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次,我们继续查考马太福音19章,学习主耶稣有关离婚的教导。神的话语实在十分奇妙,越是研究越是发现有很多亮光。
我曾经在一个研讨会中,与20位牧者探讨释经讲道学。坐在我旁边的年青传道人,十分渴慕神的话语。他说:「我成为基督徒只有六年,在服侍事工上深感对神的话语认识不足。」因此,他设计了读圣经计划,在圣经中夹着三张卡片,里面编排好每次读经的范围,每年每卷书都读30遍。在一年中又把新约圣经从头到尾读一遍。他又计划每年把旧约圣经读一遍。他对我说:「当我实践努力研读神的话语后,整个生命都改变了。」真的,神的话语对人生每一方面都有帮助,为我们提供了清楚的指示和方向;又为我们提供了稳固的基础,使我们行事为人每一方面都可以依靠圣灵。
神的话语好比人生的指南针,指示我们当行的路,不至于迷失方向。因此,我们值得花功夫,好好了解神的话语,尤其是这几次探讨的离婚问题,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实在很需要借着圣经找到正确的答案。过去几次,我们从马太福音19:1-12学习了主耶稣有关婚姻和离婚的教导。在我们进一步研究之前,先重温一些重点。
马太福音19章一开始,提到主耶稣说完了话就离开加利利。在此之前,他在加利利工作了一段日子。从马太福音18章,我们知道主耶稣对门徒讲解了一些真理,便结束了他在加利利的事奉,前往南方去耶路撒冷,后来在那里被钉十字架。在他前往南方的路途上,先走向东面经过约旦河,去到庇哩亚,在那里服侍人,和他在加利利所做的一样,就是教导门徒,医治人。结果,和加利利的情况一样,有一班群众跟随他。在马太福音19:3,我们看到也有一些法利赛人不怀好意地来到,目的是利用离婚这个问题来试探耶稣。
根据马太福音19:3记载,有法利赛人来试探耶稣说:「人无论什么缘故、都可以休妻么?」表面上,这是来求教的问题,实质上,却是一个攻击。他们不是来虚心寻求答案,因为他们早知道耶稣会反对离婚,因此用一条问题来引出反对离婚的答案。他们希望主耶稣的立场越强硬越好,这样,便可以以此抹黑主耶稣,唆摆群众离开他。
此外,当地的执政者希律王安提帕,他把施洗约翰的头斩了,因为施洗约翰批评希律王犯奸淫离婚,因此,他们也希望把耶稣有关离婚的答案,拿去向希律王告状,藉此杀害主耶稣。耶稣的答复,记载在马太福音19:4-6,他的答案充满智慧,没有说出个人的意见,只是引述旧约圣经。这样做,使法利赛人的怒气,从耶稣身上转向神。
耶稣引用创世记1:27和2:24,指出神创造一男一女,并没有第三者,神所设立的婚姻,就是叫夫妻长相厮守、建立牢固亲爱的关系、二人成为一体、是神所配合的,人不能自作主张分开。圣经已经清楚表明不可以离婚,如果法利赛人不服气的话,不应该和耶稣辩论,应该直接控告神。结果,法利赛人无话可说,于是又用另外一个问题来试探耶稣,根据马太福音19:7,法利赛人说:「摩西为什么吩咐给妻子休书、就可以休他呢?」意思是说,如果神真的不容许离婚,为什么摩西却又命令人可以离婚呢?
在马太福音19:8-9,主耶稣重申旧约的标准,其实摩西并没有命令人可以随意离婚,旧约有关的经文,只是说摩西处理特殊例子,就是配偶犯奸淫后一直心硬不悔改,才酌情容许离婚。若配偶不是因为犯奸淫的缘故而休妻,便害了妻子得到淫妇的恶名了。事实上,即使配偶犯了奸淫,受害者仍然可以选择宽恕,与配偶和好的。先知何西亚愿意和犯奸淫的妻子复合,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此,耶稣的立场是十分清楚的,既然旧约律法清楚说明不可离婚,摩西也只是在犯奸淫的条件下,酌情及宽容不愿意和解的人离婚。因此,法利赛人根据特殊案例问:「人无论什么缘故,都可以休妻么?」答案是否定的。
到了马太福音19:10-12,我们看到门徒听了教导之后的反应,他们认为既然结了婚,便很难脱离关系,「倒不如不娶」好了。虽然主耶稣觉得他们有道理,但他却在马太福音19:11,指出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可以独身的。只有部分人拥有独身的的条件,例如天生身体器官有缺陷,或是后天因工作或是意外的缘故,被人阉割了。还有一种人是用自由意志,选择了委身神的国度而独身的。只有在这三种情况下才可以独身,因此,害怕结婚后不满意却不能离婚,而选择独身,并不是神所接受的独身理由。
换句话说,人不能说「我不想委身婚姻」便有权利独身。不是的,因为独身的生活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处理得到的,持有这个想法的人是错了。正确的态度和做法,是操练委身的心志。一个人除非天生是阉人,后天因受伤而成为阉人,或是有专心服侍神的独身恩赐,才可以独身。若是为了不想受到婚姻关系的束缚,而逃避婚姻,是不对的。 神所设立的婚姻制度,是一男一女、一生一世的,由于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处理独身所面对的试探,因此大部分的人都应该结婚。
因此,主耶稣已经给了我们十分清楚的教导,婚姻是人生中十分值得尊重的事。结了婚便应当长相厮守。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非不得已才可以离婚。主耶稣的门徒曾经有一个想法,既然结了婚便很难离婚,倒不如不娶了。然而,请大家注意,耶稣已经十分清楚的教导说,不想一生一世对婚姻委身并不是独身的理由。除非先天、后天身体出现缺憾,或是为了神的国度而有独身的恩赐,否则人人都当委身于婚姻。
也许有人会问:「主耶稣的教导,并没有解决很多实际生活上的婚姻难题。因为很多人的背景都不一样,问题也很复杂。例如,有些人已经结婚五次了,问题又怎样解决呢?」他们说得对,主耶稣的确没有谈到这个问题,因为他主要是指出神创立婚姻时的属天理想。事实上,他没有需要去处理很多例外的个案。主耶稣最重要的使命,是借着神的话语,清楚确立他的弥赛亚身份,他只需要把神的启示表明出来,让世人知道。因此,他没有处理其他特殊的个案。
主耶稣在马太福音5:17表示:「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他一再确认属天的理想,没有处理例外的个案。请注意,当时主耶稣谈话的对象,是从小到大对摩西律法十分熟悉的犹太人。他们遵行摩西的律法受了割礼,也接受了法利赛人有关旧约摩西律法的歪曲解释。因此耶稣对这一群神的选民,正确解释了神对婚姻的旨意。
有些人,聆听了这几次的讲座,不会仅仅满足于明白纯属天的理想,反而会特别关心个人的处境,例如有些人已经离婚了,有些人在与别人同居的时候信了主,成为基督徒,有些人有几个妻子或丈夫。他们内心都有很多实际的疑难需要解答。
在婚姻方面,主耶稣教导了属天的理想,虽然他没有谈论到应用的例子,但是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7章,却为我们提出了宝贵的教导,教导我们如何在混乱复杂的世界中,实践属天的理想。请各位注意,使徒保罗所服侍的,是外邦人群体,他们不像犹太人,从小便学习摩西的律法,这些外邦人受到个别文化背景的影响,在成为基督徒的初期,对有关婚姻真理的认识,可以说是一团糟的。
相比之下,犹太人处理婚姻的问题,没有那么复杂,因为他们对摩西的律法,都早有一定的认识。外邦人却是对摩西的律法缺乏了解,因此在哥林多前书7章,我们看到使徒保罗对外邦人耐性地解释主耶稣关于婚姻和离婚的教导。例如在哥林多前书7:10,当使徒保罗讨论到婚姻的问题,他强调说:「我吩咐他们,其实不是我吩咐,乃是主吩咐,说:妻子不可离开丈夫。」因此,保罗并不是发明什么新的道理,他只是基于主耶稣的教导。
到了哥林多前书7:12,当他教导「倘若某弟兄有不信的妻子、妻子也情愿和他同住、他就不要离弃妻子。」他却说那不是主说的。虽然那是一个新的道理,但却不是保罗个人的意见,乃是从圣灵领受而来的,正如他在哥林多前书7:40所说的,是「被神的灵感动了。」
因此,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7章有关婚姻的教导,也同样是神的信息。在哥林多前书7:25,论到童身的人,保罗便表示他没有主的命令,但由于他蒙主怜恤、能作忠心的人、就把自己的意见告诉他们。事实上,他的意见也是从圣灵领受的。面对面来自同样权威的资料来源,好比一本把耶稣所有的说话都打印成红色的圣经,我们读这圣经版本的时候,是不会以为红色的内容比其他内容更加重要。诚然,保罗是基于主耶稣的教导,对一些人个别的困扰、内心挣扎的问题,进一步加以教导。
其实保罗当日所面对的社会背景,和今天社会所面对的问题,也有相似的地方。他当时面对的是哥林多人,哥林多的社会风气是十分败坏的。在希腊文,哥林多这个动词,就是犯了奸淫罪的意思。相信你也猜想到哥林多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败坏,邪恶和充满罪恶。事实上,当代人如果想形容一个人是淫乱,放荡,邪恶,狡猾,猥亵,便会形容他活像一个哥林多人。哥林多教会就是在这样恶劣,邪恶,淫乱和败坏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我曾经去过哥林多,看到当地到处都有刻画性器官的遗迹。以前的哥林多人,敬拜各种偶像的风气,也是十分盛行的。事实上这种情况,在异教徒的地方十分常见。
虽然哥林多当地的风气十分败坏,然而,在圣灵大能大力的工作下,教会仍然被建立起来。保罗在哥林多教会所牧养的基督徒,全部都是一些不认识摩西律法的外邦人,因此道德观念十分薄弱,尤其是他们的婚姻关系,是我们很难想象的。
在当时的罗马帝国统治下,大部分的人口都是奴隶。可想而知,教会里很多基督徒都是奴隶的身份。事实上有学者指出,教会内大部分的人都是奴隶。严格来说,婚姻在奴隶之间是不存在的。因为奴隶主对待他们,如对待畜牲一样。一个牧场主人,为了培养新一代强壮的畜牲,会为他们配种,不让他们自己随意选择配偶。照样,奴隶主为了培养新一代强壮的奴隶,会强行为奴隶选择交配的对象。为奴隶安排配偶的时候,根本不会有什么结婚仪式。奴隶与配偶之间的关系,一点也不像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夫妻关系,反而有点像今天西方社会所流行的滥交及同居关系。
最近,我看过一份两个美国人之间签署的法律文件,是一对男女订立的合约,内容订明双方同意结伴同游,发生性行为,除此之外互相不得对另一方有任何要求,我看了之后感到不可思议。但当我想到在哥林多教会的弟兄姊妹,他们的景况差得多哩!如果二人属于不同的奴隶主,会在不同的日子,被安排进入帐棚,和不同的人发生关系。这些奴隶一旦成为基督徒,当他们听到主耶稣关于婚姻的教导,例如一男一女、一生一世及不可离婚,不可犯奸淫等,然后想到自己过去种种身不由己的遭遇,会想到很多问题。奴隶主安排过他们和不同的人发生性行为,为的是培养下一代更加强壮的奴隶,那么,究竟哪一位才是自己真正的妻子呢?他们所面对的,实在是十分现实的难题。
如果你想了解保罗要教导的会众中,在当时罗马文化是如何生活的,你必须设身处地想象自己是一个奴隶。原来当时的罗马法律规定,只要你和一位女士住在一起有一年的时间,在法律上便属于婚姻的关系。因此,当时的人一般都不会和人同居长达12个月,为的是避免受到律法的约束。结果,人们普遍地同居不超过一年便要换另一个对象。
我想到美国的情况,也是差不多,因为很多人都不想承担合法夫妻的责任,便选择了同居,结果不断换对象。
我们再看哥林多的信徒:假如有一个人,与一名女子已经同居三年,当他成为基督徒之后,他明白圣经要求一夫一妻,长相厮守。他便会问:我在这个城市先后和三名女子都同居超过一年,在另外一个城市,也是先后和三名女子都同居超过一年,按照罗马律法的定义,他们全部都是我的妻子。现在我成了基督徒,知道只能够有一位妻子,我应该怎么办呢?这个情况好比一个现代的宣教士,去到一个土著部落翻译圣经,领了很多人信主之后,才了解到每个男人都有八至九个妻子。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就是要处理很多这样的问题。
在罗马统治下,还有一种婚姻,是可以用金钱买回来的,例如有一个做父亲的生意失败,需要一笔金钱应急,他只要把女儿卖给别人,便可得到一笔可观的金额。这种做法在当时是十分流行的,如果女儿被卖给一个富有的人,还会举行隆重的婚礼,婚礼的仪式包括交换结婚戒指,把戒指戴在左手的第三只手指上,因为罗马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认为第三只手指的神经是直接通往心脏的。婚礼中除了交换戒指,也会有向天上各个神灵敬拜及祈祷的仪式,然后在奏乐的声音中一起吃结婚蛋糕。在婚礼中新娘会披上婚纱,一对新人的颈项上挂着花环,还要用右手互相握着。
事实上。今天的婚礼也保留了一些当时的做法,因为当时的罗马文化影响了罗马大公教会,后来又影响了改革宗的教会,以致流传到今天。当时的人如果不举行结婚仪式,还可以采取另一个做法,就是找一些人为你和配偶作见证,在他们面前签约或是作出口头的承诺。可见,保罗在当时牧养哥林多教会的外邦人,都面对着各式各样复杂的困难。不少人因着过去的背景,都很想知道,成为基督徒之后,单身的人可不可以再结婚。至于因着买卖交易成为配偶的人,要不要继续和配偶维持婚姻的关系。这些都是当代信徒渴望知道的。
我们现代人都留意到,离婚越来越普遍。英国神学家威廉巴克礼在研究历史文献的时候,留意到有一对夫妻,他们结婚的时候,男方是女方的第26任丈夫,而女方是男方的第27任妻子。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新奇的事,保罗在哥林多教会的时候,当时社会上的人多次结婚,已经是很普遍的了。再者,不但流行一夫多妻,也流行着同性恋。
古罗马时代著名的哲学家兼政治家塞内卡,他在著作中,形容当时的男人有众多的妻妾,她们各有不同的任务,有的负责家务,有的负责教养子女,有的纯粹为了闺房之乐。另一方面,当时也有部分女性鼓吹女权运动,根据一位研究古代罗马社会的历史学家指出:「有些女性抗拒一生服在丈夫的权柄下,甚至作出极端的行为,例如在街道上,会出现一些戴着头盔的女性,她们赤裸上身,手持着一支长矛,长矛上刺穿一头猪。她们在家中管制着丈夫,什么时候她们不喜欢现在的丈夫,便会披载着婚纱跑到新男友的家里了。」可想而知,当时保罗所牧养的教会会众,婚姻问题的确十分复杂和混乱,超过一般人的想象。
读完哥林多前书7章,我们有理由相信,教会领袖面对哥林多教会会众,实在不知道怎样教导他们,把真理应用在复杂的婚姻关系上。因此,哥林多教会的领袖便写信请教保罗怎么办。在哥林多前书7:1,我们看到使徒保罗说:「论到你们信上所提的事。」虽然我们不知道,哥林多教会问保罗什么问题,然而,跟㯫保罗所写的内容,显然就是针对他们的问题所提供的答案。从他在哥林多前书7章的答案推测,便可以准确估计到,保罗要答一些什么问题。在我推测哥林多教会问什么问题的时候,这个过程实在很有趣味。我发觉保罗的答案回应了很多问题,涉及了很多方面。我会在这次及下次讲座,与你们分享。
在找寻保罗回答哥林多教会什么问题的时候,我很兴奋地发现,保罗全面解答了他们的问题。其中包括了独身的问题、与信徒及非信徒结婚的问题、离了婚之后如何面对独身的问题、离婚之后有没有权利再结婚的问题、父亲应该怎样处理闺女的婚嫁问题,和配偶离世之后应否再结婚的问题。
现在,我们看哥林多前书7:1-8推测哥林多教会的第一个问题,我相信他们会问保罗肉体上的性行为是不是属灵的。虽然他们没有直接问这个问题,但是从答案的字里行间,加上我们了解当地社会流行的淫乱及变态的风气,便可以看得出来。当地流行拜偶像,当地人进入异教徒的神庙时,会发生什么事呢?异教徒相信,如果要和偶像的神灵发展亲密的关系,便要和神庙的妓女进行性行为。在神庙以外,异教徒平日的生活,也会多次的结婚和离婚、偏爱同性恋或者独身。总的来说,当时的社会,流行及鼓吹各式各样放纵情欲的淫乱行为。因此,生活在这个淫乱社会的人,一旦成为基督徒,很可能在教会听到有人说,所有与性有关的行为,全部都是不属灵的。
初信主的哥林多人,不论配偶是基督徒或是非基督徒,信主之后都会对过去的淫乱行为,感到内疚和不安。即使结了婚,也未必可以享受到神设立婚姻带给人类的欢乐,这个时候,如果教会有人对他们传讲错误的道理,说什么一切性行为都是污秽邪恶的;是不属灵的,应该禁止。听了这些错误的教导,他们想到自己过去污秽淫乱的行为,会感到十分困扰。在哥林多前书7:1,使徒保罗的答案。就是针对他们这方面的困扰,作出解答。
哥林多前书7:1说:「论到你们信上所提的事、我说男不近女倒好。」这里所说的「不近女」,和创世记20:6所说的「沾着他」以及箴言6:29所说的「亲近」,都是形容性生活的含蓄说法。意思是说,能够过一个没有性关系的独身生活,是一件有益的,值得敬佩的好事。换句话说,我们要尊重别人选择过独身的生活,因为那是难能可贵的,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独身生活所面对的试探,实在是难熬的。因此,保罗在哥林多前书7:2说:「但要免淫乱的事、男子当各有自己的妻子、女子也当各有自己的丈夫。」他劝勉不想犯奸淫罪的人,都要结婚。
换句话说,如果你想过独身生活,却是胜不过诱惑,在行为或思想方面,犯奸淫的罪,倒不如结婚好了。这正是使徒保罗所强调的。因此,能够成功过独身的生活,那是一件好事。然而,如果你没有定力,面对试探的时候摇摆不定,还是不要妄想独身好了。那么,什么人才可以过独身的生活呢?我们在上一两次的讲座曾经指出,除非先天身体有缺陷,后天因为意外或手术而失去性功能,因着这些限制,一个人不得不过独身的生活。在马太福音19:12,还指出了一个原因,就是为了神的国度,而获得独身的恩赐。
的确,对某些人来说,独身是最好的选择。因此,保罗的回答,表达了独身是一件好事,独身的人不要自卑。请注意:保罗对独身的评价是正面的,否则,那些委身服侍神国度而独身的人,便会误会自己这样做是违背了神的旨意。虽然保罗说独身是一件好事,但是他没有强烈要求每一个人都这样做,因为他很清楚明白,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胜过独身所面对的试探,因此他在哥林多前书7:2说:「要免淫乱的事、男子当各有自己的妻子、女子也当各有自己的丈夫。」
对于哥林多人来说,结婚是比较独身来得容易的,因为社会上的诱惑实在太多了。对于那些委会服侍神而独身的人,同样经常会遇见试探。有些人可能便权宜地选择了结婚,但婚后仍然保持独身的生活方式。保罗在哥林多前书7:3指出不要这样做,他说:「丈夫当用合宜之分待妻子、妻子待丈夫也要如此。」因为一个人结了婚,便应当彼此顺服,满足对方身体上的需要。保罗在哥林多前书7:4说:「妻子没有权柄主张自己的身子、乃在丈夫;丈夫也没有权柄主张自己的身子、乃在妻子。」
换句话说,结婚之后,你的身体是属于配偶的,你要为着爱他的缘故舍己,放弃自己的权利。应用在婚姻的性关系方面,夫妻需要持续地互相顺服,不要专顾自己,只求自己的益处。我相信如果双方都只顾自私自利,这样做会对婚姻关系有很大的破坏。
曾经有一位老作家形容夫妻关系,好像一个人染上了毒瘾,无法自拔地要互相祝福,不但在性生活方面建立亲密关系,也在生活其他各方面,坚定不移地建立牢不可破的亲密关系。因此,千万不要在结了婚之后,仍然活得像一个禁欲的独身人士,以为这样做就是属灵的表现。由于真的有人教导说,结婚之后要禁欲,才是属灵的表现,因此保罗在哥林多前书27:5指出:「夫妻不可彼此亏负、除非两相情愿、暂时分房、为要专心祷告方可、以后仍要同房、免得撒但趁着你们情不自禁、引诱你们。」换句话说,即使双方都为了属灵操练的缘故,暂时分房。但千万不要掉以轻心,以免给机会魔鬼有机可乘,因此,在有需要的时候,仍然要同房。
.
我们在追求属灵的时候,必须提防跌入一个陷阱,就是自以为追求属灵理想,却反而陷入很多的试探之中。例如有些人主张每一个月禁欲十四天,为的是进行属灵操练。表面看来是一件好事,但是却对某些人的婚姻关系,会造成很大的破坏。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各自有不同的需要。不要忘记,圣经教导我们要为配偶舍己。这些主张禁欲十四天的做法,往往使人遇到来自魔鬼的试探。这种理论的基础是误解了利未记15章的意思。
事实上,在这一章,摩西是谈到女性月事来的时候,要用十四天的时间进行的一个洁净的仪式。请注意,女性每个月的生理周期是神所设计的,洁净的意识和其他仪式一样,是一种记号或预表,并不表示生理周期是不道德的。利未记15:29-30指出:到了第十五天,要取两只斑鸠、或是两只雏鸽、带到会幕门口给祭司。祭司要献一只为赎罪祭、一只为燔祭、因那人血漏不洁、祭司要在耶和华面前为他赎罪。总的来说,这个仪式是为了把人带到神面前敬拜祂。
这个仪式带出的讯息,是人来到神的面前,必须要先洁净自己,而神所看重的,不是身体上的洁净,乃是心灵上的洁净。这个情形和割礼一样,每一次犹太人为婴孩进行割礼,为的是使在场的犹太人回想神过去的拯救,反省现在自己的心灵,是否好比行割礼一样,也和一切邪恶的心思意念划清界线,可以手洁心清地来到神的面前。照样,当神要求女子在月经期间进行洁净的仪式,并不表示当事人在道德或属灵上不洁,乃是借着看得见的仪式,表达内心是洁净的,以便有资格亲近神。
同一道理,旧约描述的那些各种献祭仪式,本身并没有洁净罪恶的功效。不是的,人不可以借着献祭的行为,使罪得以赦免,这些献祭只是一个提醒人反省自己的表征。同样的道理,利未记15章所描述月经期间的洁净仪式,把两只雏鸽、带到会幕门口给祭司。祭司要献一只为赎罪祭、一只为燔祭、因那人血漏不洁、祭司要在耶和华面前为他赎罪。都是表达了一个讯息,就是人必须首先洁净自己,手洁心清,才配来到神的面前。
及至到了新约,基督来到世界为我们钉十字架,完成了救赎大功,洁净遮盖了我们一切的罪,赐给我们一个新的心,我们才可以坦然无惧地去到圣洁的神面前。
利未记15章也提到,当妻子在月经期间进行了十四天的洁净仪式时,如果丈夫在这个时候和她有了性关系,也被算为不洁净,相信当时有不少人,都是在妻子月经前后十四天的洁净仪式期间进行性关系。因此要进行一些必须的仪式。可是,今天有人便根据这些经文,鼓吹夫妻每个月都要禁欲十四天,作为一项属灵操练。事实上,根据希伯来原文,利未记15章从来没有要求禁欲十四天的含义。摩西律法要求丈夫也进行洁净的仪式,并不是指在妻子月经前后十四天的洁净仪式期间进行性关系,是不道德及不属灵的,乃是是藉此提醒丈夫们,要和妻子一样操练手洁心清,好亲近神。因此,要求丈夫进行的洁净仪式,是含有象征的意义。
那些鼓吹每个月禁欲十四天的人,如果他们说根据利未记15章,我倒想问一问他们,是否他们也会根据利未记15章所说的,在禁欲十四天后,取两只斑鸠、或是两只雏鸽、交给祭司;献上一只为赎罪祭、一只为燔祭;要在耶和华面前赎罪。事实上,主耶稣为人类的罪钉死十字架,已解决了罪的问题。夫妻之间已经不用进行洁净的仪式,只需要不断地舍己,彼此相爱,互相代求。夫妻二人除非双方都同意,否则都应该尽量满足对方身体上的需要,否则,会把自己推向魔鬼的试探,大大增加了破坏婚姻关系的机会。
到了新约时代,因着基督的救赎,旧约很多仪式已经不再需要了。那些执着旧约一两个仪式,来提倡结婚之后仍然要禁欲十四天的人,不应该选择性地执行,反而应该严格遵守旧约的要求,带着羊和牛去寻找祭司,请他们进行献祭。当然在今天,可以找到圣殿及祭司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因为圣殿早在主后70年已经被毁灭了。使徒保罗在歌罗西书2:17说:「这些原是后事的影儿;那形体却是基督。」如果你硬把旧约的仪式,一成不变地应用在新约时代,实际上是在影儿里打滚,忽略了形体。因此,利未记15章教导的,只是借着仪式,标记来到神的面前必须手洁心清,并不是道德上的判断。那些人不应该把旧约的仪式,用来要求婚后要禁欲,并且批判不这样做就是不道德。
在神所设计的婚姻制度中,夫妻二人当尊重婚姻关系,不求自己的益处,要舍己爱对方,满足对方的需要,包括了性生活的需要。神并没有要求夫妻要禁欲,反而性生活是神赐给人类莫大的恩赐,鼓励夫妻之间一生一世尽情享受,彼此建立亲密的关系。那些把神赐给夫妻的礼物扭曲为不属灵的歪理,我们不要相信,以免中了魔鬼的诡计。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7:6表示:「我说这话、原是准你们的、不是命你们的。」意思是说,他不是下命令叫人要结婚,乃是因为他留意到大部分人的需要,所以鼓励结婚。他也特别提醒那些想独身的人,小心跌入试探的陷阱而犯奸淫的罪。如果没有神所赐的独身恩赐,倒不如结婚更加好,结了婚以后,也不要把性行为视为不道德,婚后仍然过着禁欲的生活。
希伯来书13:4说:「婚姻、人人都当尊重、床也不可污秽;因为苟合行淫的人,神必要审判。」诚然,夫妻应该把寝室视为一个神圣的地方,平日要谨慎自守;过敬虔的生活。保罗在哥林多前书7:6指出,他不是命令人一定要结婚,乃是考虑到人的软弱,提醒人们,没有独身恩赐就不要独身。保罗跟着在哥林多前书7:7说:「我愿意众人像我一样;只是各人领受神的恩赐、一个是这样、一个是那样。」曾经有人指出,保罗曾经是犹太公会的成员,而公会的成员必须是已婚的,可能他已结过婚,只不过妻子已经死了,所以回到独身的生活。无论如何,圣经并没有在这方面提供任何资料。保罗愿意众人像他一样,过着独身的生活,相信他深切体会到,独身生活给予他很大的自由。
例如,他在哥林多前书7:29-31指出,时候减少了;从此以后、那有妻子的、要像没有妻子;哀哭的、要像不哀哭;快乐的、要像不快乐、置买的、要像无有所得。用世物的、要像不用世物;因为这世界的样子将要过去了。换句话说,人生短暂,不要专注地上的事,要专注天上的事。
保罗跟着在哥林多前书7:32说:「我愿你们无所挂虑。没有娶妻的、是为主的事挂虑、想怎样叫主喜悦。」保罗盼望哥林多教会的人可以像他一样,过着不用牵挂妻儿,无所挂虑的独身生活。如果有人说:「我是独身的,但我却有很多挂虑,怎么办呢?」我觉得这正好显示,这个人应该结婚。一个渴望独身的人,如果内心一直与情欲有很大的争战和矛盾,他实在应该好好调教他的期望,寻找一个爱主及属灵价值观相同的人,成为他的配偶,互相激励关顾,一起抗拒世俗的洪流。这样,他便不用浪费时间和力量,去面对试探和诱惑。
另一方面,哥林多前书7:7给我们看到,虽然保罗愿意众人像他一样,可以独身生活,专心服侍主。然而,他也深切明白到,独身是神的恩赐。每一个人的领受不同,一个是这样、一个是那样。因此,他劝勉当时的人,有结婚需要的,切莫只是为了参加保罗的布道团,便勉强自己独身,这样做是徒劳无功的。因此,今天我们不要勉强自己,有独身恩赐的就好好过独身的生活,没有独身恩赐的就好好过婚姻的生活。
自从我在教会查考圣经,教导明白没有独身恩赐的人,应该结婚的道理后,教会有不少人都希望我可以做他们的媒人,为他们撮合爱主的人做配偶。当然,我不可能为每一个人作媒,如果圣灵引导我,我会为部分人作媒。诚然,独身生活或婚姻生活都各有蒙福。我希望每一个人都专心寻求神的旨意,清楚知道自己有没有独身的恩赐。正如哥林多前书7:7所说的:「我愿意众人像我一样;只是各人领受神的恩赐、一个是这样、一个是那样。」过独身生活的人,必须有独身的恩赐,有能力胜过独身所面对的试探;又有能力全心全意服侍主。
正如哥林多前书7:32所指出的:「没有娶妻的、是为主的事挂虑、想怎样叫主喜悦。」至于那些娶了妻的,保罗跟着指出:他们难免为世上的事挂虑、想怎样叫妻子喜悦。至于妇人和处女也有分别。没有出嫁的、是为主的事挂虑、要身体灵魂都圣洁;已经出嫁的、是为世上的事挂虑、想怎样叫丈夫喜悦。换句话说,已婚人士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感到有需要结婚的人,我很鼓励他们结婚。至于选择了独身的人,若是能够胜过独身所面对的试探,便可以过着一种专心服侍神,为神的国度效力的丰盛生活。然而,不要为了逃避委身而独身,否则,一生要面对试探和诱惑。你必须确保神已经赐给你独身的恩赐,对婚姻带来的满足没有什么渴望,并且自己已经完全的委身于主耶稣基督。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7章的教导,对哥林多教会会众的内心,产生了一些冲击。尤其是有些父亲,不愿意让女儿出嫁,结果害得女儿十分焦虑。例如,有位父亲见到女儿的情人来向自己提亲的时候,他可能会说:不,并且表示希望自己的女儿为了服侍主耶稣基督而独身,然而,女儿却不想独身,希望出嫁。面对这一类矛盾,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7:36说:「若有人以为自己待他的女儿不合宜、女儿也过了年岁、事又当行、他就可随意办理、不算有罪、叫二人成亲就是了。」
的确是有些父亲会代女儿作主张,要求女儿委身服侍神而独身,但是女儿在这方面却没有领受,只渴望结婚生儿育女。使徒保罗对这一类父亲的教导,就是:让她结婚吧! 因为关键在于神有没有赐给子女独身的恩赐。我和很多人一样,都没有独身的恩赐,我很享受和我妻儿在一起的家庭生活,这一种福气,对我来说是无价之宝。另外有些人像保罗一样,为了荣耀神而独身,独身生活使他们享受到丰盛的属灵生命,对他们来说,同样是无价之宝。
让我们拿哥林多前书9:5来作比较,保罗在这里说:「难道我们没有权柄娶信主的姊妹为妻,带着一同往来,彷佛其余的使徒,和主的弟兄,并矶法一样么?」
他在说明作为一个使徒,会拥有一些权利,他大可以和彼得一样结婚生子。说到这里我想指出,天主教要求神职人员独身,根据保罗的说法,天主教的神职人员并不因此比其他人更加属灵。从这一节经文我们知道,使徒彼得是有妻子的,我相信有一天我去了天堂,会很想去看一看彼得和他的妻儿。
现在我们知道,彼得是已婚人士。彼得和保罗这两位伟大的使徒,一位是已婚的,一位是独身的,同样都被神重用。圣经并没有记载彼得像保罗那样到处游行布道,相信是因为他要照顾家庭的缘故。保罗由于是独身的,因此享有较大的自由可以经常出外宣教。但他也指出,作为一个使徒,他是可以像其他人一样,有结婚生儿育女的权利,因为婚姻是神赐给人类莫大的祝福。
至于独身的恩赐,神只赐给少部分的人,为了神的国度和荣耀而独身。请注意,独身的恩赐,不是赐给那些不愿意委身婚姻的人的。独身也不是赐给那些按照世俗的标准选择配偶的人。保罗在哥林多前书9:5指出,他除了有权柄娶信主的姊妹为妻,也有权柄带着她。这一点也引证了他在其他经文,所说的夫妻关系,就是丈夫是妻子的头,有责任带领她走前面的路,并不是用高压的手段强迫她。从这一节经文,我们也看到神所启示的择偶条件,对方不仅是一位跟随者,或是提供帮助的人,最重要的是主内的姊妹。
现在让我们重温哥林多前书所教导的一些重点。首先要知道,性是神所设立的,切勿看为是不属灵。一个人可以选择一生都没有性生活,只要是神赐了他独身的恩赐,呼召他为了神的国度而独身。此外,已婚人士若是因配偶死亡或是对方提出离婚,回复了单身身份,同样又要寻求神的旨意,守独身或是再结婚。不论是守独身或是再结婚,都必须是为了荣耀神。
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两个问题,首先单身人士要问自己,有没有领受独身的恩赐。其次,结过婚的人要问,在什么情况之下可以再结婚。针对第二个问题,我会在下次解答。
现在,我们低头祈祷。
我们在天上的父,你的话语实在十分切合我们的需要,指引我们应走的道,为此我们感谢赞美你! 你从远处知道我们的意念,你的真理实在奇妙,深深地触摸我们内心的深处,剖开一切隐藏的意念。为着今天你对我们的教导和提醒,我们再一次感谢你,你为人类设立的婚姻制度,是神圣的、奇妙的,实在十分美好! 你又赐给一些人独身的恩赐,使他们可以全心全意为神的国度效力,使他们同样可以和已婚人士一样,享受丰盛的生命。
亲爱的天父,求你光照我们,帮助我们每一位听众,都清楚认识来自你的呼召和使命。对于那些领受独身召命的人,求你叫他们不要遇到世俗的试探,救他们脱离凶恶,使他们得以尽心尽性服侍主耶稣,努力扩展神的国度。
我们感谢你使我们认识婚姻的真理,你所设立的婚姻制度实在美好! 求你使每一个没有独身恩赐的人,都有自己的配偶,使他们一方面避免陷入试探,另一方面在婚姻关系中学会舍己,像基督为教会舍己一样,使他们不至于软弱,陷入魔鬼的网罗。求你保守已婚的主内弟兄姊妹,终生享受到你设立婚姻的初衷,就是使人类享受福乐和亲密。
更求你祝福正在寻求你旨意的单身人士,他们当中有些曾经结婚,但是疑惑自己应否再结婚,另外有些从未结婚的弟兄姊妹,很关心你的旨意是叫他们结婚或是独身。恳求天父回应他们内心的呼求。还有不少人知道自己没有独身的恩赐,但是却仍然未找到合适的对象,恳求你让他们早日遇到合适的对象,使他们早日享受到与配偶分享基督的爱和价值观。
最后,因着所有在不同处境的听众,明白你深切关怀我们在婚姻及独身方面的内心挣扎,感谢你对已婚人士及独身人士的祝福和大爱。愿一切荣耀颂赞归于你,祷告是奉主耶稣基督名求。阿们。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and sold as a book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