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的喜乐,进入到马太福音第10章。从第10章这里开始,我们将研读一个新的部分,新的层面。这一章的第1节以主对门徒的呼召和委任为标记。然后在第2节,他们作为使徒被差遣。对主来说,那是他事工类型的一个转变。是对十二门徒训练的关键部分。是马太对君王自己事工的新定位。我真的相信,当我们学完第10章后,我们将会了解很多关于门徒训练的道理,主的服侍与教导,因为他训练门徒接续他的服侍。我们一起学习这章的时候,生命将受到巨大的影响,因为这会触动我们对耶稣基督的服侍。
主看以色列,甚至整个世界,如同一个可收获的巨大禾场,因此在第37节他说:「要收的庄稼多。」这与每个人都有关系。他看到众人来到他面前。他看到的,就是所有人,以致于整个世界,都如将被收割的庄稼。我们分享过,收割就是指审判。耶稣是透过不可避免的审判来看他们,也是透过不可避免的世界末日来看他们;他们是无可避免的,不可阻挡地朝向地狱走去,面对审判。他们就是麦谷,或者要被烧毁,或者收入仓库中,或者被聚集起来,或者被丢弃。他们被牧人出卖,那些是假牧人,他们伤害他们,殴打他们,使他们残缺,任由他们死去。
当耶稣看到人们的境况,他怜悯他们,这是第36节说的。从字面上看,他感受到他们的痛苦,他遭受痛苦,深深地忧伤,如同他自己经历他们的痛苦一样。而在此之后,在第38节,他呼召他的门徒,要他们祈求庄稼的主差遣做工的人出去收庄稼,因为很明确的就是,他自己不能这么做。所以,我们进入到马太福音一个新的层面。随着主将这十二个人加入他自己的事工中,他们可以增加收割这片禾场的潜力,这禾场是必须收割的。
所以主要他们祷告。之后,来到第1节,主呼召那些他要求他们祷告、做这事工的人。首先在38节,是祷告,然后在10:6,是出去;然后在第7节,是传讲。那些祷告的人成为出去传讲的人。当他们开始以基督的眼光看世界的时候,当他们以耶稣的眼光去看的时候,当他们以耶稣所拥有的怜悯心肠去体会的时候,他们就开始祷告。当他们开始祷告的时候,他们也开始看到他们需要出去:去警告人们关于审判的事情,邀请他们进入神的国度。祷告是从来都不够的,你明白吗?你不能只满足于自己的祷告,你也必须要有出去的意愿。
马丁路德有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也是一个修士。他们都是天主教徒。 但是,路德确信称义不是通过肉体和律法,而是通过信心称义,他这样相信,因为圣经是这么说的。他决定要改革天主教,他将要直面这场战役,成为对抗者。他的朋友对他说,我将会支持你,因为我同样的相信你所做的事。他们达成协议:路德将进入世界去战斗,而他的朋友将会退避到一间修道院里,为路德的任务祈求神,寻求神。他将举起双手,通过祷告,来进行抗争。那就是他们的开始。马丁路德面对激烈的斗争,他告诉他的朋友,他的朋友更加迫切地为他祷告。
传记作者说,一天晚上,他的朋友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他看见这个世界如同一片田地。当他在梦中察看这片田地,看到它延伸到整个世界。他又看到一个隐士穿过那个像地球一样大的田地。这个梦显示这是不可能的、令人心碎的任务。他在梦中更加定睛地观看,看到那个男人的脸,就是他的好朋友马丁路德。他醒了过来,立刻去找路德,他对路德说:「我不祷告了,因为神向我显示祷告是不足够的。我自已也一定要投入这工作中。」所以,他离开虔诚的独处,进入战斗中,与他的挚友并肩作战。
我认为,马太福音第10章说着同样的事。那个独处的人,就是耶稣基督,他曾经独自穿越这片田地,直到现在。而现在,他要呼召其他十二个人作为传道人。他要委任他们成为他个人的大使,将他们差派出去。第10章是最初差派他们出去的记录,差派他们出去,警告人们将来会有不可避免的审判。
这段经文的主旨是从第5节开始。从那里到这章结束,你可以看到关于门徒训练的最佳教导。这最棒的教导,说明当你参与基督的事工,将要发生什么事,以及传讲并代表主耶稣基督有什么奇妙的洞见。请相信我,这段经文将会教导我们,改变我们,这是我确信的。在我们进入第5节之前,我们必须先查考前四节;这四节经文用语简单,但含义深刻且丰富。
这四节经文包含三个特点,也就是主差派十二个门徒的三个要素:第一,他们的开始,第1节;第二,他们的影响,第1节;第三,他们的身份,第2到4节。这次分享前两点。下次会谈到他们的身份。
我要向你们解释主耶稣怎样准备和呼召门徒,希望你们明白怎样应用到生活中。耶稣呼召十二门徒的模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门徒训练。我希望你们学习怎样训练别人。我希望你们学习神怎样训练你们。主训练门徒的模式,是我们可以效法的最佳例子。
首先,我们来思想第一点:开始。使徒的开始,我们看一句陈述:「耶稣叫了十二个门徒来,给他们权柄…」或者这样说:「耶稣的呼召临到十二门徒,他赐给他们权柄。」当我读到「耶稣叫了十二个门徒来」,我开始想,他是怎么做到的?他是怎么开始的?他是怎么让他们参与的?他是怎么使他们回应他的呼召,然后差派他们出去的?
希腊文词「呼召」包含呼唤和朝向的意思。意思是呼唤某人朝向你,以便你可以跟他面对面。「呼召」一词有这样的概念,就是面对面的呼唤,以便一个人可以得到从对方而来的委派。这是正式的委派。耶稣呼唤他们,来到自己面前,给予他们命令,给予他们任务,差派他们,指示他们。这个词和使徒行传13:2用的是一样的词,在那里神呼召安提阿教会的领袖。可以说是正式的委任。
所以,现在是委任门徒的时刻,如果你注意到第2节,他说他们是十二使徒。在第1节说他们是门徒;在第2节说他们是使徒。当他们学习的时候,他们是门徒;当他们被差遣的时候,他们是使徒。门徒意味着学习者;使徒意思是被差遣。首先他们是学习者,然后他们被差遣。
所以,他们从第1节的学习者过渡到第2节的被差遣者。他们已经受过训练,现在他们被差遣出去。主呼召他们与他一起同工。他呼召他们,聚集那些失丧的、受伤害的、疲乏无力、没有牧人的羊群。马太福音13章告诉我们,人子要差遣天使,把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恶的,从神的国里挑出来,丢在审判的火中。
现在是传福音的时候。现在是传讲天国的时候。第6节说,要进入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告诉他们天国近了。所以,这是训练十二门徒的关键点,我希望我们可以聚焦在这里。
基督训练门徒基本有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他们的救赎,或者他们的相信。如果你有时间,可以看看约翰福音1:35-51,那里记载耶稣呼召人来相信他的例子,或者呼召他们接受主的救赎的例子。主就是这样呼召十二门徒。他呼召了很多人,但是在约翰福音第1章,他精确的指出当中几个,我们都知道他们。那是最初的呼召,他们被呼召来相信耶稣。在相信的意义上,他们被呼召到基督跟前。但是在那之后,他们重返自己的工作,回到世俗的职业中,回到他们家中。
第二个阶段记载在马太福音4:18-22,这是训练十二门徒的第二个阶段。经文说:「他看见弟兄二人,就是那称呼彼得的西门和他兄弟安得烈,在海里撒网;他们本是打鱼的。耶稣对他们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
现在,他们已经相信了耶稣,我相信在我们所说的救赎或者相信的意义上,他们已经悔改得救了。他们已经相信基督了。根据约翰福音第1章的记载,他们确认耶稣是弥赛亚。但是现在,耶稣呼召他们放下渔网,放下世俗的工作,离开他们的家,紧紧的、完全地跟随他。这是他们的呼召,耶稣呼召他们进入传福音的事工中。第一个阶段:他们被呼召而得着救恩,现在第二阶段:他们被呼召永远跟随耶稣,他要使他们成为得人的渔夫。
如果你愿意从这个角度看,这是他们所领受的教导。他们被召离开工作,他们被召离开他们的生计,他们是成年男子,他们被召离开他们的谋生事业,去跟随耶稣三年,接受训练。这是他们的学校。
顺便一提,他们的训练包含很多人,无论耶稣去到哪里,都有一大群门徒跟随着。根据约翰福音第6章,一些人在耶稣身边徘徊,一些人离开,不再跟随他。但是,在这特别的一组人当中,有十二个门徒,他们和其他人一起受训,或许更特别的是,因为主知道他们十二个人是特别的。
首先是他们相信耶稣,然后是参与事工,现在到了他们受训,被呼召的第三个阶段,就是他们被差遣。这也是我们来到的马太福音10:1。第三个阶段是他们被差派出去,马可告诉我们,他们是两个两个地被差派出去,他们还没有准备好单独被差出去。他们需要彼此扶持。
我还要补充说,主在第三个阶段和他们密切合作。他像母鹰照顾雏鹰一样,他们开始飞行。他经常在那里,他们总是回头看,让他知道事情的进展。这是他们的实习阶段。这是他们第一次出去执行短期的任务,去做实习,感受外面的情况。体验过个人的工作之后,他们回到主那里,他们和主一起待很长一段时间,主教导他们更多的真理。
顺便一提。他们现在学习得更好,因为他们出去,知道问题在哪里,他们知道他们需要知道什么,当他们第一次带着伤疤回来的时候,他们有一些绝望。然后,对十二门徒训练的第四个阶段,是在耶稣复活后,是在升天之后。当基督回到天上的时候,他差遣圣灵来到他们中间,然后他们被分散到世界各地,使万民作主的门徒,那是十二门徒最终的差遣。
所以,有一个相信阶段,是呼召训练他们的阶段,那是第一个阶段的经历,然后到了最终的差遣。当我们进入第10章的时候,我们是在第三个阶段。这是他们在这个禾场的第一次经历,他不让他们走太远,只是足够远到能了解麻烦从哪里来的地方。从他们开始进入到事工中,所以我们称之为开始。耶稣亲手从所有跟随他的门徒中拣选他们出来;他知道他们是怎样的人,他甚至亲手挑选犹大,因为那符合预言的计划。他选择十二个人,他们要走遍世界建立教会,证明他弥赛亚的身份,确认他从死里复活,和他的死亡。他教导他们,教导他们,教导他们,教导他们,使他们可以成为福音的代表。
现在,在进行第二个阶段和第三个阶段的训练过程中,耶稣基本已经克服了他遇到的五个明显问题,我想和你们谈谈这个问题。在培训门徒过程中,这五个问题非常普遍。我知道主和我同工,因为从小的意义上说,我是被差遣的一位。我不是正式的使徒,今天没有人是正式的使徒,但是我也被差遣。这个单词对我来说仍旧是真的;我被差遣去传讲他的话语,你也是。但我看神在我生活中如何工作,我同样可以看到他如何在他们的生命中作工。有件事让我很兴奋,就是在他们的事例中,他没有太多事情要做,他也没有太多事情要做在我身上,那是非常令人开心的。他真的有一个杂乱的群组。
事实上,如果一些假宗教人士写下这些福音,如果耶稣是个骗子,想说服人相信他是神,那么他绝不会挑选十二个糟糕的人围绕在他身边。因为到了故事结束的时候,你会怀疑他是否能够和他们脱离关系,有些人可能会单单基于那一点而怀疑他的能力。当看到基督和软弱的人打交道的时候,这是对神诚实的奇妙洞察。
当我们谈到这一点的时候,让我简单告诉你关于培训的过程,关于他们开始的事情,以及背景知识。首先,他们是主耶稣的主权所拣选,这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在世界历史中和永恒的历史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神把他们全部列出来,以致于他们是被主的主权所拣选。在第1节说:「耶稣叫了十二门徒来。」事实上,马可福音3:13是精彩的陈述,它说:「他随自己的意思叫人来。」那是主的选择,他的意愿,他的主权目的。没有执行调研。并没有问说:现在你们中间有多少人愿意成为使徒?请举手。不是那样的。如果你不能成功,如果你是糟糕的渔民,也许你想进入那事工。不是那样的。
他们被神的主权意志和旨意召唤。他知道他想要的人,他们没有被征求意见,除了父神没有任何人被征求意见,就像亚伯拉罕,像摩西,像耶利米一样被预定,像以赛亚,像摩西,像施洗约翰,像被召进入事工的使徒保罗一样被预定。所以,耶稣也在约翰福音15章说:「不是你们拣选了我,是我拣选了你们,并且分派你们去结果子。」自主的,神拣选这些人,那经常是神的模式。他拣选以色列,拣选使徒,他拣选他的教会,他拣选那些在教会里服侍他的人,根据他的目的,使我们这些被召集者代表他。
首先,他们被主耶稣的主权拣选;第二,他们是在一晚上的祷告后被拣选的。是的,基督拣选他将要拣选的,但是,奇妙的是在他寻求父的旨意,顺服天父之后发生。就培训门徒来说,这是非常奇妙的:通常是在迫切祷告之后,我们才去选择倾注生命的对象,以致于神可以向我们显明我们该奉献的对象。
路加福音6:12说:「那时,耶稣出去,上山祷告,整夜祷告神。」他整夜祷告,然后是,「到了天亮,叫他的门徒来,」在这个群组中,「他挑选十二个人,称他们为使徒。」那是在他经过一晚的祷告,在他谦卑的寻求父的旨意之后,作出主权的拣选。在约翰福音17章中,他确信他们是父所要的人,是父给子的,17:6他说:「你从世上赐给我的人,我已将你的名显明与他们。他们本是你的,你将他们赐给我。」他确认他们是神的礼物。所以,这些是非常特殊的人,非常特殊,被神拣选,通过圣子整晚的祷告所确认的。
所以,他们是由主耶稣的主权所拣选的;他们是通过祷告被拣选的;第三,我要聚焦的是,他们被拣选受培训。培训是重要的。他们被拣选受差派,必须要受培训。三年与主同行的培训。他们丢下了渔网,丢下了渔船,丢下了农作物,丢下了业务,丢下了税收,丢下了一切,跟在耶稣后面闲荡,受尽批评。有个作者说:他们没有职业,放弃本来的追求,他们的渔业,他们的税收,还有他们的农业,没有事业,只是跟在领袖的后面,彼此谈论,或者和他交谈,当主和那些开始聚集的人交谈时,他们像其他人一样聆听。他们做的唯一事情,就是和他一起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他们是闲散的,这开始变成一个问题,当这些门徒跟随耶稣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没有明显的目的,忽略自己责任的时候,这些门徒是否是在做坏事,是不是引起了一些责备。十二个成年人只是在四处游荡,像一群贪吃的人一样。
我猜想你可能会这样来看这件事。但是另一方面,必须要有培训。有很多的人被召到主耶稣那里,可能被某样事工召唤,他们像那些骑上马,四处狂奔的人一样,他们只想去,他们不知道去哪里,不知道要做什么。但是,耶稣知道他们需要接受训练,被教导,成为门徒,学习者,然后才能被差遣。摩西花费40年接受训练,保罗只有三年,这些人接受三年的训练。摩西一定是非常棘手的案子。我们当中一些人在神学院花三年、四年或者五年的时间,其他人曾花多年的时间,不是正式的教育,可能是在另一个基督徒教导下,来学习神的话语。但是必须接受训练,然后被差遣出去。
我无法想象有任何比接受主自己的培训更激动的事情,你可以想象吗?我意思是当我考虑到这一点,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只是走来走去。马太福音11:29,他对包括十二门徒的人群说:「学我的样式。」哦,这是多么重要的训练!请听,不是因为你坐在教室听演讲,就算是学习;学习乃是当你看一个圣洁的人,或者看圣洁的人漫步经历人生时,学习就发生了。那是你学习的时刻。你从这个模式学习,生活跟门徒训练是一致的,一堂课不是十个星期,而是跟敬虔的人走在一起,感受他的心跳,听他说话,观看他的祈祷,跟他一起度过人生的时光。
我会坦白的告诉你,训练这群人并不容易。他们中最好的,他们的领袖,彼得,即使在主复活后,仍然没有线索,不知道他所做的是什么。他们都是不完美的人。看到他们的缺点是很好的,因为给我们希望看到神可以用我们。
让我们来看我认为耶稣做的第五件事情,来克服困难,在你自己的生活中你会看到它们。十二使徒被主拣选,主通过祷告拣选他们,他们也是被拣选去接受训练。在训练中,主曾处理五个基本的不足之处,和我们一样,和我们训练的门徒一样。
第一,他们缺乏灵性知识。这是很难开始的,对吗?十二个不明白灵性真理的人,却要出去传福音,这是艰难的开始。确实如此,他们盲目、愚昧、蠢顿。不明白主耶稣说的比喻。他们是这么迟钝,他们不知道,也不明白。所以,他们经常说:是的,主,我们明白。他们不明白这些比喻,他们不明白主教导的教训。他们怀着偏见和先入为主的态度。彼得曾经对主说:「请将这比喻讲给我们听。耶稣说:『你们到如今还不明白吗?』」你们还不明白吗?相当的沮丧,不是吗?主耶稣斥责他们,你们还不明白吗?
我在神学院的第一堂课是非常难的课,我永远不会忘记,在我的脑海里盘旋,我甚至不明白那些词汇。我同时选了希伯来语、希腊语和其他的课程,在第一学期我修18个学分。在某一堂课上,一位同学问教授一个问题。这位教授非常着急,要把很多东西涵盖进来,没有人知道他回答的是什么。但是,另一个人举手问同样的问题,教授对他说:「你应该问一个更加明智的问题,因为你这个问题我刚才已经回答了。」每个人都只好乖乖坐在位子上,在那之后没有人问任何问题,那是关于聆听的很重要一课。记录下教授的讲课内容,是很好的教训。
主也说了同样的事情;我现在知道老师在哪里得到了这个模式。你的意思是你仍然不明白?你学会倾听和观察。路加福音18:31说:「他带着他们,看哪,我们上耶路撒冷去,先知所写的一切事都要成就在人子身上。」这应该有线索。先知所写所有关于人子的事都要成就吗?喔,我们知道了。我们可以弄清楚,我们知道先知的教导。「他将要被交给外邦人」,他说:「他们要戏弄他,凌辱他,吐唾沫在他脸上,并要鞭打他,杀害他,第三日他要复活。」旧约中提到的所有东西,有些是非常明确的,有些是比较隐晦的,所有的都会实现。
第34节说:「他们不晓得所说的是什么。」没有人知道。如果那个时候我是主,我会说,你确定这就是那十二个人?我的意思是,我们在一起很长时间了,难道他们还不明白这些吗?但是他们一直在说,是的,主,我们明白。不要被那些认为已经理解你所说的人所欺骗,要确认他们真的明白。
他们没有理解比喻,他们没有理解教训,正如我说,他们甚至不明白基督的受苦。在约翰福音13章,耶稣谦卑自己洗门徒的脚,彼得说:「你永不可洗我的脚,」耶稣对他说:「彼得你不明白我所做的,不是吗?」你不明白,但是将来你会明白的。
在马太福音第16章彼得说:「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耶稣说:「撒但,退我后边去吧。」你仍然不明白。这是经常发生的。在基督复活后,彼得看到了升天的基督,彼得和他的众弟兄都回去钓鱼了,你可以想象吗?直接回到他们原来开始的地方。主来到那里,当然他改变海中鱼的航道,所以没有鱼靠近他们的船,他们再也不能钓鱼了。之后,主将他们带到岸边,实际上,他说,发生了什么事?你爱我吗,彼得?那么,喂养我的羊。那是我呼召你去做的事。在约翰福音21章,你可以看到彼得是清楚的,但是他仍然不明白他的角色。他不明白他的角色,不明白基督受苦的目的,他们不明白这原则,他们不明白这比喻。缺乏理解。那是门徒训练过程的一部分。你必须克服这方面的难题。
耶稣怎么处理的呢?简单的通过教导、教导、教导、教导、教导。事实上,当他复活后回来,在使徒行传说有40天之久,他教导他们有关天国的事情。只是教导、教导、教导。他通过指导解决他们缺乏理解的能力。
现在,他们有第二个问题,就是缺少谦卑。他们是一群骄傲、嫉妒、妒忌的一群人。主走在路上,他们跟在他后面,彼此用手肘推其他人,互相拥挤。为什么你会这样思考?为什么你这样来谈论十二使徒?
我们让主来谈论他们吧!马可福音9:33说:「他们来到迦百农。耶稣在屋里问门徒说:『你们在路上议论的是什么?』」你们在我后面争论什么?你看,耶稣一直都知道他们在后面互相争论。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却不言语;」他们显得有点腼腆,不开口,「因为他们彼此争论,谁将会为最大的。」他们是好人吗?真正的无私,谦逊吗?主一直向前走,他们在后面争吵谁会是最大的。耶稣坐下,领过来一个小孩子,他给他们上关于谦卑的一课,多么严厉的责备啊!
请看马太福音20章。谁是最大的争论变得很热闹,雅各和约翰有足够的胆子让他们的母亲加入这个讨论中。马太福音20:20记载:「那时,西庇太儿子的母亲,同她两个儿子上前来,拜耶稣,求他一件事。耶稣说:『你要什么呢?』她说:『愿你叫我这两个儿子在你国里,一个坐在你右边,一个坐在你左边。』」好吧,那真的很莽撞。他们很想得到这个地位,但他们没有勇气,就让母亲去求。当母亲求这荒谬自私的事情,他们袖手旁观。
「耶稣回答说:『你们不知道所求的是什么。』」但是那是典型的。他们不知道他们听到了什么,他们不知道所求的是什么,耶稣说:「我将要喝的杯你们能喝吗,我所受的洗你们能受吗?他们对他说:『我们能。』」当然,当然我们能处理任何事。当然我们能。
「然后耶稣对他们说,我所喝的杯,你们必要喝;我所受的洗你们也必要洗,只是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赐的,乃是我父为谁预备的,就赐给谁。」耶稣说的是殉难,迫害,就像之后雅各殉道,约翰受逼迫,被流放。他们要经历痛苦和患难。他们不会得到耶稣左边和右边的位子,因为那不是耶稣所赐的。然后第24节说:「那十个门徒听见,就恼怒他们兄弟二人。」为什么?因为他们受不了这样的骄傲吗?不是。因为他们越过其余十个人。雅各和约翰想要得到那样的位置,不是他们,所以他们很生气。他们的愤怒不是正义的;是自私的。
他们都误解了当领袖的意思。第27节,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愿为首,必做你们的仆人,」什么?「你们的仆人。」你们都理解错了,所以他要教导他们。然后他用他自己作为例子,「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
耶稣必须处理他们缺少谦卑的问题,他怎样处理呢?我相信是通过向他们展示自己的谦卑来纠正他们。马可福音第9章,他把自己比为小孩子。在这里他将自己比为仆人。约翰福音13章,他洗他们的脚。然后他说,你们应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你们一样。这是一条新命令,对吗?你们要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你们一样。换句话说,他通过教导,纠正了他们缺少理解的问题;他通过例子,纠正他们缺少谦卑的问题。他用自己生活的例子,作为教学工具。
他们有第三个问题。他们缺少信心。如果你将要进入事工中,如果你不相信神,这是相当严重的。他们缺少信心。一次又一次,事实上,可能耶稣对他们最经常说的是:「小信的人哪!」耶稣做了很多事情,他们仍然没有看到。实际上,在马可福音4:40,他问他们:「你们还没有信心吗?」怎么会这样呢,在这一切之后,你们仍然不相信吗?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在马可福音16:14说:「他责备他们,因为他们不信,心里刚硬,因为他们不信那些在他复活以后看见他的人。」他们甚至不相信复活的报告。你怎样跟这样的人一起工作?你怎么改变他们,好叫他们改变世界?耶稣怎么处理他们的不信呢?通过神迹奇事,通过大能的作为,向他们一次又一次显示他的能力。我从心里相信,事实上,耶稣主要是为了门徒才施行神迹,不是为群众。群众是次要的。
使徒需要确信,完全的确信,有信心,他们需要知道复活真正的发生了。耶稣向他们显现,他再次向他们显现,他让他们摸他,感受他,看到他。他们必须知道耶稣将自己显现出来。使徒行传第1章说,耶稣「用许多的凭据将自己活活的显给使徒看。」
所以,耶稣通过教导,纠正了使徒缺少理解的问题;他通过例子,纠正他们缺少谦卑的问题。他通过神迹和大能的作为,纠正他们缺乏信心的问题。所有这些是教学过程的一部份。
他们还有第四个问题,就是缺乏委身。缺乏委身。他们表明永远不会离开耶稣。彼得说,即使每一个人离开你,我永远不会离开你。我永远不会否认你。他们信誓旦旦,但是当危机来临,可怕的事件来临,当基督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都不见了。彼得否认他,犹大出卖他,其他十个门徒也离开,逃跑。他们无法应付危机;他们都消失了。
他们说得天花乱坠。路加福音5:11,当耶稣呼召门徒的时候,他们都撇下所有的。这不很有趣吗?当他呼召他们,他们撇下所有。马可福音14:50说:「门徒都离开他,逃走了。」他们逃跑,当他们看到刀剑,看到棍棒,看到火把灯笼,看到罗马人,他们就抛弃了基督。当他们开始嗅到死亡的味道,他们就逃跑了。喔,他们认为他们会没事的,但事实并非这样。
耶稣怎样处理呢?路加福音22:31,我喜欢这里的记载。在否认主的事件中,彼得是问题的核心。「主说,『西门,西门』」他用彼得的旧名字呼唤他,因为他的行为像是老我一样,『西门,西门,撒但想要得着你们,好筛你们像筛麦子一样。」撒但想试验你,彼得,你将会逃跑,你将会否认我,但是我可以补救:「我已经为你们祈求,叫你不至于失了信心。」耶稣怎样处理门徒缺乏的委身呢?他通过祷告。在我的生命中,我尝试过培训门徒,通过教导来处理他们缺乏的理解;通过教导来处理他们缺乏的谦卑。通过向他们展示神的能力来纠正他们缺乏的信心。通过为他们祷告来处理他们缺乏的委身。
他们遇到的第五个问题是缺乏能力。他们无能为力。他们是软弱无助的。我们看其中一个例子,就是马太福音17章:「耶稣和门徒到了众人那里,有一个人来见耶稣,跪下,说:『主啊,怜悯我的儿子!他害癫痫的病很苦,屡次跌在火里,屡次跌在水里。 我带他到你门徒那里,他们却不能医治他。』」
他们试图做他们的事情,他们尝试一些行动,但没有效果。「耶稣说,嗳!这又不信又悖谬的世代啊,我在你们这里要到几时呢?我忍耐你们要到几时呢?」你认为耶稣在对谁说话呢?有人认为是在和群众讲话,有人认为他在和十二门徒讲话。喔,你们啊,我得忍耐你们多久呢?「把他带到我这里来。耶稣斥责那鬼,鬼就出来;从此孩子就痊愈了。门徒暗暗地到耶稣跟前,说:『我们为什么不能赶出那鬼呢?』」耶稣说:『是因你们的信心小,』什么?「『不信?』」如果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你就可以挪动这座山。你应该知道像这样的事情只有通过祷告和禁食能够做到。大的信心,迫切的祷告。
他们是无能力的,他们没有能力。耶稣怎么处理?我相信他以奇妙的方式解决问题。约翰福音20章说:「说了这话,就向他们吹一口气,说,你们受圣灵。」使徒行传1:8说:「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
请听,很简单:门徒是被神拣选,作基督的同工,一起建立教会。他们是通过祷告被拣选的,他们是被拣选,接受培训。在他们受训练的过程中,他们必须接受教导,去克服对灵性理解的缺乏;通过例子来克服所缺乏的谦卑;通过神迹奇事来克服信心的缺乏;通过祷告来克服所缺乏的委身;通过生活中圣灵的介入来克服所缺乏的能力。
对我们的教导也是一样:当你教导一些人,你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需要同样的补救。正如一位作家说:「他们看到隐藏的弱点和初期的力量。有许多麦子和糠秕,可能需要很大的风吹开糠皮,但是他能胜任。许诺的种子已经播下,到时候会生长出完美的果实。他相信他拣选的人。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完全信任自己有力量使他们成为他所希望成为的样子。」我们有希望。
我和那十二个人一样,不是吗?我很高兴神使用我。我很高兴我可以把我的生命投入在别人身上。使徒完成了任务。是的,主改变了他们,他真的做到了。使徒行传4:13,犹太宗教领袖以及耶路撒冷的重要人物看着他们说:「这些是无知的,没有学问的小民。」他们确实向耶路撒冷的居民宣讲了教义,但他们都没有受过教育。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事实上,他们是不学无术的人,他们没有技能。但是圣经说:「就希奇,认明他们是跟过耶稣的。」我喜欢这句话。犹太宗教领袖怎么知道他们曾经跟过耶稣呢?因为他们做了跟耶稣所做的一样的事情。他们说了跟耶稣所说的一样的话,他们以耶稣所爱的方式去爱人。
最后,工作完成了,他们像镜子般彰显基督。所以,最后他们被称为基督徒,那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小基督。路加福音6:40说:「学生不能高过先生;凡学成了的不过和先生一样。」这不是很棒吗?耶稣训练他们三年,他们毕业了。
我认为毕业的日子是在约翰福音15章,当耶稣说:「我不再称你们为仆人,我乃称你们为,」什么?「朋友。」那是毕业的日子。他们毕业了。耶稣临死前那天晚上,在楼房上给他们证书。他们已经毕业了。想一想,想一想,在和耶稣一起的日子他们学到了什么,耶稣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命,以致其后他们改变了世界。
你可以想象,每天和耶稣同行,是怎么样的吗?你能想象听到他无与伦比的智慧,是怎么样的吗?耶稣的说话完全是明智,绝对正确的。你能想象跟从来不发脾气的人在一起,是怎么样的吗?耶稣从来不生气,只是对夺取神荣耀的事情发义怒。耶稣从来不关心自己的事情,却将自己完全交托给其他人,你可以想象与他在一起是怎样的吗?你可以想象跟完全倒空自己,尽心竭力完成神旨意,为另一个人工作的人,是怎样的吗?你可以想象跟爱所有人的人在一起,是怎样的吗?你可以想象从死里复活,医治病人,使瞎子看见,聋子听见的人,是怎样的吗?是的,这一切些影响了他们,仅仅坐在教室里,是不可能得到那样的训练;唯有跟虔诚的人一起生活,才能让你得到适当的栽培。
这是门徒训练的过程,他们和耶稣在一起。圣经说,他们一直和耶稣在一起。根据马可福音3:14,十二个门徒被设立,「要他们常和自己同在。」这是过程,他们和他一起,他们变得像耶稣一样。门徒训练就是这样。他们改变了世界。
他们被主至高的权柄拣选,他们是耶稣经过一整晚的祷告后所拣选。他们被拣选,以便接受训练,最后他们被拣选,以便差遣出去。马太福音10:1说,他们被赐予权柄;第2节描述他们为使徒,并且列出十二个使徒的名字。他们被拣选,差派出去。
在希腊文词中,这是指被派往外国城市或者外国的海军远征。换句话说,被派到国外服事。所以使徒被训练,被差遣。他们成为被差遣的人。这是保罗所说使徒的意思,就是指被差遣的人。
亲爱的弟兄姊妹,被救赎是不够的,被呼召服事基督是不够的,被训练是不够的,只有当上面说的都做了,并且被差派出去传福音,才算足够。因此马太福音嘱咐我们要去向万民传福音,培训门徒。我们已经培训门徒,以致他们成为门徒。主培训了十二个非凡的人物, 有一个例外,但后来补上一位。在马太福音19:28,他说到复兴的时候,人子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十二门徒也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他们在永恒中被升高。在他们的生命中,这个过程已经完成了,我们也要进入同样的过程。
你是否被训练?你是否在学习,以便被差派出去?你是否在培训别人,以致于将来能够差派他们出去?培训和差遣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门徒训练和使徒的地位是并列的。第一阶段,跟从我;第二阶段,离开,并传达信息。
所以,当我们来到马太福音第10章的时候,看到使徒开始第一个短期训练,边学边做。他们将要出去,他们将要遇到各样的问题。他们将会回来,当他们回来的时候,他们花更多时间和耶稣在一起,耶稣将教导他们。
最后第四个阶段,当圣灵进入他们里面,充满他们,他们将要出去替他人施洗,教导所有人,这是最后阶段。多么不可思议的模式。那是他们的开始。
第二件事,是他们的影响。当他们出去,他们有一个影响。在第1节说:「给他们权柄,」「权柄」的意思是权力,「能赶逐污鬼,并医治各样的病症。」为什么?因为那将会证明他们是来自基督,因为他们做的事与基督做的一样。你可以在使徒行传看到他们所做的一切,他们在做什么?驱逐污鬼和医治疾病。他们有一个影响。他们做的事情和耶稣一样:耶稣驱逐污鬼,耶稣医治病人。他们的表现与耶稣一样,都是来自同一个王的权柄。所以,他们与基督密不可分,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耶路撒冷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颠覆世界,所到之处都引起骚乱。人们受到他们的影响而相信耶稣基督。
然后,在第2节,他谈论他们的身分。他们是谁?我们留到下次分享。我们祷告。
天父,我们为着这段分享信息的时间感谢你,我们也感谢你向我们显示耶稣怎样训练人,他怎样用自己的权柄克服事情,以及他是怎样做到。但愿我们从中学习到功课,不仅成为门徒,更加能够进一步像使徒一样被训练、被差派出去传福音。
主啊,求你训练我们,帮助我们训练其他人;差遣我们,帮助我们差遣其他人,以致于你展开的工作能够持续下去。
但愿我们能够训练万民,奉主耶稣基督的名给他们施洗,并且教导他们遵守你的大使命,带领他们走向成熟,然后差遣他们出去。
我为我们当中可能相信的人向你祷告,他们曾称呼你基督。他们被呼召去服事你。或许他们不接受培训,或许已经受过训练,却是不愿意受差遣。主啊,求你向我们每一个人说话。也许有些人还没有凭信心来跟随你。求主亲自吸引他们,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做成你美善的工作。奉基督的名求。阿们。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and sold as a book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