一下耶稣使他们多么恼火。
为什么呢?因为他不接受现状。他也不能容忍伤痛、罪和疾病。他就是为此而死,为此而医治人,为此使人们从死里复活,为此除掉眼泪,给自己带来荣耀。他不接受世界的现状,你我也一样不应该如此。我们的祷告应该是「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耶稣不是宿命论者,即使他晓得开头晓得末尾。这让我惊讶。我自己思想里有一种拉力,耶稣虽然知道开头知道末尾,却不接受现状。当罪彰显,他就努力击打。他从不顺从罪。他寻求的是神的旨意。
我必须相信,当他每天晚上在园中跟父沟通的时候,他确实相信会有益。我觉得我们的社会很安逸,因为现状对我们来说很舒服。现在美国越来越不安了。但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一直很安逸,很多情况下,对教会的祷告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戏剧性的影响。
那天当我从神学院上完课回来的路上,碰到约25位韩国牧师从办公楼走进大堂。我走进去的时候,一个人走到我跟前,他说:「先生,我们想跟你说几句。」我挺惊讶的。他们希望我到韩国举办牧师大会。但他们说:「我们想问你一些问题。」我说:「问吧。」
因此他站在我跟前对我说:「你怎么样使教会增长的?」我说:「我没有使教会增长。」我解释我们只相信教导神的话语,不作任何推广,让神自己增长他的教会。我告诉他有一次一个记者对我说:「难道你没有欲望建立教会吗?」我说:「不,因为基督说他会建立教会,我选择不跟他竞争。所以我们是他工作的一部分。明白了吗?」他们都说:「对哦,阿们,阿们。」他们喜欢我的说法。
然后他们对我说:「你学习多少个小时?」然后我告诉了他们,我每天都是4到6个小时学习神的话语。然后有一个人对我说:「你的会众学习吗?」我说:「我希望如此。」然后有一个人对我说:「你每天祷告几个小时?」逮到我了。你明白吗?「会众祷告很多个小时吗?」我说:「美国这里有一种病,叫做安逸。」
韩国人经历过逼迫。当其他国家进来屠杀很多基督徒时,他们经历了可怕的灾难。曾经有一个人告诉我说,日本人曾把他父亲的两个大拇指切掉,因为他是教会的领袖。但你看,他们被安置在一个他们被迫祷告的位置上。我感觉我们的文化已经离这个很远了。有时我祷告的时候,会祈求发生一些事把我们推到那里去,并不是因为我觉得神需要我们祷告,而是因为我们需要更依靠他。
我一直在想这件事:「为什么我们为教会祷告的那么少呢?」恩典教会有问题。我们最近也经历了很多让人心痛的事。我们有问题。对我来说,我们为教会祷告不够多。可能有人会说:「我们需要的是关于祷告的讲座。」我说:「问题不是技巧。」
不是技巧的问题。我们说:「我们需要教导他们圣经是怎么说的。」我不认为是这个问题。我觉得我们都知道圣经所说的。「人们的意志很弱。」不,因为他们保持警觉。「是缺乏关注。」我也不觉得。你知道我认为底线是什么?我觉得我们祷告不够,因为我们不是真的相信它很要紧。我不认为我们觉得它会起什么作用。
重点是:因为它对我们的环境起作用,而不是对我们自己的生命起作用。看到了吗?祷告不是改变我的处境,而是改变我如何看待他们。通过祷告我亲近神,然后敬拜他说:「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国度降临,愿你的旨意成就。」
我逐渐变成了他所祝福的人。然后无论我的处境如何,他们都会不一样,因为我给他们带去不同的态度。我真的相信神可以改变状况。我为人们祷告,他们便得救。你有过那样的经历吗?神不只是拣选要得救的人,他还选择他要采用的方法。有时候我们是他方法的一部分。
雅各书5:16说:「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祷告上的无能会导致我们不愿意跟错误的事情对立。我们失去了愤怒和热情。我们不再猛攻神的宝座。贝特禾夫曾说:「神喜悦有英雄般信心的英雄。」我们不猛攻那大门。我们上次看到祷告是对抗。
当我们积极地说:「愿你的旨意成就」,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上次谈论了消极的方面。那么积极的方面呢?我跟你分享神旨意的三个重点,可以帮助你理解。当你说「愿的你旨意成就」,第一,是神的目标旨意。这是我的用语,帮助你理解。
第一是神的目标旨意。我喜欢用圣经上的词汇,神的目标旨意。我指的是神广泛的、全面的、容忍的旨意。这是一切的终结。这是完全包含全地,整个天堂地狱的旨意,他的旨意要被成就。换句话说,他的旨意包括允许犯罪,让罪按常规发展,时代的终结,国度的建立,永恒的状态,以及从天堂到地狱中间的一切。对神的目标旨意的理解。
耶利米书51:29说:「因耶和华向巴比伦所定的旨意成立了。」毫不怀疑地,这正在完成。毫无疑问,时代的计划走上正轨,神在行出他最终的目的。
以赛亚书14:24说:「万军之耶和华起誓说:我怎样思想,必照样成就;我怎样定意,必照样成立。」这里充满浓厚的神学意义。当神有一个意念,有事情将要发生了。当神决意让一件事发生,那事就会发生。
第26节说:「这是向全地所定的旨意;这是向万国伸出的手。万军之耶和华既然定意,谁能废弃呢?」换句话说,神有巨大的目的将要成就。例如,人生病不是神命令式的旨意,但这是在他的目的之内,允许那疾病来成就他自己的目的。使人类死亡并不是神命令式的旨意,但在他全面的目的里,他使用死亡来完成自己的目的,为了他自己的荣耀。这是最广泛的词汇,神的旨意或目的。
我们知道万事都互相效力,让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换句话说,神不愿意恶发生。神把在我们生命中发生的事情都放在一起,为了让我们得益处,因为那是他的旨意。这包含所有的概念。以弗所书1:9说:「都是照他自己所预定的美意,叫我们知道他旨意的奥秘。」换句话说,他在这里讲的是救恩,奇妙的饶恕、救赎,也就是神伟大的、包含一切目标的一部分。然后他讲犹太人和外邦人是一体,时间到了,就把所有天上和地上的在基督里归于一,也就是:「这原是那位随己意行、做万事的,照着他旨意所预定的。」这是神对一群被救赎的子民,一个合一的教会,一群永恒圣徒的伟大旨意。那就是他的旨意和目标。因此它指的是永恒的计划。要记住神的目标旨意。
你会说:「牧师,我们的祷告要关于愿你的旨意成就吗?」是的。「如何祷告呢?」举个例子,启示录22章7节,耶稣说:「看哪,我必快来!」耶稣在12节说:「看哪,我必快来!」耶稣在20节说:「看哪,我必快来!」那就是他的目标,是他永恒计划的终结。
你知道约翰在最后一节怎么说?「主耶稣啊,我愿你来!」我们的祷告如何跟神的目标旨意相同呢?通过喜乐参与成就他的神圣目标。这种祷告的方法特别棒。「哦主啊,我知道有一天你会召集你的教会,你会把耶稣基督带回来,把我们带到他那里去。主啊,愿它这样成就。」这事一定发生。神思考了,决意了,在他的计划内将会发生的。我们祷告就是在参与那喜乐的时刻。
你曾经厌倦活在肉身之中吗?你曾经厌倦肉体的生活吗?你曾经厌倦这世界上的忧虑吗?你有没有在心里渴望感觉到神儿子的自由,渴望跟基督一样,在永恒的荣耀里居住,脱离所有世上给我们带来的东西?我有这个想法。所以有时候我的祷告是:「主啊,我知道你会这么做的,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投你一票。去吧,做吧。越早越好。」这就是根据神的目标旨意来祷告。
第二,神有渴望的旨意。与其是包含所有的计划,我们缩小到内心的渴望。你有总的计划。你会给你的人生和事业定计划,然后就会详细到个人的渴望。你生命中发生的每件事未必都是个人的渴望,但你会尽量把它配合到计划之内。神也是如此。他有渴望的旨意。
你知道吗?未必总是这样实现。神没有成就感。我很不喜欢用这个词,因为是人类的用词,对于神就不太合宜,但使用拟人化的话是让你理解。换句话说,神决议的事情未必都会发生。都是他的渴望,但受人排斥。
比如说,耶稣的渴望是耶路撒冷得救。在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13:34,他说:「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我多次愿意聚集你。」但你不要。约翰福音5:40他说:「然而,你们不肯到我这里来得生命。」耶稣哭了。耶利米书13章神说:「你们若不听这话,我必因你们的骄傲在暗地哭泣;我眼必痛哭流泪。」
你看到了吗,神是有渴望的,彼得说他不愿一人沉沦,愿意万人悔改。救主决意让人人得救明白真道。我相信这是神的心愿,却会有很多说:「主啊,主啊!」他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我相信他的心愿是让万人得救,但我不相信每个人都会得救。
这就是奥秘,神是完全全能的,你却可以行使意志。我不明白是怎么放到一起的。我相信神的渴望是让人得救。我相信耶稣为那些他知道不会得救的人哭泣,否则他为什么哭泣呢。他的眼泪表达了他的渴望。因此他有渴望的旨意。
还有第三个旨意。我叫做命令的旨意。目标旨意联系着整个宇宙,就在这里,试炼、苦难、伤悲、疾病都混在一起,带出好的结果,为成就神永恒的旨意,在那大的旨意里包含了整个宇宙。然后就是他渴望的旨意,我比较喜欢把它限制在非信徒的范围里。我认为神的旨意是渴望福音传到全世界。
至于命令的旨意,我觉得是给基督徒的,因为命令非信徒行神的旨意对神没有任何益处,因为他们没有那个能力。命令的旨意是神心里热切的渴望,让我们作为他的儿女都完全并立即甘心顺服他。所以,亲爱的弟兄姐妹,当我在祷告里说:「愿你的旨意成就」,我在说什么呢?我在说:「哦神啊,在世界里成就你的旨意。哦神啊,让它实现。神啊,把我生命中的每一个挣扎、考验、痛苦、忧虑、悲伤、疾病、死亡,逆转这些死亡的后果,用你无限的头脑放到你永恒的计划里。」
当我说:「愿你的旨意成就」,我也同时在说:「哦神啊,我身边有人不认识你,这个地球上也有人不认识你。我的祷告是让福音渗透到他们心里。」这就是他渴望的旨意。
然后第三,我想说:「主啊,我的祷告是愿我顺服你命令的旨意,」我把它直接拉回到我自己。记得我告诉过你有三个方法把国度带出来吗?第一是通过悔改。「愿你国度降临」,基督进入人心掌权。第二,委身。当信徒依据圣灵里的公义、平安、喜乐生活,国度就完全进入他的生命中。第三,在他第二次再来的时候,国度就来到地上。我在这里看到了同样三个东西。他的目标旨意包涵了最终目标,他的再来以及永恒国度的设立。他渴慕的旨意包含了悔改,他顺服的旨意包含了我生命中的委身。在使徒行传5章29节彼得说:「顺从神,不顺从人,是应当的。」保罗在罗马书6章说:「现今却从心里顺服了所传给你们道理的模范。」我们要顺服。
诗篇119篇说:「求你使我明白你的训词,我就思想你的奇事。我的心因愁苦而消化;求你照你的话使我坚立!求你使我离开奸诈的道,开恩将你的律法赐给我!我拣选了忠信的道,将你的典章摆在我面前。」顺服的心。因此当我们祷告:「愿你的旨意成就」,我们在接受悔改,委身以及他的再来。
但你知道这样祷告很难吗?在祷告里光顾着神非常难,基本原因只有一个。因为人心里最主要的罪是骄傲。这是原罪。以赛亚书14章有5次说我要,我要,我要,我要,我要,从此路西弗就堕落了。在神的历史里,第一次有两个旨意。
它从那里成倍增加,现在地上至少四十亿,而天上只有一个。之前是一比一,现在是四十亿比一。其中只有一个旨意是公义的。任何其他的都是腐败的。这个甚至不包括所有堕落的天使。只有一个旨意,那个旨意成就在天上,它需要成就在地上。但是骄傲一直阻碍着,一直是。
你说:「那你怎么处理呢?你怎么把骄傲除掉?」看罗马书12章:「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神的旨意不会被展现出来,直到你将自己摆在祭坛上,直到你成为活祭,直到你放弃自己的意愿。「活祭是什么?」跟你想的可能非常不一样。比如亚伯拉罕。他带着以撒去摩利亚山,把他绑在木桩上。一路上亚伯拉罕一直对自己说:「神啊,这很奇怪。你告诉我去那里把我的儿子绑在祭坛上,现在我的儿子将会成就你的盟约。你告诉我把他放在祭坛上,并杀了他。这不合理。」
但是你知道这是世界上其中一个伟大的活祭比喻,因为亚伯拉罕一直走上去,把以撒放下,绑着他,举起刀,准备刺向他的心。如果他已经这么做,以撒就会成为已死的祭,但是亚伯拉罕就会成为一个活祭。因为亚伯拉罕已经钉死了他所有自己的梦想、盼望、志向、目标和欲望。他已经向自己死并顺服于神。
问题不是:「你能否为基督而死?」问题是:「你可以为他无私地活吗?」若你能,那么你就可以知道他美好的旨意。因此拦阻我们为神的旨意祷告的,就是我们自己的意愿。当你学习祷告跟神的旨意相同,你会发现你会有很大的改变。
祷告是使人圣化的恩典。它改变我们。我们不是以祷告来操控神。不是以祷告来让神做我们想要做的,不是用咒语,公众展示和徒劳的重复来作秀。我们来到神的同在里,我们想要尊他的名为圣,将他的国带来,并满足他的旨意,如此,我们就成为被他祝福的人。
我可以总结这一切,并说祷告是逐步的圣化进程。约翰汉纳这么说:「祷告的末尾不是很明显的答案,而是深化生命的依靠。」说得真好!你会得到答案,但是在乎依靠。「祷告的呼召就是去爱,去委身并顺服。心灵与无穷创造者的甜蜜、亲密和强烈的联结。」所以我们要祷告说:「愿你的旨意成就在地上。」顺带说,地球是我们的吗?是的。
我以菲利普·凯勒给你解说。图象解说。我将会结束,但是我想要你们抓住重点。菲利普·凯勒孩提时住在巴基斯坦。他读到耶利米书18章2节:「你起来,下到窑匠的家里去,我在那里要使你听我的话。」他很好奇,陶匠和他的教训是什么。
所以他走到陶匠家里。他写道:「我诚实地请教年长的陶匠大师,展示创造杰作的每一步。他的架子上有闪烁的高脚杯,美丽的花瓶和精致的碗。他带我去暗小封闭的店后。当他打开摇晃的门,一股令人厌恶的,无法忍受的腐臭气味淹没了我。」
「有一刻我从储物棚地板上的缝隙后退了。」他说:「这是工作开始的地方。」陶匠跪在黑暗的洞边,用他瘦小的手臂伸到黑暗中。他瘦小的手指在泥土中寻找完全合适任务的材料。他说:「我给土壤加了特别的草。它腐化后的有机物会改善泥土的胶质,黏性更强。」
「最后,他熟练的手从深坑里拿起黑色发臭的泥土,而泥土是以他坚硬并瘦骨嶙峋的脚来混合的。诗篇40篇第2节出现在我的心里,深深地打动了我。『他从祸坑里,从淤泥中,把我拉上来。』就像小心翼翼的陶匠精心挑选陶土,神也是如此挑选我。」
「然后,一块厚板开始安静地旋转,它是从印度兴都库什山脉的粗糙岩石上切下的。非常粗糙的踏板机器运转着,像古老缝纫机被他的脚移动。就像石头聚集着能量,我记得在耶利米书18:3说:『我就下到窑匠的家里去,正遇他转轮做器皿。』」
「我印象最深的,是凳子旁边的两盆水。」陶匠持续将手浸在水里,然后给泥土塑形,然后又浸在水里,又塑造陶土。如果不加水就塑形,会粘手,会毁坏它。所以他的手经常需要湿水。湿润的手让陶土迅速回应压力。安静地让高贵的高脚杯在他两手间变得柔滑。
水是媒介,陶匠大师将自己的意愿和愿望通过水传到土里。他的意愿实际上已经通过水实现在地上。他立刻说:「水让我想起神的话语,也就是让神的旨意成就在地上的代理。当神接触到我的生命,他用他的话语接触我的生命。这是神话语的水,表达主人的意愿,并因塑造人成为他的选择而找到满足。」
「突然,轮子停止了。陶匠温柔地从中捡出一块石子,然后再次旋转,一会又再次停下来,捡出一块更大的石子。他温柔的手,可以摸到粗糙的斑点,每块石子,每颗沙子。他捡出的两块石子太大,高脚杯被毁了。所以他伸手压碎了它。」
凯勒说:「哦,可惜。怎么处理它呢?」陶匠说:「我将会使它变成一个普通的洗手钵。」他说:「它不会成为一个高脚杯吗?」陶匠说:「不,它有太多疤痕了。」他说:「我再次想到耶利米书18:4,他用土壤通过陶匠的手来制造陶瓷。有什么教训是如此清晰又带着能力?为什么这个稀少美丽的杰作会毁在主人的手里呢?因为他遇到抵抗。我的脑海里闪过一阵雷鸣。」
「为什么我父的旨意,他的意图是要将美丽的人变成泡影?因为我们的抵抗,因为我们的强硬。尽管他尽最大的努力和用他无止尽的耐心,以及神话语的水浇灌我们,我们最终都会变成洗手钵。」
「在那个谦卑的、简单的陶棚环境中,我需要问自己一个清醒的问题:『我会变成精致的瓷器还是洗手钵?我的生命将会变成美好的高脚杯,正好盛载神的好酒,让人享用并得到更新,或者我将会变成粗糙的洗手钵,让人用手指轻轻沾一下就忘记吗?』我处在生命中最严肃的一刻,祷告说:『天父,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那你呢?凯勒继续说,当陶匠完成了他的工作,当轮子继续在快速旋转的时候,他拿起一条长线,然后从底部拉出来分割陶器。他说:「我想到被分开为好作品。」然后陶匠就会拿着陶器,将它放进烤炉,作品最终完成了。
神想在你里面完成他的旨意。神想把你造成那美丽的高脚杯,但因为你的反抗,因此你变成了洗手钵。能否成为盛载神伟大旨意的美酒,而不是成为人们路过玩水的东西。关键是你是否愿意让他在地上的泥土里,行出他的旨意如同行在天上?那应该是你祷告的核心。让我们祷告。
父啊,自从我们认识基督,你对我们很好。我们都领受了一切的美善和恩典,今天你又赐给我们一份礼物,就是敬拜你的特权,能够一起分享你宝贵的真理。愿我们可以接受这份美好的礼物,不会误用它。哦神啊,求你推动我们,让我们祷告的时候可以寻求你的再来,让我们寻求在失丧的人的心里有悔改,你目标的旨意以及渴望的旨意得以成就,让我们可以成就你顺服的旨意,你命令的旨意。当我们听以及顺从你宝贵话语的时候,愿我们不抵抗你的手,不抵抗你话语的水,塑造我们被你使用。把我们做成主人合用的器皿。奉基督的名祷告,阿们。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and sold as a book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