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ce to You Resources
Grace to You - Resource

请打开圣经,我们要从腓立比书2章第14节看到第16节,这也是「不再抱怨」系列学习的第二部分,也是最后一个部分。我们查考腓立比书这封美妙的书信,从第14节到第16节,我们在第14节听到了保罗的非常简洁的命令:「凡所行的,都不要发怨言、起争论。」当然,这也是我们劝勉的内容和基础。我们上次已经看了这一节,今天,我想告诉大家这样遵行命令的原因,就在第15、16节。因此,第14节是命令,第15、16节就是这命令的缘由。在我们查看这些原因之前,让我们先回顾一下,看看有关抱怨的内容。

社会评论家克里斯托弗·拉什写过一段话,我在这里引用:「每个时代都演变出它特有的病理学形式,这些形式常以夸张的风格表现出深层的特征结构。」我猜想,他会认同我们这个时代的病理学就是自恋式的放纵。我们文化中的种种表现,就像希腊神话中年轻的那耳客索斯,他有一天在池塘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就不可抑制地爱上了自己。他疯狂地爱上自己,所以一直在池塘边,盯着水中自己的倒影。他的自爱是疯狂的。看来,我们的社会也有自恋主义的病理存在,随着我们不断地爱自己、放纵自己,我们也不断地在喂养自己里面的不满,也把这种不满足投射到我们周围的这个花花世界,这个世界总是让我们想入非非,认为世界上总有可以被塑造出来的完美。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但是从来没有得到过。所以,我们的自恋主义只会把我们推向更深绝望的阴影中。任由自己放纵自己。什么都有了,我们依然遥望着没有得到的一切。我们抱怨到一个程度,自己几乎永远不能满意。

我们的抱怨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在麻省理工学院有一个心理学家,名叫肯尼思·金斯顿,他曾经说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话,请听:「如果你生活在政府事业单位藏污纳垢、难以改进的社会,个人对快乐的追求就变成了非常私人的事,也成为最考验精力的挑战。」我的确认为,今天的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如今这个社会中的怨言多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不仅是因为我们也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放纵,我们更大程度地暴露在永不满足的花花世界里,还因为我们不再对社会上这些曾深深捆绑我们心灵的东西抱有幻想,我们的心中唯一剩下的,就是个人对快乐的追求。

有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60年代的人与70、80年代的人之间的对比。60年代的学生都是抗议游行的人。那时候这些抗议的人非常多,我记得读到过一篇新闻,上面说一群哈佛学生找到他们的教授说:「我们有一支愿意抗议示威的队伍,你有没有值得游行抗议的事项?」似乎抗议的思维模式比需要抗议的事项还来得快,但是后来怎么样了呢?在60年代,所有这些抗议的学生都尝试去改变这个社会中有问题的事业单位,但是失败了。当他们认识到,自己付上所有的努力和心血都无法改善这些机构部门的问题的时候,他们变成了以金钱为满足的物质主义雅痞,就是70年代和80年代的人,他们说:「既然我们改变不了这个社会,我们就把所有精力投入到追求快乐上来。」

这就是我们社会所处的现状,疯狂地追求物质满足和享受,自恋地注视自己,放纵自我,意识到自己改变社会职能部门的可能微乎其微,就转而渴求自我放纵,而且一直专注。建构这种追求的,是非常、非常可怕的幻灭感。所以,你只剩下抱怨了。

我在四处都能看到这种现象,你也都看到了,因为你就是其中的一份子。我们来看看人们在抱怨些什么。好好想想,这些事是多么琐碎无聊,看看自己是不是也在参与。有些事情很典型,导致人们血压飙升、厌恶、忿怒,甚至让人大打出手。比如说,交通堵塞。交通堵塞会燃起人极度的仇恨、怒火和怨言。你前面的司机开车慢了一点,就足以让你破口大骂。高速公路上突然有人超车到你前面、遇上话比较多的人,都会让你不舒服,不管是长途、短途,还是任何一条线路,只要有人超在你前面,你就开始抱怨。

你想有人给你让位,并且马上就要。还有哭闹的婴儿,如果你不觉得人们对哭闹的婴儿有什么邪恶不满的对待,那么就问问自己,为什么由于孩子哭闹引发的可怕的虐童事件越来越多?曾经紧紧抱在母亲怀中的孩子,现在却用熨斗或平底锅去打。不合时宜打来的电话、放错位置的钥匙,随地大小便的小狗,你信不信,这些都可能成为暴力的导火索,我们里面的火气真的是一触即发,有没有?

但是你想想,只是情绪而已!再比如你拉不动的拉链,尤其开车到半路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也会让你发火。又比如凉了的食物,我们不仅要某种食物,还要被加热到特定温度的食物。有人打断了你的谈话、邻居吵闹、丈夫催促你、飞机延误、衣服太紧、节食不成功、削洋葱、门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身边的人做事没能力、正着急赶路的时候车子爆胎……都可能让你情绪崩溃。有些人常常抱怨他们难以维持收支平衡。刷碗、难相处的婆婆或岳母、茂盛的杂草、高昂的价格等等,想象一下,这些都是能激起人们之间敌意的人事物,最终带来婚姻中巨大的冲突。我们为了这些事情抱怨纷纷,多么可笑!

如果你身处在1945年的广岛,你的确有非常忧虑的问题。但是,仅仅因为你失去了一次生意上推广的机会,仅仅因为你的孩子上周说她讨厌自己的房间,仅仅因为银行早晨通知你消费透支,你就满腹怨言。我敢肯定,对这一切事,你一定有解决的方法。平静下来,重新审视状况,好好想清楚。我听了很多人说到中年危机。你知道吗?在这个世界上,有些国家的人甚至没有机会经历中年危机,因为他们根本活不到中年。有些人完全不会被这种问题困扰,世界上有些地方人们的平均年龄只有37岁,那里的人们没有理由去担忧自己40岁的生日。

有些人抱怨日常食物的开支,每天有超过一万人死于饥饿,你还在为食品开支抱怨吗?数百万人正遭受着营养不良的折磨。有人说,他们抱怨房屋租金高昂。也许,你更应该住在加尔各答的人行道上,那里的人不用付租金。他们出生、生活、死亡,一生都在那条路旁。他们唯一需要忧虑的就是,去哪里找到睡觉时能垫在头下面的破布。

这个世界中的某些地方,正以司空见惯的方式上演着这一幕幕可怕的景象,我们却因为在豪华餐厅得不到好位置而大发脾气,或是因为减肥减不了十磅就气馁不已,又或是满嘴抱怨每个月都要还的借款。你的问题和什么有联系,知道吗?就是暴徒发怨言的情绪。然后,这种理想主义的消费文化又喂养着不满足的罪。我们怎么会不满足?

请记住耶利米哀歌3:39说:「活人因自己的罪受罚,为何发怨言呢?」我们到底在抱怨什么呢?所以,保罗在第14节为我们提供了总的原则。在这个充满抱怨的文化中,这节经文真的在向我们说话。「凡所行的,都不要发怨言、起争论」,「凡所行的」,指的是什么呢?活出你内在已经得救的生命,作成你得救的工夫。这是基督徒人生经历的普遍态度。当我们作成得救工夫的时候,当我们活出敬虔生活的时候,我们就不要抱怨神放置在我们生命中的任何一种环境。我们要毫无怨言地活出一生。我们要常常喜乐,用保罗后来的话说,「我再说,你们要喜乐。」不管我们处贫贱还是富足,不管拥有多还是少,不管我们喜欢自己的处境还是不喜欢,我们都要满足,没有丝毫抱怨的理由。

我只想跟大家说,在这种文化中敬虔生活比在其他文化中要困难得多,因为我们正在滋养抱怨者的文化,充满怨言的文化。保罗非常直接地向我们说出了非常概括的原则。

请记住上次我说的:做任何事都不要抱怨、不起纷争,因为这直接指向神。在其他方面虽然抱怨或纷争不多,但也是罪。问题的关键在于,你要接受神为你的生命命定的美好的计划,不带任何对他的抱怨活出里面的救恩。怀有喜乐的心、感恩的心,不带情绪的怨言,不与神进行任何头脑上的纷争和争辩,不抱怨地以感恩的心活出救恩。这就是保罗呼吁基督徒在一切事情上要秉承的态度。

保罗给了三个原因。我会把这三个原因列出来。这些理由并不新鲜,而是简短的回顾和总结,我知道你们熟悉这些经文。然而,即便如此,仍然是永生神的灵对今天的我们说的话。原因一,第15节:「使你们无可指摘,诚实无伪,在这弯曲悖逆的世代作神无瑕疵的儿女。」首先,为了我们自己,不要再抱怨,这样我们就可以作神救赎的儿女。首先从我们自身开始。很明显,是目的结果从句,虚拟语气的小品词,历来都表示目的和结果。所以,这句话也可以翻译成,「为了使你们……」或「使你们成为……」或是「目的就是使你们……」

也就是说,这就是你们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为了使你们成为神无暇无疵、无可指摘的儿女。你们被呼召成为神的孩子,并且有他儿女的形象。以弗所书5:1,保罗提出了非常、非常关键的命令:「所以你们该效法神,好像蒙慈爱的儿女一样。」如果神是你的父亲,那么你就效法你的父亲,走他走过的路。如果你是神的儿女,那么就按着神儿女该有的方式活着,活出神的性情。就像提多书第2章说的,以致凡事尊荣我们救主神的道。

所以,请再一次注意,我们会非常细致地看这些经文,你要停止抱怨,凡所行的,都不要抱怨或起纷争,这样才能体现你应有的身份。这里的希腊原文是「为了让你成为」、「这样你就能成为」的意思。这里指的是个过程,成为神无暇无疵、无可指摘、诚实无伪的儿女,你要经历一个过程。所以,不要抱怨,好让这个过程进行下去,到最后,你会变成无可指摘、诚实无伪的神的孩子。

这两个短语:「无可指摘、诚实无害」,有的版本翻译成「无可指摘、诚实无伪」,在意义上都没有什么大的差别。两者强调的都是道德上的洁净。「无可指摘」简单来说,就是形容没有任何可批评的生命,没有瑕疵的生命。在罪、邪恶、残忍这些问题上,没有丝毫沾染。这是无可指摘的生命,没有瑕疵,没有人能看见的罪恶的污点。

「诚实无伪」这个短语也可以翻译成「诚实无害」。在马太福音10:16,耶稣说:「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这里的「驯良」就是「诚实无害」,这个短语在罗马书16:19也被翻译成「愚拙」,保罗说的是,「你们……在恶上愚拙」。这个短语和清洁、不混杂、不淫乱、无玷污有关系,比如说,用来指不掺杂的酒和不含合金的金属。所以,保罗用这两个非常基本的词汇,在表达人生命应该有的样子,不因罪恶被指摘,是清洁的、没有玷污,没有淫乱,不与邪恶掺杂。

所以,这两个短语都指向同一件事:本质上清洁、无瑕疵的生命。这就是神对他子民的渴望,他渴望他们的性情和行为变得清洁,能抵挡一切的控告,他渴望他的儿女胜过任何律法的指摘,生命中没有任何玷污的异样成分。用哥林多前书第11章的话来说,我们要像「贞洁的童女」,这和以弗所书第5章说「教会……毫无玷污、皱纹等类的病,乃是圣洁没有瑕疵的」,是同样的意思。

你会发现在第15节保罗用了「无可指摘」这个短语,意思就是没有错误、没有瑕疵、没有污点、没有缺陷。这个词也用在希腊版本的旧约民数记,还用了很多次,民数记6:14,民数记19:2,两处都用了这个词,都指向祭物,没有瑕疵、没有残疾,只有这样的祭物才能献给神。因此,保罗用三种方式表达同一个意思:诚实无伪、无可指摘、无暇无疵、无罪、无玷污、清清洁洁。这就是保罗想表达的。

为什么呢?重点就在于,这是指神的儿女。你要成为神儿女应当有的样子。也就是说,神的儿女能正确地反映神的形象,如果是这样,当你说,我属于神,就十分可信。他是我的父亲,我是他的孩子,我是他的孩子。我们真是神的儿女,不仅仅是在神律法的层面上,也要有生命的见证。罗马书第12章说:「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所以,我们的生命就像祭物,要无瑕疵、无玷污、清洁无暇。我们是神的儿女。

我们的生命必须变成这样。你属于谁?是谁的人?谁对你有权柄?你身上带着谁的名?你的身份是什么?你拥有的是谁的生命?神的生命。所以,每一个基督徒都需要活出和神形象一致的生命。

在彼得后书第3章,彼得给了我们很好的理由,他提到基督的第二次再来,就是主的日子。第14节彼得说:「亲爱的弟兄啊,你们既盼望这些事」,换句话说,你们既然盼望主再来,盼望他第二次来到这个世界,你们既然有这样的盼望,「就当殷勤,使自己没有玷污,无可指摘,安然见主。」也就是说,如果你知道基督要再来,你就应该洁净自己的生命。如果你知道他来的日子已经很近了,你就应该洁净自己的生命。你活在对基督再来的盼望中。你是他的孩子,耶稣是为了你而来,你盼望有神的孩子当有的生活。因为我们是神的孩子,身上有父神的名,要确保自己活出的生命对得起身上神的名。意思是,我们的生命中不应该有抱怨。

没有抱怨。如果你是喜欢抱怨、唠叨、纠结挣扎的人,如果你喜欢和神辩论,或者是你很难感到满足,如果从拉链卡住,到你前方的司机开车缓慢等等这一切小事,都能让你瞬间爆发出不满、抱怨,那么,你就是在扭曲神儿女应该呈现给世人的形象。这样做是犯罪,你不是无暇无疵,实在悲哀。所以,为了你自己,为了你的身份,遵行第14节这个命令就显得非常重要,你才能活出神儿女该有的形象。

我记得几年前跟大家提起过,当我还是个小男孩的时候,曾陷入到非常难堪的境地,一位我父亲教会的执事对我说:「你难道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吗?你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那件事化作属灵的事实,驻扎了在我的思想中。我不想在任何一件事上再有什么行为让别人对我说:「你不知道你的父亲是谁吗?你怎么能作出这样的事?」

第二个原因,讲到顺服的原因,不仅是为了我们自身,也是为了那些还未蒙拯救的人。这是非常基本的原则,为了那些还未蒙拯救的人,要顺服。保罗在第15节说:「使你们无可指摘,诚实无伪,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神无瑕疵的儿女。你们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

保罗说的是,你怎样生活,不仅仅会影响你作为神儿女的形象,也会影响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你应该像明光照耀。我们现在关注的是还未蒙拯救的人、是我们的见证和传福音的使命。这也是保罗这个呼吁的核心。第一部分把我们的目光引入这个核心,第二部分让我们从这个核心出发。这才是一切的关键。

传福音就是神儿女的最基本的事,在黑暗的世界像明光一样照耀。但是,要有效地传扬福音,需要做到两点:品格和内容。品格和内容,或者说是品性和传扬的信息。这不仅仅关系到你说的话,还关系到你这个人是谁。我们明白,这是很好的提醒。

请注意第15节,仔细看保罗说的话:「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他借用了摩西在申命记32:5使用的表达。摩西对悖逆的以色列人说:「这乖僻弯曲的世代,向他行事邪僻,有这弊病,就不是他的儿女。」可见,保罗在这里借用了同一个表达,只是这次,他不是在说悖逆的以色列人,圣经的作者描述的,是教会存在的这个世界。在申命记第32章,摩西形容悖逆的以色列人是乖僻、弯曲的民族。保罗借用这个表达,形容教会所在的这个世界的特征。我们正生活在这样一个弯曲悖谬的世代,我们要非常小心地去认识。

我想花一点时间谈谈我们国家的悖逆。接着我又想:「不,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弯曲悖逆,他们还需要我讲吗?」我并不认同这个看法。我们生活在弯曲悖谬的世代。请注意,我们正置身其中。在约翰福音第17章,耶稣向父祷告说:「我不求你叫他们离开世界,只求你保守他们…」我们在世界就像明亮的光。这是弃绝神的世界,仇视基督的世界,悲哀的世界,道德沦丧、灵性扭曲的世界。这个世界弃绝神的道,就像古时的以色列人一样。

你注意到「弯曲、悖谬」这两个词了吗?「世代」这个词的原文可以译作「民族」。但是「弯曲悖谬」就不同了,你有没有听说过一种病叫做「脊柱侧弯」?就是脊柱向一侧凸出的病。这个病的名字就来自这个词,因为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弯曲」、「变形」。用来形容离开恰当位置的东西,失去和偏离标准。箴言2:15用这些表达形容这个世界,说:「在他们的道中弯曲,在他们的路上偏僻。」以赛亚书53:6说:「我们如羊…」怎么了呢?「我们如羊走迷。」人患上了属灵疾病,心灵扭曲,偏离神的道,离开了标准,从公义的大道上离开了。

接下来这个词语气更加强烈,「悖谬」。意思是「被严重歪曲」、「被严重扭曲」。人偏离了正路,而且落入严重偏僻、扭曲的境况中。这是非正常的状况。另外,主在路加福音第9章也用了这个表达。耶稣说:「嗳!这不信又悖谬的世代啊,我在你们这里,忍耐你们要到几时呢?」这是很有特点的表述,旧约出现一次,福音书出现一次,新约书信的作者也使用这个词,描述从公义的道、神的计划上偏离成为扭曲乖僻的人。

注意,经文说的是:「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接着又说,「你们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因此,世代和世界是连接在一起的。世代,主要是针对人口来说,世界,主要针对人类思想、生活、行为的道德、伦理、罪恶的体系来说。

我们面对的,是扭曲偏邪的世界,我的思考不断地回到这点。这是扭曲偏邪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通奸是对的,淫乱是对的,同性恋是对的,撒谎是对的,欺诈是对的,还有其他那些罪恶的事情都被归类为对的事。这不符合神的道。所以,我们整个文化都偏离了公义的标准,在偏僻中变得扭曲,人的思想变得极其复杂,我们根本无法期望普通人能够理解神的事。世人在神眼中是什么呢?愚昧人。

这给我们两点非常重要的思考。我们要接触这个弯曲的世界。接触这个弯曲的世界,有两个方式,一,藉着我们为人的见证;二,藉着我们说的话。首先,我们来看,我们怎样为人。第15节说:「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神无瑕疵的儿女。你们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这就是我们的为人,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也可以说「必须发光」。保罗说的是,你们必须像明光照耀,不是我们说的话,而是我们是谁,我们是怎么样的人。你要照耀,这是保罗的类比表达,他把你比作明亮的光,这是隐喻性的词,指很多不同的光。然而,无论什么时候,这个词只要用作具体、非隐喻性的含义,就可以代指太阳、月亮或星星。我把这个词挑出来讲,也许这就是保罗的意思。

比如说,在创世记1:14和创世记1:16都有这个用法,从非圣经资料中我们也发现这个词用来指太阳、月亮和星星。保罗说的就是,你活在黑暗的宇宙中,而你就是星星,是太阳,是月亮。你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光亮。当太阳、月亮和星星在天空发光、点亮本来黑暗的天空的时候,你也在这个世界上发光,照亮本来完全黑暗的社会。我们要发出光来。

「发光」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呈现神的光。那是什么呢?就是神的生命。光和生命是一体的。生命,神在我们里面的生命强调的是生命的品格。神在我们里面的生命像光一样,强调的是这生命的影响力。你会发现约翰在来回强调光和生命的概念,保罗在某些时候也是这样。你是光明的神使用的器皿,他的生命已经倾倒在你里面,现在你已经有了神荣美的生命,也是充满影响力的真光。这是发光照耀的生命,是活着的光。所以,我们被呼召来做以色列人没能做好的事。

罗马书2:19,保罗说:「又深信自己是给瞎子领路的,是黑暗中人的光」,但实际上你不是。以色列人,那些保罗时代的犹太领袖,他们认为自己是光,但他们不是,因此,耶稣说他们是瞎子领瞎子,都会掉进坑里。然而,我们是世界的光。为什么?因为生命的光就照耀在我们里面,神生命的光在我们里面,透过我们发出光来,我们是他的器皿。

哥林多后书4:6,保罗说:「那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神,已经照在我们心里。」我们藉着耶稣基督的福音,把神荣耀的知识告诉世人,这样就能点亮他们的心。我们就是光,是光明的儿女。以弗所书5:8有个很好的提醒,你们也非常熟悉:「从前你们是暗昧的,但如今在主里面是光明的。」接下来,保罗还说到了光明的果子,是什么果子呢?光明所结的果子就是一切良善、公义、诚实,总是察验什么是主所喜悦的事,不参与那暗昧无益的事。我们的光在行为上显明出来:良善、公义、诚实,这就是我们的为人,也是光照耀的方式。

你确实会在不同程度上照亮他人。你的光芒不可抑制地发出来,因为你是神的孩子。如果不在某些方面影响世人,你就无法在弯曲悖谬的世界和人相处。如果你是敬虔、圣洁、顺服的基督徒,你会对大部分人有近乎震撼的影响。他们会感受到你的光,甚至会因为羞愧从这光面前躲开,因为这光太明显了,你身上明显有其他人没有的东西。换个说法,他们的心会因为你的圣洁而颤动,也许会生出希望变得更好的渴望。他们甚至会感受到,自己对这种不曾拥有的看不见的永恒的渴望、饥饿和渴慕。然而,如果你是个坏人,你就必定会带来黑暗的影响,你的生命触碰到他人,会产生相对应的暗流。所以,对世人,你要么带来好的影响,要么带来坏的影响,每个人都有影响力。

这是很可怕的结果。梅尔写道:「有些想法印刻在人的心中,人说的话,做的事,要么使他人觉得生活更加苦涩,要么使人觉得生活更加容易,要么使人脸上透出神的荣光,要么使人愁容满面、沮丧不已,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可能像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一样,把他人引入歧途,或是我们可以把他人带入神的光明、平安和喜乐之中。没有人为自己活,也没有人为自己死,每个人的生命都在向日渐增加的人类展现一个事实:活着本身就是庄严的责任。」

我们都有责任,你是光,你被呼召为要照亮这个黑暗的世界。你生命的品格就是你个人见证的平台。你一定要明白。你活出的生命,为你所说的话搭建平台,使人相信你说的话。如果你的生命没有这样的品格作平台,你的信息就让人难以相信。唠叨、不满、发牢骚、纠结、抱怨的基督徒永远无法给他人带出积极的影响力。你不能一边宣讲福音、饶恕、喜乐、和平、喜悦、安慰,一边不断地哀嚎、发牢骚、抱怨。人们不会相信你尝试说能起作用的福音。所以,德国哲学家海涅说:「把你得救的生命展示给我,我会更愿意相信你的救主。」

除了要有品格以外,我们还要有生命的内容,就是我们所说的话。请看第16节,当我们在世界像明光照耀的时候,保罗又说,「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有些版本译作「牢牢抓住」。实际上,保罗的意思是「给出去」、「将…表明出来」。同一个动词在荷马的「奥德赛」中也用过,指的是给某人一份酒作为礼物,是一种邀约。也可以理解为「坚定地把持住,紧紧抓住」,但是这里的背景是,基督徒在黑暗的世界要像明光照耀,是要向黑暗的世界发出光芒。

所以,考虑到这些词和用法、不同用法的比较和语境,我更倾向于「给出去」、「表明出来」这个用法。我们的品格像明亮的星星一样照耀,我们要把里面神的生命给出去。这是什么生命呢?就是给人生命永活的道。什么样的话语能带来生命?福音。福音的好消息带来生命,救恩的福音把神的生命带给人。以弗所书2:1说,我们死在过犯罪恶中,人需要生命。我们要把生命给出去,活出生命。就是我们传扬的信息。所以,一方面是人的品格,另一方面是人传扬的信息,是品格和内容。关系到我们是谁和我们说的话。

因此,不要再抱怨,保罗说,不要抱怨,不要再跟神争辩,要喜乐地遵行神的话,毫无怨言地作成你救恩的工夫。在这个世界如明光照耀,活出福音救赎的生命,你会发现有人已经准备好接受你的信息了,因为被改变的生命就是福音最美好的见证。消极、犹豫、抱怨的灵无法见证福音,正是你的喜乐、感恩、积极、热情,对神的信心、爱和顺服使得你的见证产生果效。

第三点,也是最后一个原因,这是最有趣的理由。前两个原因分别是,为了自己的缘故,不要再抱怨,为了失丧灵魂的缘故不要再抱怨;第三,为了你牧者的缘故,不要再抱怨。听清楚了吗?你会说:「等一下,圣经中有这一点吗?」有,的确有。请看第16节,「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叫我在基督的日子好夸我没有空跑,也没有徒劳。」保罗的意思是:「看哪,如果你遵行这命令,我在基督的日子就喜乐了,我回头看自己一生的时候,会感到我没有白活,没有徒劳。」所以,他说,为了我的缘故,不要抱怨了。他牧者的心肠也在这里体现出来。

保罗是在说:「为了那些付上一生代价服事你的人,那些被神呼召来爱你的人,那些蒙神托付、尽了自己力量来服事你的人,你要圣洁,要敬虔,不要抱怨。哪怕是为了我,请务必这样做,不是为了现在的我,而是为了永恒的我。」不是让我更热爱我的事工,不是的,而是让我在永恒中更加喜乐。为什么?答案很简单。不是骄傲,也不是自私,保罗说的是,「我爱神,我尽心、尽性、尽意、尽力地爱着神,我今生活着就是为了服事神。我渴望为了美好的理由去到天堂:我希望能荣耀神。我在地上的服事越有果效,在来生我越有能力来荣耀神。所以,不要因为你不遵行神的话,让我在地上的努力白费,不要限制我在来生荣耀神的力量。」

所以,这是保罗的三个很具说服力的理由:为了你自己可以成为神喜悦的孩子,不要抱怨;为了让这世界未得救恩的人看到你在世界如同明光照耀,活出神的生命,不要抱怨;出于爱我、尊重我、渴望看到我在来生有力地荣耀神的缘故,请不要抱怨。真是不寻常的观念。保罗把一生都给了他服事的人,他就是神拯救那群人的器皿。

使徒行传第16章记载了腓立比教会的来历。保罗在监狱里,他不知道自己还有多少时日。他只知道,他可能就要离世了。后来我们知道,这个时候他没有死,直到第二次坐牢的时候,他才离开世界。但是,这个时候,保罗已经盼望着来生了。他渴望见主,第16节他说:「我在基督的日子…」等等,这个日子和主再来的日子不同。这是不一样的强调。主的日子强调的是审判,基督的日子强调的是赏赐。主的日子焦点在不信的人,基督的日子焦点在信的人。

所以,保罗说,「我在基督的日子…」等等,另外,保罗在腓立比书1:6-10说:「我等候基督的日子来到,我会见主,得到我的奖赏,我有得着荣耀的理由」,或者更应该说:「我有喜乐的理由。」我为什么喜乐?「因为我知道我这一生没有空跑。」这个表达用来形容在体育馆奔跑的人,他们尽最大努力赢得赛事,「也没有徒劳」,这是形容人工作到汗流浃背、筋疲力尽。也就是说,我想到达终点,得见基督,知道我在世上付上的所有辛勤的汗水没有白费。

你能不能藉着信心的生活鼓励我的心直到永恒?我觉得从来没有人有过这种想法。你有过这样的想法吗?为了让牧师得到完满的奖赏,我要做满有信心的基督徒。这个想法太奇特,你从来都没有想过。不过现在你知道了,对不对?圣经就是这么说的。我没有自私地去说这一点,有人认为你为传道者所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请他吃饭,或者送他贺卡,给他写封很好的信。那些做法当然也非常鼓励人,然而,你为你的牧者、传道、引导你走到今天的人,包括为你之前所在教会的牧者,所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活出他们教导你的一切,让他们得着荣耀,他们将会在永恒里,因着他们的服事满有能力地赞美神、荣耀神。

在今生我不想要任何东西,保罗也是这样。很有意思!帖撒罗尼迦前书5:12说,你们要以爱来敬重那在你们中间劳苦的人。希伯来书13:7说:「你们要…效法他们的信心。」你知道约翰在约翰三书1:4说什么?请听,他说:「我听见我的儿女们按真理而行,我的喜乐就没有比这个大的。」任何一个神的仆人最大的喜乐,莫过于看到牧养的群羊顺从真理而活,就是他们最大的喜乐。接下来,你就会等到基督的日子,知道自己没有空跑,没有徒劳。你汗流浃背、筋疲力尽、尽全力跑到最后,不会是一场空,因为人们都过着信心的生活。

这不是傲慢自尊的表现,而是你非常在乎你服事的责任,你希望神看到你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保罗在罗马书第15章说:「论到神的事,我在基督耶稣里有可夸的,除了基督藉着我作的那些事,我什么都不敢提。」保罗知道,不管我们的喜乐是什么,都是基督的作为,不管我们人生中发生了什么美好的事,都是基督的作为。为了那些把生命倾倒出来服事你的人,要充满信心地活着。为了那些撒种在你心中的人和浇灌这种子的人,要充满信心地活着。

快讲完了,我们把这篇信息和以赛亚书第49章的一节经文做个对比。听听以赛亚怎么说的。在以赛亚书第6章记载,他被神呼召去服事,现在他回过头来看自己的一生。以赛亚书49:4:「我却说,『我劳碌是徒然,我尽力是虚无虚空。』」令人伤心!「我劳碌是徒然,我尽力是虚无虚空。」先知的心都碎了。保罗知道自己一生的结局不会是完全糟糕的,以赛亚也知道。有奖赏为以赛亚预备好了。保罗知道,他的一生不会完全白费,因为在哥林多前书15:58他说,他知道人在主里面的劳苦不是徒然的。然而,保罗更是在说:「我想要完美的回应,我想要完满的奖赏,我就有完全的喜乐和能力来荣耀神了。」

所以,我对你说,亲爱的弟兄姐妹,为了你自己,为了还没得救的人,也为了那些服侍你的牧者,你们要以信心遵行这个命令。我们一起祷告。

天父啊,我们需要你再一次提醒我们,因为我们很容易接受抱怨的灵进入我们里面。我们记得以赛亚书45:9说过:「祸哉!那与造他的主争论的,他不过是地上瓦片中的一块瓦片。泥土岂可对抟弄他的说,『你作什么呢?』所作的物岂可说,『你没有手呢?』」我们怎么能向你抱怨呢?我们能说出你为什么这样创造我们的原因吗?我们能质疑你对我们人生的设计吗?

主啊,帮助我们,在凡事上,在所有的事上,都不抱怨,作成我们得救的工夫。不再抱怨,而是以喜乐和感恩来回应你,使我们成为给父亲带来荣耀的儿女,叫我们在这黑暗的世界好像明光照耀,也可以给那些为我们劳苦的人带来永恒的喜乐和欢喜。

天父啊,我们都有宝贵的牧者,他们献上了一生给我们,帮助我们可以充满信心地活,让他们在基督的日子看到自己的劳苦没有白费。主啊,感谢你,谢谢你为我们所有人做的一切。谢谢你不断地信实地把你的恩典彰显给我们。请饶恕我们曾经的抱怨,把我们的脚步带到顺服的道路上,奉耶稣基督的名求,阿们。

This sermon series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ssages:

Please contact the publisher to obtain copies of this resource.

Publisher Information
Unleashing God’s Truth, One Verse at a Time
Since 1969

Welcome!

Enter your email address and we will send you instructions on how to reset your password.

Back to Log In

Unleashing God’s Truth, One Verse at a Time
Since 1969
Minimize
View Wishlist

Cart

Cart is empty.

Subject to Import Tax

Please be aware that these items are sent out from our office in the UK. Since the UK is now no longer a member of the EU, you may be charged an import tax on this item by the customs authorities in your country of residence, which is beyond our control.

Because we don’t want you to incur expenditure for which you are not prepared, could you please confirm whether you are willing to pay this charge, if necessary?

ECFA Accredited
Unleashing God’s Truth, One Verse at a Time
Since 1969
Back to Cart

Checkout as:

Not ? Log out

Log in to speed up the checkout process.

Unleashing God’s Truth, One Verse at a Time
Since 1969
Minim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