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早我们要研读神的话,这是我们极好的机会和权利;我们要研读马太福音第9章。我向你们承认,每一周我可以抽出一些时间、研读这卷精彩的福音书,都感到喜乐。我期待读它。它喂养我的心和灵,而来到你们这里、分享其中的内容,这个双重权利也是一个大喜乐。但我必须承认,如果没有人来、没有道可讲,那研读本身也值得花这些时间,因为它传达了耶稣基督位格的丰富。现在,我们要读马太福音第9章;今天早晨,我要大家一起考察第27节到第33节的第一部分。马太福音9:27-33。我们给这个部分起名叫「视听的神迹」。
当神创造人,他让人掌管大地。亚当是大地之王。他有权利统治、命名动物、统管受造界。他是王;神所产生的无法测度的神奇创造,就是亚当的王国:这个王国就是光的王国、荣耀的王国、神迹和美丽的王国。但人犯罪,失去了王冠。他无法再统治。光的王国被地上的黑暗王国所取代。人的统治被撒旦夺取;因为被夺取,因为黑暗王国,所以现在有了泪水、痛苦、悲伤、汗水、哀痛、疾病、受伤、苦难、腐烂、争吵、打架、战争、混乱、谋杀、撒谎以及最终的死亡。这就是人在他的世界、在他的一生所要度过的。但几乎同时,人一堕落,神就应许说,终有一天他会恢复这个国度。终有一天,人要再次成为大地的国王。终有一天,撒旦的权势会被剥夺。终有一天,黑暗王国会结束,而光明和荣耀的王国将会回来;终有一天会回来,而且直到永远。
事实上,在创世纪第3章,人一堕落,神就应许说,将有一位会来,他被称为妇人的后裔;这一位将会打伤蛇的头。所以从那时起,旧约就充满了应许,就是神会让一个救主来,神会让一个王来,而这个王要恢复王国,再次建立神的统治,抹去一切疾病、死亡、痛苦、病痛、哀伤、战争和打架。先知重复说,他要来了:他是受膏的子、万王之王、征服撒旦的、打败死亡的、摧毁罪恶的、医治者。犹太人知道他是弥赛亚、受膏者、先知、祭司以及超过众人的王。旧约说:「终有一天,他会来。终有一天,他要建立他的宝座。终有一天,世界要成为神所想要的样子。」
马太写作的目的是要告诉我们:耶稣就是弥赛亚;那一天终于到来;基督就是应许的王;他就是可以纠正错误、倒转咒诅、建立王国、摧毁敌人的那一位。他就是那一位。而为了让我们相信基督有能力这么做,在第8章和第9章,马太记载了他行神迹的能力,马太幷非随意这样记载的。我相信,他记载耶稣行神迹,是因为这与旧约先知的预言相联系。耶稣行过很多神迹——马太在第8章和第9章挑选了九个,三个三个一组——而且,在这些神迹中,我看到了旧约预言的实现。马太说:「这是弥赛亚。他实现了预言。先知说,他要在国度中行所有事情,而他已经让你们预先看到了。」这个王国要见证他胜过疾病的能力,胜过死亡的能力,掌管这些元素的能力,掌管大地的能力;在他第一次来时,他让人预先看到这些。要记得九个神迹中,头三个处理的是疾病,中间三个处理的是混乱,最后三个主要处理死亡。其中有一些重迭,但还是有一个一般性的焦点。
你还记得,当我们开始研读第8章,头三个神迹与医治疾病有关。现在让我将这一点放在处境中。先知以赛亚说,在第33章第22-24节——你不需要查考,只要听我很快地讲一下这些预言就好。先知说到将要来的国度,「耶和华是我们的王,他必拯救我们……城内居民必不说『我病了』。」在以赛亚书57:19中,先知再次说到在这个王国,「『愿平安康泰归于远处的人,也归于近处的人,并且我要医治他。』这是耶和华说的。」所以犹太人期待弥赛亚会在他荣耀的王国中,终结疾病。既然在堕落之前没有疾病,那么在恢复之后也不会再有。如果耶稣基督就是有能力这么做的那一位,那么他就一定能行出这样的能力,而这就是为什么马太告诉我们他有能力胜过疾病。
第二,接下来的三个神迹,我们可以在第9章中看到,这三个神迹处理的是胜过混乱的能力。物质世界里面的混乱,与鬼有关系的、属灵世界里面的混乱,以及与罪有关系的、道德世界里面的混乱。如果你读先知以赛亚,尤其是第35章,你会读到例如在处理物质世界的时候,当王国来了,弥赛亚要改变大地。沙漠要开花,就像什么?就像一朵玫瑰。而且江河会出现在沙漠中。地形将会改变。地理将会改变。如果弥赛亚要这么做,他一定会施展这样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在第8章中,马太要指出耶稣平静风浪的能力,作为他掌管物质世界的能力的证明。
同样,在混乱的领域,弥赛亚要来打败撒旦和他的小鬼们。但以理书第9、10、11章说到这个冲突,这个在圣洁的天使和堕落的鬼魔之间的互相作用;也谈论到最终,神和他的天使如何得胜。如果耶稣能够在最后那么做,那么他必须施展这样的能力。所以马太选了那个神迹,就是耶稣赶逐大群的鬼、一个军队的鬼,让他们离开格拉森的疯子,以表明他有能力在他的王国里这么做。
第三个混乱的领域是道德的混乱,就是罪,而第9章第1-8节就描绘了主洁净罪。因为以赛亚书33:24记载说,在王国中他们的「罪孽都赦免了。」那么,弥赛亚一定会赦免罪过,征服鬼魔。他一定要处理物质世界,医治疾病。而如果耶稣要声称自己是弥赛亚,他必须证明这一点;所以马太仔细地选择了这些神迹作为确证。
我们现在要来看第三类的神迹,主要是关于他胜过死亡的能力。与此相关的还有一些神迹,但我们主要看的是第18节至第26节。他使涯鲁的女儿从死里复活。现在,这主要就是以赛亚书第65章说的:弥赛亚有能力延长生命。但以理书12:2说,他将有能力使死人复活。如果耶稣是弥赛亚,那么他必须施展这种能力,而这正是他使涯鲁的女儿从坟墓中活过来时所做的。
他不仅有能力胜过死亡,而且甚至有能力胜过人死去的器官,例如他们的眼睛、耳朵、舌头;而这正透过今天要读的段落表明出来。让我给你们读两段旧约的预言。第一段来自以赛亚书29:18。这里直接讲到我们今天看的段落,也讲到弥赛亚来的时候的国度和日子,经文说:「那时,聋子必听见这书上的话,瞎子的眼必从迷蒙黑暗中得以看见。」然后是以赛亚书35:5-6,就是当国度来临的时候,「那时瞎子的眼必睁开,聋子的耳必开通。那时瘸子必跳跃像鹿,哑巴的舌头必能歌唱」。所以,旧约说,聋子要听见,哑巴要讲话,瞎子要看见,瘸子要走路,而且弥赛亚要赋予死去的器官以生命。视听神迹,这正是你在马太福音9:27-33所见,这是另一个确证,另一个事实表明,耶稣就是预言的弥赛亚,因为他明确地实现了这些预言。
请容许我加一个注脚。你越研读新约,新约就越明显地告诉你,耶稣第一次来的时候,以一种夺目的方式表明了他将要来的国度是什么样。例如,当他被带到山上变相时,他脱去了肉身,显出他的荣耀给你们看。之后,在五旬节的那一天,他们全都被圣灵充满,开始说起其他语言,经上说:「这正是先知约珥所说的。」换句话说,这是一个例证,关于他荣耀国度最后完全的形式、最终要来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这样,他的生命让人瞥见那最终的能力所要彰显的样子。马太并非随意挑选这些神迹。他幷不是仅仅因为他喜欢这个故事,所以就抛出来。它们很明显是为要给我们关于预言实现的完整范围,幷且向我们确证说,耶稣不是别人,正是应许的弥赛亚。
现在,我们来到视听神迹之处。请看第27节:「耶稣从那里往前走。」暂且停在这里。从哪里?只是从涯鲁的家中、从涯鲁的邻舍,是同一天;现在已经是晚上了。忙了一天使死人复活、医治血漏的妇人、或许还与施洗约翰的门徒以及法利赛人对话。很忙、很忙的一天。傍晚,他离开涯鲁的家。要记得,有一大群人围着他。他实际上有两类群众:一类是那些一直跟随他的群众,那些拥挤走过迦百农狭窄街道一直到涯鲁家的群众,那些当他医治血漏的妇人时也在场的群众,那些被他的神迹所吸引、仍在寻求神迹的群众。现在,还有另一类群众加了进来;那是负责哀哭的人、受雇演奏音乐的人、吹笛的、以及为死人举行丧礼的痛哭妇人。当他使涯鲁女儿从死里复活的时候,丧礼就中断了。现在,他有整个的人性;他从那个地方退到他呆的房子;当他这么做的时候,故事就展开了。我想你们来看这个奇妙非凡的、主要施行的神迹。
首先,我们要谈谈两个盲人得医治;在第27节,这里说当耶稣离开涯鲁及其邻舍的家,「有两个瞎子跟着他」。瞎眼在埃及、在阿拉伯国家、在以色列都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一种常见的混乱。事实上,福音书所记载瞎眼得医治的故事,多过其他类型的医治。这可能表明了瞎眼多么常见。贫穷以及随着贫穷而来的不卫生环境,耀眼的阳光、过度的灼热、吹来的沙子、事故、战争、容易感染的有机组织;所有这些都会导致瞎眼。许多人一出生就是瞎眼的;很常见的是,他们一出生就瞎眼,是由一种淋病造成的。有时候甚至不晓得这种病存在于母亲里面;然而,当孩子从子宫出来,那些寄居在母胎里的特定细菌就会在眼结膜找到栖息之地;当这些细菌定居下来,它们就会开始繁衍;只需要不到三天的工夫,孩子就会永久性失明。这就是为何在今天要在初生婴孩的眼睛里滴杀菌药水。
这或许也是约翰福音9:2里门徒心中所想的问题,当他们看见天生瞎眼的人,他们说:「是谁犯了罪?是这人呢,是他父母呢?」这个问题当中包含着一种神学,但这个问题里面也有一种药,或者生理方面的东西。他们可能在说:「他瞎了,是因为他父母的罪吗?」因为在一个罪恶环境中感染的性病,经常成为孩子失明的原因。所以这对于天生瞎眼的人是一个常见的事情。也有容易感染的有机组织,以及通常导致沙眼的病毒。磺胺类的药今天已经很好消除了这个疾病。但是当时所有这些事情都产生瞎眼的问题,这似乎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瞎眼的人聚在一起。一群瞎眼的人聚在一起是很常见的状况;因此,我们的主有一次对法利赛人说:「你们就像瞎子领瞎子,都跌进坑里。」
所以我们看到了这些人的状况。第二,我们看到了这些人的喊叫。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两个人跟着他。他们在人群中推挤,虽然瞎眼,但尝试留在人群中;当人群离开涯鲁邻舍的家时,他们也与其他人一起推挤。当他们喊叫的时候,他们说:「大卫的子孙,可怜我们吧!」他们实在很勇敢。他们并不害羞,也不退缩。他们边推挤着边说。毫无疑问,他们听说了耶稣。毫无疑问,他们是在涯鲁家中人群的一部分,他们也一定知道复活的事情。
我要停下来在这里加一个解释。总是有很伤心的人、受伤的人、不健全的人、被抛弃的人、沮丧的人、伤心的人、孤独的人、犯罪的人、内疚的人来跟从耶稣。你从不会找到什么自足的人。你从不会找到有人认为他们资源充足。你从不会找到有人真的没有什么问题。我这个星期和一个人聊天,我对他说:「我可以给你介绍基督。我可以和你聊基督。如果你真想知道,我可以把基督告诉你。」他说:「我不想知道。我没有任何知道的需要。」在这种状况下,可以做的事情是祷告,求神让他绝望,因为总是那些绝望的人来就耶稣。
现在,这个人和他的朋友在哭泣,这里的哭泣是一个有趣的词。这个词可以有很多可能的诠释,但这个词基本上的意思是喊叫或者尖叫;在福音书中,这个词被用来形容一个发疯的人,正在大喊大叫,或者莫名其妙地说胡话。这个词被用来形容癫痫病患者。在马可福音第5章,这个词被用来形容格拉森的疯子,他被鬼附,大喊大叫。在马可福音第15章,这个词被用来形容我们的主在十字架上;经文说:「耶稣又大声喊叫,气就断了。」在启示录12:2中,这个词被用来形容一个妇女,因为分娩的痛苦而大叫。这个词可能指的是无法明白的喊叫,如在上面这些例证中我们所见,在痛苦中的喊叫。我觉得这个词很有意思的地方是,他们不单单大喊大叫,而且在大喊大叫之中,他们实际上也说了一些可能明白的话,例如:「大卫的子孙,可怜我们吧!」但喊叫并非一个预先计划的、迂腐的、学术性的东西。他们是在痛苦、绝望和有深深需要之中喊叫,乞求。这种绝望,就是重生所得以产生的地方。
除了他们的大喊大叫,他们还说了这些话。请再读一次第27节;很重要的宣称。他们说:「大卫的子孙。大卫的子孙。」他们为何这么说呢?他们为何叫拿撒勒人耶稣是大卫的子孙?他们知道耶稣从约瑟这个大卫家的后裔那里传下来的家谱吗?我不确定他们是否知道这一点。他们知道什么呢?大卫的子孙这个词是犹太人对弥赛亚常用的称呼。大卫的子孙,这是犹太人常用来称呼弥赛亚的。马太晓得,这就是犹太人承认的关键。这就是为什么,在马太福音头一章头一节,马太以此开始。马太写道:「亚伯拉罕的后裔、大卫的子孙耶稣基督的家谱。」这是什么?这是一个弥赛亚式的确认。他就是应许要来的那一个;大卫的子孙这个称号就是所有关乎先知所说的统治、王权、君王身分的概念。你看到,旧约说过,弥赛亚首先要是一个妇人的后裔。这是一个人。
随后,神要通过人来拯救人。但从所有那些神本可以拣选的人当中,神在创世纪第22章中缩小了范围;他说的不仅是妇人的后裔,而且说的是亚伯拉罕的后裔。神将其缩小到了亚伯拉罕。而从所有那些亚伯拉罕所出的人中,神不是拣选任何人,而是拣选了犹大的后裔;如创世纪49:10所说从犹大出来的那些人。神说,我要再次缩小到大卫的后裔。所以弥赛亚是从人来,从亚伯拉罕来,从犹大来,并最终是从大卫来。这就是为什么撒母耳记下7:12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宣称,是神对大卫的应许:「你寿数满足与你列祖同睡的时候,我必使你的后裔接续你的位,我也必坚定他的国。他必为我的名建造殿宇,我必坚定他的国位直到永远。我要做他的父,他要做我的子。」这个应许在所罗门那里并没有实现。这指的其实是基督,大卫的儿子,而每个犹太人都知道如何诠释撒母耳记下第7章。他晓得,最终,大卫的一个儿子会来。
在路加福音第1章中,圣经在第32节告诉我们,天使说:「他要为大,称为至高者的儿子;主神要把他祖大卫的位给他。」第69节说:「在他仆人大卫家中,为我们兴起了拯救的角。」第2章第4节说:「约瑟也从加利利的拿撒勒城上犹太去,到了大卫的城,名叫伯利恒,因他本是大卫一族一家的人。」使徒行传第2章也将基督等同于实现给大卫的应许;保罗在书信中也确认了这一点;约翰在启示录中也同样如此。一次又一次,基督被称为大卫的儿子。
请暂时与我同读一些我认为最重要的经文。马太福音21:9,我希望这能够深深刻在你的心中;这些你看到耶稣荣入圣城的时候。百姓呼喊着赞美他,将棕枝铺在他的脚下;他们喊叫着。第9节说:「前行后随的众人喊着说:『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然后他们说:「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高高在上和散那!」他们说,这就是弥赛亚。和散那的意思是现在就拯救。他是奉主名而来的,他是至高者的代表。他就是神自己。所以,就是这些民众给了耶稣这个弥赛亚的称号,顺便一提的是,这些人是变化无常的;在所有关乎弥赛亚的称号中,没有一个比大卫的子孙更加直接。请翻到马太福音第22章。这些变化无常的民众晓得,大卫的子孙是给弥赛亚的恰当称号;不仅如此,那些从不相信基督的法利赛人也是如此。在马太福音第22章中,法利赛人聚集在一起。耶稣问他们说:「你们认为基督(或弥赛亚)是谁?他是谁的子孙?」法利赛人说:「大卫的子孙。」换句话说,你现在可以回到马太福音第9章,法利赛人和变化无常的民众,他们每个人都晓得,大卫的子孙这个称号,指的就是弥赛亚自己。
在第27节中,当这两个瞎子过来时说:「大卫的子孙。」我相信,他们毫无疑问地确信,他们相信这就是等待已久的弥赛亚。这是一个合法的后裔,以色列的王;或许他们想起了以赛亚书第35章,他来的时候要医治瞎子。顺带一提的是,你要记得,施洗约翰的事奉已经很广泛且有效;他的事奉就是要加强对弥赛亚要来的期待;在这个被加强的期待中,这个时候的人们活在期待中;当耶稣来,并且能做那些他所能做的事情,甚至使死人复活时,对一些人、包括这两个瞎子而言,很明显这就是实现他们的期待的那一位;所以他们给予他弥赛亚的称号。
你说,「好吧,变化无常的民众也是这样。」是的,我们在这里要停一停,看看他们是否比变化无常的民众更真诚。他们所呼喊的其他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晓得他们是否真诚。他们说:「大卫的子孙,(什么?)可怜我们吧!」他们不仅有认识,也有正确的态度。他们深感有需要,而且我相信,他们所感受到的灵性需要,就像他们所感受到的身体需要一样深,甚至更深。他们相信,耶稣就是弥赛亚。他们从自己所经验到的事情出发,相信他有能力带来天国的祝福。然而,他们知道他们是不配的,而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求耶稣可怜。这是你不会在法利赛人的请求中听到的,因为法利赛人自己感到足够。他们认为他们做了神所期望的一切。他们认为,他们已经赚得了神赐予的一切。因此,不需要被可怜。你看到,可怜的意思,就是给你那些你不配得、无法赚得的东西,或让你保留那些你确实配得的。
在路加福音第18章中,法利赛人上圣殿祷告,说:「我感谢你,我不像别人勒索、不义、奸淫。我做了一切当做的。我给予、我奉献、我祷告、我禁食,我做了所有事情。」而那个在角落里的人捶着胸说:「主啊,开恩可怜我——什么?——这个罪人!」耶稣说:「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为义了。」法利赛人从不会要求怜悯,因为他从来不会想到自己需要被怜悯。但这两个人瞎子来了,不仅带着对耶稣是谁的正确理解,而且带着对他们何其不配的正确理解。他们寻求怜悯。他们找对了人。他是如此怜悯。
我写过一本书,《天国的生活》。其中有一个部分,我谈的是主何其怜悯。这段话再次对我的心说话。请容我给你们读出几句:「他是世间最有怜悯的人。他接触病人,医治他们。他接触瘸腿的,使他们双脚能再行走。他医治瞎子的眼,聋子的耳,哑子的口。他找到了妓女、税吏,以及那些堕落的、醉酒的,幷引他们进入他爱的怀抱,拯救他们,让他们重新站立起来。他与寂寞者在一起,让他们感到被爱。他与小孩子一起,拥他们入怀,爱他们。地球上,从来没有人有这个人那样的怜悯。一次,一个丧礼的队伍走过,他看到一个母亲因儿子死去而哀哭。她已经是一名寡妇,如今她连照顾她的孩子都失去了。谁来照顾她呢?耶稣让丧礼的队伍停下来,将他的手放在棺材上,使这个孩子从死里复活,因为耶稣真的关心。」
这就是主:满有怜悯。希伯来书2:17说,「他凡事该与他的弟兄相同,为要在神的事上成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提多书3:5说:「他便救了我们……乃是照他的怜悯。」以弗所书第2章说:「他有丰富的怜悯。」但以理书第9章说:「主我们的神是怜悯饶恕人的。」耶利米哀歌中,有一段是所有关乎怜悯的段落中最美的,说:「我们不致消灭,是出于耶和华诸般的慈爱,是因他的怜悯不至断绝。每早晨这都是新的,你的诚实极其广大。」他是有怜悯的神。他有怜悯行医治,有怜悯行拯救,他的怜悯也给予这两个绝望的人。所以,他们跟着走。他们有正确的认识。他们有正确的态度。喊叫表明他们相信他是弥赛亚;祈求他能将他们不配得到的怜悯给予他们。对我而言,很有趣的是,耶稣幷没有注意他们。一点也没有。他让他们就这样倾吐他们的心声,坚持不懈地表明他们的真心,作为将他们从变化无常的人、从路过的人、从肤浅的人中分别出来的一种方式。如果信心是真的,他们就会坚持。他们不会转离,直到他医治他们。他们会跟随他,所以他要试验他们的信心。他使信心发挥到极致,以便证明这是真的。所以我们看到了他们呼喊的情况。
第三,对质。在第28节:最终,他回应了他们。但请看发生了什么。「耶稣进了房子。」什么房子?我不晓得是什么房子,但我想或许是彼得在迦百农的房子。他们仍然在迦百农城里,这城在加利利海的北岸;他们正回来。他要回家,这家就是他要去的地方。他有一个家在犹大地。那是马利亚、马大和拉撒路的家;这是最近乎他自己所拥有的房子了。他最终到家了,这一天忙得不得了,忙着教导和传讲、医治和行走,以及处理一大群人类,然后,他进了房子。请看经文所说:「瞎子就来到他跟前。」我被我们的主完全缺乏隐私所震惊:无情的压力,一堆无情的人尾随着他。他进了房子,他们也随之进去。我想,我们当中谁都无法想象,有这些悲惨的人在他的事奉中一直粘着他、毫无隐私,究竟是什么样的;只有夜深他离开,去到某个隐秘处祷告,才有一点隐私的时刻。
最终,在房子里,他无法避开他们;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真相。我们在这一章中见到每一个被医治的人都涉及到坚持不懈,这就是耶稣引出真信心的方法。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至今所看到所有的医治都不仅是身体的医治,也是灵性的转变;因为他深深地引出了他们的信心。那个麻风病人,他的朋友们,为了使他得医治,必须把屋顶打开。这就是坚持。他们没有说:「你看,那里这么拥挤。查理,我们改天再来吧。」不,他们打开了屋顶。那个官长说:「我的女儿死了。」耶稣就启程了。他停下来时,民众围在那里,他医治了患血漏的妇人;他与她谈话,你可以想象那个官长多么着急和焦虑。他的女儿死了,时间在流逝,耶稣还容许这个插曲继续。这个患血漏的妇人摸耶稣衣裳的穗子,而耶稣幷没有就这么算了。耶稣问:「谁摸我?」耶稣将这名妇人引出来,与她短暂交谈。耶稣使她肯定了自己的信心;在此,耶稣使瞎子一路跟着他到房子,而在房子里,耶稣终于转向他们。
在第28节,「耶稣说:『你们信我能做这事吗?』」我认为问这个问题的目的不是要否定他们相信他是弥赛亚的信心,这一点他们在「大卫的子孙」这个陈述中确证了。我认为这并非关乎他们是否相信他有能力做这事。我相信,他这么问他们首先是要听他们自己宣告信心。使徒保罗说:「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神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我相信他是要引出一个口头的宣告。他们或许会说:「好吧,我们认为他可能有能力。」但他想要确证他们信心的真实,而这个信心可以证明真正的归信需要具备什么。他说:「你们信我能做这事吗?」他们说:「主啊,我们信。」
「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什么?——为主。」这就是他们信心的确证;他实际上是说:「你相信我在这里,我就是要展示神能力的那一位,而不只是一个政治领袖吗?」你们相信我代表着神的能力,来医治你们的盲症吗?我在这里,就是神自己的使者,我的国是神圣的,你们愿意确证我的主权吗?」
正如之前所说,信心对于医治并非必要。福音书中充满了很多次耶稣医病、但人没有任何信心的故事。福音书对他们是否有信心不提一词。但信心对于皈信来说却是必要的,他想要带这里人到达他们信心会带他们去的地方。当一个人说「我需要怜悯」,当一个人说「你是应许要来的弥赛亚」,当一个人说「我信你有神的神能」,当一个人说「是的」、幷用「主」这个称呼,这些就代表着完美的、有救赎性的信心。耶稣正将他们引到这里。我相信当他们说「主啊,我信」的时候,虽然「主」可以仅仅代表「先生」一词的尊贵称呼,但因为所有这些伴随的事情,我相信在这里这个称呼含有所有可能的意义。我相信,这个称呼充满了惊叹和敬畏。我相信这个称呼充满了爱、崇敬、敬拜、顺服和虔诚。这个称呼是具有救赎性的确证。「主啊,我们信。」
所以第四点,我们从这里转移到人的归信。我看到了他们的状况。他们是瞎子。他们喊着说:「大卫的子孙,可怜我们吧!」接着是对质:「你们信吗?」「主啊,我们信。」如今,到了归信的时候:我相信我们必须用这个词,因为这个词比医治这个词要大。第29节:「耶稣就摸他们的眼睛,说:『照着你们的信给你们成全了吧!』他们的眼睛就开了。」我相信,他们不仅是身体的眼睛开了,而且在此刻,信心的花朵完全绽放,他们成为了神的孩子。
耶稣经常摸人。他经常表达神的温柔。他触摸他们的眼睛。如此简单,我喜欢这一点。没有虚张声势。他没有说:「请退后,因为我的能力随时要爆发。」也没有站在大石头上说:「瞧瞧!」你晓得吗?没有这些。如果你是神,你要面对的是这对瞎子,那么你不需要花很多力气。可以使人从坟墓里复活的那一位,当然可以处理这些瞎子。他所做的就是摸他们的眼睛。第30节经文说:「他们的眼睛就开了。」在这里用不定过去时态,说出了令人惊叹的事实,那种难以想象的快乐,他们忽然间就能看到。请注意第29节末尾的词组:「照着你们的信给你们成全了吧。」「照着你们的信」是什么意思?好吧,他们有多少信心呢?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可以得医治吗?是的。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可以被拯救吗?是的。如果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可以被拯救,那么这就是他们所获得的,因为这是按着他们所领受的信心。我认为在医治中,信心不是一个问题。我认为在拯救中,信心才是一个问题。「你的信足够大,以至于包含了拯救,所以给你们成全了吧。」这就是他们信心所在之处。信心本身不算什么。 你知道吗? 没什么。
德兰溪总主教在1902年写了一段话。我认为非常精彩。他所写的正是关于马太福音的这段记载,他这么说:「信心本身不算什么,不过是一个接受一切的器官。请注意听。信心是一个引导性的纽带,连结人的虚空和神的丰富;在此信心拥有一切价值。信心是一个桶,神恩典的泉源注流进去,没有信心,人就不可能从救恩的井中打出生命的水。因为井很深,且人自身没有什么可以用来打水。信心就是一个钱包,钱包本身无法使拥有钱包的人富有;钱包实际上只能通过里面所包括的财富才使人富有。」
这是一个关于信心的伟大宣言。信心就是一个桶,浸入救恩的井中。信心就是一个钱包,本身不是财富,但包含着财富。藉此,我们领受神满有恩典地给予我们的东西。而他说:「你的钱包足够大,可以领受我所给你的。你的桶足够大,可以打救恩井中的水。」
「『照着你们的信给你们成全了吧。』他们的眼睛就开了。」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是的,他有能力赋予视力;他有能力施行拯救。我看到了状况、呼喊、对质、归信。现在请听他在第30节中给他们的吩咐:「耶稣切切地嘱咐他们,说:『你们要小心,不可叫人知道。』」哦天啊。这太 可怕了。「不可叫人知道。」那我们要做什么?四处走,把眼睛闭上,撞到东西,就只是为了假装吗?了解我们的人要明白了,他在这里要说什么?他是很认真的。经上说:「他切切地嘱咐他们。」顺带一提的是,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的动词。这个动词甚至是用于形容马的鼻息声。耶稣真的这么说:「不要让任何人知道。」在马可福音14:5中,有着责备某人的意味。那么,为什么呢?有人说:「他想要隐藏他是行神迹之人的事实。」当然,他不想隐藏这一点。他在公共地方做这些事。这并非理由。「他一点也不想有任何人发现。」这也不可能是真的,因为他的朋友和亲人马上就会发现,不是吗?他要走进去,他能够看见了。
所以一定有比这更大、与之不同的一些东西。幷非他想要隐藏自己施行的神迹,否则他就不会在公开场合这么做了。并非他不想任何人晓得,因为每个围在此人身边的人都将要知道。但为何他告诉他在哪里都不要传播这件事呢?让我告诉你为何他这么做。第一,瞎子作出的宣告是「大卫的子孙」,这是一个弥赛亚式的称呼;四处宣告耶稣是弥赛亚、大卫的子孙、承受宝座的后裔,这真的会惹来麻烦。首先,犹太人不会理解,因为耶稣不是通过犹太人的建制而来;其次,罗马人不会理解,因为凯撒才是王。最终,如果你知道基督的故事,正是这个关于他是王的确证,带他上了十字架;他现在要说的是,「现在还不是时候这么做。」神有神圣的时间表。第二,当人们听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会倾向于想见到他,但只当他是一个施行神迹的人,这会造成某种危险和没有必要的宣传。
你还记得约翰福音第6章,当人们看到他喂饱五千人,他们就立刻想要他作王吗?后来圣经说,耶稣在他们一路跟随他之后,对他们说:「你们来找我不是因为我所说的,而是因为你们想要免费的食物。」所以他不得不处理他们要他作王的问题;他也不得不面对报复的问道。他说:「时候还没有到,所以不要现在开始。」直到第10章,他真的开始差遣使徒带着正确的信息出去;他不想有像这两个瞎子那样的新人带着一个令人困惑的信息,却没有准备充足。
第三,我相信,他仍然想要人们为自己作出结论。我认为他想要人们不是通过道听途说,而是来亲眼看看。如果这些人超越了认识他们的人的圈子,开始传播,人们会说:「我们怎么知道你真瞎假瞎?我们不信。我们不吃这一套。」如果人们亲自来,自己下结论,倒要好些。
他不想要一个反复无常、不成熟的运动来捧他为王。他不想很多人跟从他的时候,却没有悔改、也不理解天国,只不过是找寻一种看戏的氛围。他不想要人代表自己,在错误的地方,在错误的地点,开始一场革命。所以他说:「什么也不要说——我很认真的。什么也不要说。」很是严厉。你知道他们做什么了吗?第31节:「他们出去,竟把他的名声传遍了那地方。」正是他告诉他们不要做的事情。好吧,这可以理解。我的意思是,如果你瞎了,现在又看见,你一定很想告诉人,对此感到兴奋。我猜这是一种罪,只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犯的罪,但还是罪;所以我称之为人的偏执。他们被吩咐,但他们却偏偏不遵行。
我想继续看第32节。故事没有在那里结束。你看到:他们是瞎子。他们呼求道:「大卫的子孙,可怜我们。」接着是对质:「你们信吗?」然后是归信:「照你们的信。」再是吩咐:「不要说出去。」但人又偏执:他们到处说。最终,是委身:人的委身。我们或许怀疑,如果他们所做的只是跑出去、立刻悖逆,那么他们是否真是神的儿女;但我想要给你看他们做的另外一些事情。第32节开始:「他们出去的时候,有人将鬼所附的一个哑巴带到耶稣跟前来。」这里的希腊文单词在马太福音11:5中翻译作聋子。该词可能既有聋的意思,也有哑的意思。
这个人可能是他们的一个朋友。他们是瞎子,这个人是聋哑人;他们立刻出去,他们捉住他们的朋友,「被鬼所附,带到耶稣跟前来。」这是人的委身。与他们一同行乞的一个人。聋是很常见的。然而,对这个人而言,他的聋哑在第32节中很具体地辨别出来。他被鬼附了。他因鬼而变成聋哑。我们看圣经会发现,鬼有可能影响人们的身体。它们已经如此影响了这个人;但我们的主也有能力胜过。
所以我们在第33节中发现:「鬼被赶出去,哑巴就说出话来。」这里甚至没有告诉我们主如何做到的。再一次,这里没有大张旗鼓地宣扬主的能力,因为他的能力实在很多。这对他而言不过是小事。他赶鬼,这人就说出话来。请听,这里完全没有说这人的信心。我们不晓得,他是否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不过说:「得医治吧。」就这么多。完全没有记载他的信心,完全没有记载他的救恩;但我们发现,这两个瞎子立刻成为对基督有用的人,因为他们带其他人来见他。我很高兴故事停在这里。是的,他们很软弱,又不顺服;但他们足够委身,以至于带乞丐同伴来见基督。
这是很简单的故事;但我认为这是马太福音所有关乎救恩的美丽类比中最美的一个。他们的眼瞎成为灵性上眼瞎的类比。因为罪而失丧,而变瞎;通过这个故事的发展,你就可以看到它就是救恩的类比。首先,他们有一个需要。他们是瞎子,他们也知道这一点。这就是救恩开始的 地方。没有人会来到神那里,除非他感到有需要,除非他知道他看不见。他是瞎子。他没有什么资源。他没有盼望。他无法辨别真理。有一种绝望感。
有了需要,紧跟着就是认识。他们发现了耶稣是谁;他们晓得他是救赎主,是弥赛亚,是大卫的子孙。他们的认识是对的。他们的认识,源出于他们的需要。他们想要认识,他们就找到了真理。这就是救恩如何产生的。首先,有一个深深的需要,出于这个深深的需要,就开始寻找正确答案。然后跟着是一种罪疚感。他们说:「可怜我们。我们在这里不是要告诉你,我们配得什么。我们在这里是要告诉你,我们需要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是我们不配得的。」救恩就是如此。你来,带着对怜悯的呼求。
第四,信心。他们说:「是的,主,我们坚持要跟随你,向你呼求。这不就是我们信心的证据吗?」旧约说:「你们寻求我,若专心寻求我,就必寻见。」所以救恩从一个需要开始,然后是关于解决方法的认识,接着是你不配得这个解决方法的罪疚感,再就是坚持寻求的信心,以及随之而来的悔改。「你信吗?」「是的,主」,这是对主身分的确证。顺服、献身、爱:「是的,主,我们信。」然后是归信:「照着你们的信给你们成全了吧。」你晓得归信之后经常跟着的是什么吗?软弱。是的。不顺服。为什么呢?因为当你重生的时候,你就是一个在基督里的新生婴孩,对吗?而婴孩通常不晓得如何辨别。他们不晓得关乎神的深奥事情,的确是有一定的软弱,有些容易不顺服。有时候甚至他们渴望不顺服。
但最终,故事结尾表明他们的有用。他们想将其他人带到耶稣基督那里。这对于一个新基督徒来说是如此真实。他们不晓得其中涉及什么。他们只不过是抓住了离他们最近的聋哑人,拉他进去,说「主啊,看这里。」我不认为主医治这个人是因为他的信心。经文没有说。我认为,主医治这个人是为了向这两个瞎子表明,他们在扩展主的国度上是有用的。
所以这是关乎救恩如何在一个生命中出现的美丽画面。弟兄姊妹们,耶稣是弥赛亚。如果你还没有认识这一点,那么你还是在反对所有证据。如果你还没有归信,如我们看到的这些人的生命所经历的那样,那么你还在黑暗中,对你的罪盲目;你不需要如此,因为基督献上自己,驱散了黑暗。
乔治·泰勒曾写道:「哦,主啊,我们又瞎又哑。我们来到你那里,希望可以看见,可以说话。你用真理的亮光,触摸我们的眼睛。你教导我们的嘴唇,歌唱赞美你。
帮助我们,让我们感受到自己充满悲痛的夜晚。穿越这一切,来寻求你的光,直到我们领受那喜悦的句子,『照着你们的信给你们成全了吧。』而后,我们快快地带那个哑巴到你跟前,直到借着你的恩典,所有人都能看到、都能歌颂的一天。」
让我们一起祷告。父啊,为今早的时间感谢你,我们可以细细考察这个美妙的故事。感谢你,当有一天,我们进入你永恒的同在时,我们将得以与那天你所救赎的那两个人见面。感谢你,因为你一样等待每个罪人,当他们感到有需要,晓得他不配,晓得你是答案,晓得藉赖信心坚持,并公开悔改。你等待,要使他们归信;而后,甚至在他们软弱的时候,也使用他们,扩展你的国度。主啊,为了你在我们里面所做的这一切,为了你借着你的灵透过我们所能够成就的一切感谢你。父啊, 我们祈祷,你将吸引你所要吸引的人,来到这个祷告的地方。感谢你,为了你今天给我们的话语,给我们美好的一天,因为我们顺服你的话语和你的旨意。奉耶稣之名,阿们。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and sold as a book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