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马书第7章,我们来研读第14到25节。这是特别重要的经文。
有个轻浮、爱嘲笑人的年轻人以嘲弄的口吻问传道人:「你说未得救的人承受着很大的重罪。坦白讲,我一点都感受不到。罪有多重啊?十斤?五十斤?八十斤?一百斤?」传道人想了一会儿,温和地回答说:「如果你在尸体上面放上四百斤的重物,尸体会感到被压着吗?」年轻人马上回答道:「当然不会,尸体是死的啊。」于是传道人针对这句话作出回应,直抵重点地说:「不知道基督的心灵同样也是死的。尽管负担巨大,但是他完全感受不到。」
留意,信徒并不像非信徒那样,对罪的重量毫无所感。但另一方面,信徒对罪超级敏感。他已经来到耶稣基督面前,他的感官被唤醒,注意到罪的现实。这一种唤醒从他得救的时候就开始,从他得救以来就没有减轻过,反而随着他成长、成熟而变得更强烈。
这种敏感极大地催促圣徒,就如金口若望所说:「我什么都不怕,就怕罪。」非信徒面对借着恩典获得救恩的信息、在基督里得自由的时候,他会说:「如果我相信这个教义,相信说救恩是免费的、恩慈的,只不过是关乎信心的问题,如果我可以确定我可以如此容易相信,那么我就会相信,并且尽量犯罪。」对此,福音使者回答道:「你认为,真信徒需要多少罪来填补,才能感到满足?」对此作出的回答是,只是一点点的罪,我们就无法忍受。
来到耶稣基督面前会给人的心思意念带来罪感。我相信,真基督徒会感受罪的重量,这是非信徒完全不会感受到的。如果你想知道他们事实上是否对于那重量而言是死的,我想提醒你们留意以弗所书2:1:「你们死在过犯罪恶之中,他叫你们活过来。」
但是真基督徒会对罪敏感,恨恶他里面的邪恶,不会想要在恩典之下,还用罪填补自己的人生;而是会寻求倒空自己生命中的罪,罪对他而言是如此惹人厌。
当你读新约的时候,当然发现信徒会变得对罪更敏感。例如,我们在以弗所书4:30会看到,当我们犯罪的时候,圣灵会忧伤。我们不想让圣灵担忧。在哥林多前书9:27中,我们看到,当我们犯罪的时候,我们的生命会变得无力。这就是为何保罗说,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
甚至诗篇作者也说:「正直人的赞美是合宜的。」于是,当我们在罪中的时候,就会发现,甚至在我们对神的赞美中,我们也是不被接纳的。没有人希望自己的赞美是不被接纳的。在耶利米书5:25中,耶利米补充了以下这些非常痛心的话:「你们的罪恶使你们不能得福。」如果基督徒真的有机会,集中精力思考的话,没有基督徒会选择让神收回他所赐的福。
此外,在诗篇第51篇中,诗人面对他自己的罪时,求神为他恢复救恩之乐。在希伯来书第12章中,我们看见,当信徒犯罪的时候,他被神管教。在哥林多前书第3章中,我们看见,当信徒犯罪的时候,他的属灵成长被阻碍,以至于使徒说:「我无法喂养你,如我本来想要喂养你那样,因为你是如此属肉体。」在提摩太后书2:21中,保罗说,我们必须拥有纯洁的生活,为的是成为主人合用的器皿。所以,当罪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罪会让我们的事奉变得有限、无用。在哥林多前书第10、11章中,我们看见,信徒生命中的罪会让团契被污染。这就是为何使徒这么说:「在你来到主桌前,请确保你在神面前洁净了自己的心。」
我们也在哥林多前书11:30中、在约翰一书5:16中看见,我认为在雅各书第1章中也有,就是在罪中的信徒有失去性命的危险。如哥林多前书第6章所说,所有事实中至高的事实就是:「岂不知你们的身子就是圣灵的殿吗?」换言之,如果你容让你的身体与罪接触,那么你就是在羞辱神。
我们当中有谁会选择让圣灵担忧?我们当中有谁作为信徒,在我们内心深处想要让圣灵担忧?还是想要祷告不蒙回应?还是渴望过一个无力的人生?还是想要献出不合宜的赞美?我们当中有谁,当他真的在自己里面看自己是得救之民时,还会选择让神收回所赐的福,让喜乐被挪去,在自己的位置上被管教,让成长受到阻碍,让事奉被限制,让团契被污染,让我们的生命陷入危险中?我们作为信徒,有谁渴望羞辱神?
正正相反,如诗人在诗篇42:1所说:「神啊,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
我相信,当人来到耶稣基督面前,种植在这个人里面的就是新造的人、新的性情、新的本质、新的自我、新人。而这个新造的人,他的心跳、热情和呼喊,就是渴慕神的事。并且相对地,他恨恶罪。这的确就是使徒保罗写这段经文时的灵,请看罗马书7:14-25节。
「我们原晓得律法是属乎灵的,但我是属乎肉体的,是已经卖给罪了。因为我所做的,我自己不明白;我所愿意的,我并不做;我所恨恶的,我倒去做。若我所做的,是我所不愿意的,我就应承律法是善的。既是这样,就不是我做的,乃是住在我里头的罪做的。」
18节:「我也知道,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故此,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做。若我去做所不愿意做的,就不是我做的,乃是住在我里头的罪做的。我觉得有个律,就是我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恶与我同在。因为按着我里面的意思,我是喜欢神的律,但我觉得肢体中另有个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战,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感谢神!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就能脱离了。这样看来,我以内心顺服神的律,我肉体却顺服罪的律了。」
在这段经文中有个人处于冲突之中,处于严峻的冲突之中。在这段经文中,有个人厌恶罪,讨厌罪,鄙视罪,并且爱公义,渴望神的律法。这不可能是未得救的人,因为按照我们的主在约翰福音第3章所说,未得救的人爱黑暗,恨公义。这里却是个爱公义,恨罪的人。
在诗篇119篇中,我会回到这篇诗篇,所以你或许可以在你的圣经里面的某个位置做上记号。在诗篇119:104中,有个非常相似的陈述,只是一节简单的经文。在这里,诗人美妙地反思神的话语,然后说:「我借着你的训词得以明白,所以我恨一切的假道。」
这是得救之人的本质,他渴望理解神的话语,渴望成就神的话语,恨恶一切假道。托马斯·沃森是清教徒时代很棒的、属神的人,他在非常重要的一本名为《神性的身体》书中这么说:「成圣的标志就是对罪的反感。假冒伪善的人或许会离开罪,但是却爱罪,如同一条蛇脱了皮,却保有杀伤力。但是成圣的人可以说,他不仅离开罪,而且他厌恶罪。神已经改变了他的性情,把他变成国王的儿女,里面完全荣耀。他已经将圣洁的铠甲穿在他身上,尽管铠甲会被射击,却不会被射穿。」
所以,这是个挣扎。我相信罗马书第7章为我们呈现了这个挣扎;这章是很经典的经文,清楚描述了一个痛心的图画,就是内住的罪在基督徒生命中产生的痛苦。
你要记得,在罗马书第7章中,保罗基本上在讨论的是律法的地位。他尝试表明,因为他宣讲透过信心、借着恩典的救恩不意味着他认为律法没有地位了。这不是对尊重律法的犹太人说,他不尊重律法;而只不过是赋予律法以恰当的功能,而律法恰当的功能不是救人,或者使人成圣,而是让他们知罪,并且如第13节所表明的,是向他们表明,罪是何等邪恶。他指出,即便是一个信徒,律法也继续发挥向他表明罪何等邪恶这个功能。当他看到神的律法,就是他心灵渴望成就的律法时,又对比自己生命中的罪,他就爱律法,厌恶罪。
在这个冲突之中,我们看到使徒保罗的心倾倒而出,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我,我,我,我,我,我。这是他的见证,也是我们的见证。他自己在灵性上与内住的罪斗争的见证,以三个哀叹呈现。这是非常悲伤的经文。这是非常懊悔的经文。这是非常痛心的经文,因为我们很少看到这一类关于使徒保罗的挣扎的深刻洞见。他将这个挣扎重复这么多次,也并不常见。你或许会留意到经文中的重复。有三次哀叹,所有这三次哀叹基本上说的是同一件事。他哀叹他的状况。他为此哭泣。他为此哀伤。他的心为此难过。他为此破碎。
每个哀叹都有三个部分:他发现自己身处的状况,这个状况的证据,以及这个状况的根源。我们回顾一下第一个哀叹。上次我们研读过。第14-17节。状况在第14节。「我们原晓得律法是属乎灵的,但我是属乎肉体的,是已经卖给罪了。」律法是属乎灵的。也就是说,律法从圣灵而出。律法是从神的心思意志中提供。第12节说,律法是圣洁、正义且美善的。但是,相对而言,我是不属灵的。律法是属灵的,我是不属灵的。
你说:「基督徒可以这么说吗?」是的,可以的。这个观感,是我们对自己的人生应当有的正确观感。我们不全是我们应当成为的样子,对吗?神的律法是属灵的,但是我们是属乎肉体的,我们是不属灵的。我们是世俗的。在这里,保罗看着这场战斗。他看着他的人性。他不是在说他里面被更新了的一切。他说的是他里面没有被更新的东西。他的人性还在那里,并且当面看着他。他看到自己被卖给了罪。在第23节中他说,他「觉得肢体中另有一个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战,把我掳去。」他看到自己仍然被罪所害,即便他得救了也是如此。这就是他的状况,挣扎的状况。
在腓立比书3:12,保罗也这么说:「这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换言之,我还没有得到。「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
他说的是:「我知道我还没有到达那里。」在罗马书第7章这里,这就是你所拥有的全部,也就是承认他还不是什么。这是一个视角。这并非可以谈论他的全部东西,但是这是可以谈论他的某些东西。不是说,可以谈论我的只有我是不属灵的,而是说,对我而言,说我是不属灵的,的确是真实的。我还没有完全变得我将要变成的样子,对吗?这是一个非技术性的观点。这是一个视角。在提摩太前书1:15,同样的视角让保罗说「我是罪人中的罪魁。」
你说什么给予那个视角呢?这是对神纯洁、圣洁、正义、美善之律法的理解。当你看到自己反对这个律法的时候,你就很清楚意识到自己是多么邪恶。当你看到一个人自称是基督徒的时候,他似乎非常满足于自己现在的属灵状况,他想要确保你晓得他是多么圣洁,多么敬虔;这不是向你表明他的确是圣洁的,而是表明他的确没有理解神的话语。这不是他圣洁的证据,而是他对神圣洁律法无知的证据。因为我们越理解神圣洁律法拥有的无限完美,我们就越理解我们的不完美,对吗?所以,我们在罗马书第7章中拥有的不仅是基督徒的见证,而且是非常成熟的见证,非常具有洞见的见证,非常属灵的见证。
在第14节给予我们这个状况以后,保罗在第15节给我们证据。这里说的是他还不是他应该是的样子、他还是不属灵的证据。「因为我所做的,我自己不明白」—或者我不知道、我不爱、我不选择去做—「我所愿意的,我并不做;我所恨恶的,我倒去做。」这就是证据。我仍然是属肉体的证据是:我很沮丧,因为我看到神律法无限的荣耀,我看到他的标准那崇高的圣洁,而我却无法达到那个标准。我不满意我自己目前走到的光景。我只是不满意我还没有走到的光景。
这是非常成熟的视角。你若认为自己真的已经达到属灵境地,这是非常不成熟的事情。使徒保罗说:「我还没有达到。我还没有理解。但是我」—如何?—「我向着目标直跑。我看到了目标,我正在前进。我还没有到达那里。」
这就是从正确的属灵洞见而来的谦卑。如果我们真的理解神的律法,我们就发现自己远远还没有达到,而不是庆祝自己有多么圣洁。这就是他所在的位置。这就是为何这一点再一次带领我们回到标志着救主真正的跟随者的破碎、谦卑和痛悔。
然后他谈论到根源。因为如果你说:「好的,保罗,你得救了。你被救赎了。我的意思是,那么这是从哪里来的啊?」第16-17节给了我们答案。「若我所做的,是我所不愿意的,我就应承律法是善的。」律法没有什么错的。我无法遵守律法,不意味着律法是错的。保罗,你的问题是什么?「既是这样,就不是我做的,乃是住在我里头的罪做的。」
我们的状况就是,我处于挣扎中。这个状况的证据就是,我不总是能够做我想要做的,而且有时候做一些我内心真不想要做的。这个状况的根源就是我里面的罪。现在,第17节中的「我」这个词变成技术性的了。他在第14节中说的「我」是一般性的。「我是不属灵的。」他确保我们能够理解他在第17节中的意思。「就不是我做的」,这里的「不是」,我们谈过这个词的希腊文「不再是」,从何时开始不再是?从救赎开始。既然我得救了,那就不再是我、真我、被更新的我、被创造的我做的,而是什么做的?乃是住在我里头的罪做的。我们之前比较详细地谈过这个议题。这里的「我」变成了一个技术性的术语。
那么,这里的冲突是什么?一个信徒生命里的冲突,就是在这两者之间,一方面是圣洁的新造之人,为了永恒而受造,是永远的种子,不会犯罪,在你里面,是真的你,是基本的你,是被再造的你。冲突就是在这个得救的你,和你未被得救的必死、你未被得救的人性之间,后者仍然存在。这就是他的冲突的来源。这就是他的哀叹。
我相信,每个神的儿女,若他行走在顺服救主心意的路上,他都会为自己的罪的现实哀叹。我在约翰一书1:8-10中看到一个信徒,他不会否认自己的罪,反而会如何?反而会承认自己的罪。我听到他在诗篇38:18中说:「我要承认我的罪孽,我要因我的罪忧愁。」我听到他在诗篇97:10中说:「你们爱耶和华的,都当恨恶罪恶。」我认为真正重生的人恨恶罪,就是即便他被再造、已经有新的性情,但新的性情仍然被装在人性里面,而挣扎就在那里。
所以即便我们得救了,罪仍然存在于我们的肉体里面、我们的必死里面、我们未得救的人性里面,并且不许我们看到内心深处,那追逐神律法完美的渴望得以实现。有时候,这不仅在你犯罪之前出现,而且在之后出现;而且它在你的罪疚感中出现,在你哀伤感中出现,在你的懊悔感中出现。
让我们看第二个哀叹,这就像第一个哀叹。第18节。这里的模式是一样的。首先是状况。「我也知道,在我里头」—这里你谈论的是哪个我?只是一般的你、整个的你、新的你、新造的人吗?不是的,不是的。「在我里头。」这是我的哪个部分?我的什么?「我的肉体」。他用的是技术性的术语。他不想要我们失去他在第17节中作出的区分,这个区分就是这并非真的他,而是住在他里面的罪。
而后在第18节中,他说:「住在我肉体里面的罪。」所以这不是真的我,不是新的我,不是再造的我,不是种植在我里面的神圣的、不可朽坏的性情,不是那个不能犯罪的永恒的种子。不是那个我,而是我的肉体。所以,「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
我在我未被救赎的人性中看不到任何美善的东西。所以他说:「在我里面」,但是他特别指出这是他的哪个部分:「就是我肉体之中。」我相信,在这里,他用术语指出了罪的作为。罪坐在肉身里面。我们以前说过,现在还要再说,肉身就是我们的人性。它本身不必然是恶的,但是罪在里面寻得了运作的基础。
我或许可以这么说。保罗将信徒里面败坏的领域限制在肉身之中,限制在未被救赎的必死性之中。亲爱的弟兄姐妹,这就是为何当你死去,离开这个身体的时候,你要进入永恒的荣耀是不需要作出什么变化的,因为你合乎永恒的荣耀所需要的,不是增加什么东西,而是减去某些东西。所以他把罪的领域限制在他未被救赎的必死性的堕落上。
你注意到他说「就是我肉体之中」吗?他不再在肉身里面,正如我们会在8:5-8看到的那样,而是肉身在什么?在他里面,仍然在那里。顺带一提,未被救赎的人只有肉身,肉身,肉身,肉身,肉身,肉身,其他一无所有。
整个状况的证据在第18节提出。这是一首悲伤的歌。这就是为何他一再为此哀叹。请看第18节。这就是证据,在这一节当中。「因为」,换句话说,这就是我将要呈现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换言之,在我里面有些东西是想要做正确的事情。「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请不要误解这里的他。他不是说:「我不明白如何在任何时候做正确的事情。」因为这不对。他说的是:「我无法做我心渴望做的事情。」你明白吗?「我无法做我想要做的事情。」
如果你看看你自己的基督徒生活,你看到成长的节奏,我认为如果你坐下来、并且诚实面对,即便你看到你的基督徒生命在成长,但是你现在仍然比以往更恨自己的罪;以往你还在成长,你以往并不真正明白罪有多严重,你也还没有如何全面了解神的荣耀和圣洁,以及他圣洁话语所具有的无限纯洁。你看到,随着事情的进展,你对罪的敏感度也有进展。虽然我们被教导过、我们也要再次确证说,属灵成长涉及到犯罪的频率降低;而伴随着犯罪的频率降低的是,对罪的敏感度提高。这就是保罗的经验。立志为善由得我,里面真正的我想要做神想要的,但是我无法完成我想要做的事情。
而后,第19节,他说了和第16节相似的话:「故此,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做。」我想要做。我只是做不了。
你晓得,如果你回头看,例如看旧约;你会看到大卫,你会发现大卫是神的朋友,对吗?以色列的诗篇甜美歌手,属神的人,很棒。但是如果你读旧约,你不会发现在旧约中有任何作者比大卫敬畏,更痛悔,更对自己的罪敏感的。
大卫透过诗篇,尤其是透过诗篇第32篇和第51篇,来向神呼求;但是,不仅仅是那些诗篇。谁向神呼求怜悯,谁向神呼求爱的恩慈,谁向神呼求罪中的怜悯。正是大卫,他贴近神的心,以至于他生命中任何的罪都会造成他拥有一颗破碎的心。所以,对我而言这里的挣扎正是重生之人的挣扎。未得救的人甚至不理解这种态度。
而后保罗在罗马书7:20节中再次来到根源。状况,证据,和根源。「若我去做所不愿意做的,就不是我做的,乃是」——什么?——「乃是住在我里头的罪做的。」这正是他在第17节所说的。不再是我。「不再」是什么意思?这里再次有一个「不再」。不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从什么开始?从救恩开始。在得救之前,你晓得,未得救的人无法在这一章里面,因为对他们而言,没有「不再」。没有「不再」。从来没有改变。从来没有什么时候,事情有过什么不同的。「不再」对于非信徒意味着什么?从没有任何的「不再」。从来都是一样的。
但是既然未得救的人被救赎了,他就有一个「不再」。从得救开始,不再是那个被再造的我,不再是真正的自我在做这些事,而是住在那里的罪。所以保罗说,我们战斗,我们失败。而由于神圣洁律法的完美,所以失败似乎更加势不可挡。
所以,如果我可以回头,补充一点东西到你透过罗马书第5、6、7章所累积的清单,请将这一点补充到你关于因信称义的结果的清单。我们在第5章中看到的头一个结果就是安稳保障。我们看到的第二个结果就是圣洁。而后在第7章,我们看到自由、结果子和服侍。到这一章,第四个结果,就是对罪的敏感。这就是称义的结果。保罗仍然在谈论透过信心、借着恩典称义的教义,而称义的结果之一就是对罪的敏感度提高。
到了这里,你或许明白了保罗会放弃什么。他得出这一点了,对吗?他有点像我,他孕育了这一点。但是让我们来看第三个哀叹。这一点就是说到他是如此哀伤,以至于他反复地思想。这就是同样的三点。
首先是状况,第21节:「我觉得有个律,就是我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恶与我同在。」这里我们回到了同样的状况。他说:「我觉得有个律。」他所指的是一个原则。他在用「律法」这个词。这又是一个文学技巧,所以他保持这个术语。这是神的律法。他说,而后我看到另一个律法。另一个原则,另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向我提出要求;另一个不灵活的律法,催促我要服从。
「我在自己里面看到另一个律。」另一个原则在运作,另一个命令的源头,另一个标准。「就是我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恶与我同在。」这里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说,「恶就在我身边。」就在那里。它与每一个好想法战斗,与每一个好意图战斗,与每一个好动机战斗,与每一个好话战斗,与每一个好作为战斗,与每一个好行为战斗。恶并不在远处。罪并不远。罪从来没有被根除,某些神学家会告诉我们,你会到达一个地步,就是你的罪性会被根除。而后他们说,从此以后,你不会再犯罪,你只是会犯错。保罗说:「罪就在这里。就在身边。这并非真的我,但是罪并不远。」状况就是再次的冲突。
而后是证据,第22节。你如何能再次证明这一点?「因为按着我里面的意思,我是喜欢神的律。」这是冲突的一面。在他里面的自我中,他喜悦神的律法。我们再次看诗篇第119篇,我认为这是旧约中与罗马书第7章最佳的平行章。诗篇119:77说:「愿你的慈悲临到我,使我存活」—请听—「因你的律法是我所喜爱的。」可能保罗心里想的就是这段经文。当他说「按着我里面的意思,我是喜欢神的律」,他在确证诗人的心。
诗篇119:111说:「我以你的法度为永远的产业,因这是我心中所喜爱的。」他再次说到这是他所喜爱的。在同一章诗篇第20节,又是一个:「我时常切慕你的典章,甚至心碎。」哦,多么精彩!我时常切慕你的典章,甚至心碎。
在诗篇1:2中,什么是真属灵人的标志?「唯喜爱」—什么—「唯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重生的人的标志,就是对神话语的喜爱,对神律法的喜爱;按着我里面的意思,我喜悦那律法。
我想要你注意这一个词组:「按着我里面的意思」。这个词组的真正意思是说:「从我心底里。」就是这个意思。从我里面最深的部分。他最深的部分,他心底里,他里面的那个人,那个内在的人,真正地饥渴、渴望、喜悦、热爱神的律法。最深的喜乐,人最真实的表达就是喜爱神的律法。
我相信,这个内在的人就是那被更新的、被救赎的性情。保罗对哥林多信徒说:「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如何?—「却一天新似一天。」哥林多后书4:16。而且我们「借着他的灵刚强起来」。以弗所书3:16。而且圣灵就「在内在的人当中」作工。这就是新的创造的领域。这就是真正的自我,就是被救赎的人性的中心。
但是,冲突的证据随后带我们来到第23节。「但我觉得另有个律,另一个原则。」这是什么?在他的哪里?「在我的肢体中。」我们说这「肢体」是什么?肢体就是属于人的因素,属于身体的因素,就是肉体、人性、没有被救赎的必死性。而保罗对术语的使用是完全前后一致的。
所以他在第23节中看到了另一个律,而这个律不是在他真正的自我、他更深的自我、他内在的人里面。这是在他外在的人里面的。这是在他的肢体中。这是在他的人性中。这是「和我心中的律交战」。而他心中的律与神的律一样,就是内在的人。所以心就等于内在的人。他看到了这场战争。有时候他承认,我肢体中的律胜过我心中的律,因此「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他作出了非常清楚的区别。
亲爱的弟兄姐妹,请听,如果这里指的是非信徒,那么他心中的律只会和他肢体中的律一样腐坏。因为属肉体的心与神为敌。但是他的心,也就是他内在的人、他最真的自我、他被救赎的创造,却渴望神的律法,并且和他肢体的律交战,而这肢体当然如我们所说,指的是他的人性。而且请再次注意第23节,有时候,这场战斗对肢体的律是有利的,而且请注意看,这场战斗会把他掳去。
请听。这必须是被救赎的人,因为未被救赎的人无法被掳去。为什么?因为他们本已经被掳了。但是当罪在属灵挣扎中胜利的时候,信徒就被罪所掳,信徒就成为了罪的俘虏。
所以,保罗在第21节中再次表明这种状况,并且随后证明了这种状况。状况就是心中的律、也就是他内在的人渴望神的事,与肢体中的律之间的冲突。并且要记住,这一点前后一致地贯穿第6章第12、13、19节,第7章第5节,并且贯穿这个部分;在所有经文中,他总是将罪放在肢体中。经文所指的都是身体的部分。这不只是意味着肉体。这意味着心、思想、感情,以及所有与我们的人性同行的部分。而这场战争还在继续。
现在回到诗篇第119篇。诗篇119:20,重新看这伟大的经节。这些经文非常的简洁,但是紧密联系着。「我心碎」。这是非常非常强烈的语言,「我时常切慕你的典章,甚至心碎。」哦,你说,「这是一个属灵人,带着那样的心碎,渴望神的事。」而后请看第70节。这节说的是骄傲人。「他们心蒙脂油。」非常的生动。「我却喜爱你的律法。」
请看第81节:「我心渴想你的救恩,仰望你的应许。我因盼望你的应许眼睛失明,说:你何时安慰我?我好像烟熏的皮袋,却不忘记你的律例。」我要干涸了。我何等渴望你的律法。我感到与律法隔断了。这就是渴想神律法的心。
第92节:「我若不是喜爱你的律法,早就在苦难中灭绝了。」
第97节总结道:「我何等爱慕你的律法,终日不住地思想。」
第113节说:「心怀二意的人为我所恨,但你的律法为我所爱。」如此生动。
第131节说:「我张口而气喘」。你问:「你在跑远路吗?」不是的。「因我切慕你的命令。」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这是对命令的深层饥渴。对于这个人的灵性,你不会有一点疑问。
第143节说:「我遭遇患难愁苦,你的命令却是我所喜爱的。」
第163节说:「谎话是我所恨恶所憎嫌的,唯你的律法是我所爱的。」第165节说:「爱你律法的人有大平安,什么都不能使他们绊脚。」第174节说:「耶和华啊,我切慕你的救恩,你的律法也是我所喜爱的。」
当你来到第174节时,你对自己说:「这家伙太属灵了,实在令人害怕。」而后你真的会因这篇诗篇的最后一节而痛苦。这一节说了什么?「我如亡羊走迷了路,求你寻找仆人,因我不忘记你的命令。」
你会说:「等等,这个人真的很成功。你以这样一件事结束,是在做什么?」你晓得他说了什么吗?「我爱你的律法。」到最后,他说:「但是我如亡羊走迷了路。」你看,他正在保罗所处的地方,同样的冲突。没有分别。现在让我们回到罗马书第7章。
根源是什么?证据在第23节的第一部分,他在这里说:「但我觉得肢体中另有个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战,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根源是什么?根源就在这同一节。「把我掳去,叫我附从」什么?「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
你为何犯罪?因为神救你的时候,做得不够好吗?因为你新的性情不完全吗?因为你还没有预备好上天堂,你仍然需要赚取上去的路吗?不是的。你为何犯罪?因为什么?罪仍然在你的人性里面。这必须是信徒,因为非信徒不会被罪俘虏。他们早已经在那里。而你的肢体、你的人性,包括了你的心、你的情感、你的感情、你的身体以及一切所有。
哥林多后书10:3-4说:「因为我们虽然在血气中行事,却不凭着血气争战。我们争战的兵器本不是属血气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坚固的营垒」。我喜欢这经文。他说:「你知道,尽管我们必须带着肉身行事,但是当你说到真我的时候,就完全不是肉体,我们争战的武器不是属肉体的,而是属灵的。」
三个哀叹,强调了信徒的状况。这是冲突。它们强调了冲突的证据,没有能力行神的旨意,无法做我们晓得应该做的事情。它们强调了冲突的根源,就是内住的罪。真信徒、属灵的信徒、敬虔的信徒呼求,要从这罪中得拯救。如果这三个哀叹还不够的话,保罗在第24节大声哭诉,这个哭诉超过了三个哀叹,这个哭诉超过了他说的所有话。他在痛苦和沮丧中哭诉,说:「 我真是苦啊!」
你对自己说:「这会是使徒保罗吗?这会是基督徒吗?」霍尔丹是很久前很棒的、蒙神赐福的释经家,他说:「人发觉自己是罪人的程度,与他在此前发现神和他律法的圣洁程度成正比。」他是对的。这是信徒,他说:「我真是苦啊!」他想要成为神想要他成为的人。
诗人在诗篇第6篇中哭诉:「耶和华啊,求你不要在怒中责备我,也不要在烈怒中惩罚我!耶和华啊,求你可怜我,因为我软弱。耶和华啊,求你医治我,因为我的骨头发战。我心也大大地惊惶。」意思是害怕。「耶和华啊,你要到几时才救我呢?耶和华啊,求你转回,搭救我,因你的慈爱拯救我。因为在死地无人记念你,在阴间有谁称谢你?我因唉哼而困乏,我每夜流泪,把床榻漂起,把褥子湿透。」诗人所说的就是:「我对自己无法成为我应该成为的人而感到厌烦。」
诗篇第38篇,大卫说:「耶和华啊,求你不要在怒中责备我,不要在烈怒中惩罚我!因为你的箭射入我身,你的手压住我。因你的恼怒,我的肉无一完全;因我的罪过,我的骨头也不安宁。」而后大卫说:「我的罪孽高过我的头,如同重担叫我担当不起。因我的愚昧,我的伤发臭流脓。我疼痛,大大蜷曲,终日哀痛。我满腰是火,我的肉无一完全。我被压伤,身体疲倦;因心里不安,我就唉哼。主啊,我的心愿都在你面前。」
你说:「如果你所有的心愿都在他面前,你怎么可能在这样糟糕的景况中?」这就是战斗,不是吗?大卫所说的,没有一点和保罗所说的不同。「我真是苦啊!我心跳动,我力衰微。」他想要成为超过他现在层次的人,而他发现自己因为人性的缘故而变得虚弱。
诗篇第130篇说:「耶和华啊,我从深处向你求告。主啊,求你听我的声音!愿你侧耳听我恳求的声音!主耶和华啊,你若究察罪孽,谁能站得住呢? 但在你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你。我等候耶和华,我的心等候,我也仰望他的话。」这里呼求脱离罪的又是敬虔的人。这是被救赎之人的方式。「我真是苦啊。」
而后保罗在罗马书7:24节提了个问题。「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你还记得,他的问题何在吗?问题在他的什么地方?在他的身体里。这是什么样的身体?取死的身体。「救」这个词就是「搭救」的意思。这个词被用来指涉这样一个行为,就是士兵在战斗中跑向他的同伴,救他脱离敌人。取死的身体非常有趣,字面意思指的就是「臣服于罪和死亡的身体」。这还是未被救赎的必死性。这些术语仍然是前后一致的。身体、肢体、肉体。
据报导说,在扫罗出生的大数附近,有一个部落的人,要将可怕的惩罚施予一个杀人犯。当有人犯了谋杀,传统就是将死尸与杀人犯面对面、鼻子对鼻子、脸颊对脸颊、大腿对大腿、脚对脚地绑在一起。这就是惩罚,直到死尸的腐烂杀了这个杀人犯。二者被绑得如此紧密,以至于他无法释放自己。只需要几天,死亡的朽坏就会传到活人那里,要了他的命。保罗看自己,他在自己的身上看到这一点,并且感觉到他正在面对面、鼻子对鼻子、脸颊对脸颊、大腿对大腿地面对死亡、朽坏、会杀人的东西,于是呼求道:「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
还有盼望吗?有的。第25节说:「感谢神!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对我而言,这是一场胜利,这是一个确据。保罗,你在讲什么?这是某种神秘的东西吗?你如何从冲突中得救赎?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他在心里想什么?我相信他在心里想的,在罗马书第8章中表达出来了。
我们来看这一节,罗马书8:18节:「我想,现在的苦楚若比起将来要显于我们的荣耀,就不足介意了。」而后他谈到受造物等待那完全的显现。跳到第23节:「不但如此」,也就是说不仅是受造之物在叹息、劳苦、等候得荣耀,「就是我们这有圣灵初结果子的。」
换言之,我们有内住的圣灵。我们有新造的人。我们有永恒的种子。我们有神圣的性情。这在我们里面,但「我们也是自己心里叹息,等候得着儿子的名分,乃是我们的」什么?「我们的身体得赎。」我们正在等待救恩的最后阶段,因为我们在盼望中得救。我们仍然在盼望着那一天,我们完全从身体中得到自由和救赎,正如从灵魂中一样。
我相信,这就是保罗在第7章第25节所展望的。「感谢神!」他说,冲突的结局会来到的—「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当他来、当我们得荣耀的时候,或者当我们进入他的同在、并且得荣耀的时候,这个结局就会到来,战斗就要结束。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5章说到这个结局:「这必朽坏的总要变成」什么?「变成不朽坏的,这必死的总要变成」什么?「变成不死的。」那时,他在第57节说,「感谢神,使我们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 」他在罗马书7:25所用的词几乎一样。
他在这里说:「感谢神!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他所看到的这天,就是这必朽坏的总要变成不朽坏的,这必死的总要变成不死的时候。所以他展望救赎,然后说:「我看到了这个时候,并且这个时候正在来到,我要活在盼望中,盼望着这个时候一定会来到。」在哥林多后书5:4中,他心里所想的也是同样的东西,他说:「我们在这帐篷里叹息」—为什么?—「因为我们劳苦」,带着我们的人性;而且「并非愿意脱下这个,乃是愿意穿上那个,好叫这必死的被生命吞灭了。」伟大的真理。
我们寻找着那一天。他写给腓立比教会的时候,心里所想的也是同一天,那时候我们寻找救主,就是主耶稣基督,他会改变我们卑贱的身体,而后这个身体会被塑造,就像他荣耀的身体。这是胜利的盼望。
与此同时,在罗马书7:25节中,直到那时候,「我以内心顺服神的律,我肉体却顺服罪的律了。」你晓得保罗在说什么吗?直到那天,战斗会如何?战斗会继续,而且只要我们还在肉身中,战斗会继续。而且我们继续和丁尼生一起呼喊:「哦,因一个新人从我里面升起,征服现在的我。」
所以,战斗不会结束,直到耶稣给我们不死和不朽。完全的救赎要等到得荣耀的时候。这就是关键。但是这不是说,我们无法在此时此刻经历到胜利。这在第8章,就是下两次要谈的。但是在此刻和那时候之间,圣灵会帮助你。让我们低头祈祷。
我想请你与我默祷片刻。我想请你做几件事。首先,我想请你感谢神,为了你里面新造的人。为了你在基督里面被更新,适合于天堂。你愿意为这一点感谢他吗?
而后你愿意向他承认,尽管你爱他的律法,你渴望行出律法,但是你里面还有一些东西与律法争战吗?你愿意带着心中的悲伤向他承认,并且祈求他可以给你胜利,直到耶稣来释放你脱离这卑贱的身体,并且给你一个被塑造得像他自己的身体吗?
亲爱的父,我们感谢你,因为你让我们进入这个被爱的使徒的心,进入诗篇中诗人的心;因为这都表达了我们自己心中的呼求。我们何等想做正确的事情。我们想要成为其他人需要成为的样子。我们想要以我们应当的方式服侍。我们想要以你爱的方式来爱。我们想要总是委身。总是说真理,总是有正直的品格。有纯洁、温柔、谦卑。拥有品格的力量。总是说合宜的话。总是想要给软弱的带来力量。
但是主啊,我们经常做不到。我们对人冷漠、自私、自我放纵、批评人、对许下的承诺不忠,我们无法达到标准。我们哀叹内住的罪的权势,父啊,帮助我们晓得。晓得你是圣洁的神,给了我们正义、圣洁、美善的律法。
如此,即便在我们对罪的敏感中,即便在我们拥有的悲伤的感觉中,还有盼望;因为说到一个被救赎的人,说到一个在属灵成长上前进的人,看到罪的真貌,看到神律法的真貌。父啊,晓得我们渴望那些圣洁、正直、美善的事情,即便我们并不总是能行出来,也很安慰人了。
感谢你,为了在我们的悲伤中,我们找到一丝喜乐这一相反效果。帮助我们,让我们的心被对耶稣基督再来的盼望所充满。同时,借着我们里面的圣灵的力量,从失败中得救赎。
我们感谢你,为了今天的团契;我们为不认识耶稣基督的人祷告,在他们里面没有冲突,他们像嘲笑者那样,感受不到罪的重量,因为他们是死的,死人什么都感受不到。愿意他们醒来,就如保罗在罗马书第7章所做的,面对面看到神的律法,看到罪,来到救主面前。父啊,你带那些你渴望他们来的人来。触摸每一颗心。颂赞归给你,奉基督的名祷告。阿们。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and sold as a book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