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打开圣经,我们要从腓立比书2章第14节看到第16节,这也是「不再抱怨」系列学习的第二部分,也是最后一个部分。我们查考腓立比书这封美妙的书信,从第14节到第16节,我们在第14节听到了保罗的非常简洁的命令:「凡所行的,都不要发怨言、起争论。」当然,这也是我们劝勉的内容和基础。我们上次已经看了这一节,今天,我想告诉大家这样遵行命令的原因,就在第15、16节。因此,第14节是命令,第15、16节就是这命令的缘由。在我们查看这些原因之前,让我们先回顾一下,看看有关抱怨的内容。
社会评论家克里斯托弗·拉什写过一段话,我在这里引用:「每个时代都演变出它特有的病理学形式,这些形式常以夸张的风格表现出深层的特征结构。」我猜想,他会认同我们这个时代的病理学就是自恋式的放纵。我们文化中的种种表现,就像希腊神话中年轻的那耳客索斯,他有一天在池塘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就不可抑制地爱上了自己。他疯狂地爱上自己,所以一直在池塘边,盯着水中自己的倒影。他的自爱是疯狂的。看来,我们的社会也有自恋主义的病理存在,随着我们不断地爱自己、放纵自己,我们也不断地在喂养自己里面的不满,也把这种不满足投射到我们周围的这个花花世界,这个世界总是让我们想入非非,认为世界上总有可以被塑造出来的完美。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但是从来没有得到过。所以,我们的自恋主义只会把我们推向更深绝望的阴影中。任由自己放纵自己。什么都有了,我们依然遥望着没有得到的一切。我们抱怨到一个程度,自己几乎永远不能满意。
我们的抱怨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在麻省理工学院有一个心理学家,名叫肯尼思·金斯顿,他曾经说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话,请听:「如果你生活在政府事业单位藏污纳垢、难以改进的社会,个人对快乐的追求就变成了非常私人的事,也成为最考验精力的挑战。」我的确认为,今天的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如今这个社会中的怨言多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不仅是因为我们也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放纵,我们更大程度地暴露在永不满足的花花世界里,还因为我们不再对社会上这些曾深深捆绑我们心灵的东西抱有幻想,我们的心中唯一剩下的,就是个人对快乐的追求。
有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60年代的人与70、80年代的人之间的对比。60年代的学生都是抗议游行的人。那时候这些抗议的人非常多,我记得读到过一篇新闻,上面说一群哈佛学生找到他们的教授说:「我们有一支愿意抗议示威的队伍,你有没有值得游行抗议的事项?」似乎抗议的思维模式比需要抗议的事项还来得快,但是后来怎么样了呢?在60年代,所有这些抗议的学生都尝试去改变这个社会中有问题的事业单位,但是失败了。当他们认识到,自己付上所有的努力和心血都无法改善这些机构部门的问题的时候,他们变成了以金钱为满足的物质主义雅痞,就是70年代和80年代的人,他们说:「既然我们改变不了这个社会,我们就把所有精力投入到追求快乐上来。」
这就是我们社会所处的现状,疯狂地追求物质满足和享受,自恋地注视自己,放纵自我,意识到自己改变社会职能部门的可能微乎其微,就转而渴求自我放纵,而且一直专注。建构这种追求的,是非常、非常可怕的幻灭感。所以,你只剩下抱怨了。
我在四处都能看到这种现象,你也都看到了,因为你就是其中的一份子。我们来看看人们在抱怨些什么。好好想想,这些事是多么琐碎无聊,看看自己是不是也在参与。有些事情很典型,导致人们血压飙升、厌恶、忿怒,甚至让人大打出手。比如说,交通堵塞。交通堵塞会燃起人极度的仇恨、怒火和怨言。你前面的司机开车慢了一点,就足以让你破口大骂。高速公路上突然有人超车到你前面、遇上话比较多的人,都会让你不舒服,不管是长途、短途,还是任何一条线路,只要有人超在你前面,你就开始抱怨。
你想有人给你让位,并且马上就要。还有哭闹的婴儿,如果你不觉得人们对哭闹的婴儿有什么邪恶不满的对待,那么就问问自己,为什么由于孩子哭闹引发的可怕的虐童事件越来越多?曾经紧紧抱在母亲怀中的孩子,现在却用熨斗或平底锅去打。不合时宜打来的电话、放错位置的钥匙,随地大小便的小狗,你信不信,这些都可能成为暴力的导火索,我们里面的火气真的是一触即发,有没有?
但是你想想,只是情绪而已!再比如你拉不动的拉链,尤其开车到半路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也会让你发火。又比如凉了的食物,我们不仅要某种食物,还要被加热到特定温度的食物。有人打断了你的谈话、邻居吵闹、丈夫催促你、飞机延误、衣服太紧、节食不成功、削洋葱、门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身边的人做事没能力、正着急赶路的时候车子爆胎……都可能让你情绪崩溃。有些人常常抱怨他们难以维持收支平衡。刷碗、难相处的婆婆或岳母、茂盛的杂草、高昂的价格等等,想象一下,这些都是能激起人们之间敌意的人事物,最终带来婚姻中巨大的冲突。我们为了这些事情抱怨纷纷,多么可笑!
如果你身处在1945年的广岛,你的确有非常忧虑的问题。但是,仅仅因为你失去了一次生意上推广的机会,仅仅因为你的孩子上周说她讨厌自己的房间,仅仅因为银行早晨通知你消费透支,你就满腹怨言。我敢肯定,对这一切事,你一定有解决的方法。平静下来,重新审视状况,好好想清楚。我听了很多人说到中年危机。你知道吗?在这个世界上,有些国家的人甚至没有机会经历中年危机,因为他们根本活不到中年。有些人完全不会被这种问题困扰,世界上有些地方人们的平均年龄只有37岁,那里的人们没有理由去担忧自己40岁的生日。
有些人抱怨日常食物的开支,每天有超过一万人死于饥饿,你还在为食品开支抱怨吗?数百万人正遭受着营养不良的折磨。有人说,他们抱怨房屋租金高昂。也许,你更应该住在加尔各答的人行道上,那里的人不用付租金。他们出生、生活、死亡,一生都在那条路旁。他们唯一需要忧虑的就是,去哪里找到睡觉时能垫在头下面的破布。
这个世界中的某些地方,正以司空见惯的方式上演着这一幕幕可怕的景象,我们却因为在豪华餐厅得不到好位置而大发脾气,或是因为减肥减不了十磅就气馁不已,又或是满嘴抱怨每个月都要还的借款。你的问题和什么有联系,知道吗?就是暴徒发怨言的情绪。然后,这种理想主义的消费文化又喂养着不满足的罪。我们怎么会不满足?
请记住耶利米哀歌3:39说:「活人因自己的罪受罚,为何发怨言呢?」我们到底在抱怨什么呢?所以,保罗在第14节为我们提供了总的原则。在这个充满抱怨的文化中,这节经文真的在向我们说话。「凡所行的,都不要发怨言、起争论」,「凡所行的」,指的是什么呢?活出你内在已经得救的生命,作成你得救的工夫。这是基督徒人生经历的普遍态度。当我们作成得救工夫的时候,当我们活出敬虔生活的时候,我们就不要抱怨神放置在我们生命中的任何一种环境。我们要毫无怨言地活出一生。我们要常常喜乐,用保罗后来的话说,「我再说,你们要喜乐。」不管我们处贫贱还是富足,不管拥有多还是少,不管我们喜欢自己的处境还是不喜欢,我们都要满足,没有丝毫抱怨的理由。
我只想跟大家说,在这种文化中敬虔生活比在其他文化中要困难得多,因为我们正在滋养抱怨者的文化,充满怨言的文化。保罗非常直接地向我们说出了非常概括的原则。
请记住上次我说的:做任何事都不要抱怨、不起纷争,因为这直接指向神。在其他方面虽然抱怨或纷争不多,但也是罪。问题的关键在于,你要接受神为你的生命命定的美好的计划,不带任何对他的抱怨活出里面的救恩。怀有喜乐的心、感恩的心,不带情绪的怨言,不与神进行任何头脑上的纷争和争辩,不抱怨地以感恩的心活出救恩。这就是保罗呼吁基督徒在一切事情上要秉承的态度。
保罗给了三个原因。我会把这三个原因列出来。这些理由并不新鲜,而是简短的回顾和总结,我知道你们熟悉这些经文。然而,即便如此,仍然是永生神的灵对今天的我们说的话。原因一,第15节:「使你们无可指摘,诚实无伪,在这弯曲悖逆的世代作神无瑕疵的儿女。」首先,为了我们自己,不要再抱怨,这样我们就可以作神救赎的儿女。首先从我们自身开始。很明显,是目的结果从句,虚拟语气的小品词,历来都表示目的和结果。所以,这句话也可以翻译成,「为了使你们……」或「使你们成为……」或是「目的就是使你们……」
也就是说,这就是你们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为了使你们成为神无暇无疵、无可指摘的儿女。你们被呼召成为神的孩子,并且有他儿女的形象。以弗所书5:1,保罗提出了非常、非常关键的命令:「所以你们该效法神,好像蒙慈爱的儿女一样。」如果神是你的父亲,那么你就效法你的父亲,走他走过的路。如果你是神的儿女,那么就按着神儿女该有的方式活着,活出神的性情。就像提多书第2章说的,以致凡事尊荣我们救主神的道。
所以,请再一次注意,我们会非常细致地看这些经文,你要停止抱怨,凡所行的,都不要抱怨或起纷争,这样才能体现你应有的身份。这里的希腊原文是「为了让你成为」、「这样你就能成为」的意思。这里指的是个过程,成为神无暇无疵、无可指摘、诚实无伪的儿女,你要经历一个过程。所以,不要抱怨,好让这个过程进行下去,到最后,你会变成无可指摘、诚实无伪的神的孩子。
这两个短语:「无可指摘、诚实无害」,有的版本翻译成「无可指摘、诚实无伪」,在意义上都没有什么大的差别。两者强调的都是道德上的洁净。「无可指摘」简单来说,就是形容没有任何可批评的生命,没有瑕疵的生命。在罪、邪恶、残忍这些问题上,没有丝毫沾染。这是无可指摘的生命,没有瑕疵,没有人能看见的罪恶的污点。
「诚实无伪」这个短语也可以翻译成「诚实无害」。在马太福音10:16,耶稣说:「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这里的「驯良」就是「诚实无害」,这个短语在罗马书16:19也被翻译成「愚拙」,保罗说的是,「你们……在恶上愚拙」。这个短语和清洁、不混杂、不淫乱、无玷污有关系,比如说,用来指不掺杂的酒和不含合金的金属。所以,保罗用这两个非常基本的词汇,在表达人生命应该有的样子,不因罪恶被指摘,是清洁的、没有玷污,没有淫乱,不与邪恶掺杂。
所以,这两个短语都指向同一件事:本质上清洁、无瑕疵的生命。这就是神对他子民的渴望,他渴望他们的性情和行为变得清洁,能抵挡一切的控告,他渴望他的儿女胜过任何律法的指摘,生命中没有任何玷污的异样成分。用哥林多前书第11章的话来说,我们要像「贞洁的童女」,这和以弗所书第5章说「教会……毫无玷污、皱纹等类的病,乃是圣洁没有瑕疵的」,是同样的意思。
你会发现在第15节保罗用了「无可指摘」这个短语,意思就是没有错误、没有瑕疵、没有污点、没有缺陷。这个词也用在希腊版本的旧约民数记,还用了很多次,民数记6:14,民数记19:2,两处都用了这个词,都指向祭物,没有瑕疵、没有残疾,只有这样的祭物才能献给神。因此,保罗用三种方式表达同一个意思:诚实无伪、无可指摘、无暇无疵、无罪、无玷污、清清洁洁。这就是保罗想表达的。
为什么呢?重点就在于,这是指神的儿女。你要成为神儿女应当有的样子。也就是说,神的儿女能正确地反映神的形象,如果是这样,当你说,我属于神,就十分可信。他是我的父亲,我是他的孩子,我是他的孩子。我们真是神的儿女,不仅仅是在神律法的层面上,也要有生命的见证。罗马书第12章说:「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所以,我们的生命就像祭物,要无瑕疵、无玷污、清洁无暇。我们是神的儿女。
我们的生命必须变成这样。你属于谁?是谁的人?谁对你有权柄?你身上带着谁的名?你的身份是什么?你拥有的是谁的生命?神的生命。所以,每一个基督徒都需要活出和神形象一致的生命。
在彼得后书第3章,彼得给了我们很好的理由,他提到基督的第二次再来,就是主的日子。第14节彼得说:「亲爱的弟兄啊,你们既盼望这些事」,换句话说,你们既然盼望主再来,盼望他第二次来到这个世界,你们既然有这样的盼望,「就当殷勤,使自己没有玷污,无可指摘,安然见主。」也就是说,如果你知道基督要再来,你就应该洁净自己的生命。如果你知道他来的日子已经很近了,你就应该洁净自己的生命。你活在对基督再来的盼望中。你是他的孩子,耶稣是为了你而来,你盼望有神的孩子当有的生活。因为我们是神的孩子,身上有父神的名,要确保自己活出的生命对得起身上神的名。意思是,我们的生命中不应该有抱怨。
没有抱怨。如果你是喜欢抱怨、唠叨、纠结挣扎的人,如果你喜欢和神辩论,或者是你很难感到满足,如果从拉链卡住,到你前方的司机开车缓慢等等这一切小事,都能让你瞬间爆发出不满、抱怨,那么,你就是在扭曲神儿女应该呈现给世人的形象。这样做是犯罪,你不是无暇无疵,实在悲哀。所以,为了你自己,为了你的身份,遵行第14节这个命令就显得非常重要,你才能活出神儿女该有的形象。
我记得几年前跟大家提起过,当我还是个小男孩的时候,曾陷入到非常难堪的境地,一位我父亲教会的执事对我说:「你难道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吗?你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那件事化作属灵的事实,驻扎了在我的思想中。我不想在任何一件事上再有什么行为让别人对我说:「你不知道你的父亲是谁吗?你怎么能作出这样的事?」
第二个原因,讲到顺服的原因,不仅是为了我们自身,也是为了那些还未蒙拯救的人。这是非常基本的原则,为了那些还未蒙拯救的人,要顺服。保罗在第15节说:「使你们无可指摘,诚实无伪,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神无瑕疵的儿女。你们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
保罗说的是,你怎样生活,不仅仅会影响你作为神儿女的形象,也会影响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你应该像明光照耀。我们现在关注的是还未蒙拯救的人、是我们的见证和传福音的使命。这也是保罗这个呼吁的核心。第一部分把我们的目光引入这个核心,第二部分让我们从这个核心出发。这才是一切的关键。
传福音就是神儿女的最基本的事,在黑暗的世界像明光一样照耀。但是,要有效地传扬福音,需要做到两点:品格和内容。品格和内容,或者说是品性和传扬的信息。这不仅仅关系到你说的话,还关系到你这个人是谁。我们明白,这是很好的提醒。
请注意第15节,仔细看保罗说的话:「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他借用了摩西在申命记32:5使用的表达。摩西对悖逆的以色列人说:「这乖僻弯曲的世代,向他行事邪僻,有这弊病,就不是他的儿女。」可见,保罗在这里借用了同一个表达,只是这次,他不是在说悖逆的以色列人,圣经的作者描述的,是教会存在的这个世界。在申命记第32章,摩西形容悖逆的以色列人是乖僻、弯曲的民族。保罗借用这个表达,形容教会所在的这个世界的特征。我们正生活在这样一个弯曲悖谬的世代,我们要非常小心地去认识。
我想花一点时间谈谈我们国家的悖逆。接着我又想:「不,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弯曲悖逆,他们还需要我讲吗?」我并不认同这个看法。我们生活在弯曲悖谬的世代。请注意,我们正置身其中。在约翰福音第17章,耶稣向父祷告说:「我不求你叫他们离开世界,只求你保守他们…」我们在世界就像明亮的光。这是弃绝神的世界,仇视基督的世界,悲哀的世界,道德沦丧、灵性扭曲的世界。这个世界弃绝神的道,就像古时的以色列人一样。
你注意到「弯曲、悖谬」这两个词了吗?「世代」这个词的原文可以译作「民族」。但是「弯曲悖谬」就不同了,你有没有听说过一种病叫做「脊柱侧弯」?就是脊柱向一侧凸出的病。这个病的名字就来自这个词,因为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弯曲」、「变形」。用来形容离开恰当位置的东西,失去和偏离标准。箴言2:15用这些表达形容这个世界,说:「在他们的道中弯曲,在他们的路上偏僻。」以赛亚书53:6说:「我们如羊…」怎么了呢?「我们如羊走迷。」人患上了属灵疾病,心灵扭曲,偏离神的道,离开了标准,从公义的大道上离开了。
接下来这个词语气更加强烈,「悖谬」。意思是「被严重歪曲」、「被严重扭曲」。人偏离了正路,而且落入严重偏僻、扭曲的境况中。这是非正常的状况。另外,主在路加福音第9章也用了这个表达。耶稣说:「嗳!这不信又悖谬的世代啊,我在你们这里,忍耐你们要到几时呢?」这是很有特点的表述,旧约出现一次,福音书出现一次,新约书信的作者也使用这个词,描述从公义的道、神的计划上偏离成为扭曲乖僻的人。
注意,经文说的是:「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接着又说,「你们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因此,世代和世界是连接在一起的。世代,主要是针对人口来说,世界,主要针对人类思想、生活、行为的道德、伦理、罪恶的体系来说。
我们面对的,是扭曲偏邪的世界,我的思考不断地回到这点。这是扭曲偏邪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通奸是对的,淫乱是对的,同性恋是对的,撒谎是对的,欺诈是对的,还有其他那些罪恶的事情都被归类为对的事。这不符合神的道。所以,我们整个文化都偏离了公义的标准,在偏僻中变得扭曲,人的思想变得极其复杂,我们根本无法期望普通人能够理解神的事。世人在神眼中是什么呢?愚昧人。
这给我们两点非常重要的思考。我们要接触这个弯曲的世界。接触这个弯曲的世界,有两个方式,一,藉着我们为人的见证;二,藉着我们说的话。首先,我们来看,我们怎样为人。第15节说:「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神无瑕疵的儿女。你们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这就是我们的为人,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也可以说「必须发光」。保罗说的是,你们必须像明光照耀,不是我们说的话,而是我们是谁,我们是怎么样的人。你要照耀,这是保罗的类比表达,他把你比作明亮的光,这是隐喻性的词,指很多不同的光。然而,无论什么时候,这个词只要用作具体、非隐喻性的含义,就可以代指太阳、月亮或星星。我把这个词挑出来讲,也许这就是保罗的意思。
比如说,在创世记1:14和创世记1:16都有这个用法,从非圣经资料中我们也发现这个词用来指太阳、月亮和星星。保罗说的就是,你活在黑暗的宇宙中,而你就是星星,是太阳,是月亮。你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光亮。当太阳、月亮和星星在天空发光、点亮本来黑暗的天空的时候,你也在这个世界上发光,照亮本来完全黑暗的社会。我们要发出光来。
「发光」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呈现神的光。那是什么呢?就是神的生命。光和生命是一体的。生命,神在我们里面的生命强调的是生命的品格。神在我们里面的生命像光一样,强调的是这生命的影响力。你会发现约翰在来回强调光和生命的概念,保罗在某些时候也是这样。你是光明的神使用的器皿,他的生命已经倾倒在你里面,现在你已经有了神荣美的生命,也是充满影响力的真光。这是发光照耀的生命,是活着的光。所以,我们被呼召来做以色列人没能做好的事。
罗马书2:19,保罗说:「又深信自己是给瞎子领路的,是黑暗中人的光」,但实际上你不是。以色列人,那些保罗时代的犹太领袖,他们认为自己是光,但他们不是,因此,耶稣说他们是瞎子领瞎子,都会掉进坑里。然而,我们是世界的光。为什么?因为生命的光就照耀在我们里面,神生命的光在我们里面,透过我们发出光来,我们是他的器皿。
哥林多后书4:6,保罗说:「那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神,已经照在我们心里。」我们藉着耶稣基督的福音,把神荣耀的知识告诉世人,这样就能点亮他们的心。我们就是光,是光明的儿女。以弗所书5:8有个很好的提醒,你们也非常熟悉:「从前你们是暗昧的,但如今在主里面是光明的。」接下来,保罗还说到了光明的果子,是什么果子呢?光明所结的果子就是一切良善、公义、诚实,总是察验什么是主所喜悦的事,不参与那暗昧无益的事。我们的光在行为上显明出来:良善、公义、诚实,这就是我们的为人,也是光照耀的方式。
你确实会在不同程度上照亮他人。你的光芒不可抑制地发出来,因为你是神的孩子。如果不在某些方面影响世人,你就无法在弯曲悖谬的世界和人相处。如果你是敬虔、圣洁、顺服的基督徒,你会对大部分人有近乎震撼的影响。他们会感受到你的光,甚至会因为羞愧从这光面前躲开,因为这光太明显了,你身上明显有其他人没有的东西。换个说法,他们的心会因为你的圣洁而颤动,也许会生出希望变得更好的渴望。他们甚至会感受到,自己对这种不曾拥有的看不见的永恒的渴望、饥饿和渴慕。然而,如果你是个坏人,你就必定会带来黑暗的影响,你的生命触碰到他人,会产生相对应的暗流。所以,对世人,你要么带来好的影响,要么带来坏的影响,每个人都有影响力。
这是很可怕的结果。梅尔写道:「有些想法印刻在人的心中,人说的话,做的事,要么使他人觉得生活更加苦涩,要么使人觉得生活更加容易,要么使人脸上透出神的荣光,要么使人愁容满面、沮丧不已,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可能像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一样,把他人引入歧途,或是我们可以把他人带入神的光明、平安和喜乐之中。没有人为自己活,也没有人为自己死,每个人的生命都在向日渐增加的人类展现一个事实:活着本身就是庄严的责任。」
我们都有责任,你是光,你被呼召为要照亮这个黑暗的世界。你生命的品格就是你个人见证的平台。你一定要明白。你活出的生命,为你所说的话搭建平台,使人相信你说的话。如果你的生命没有这样的品格作平台,你的信息就让人难以相信。唠叨、不满、发牢骚、纠结、抱怨的基督徒永远无法给他人带出积极的影响力。你不能一边宣讲福音、饶恕、喜乐、和平、喜悦、安慰,一边不断地哀嚎、发牢骚、抱怨。人们不会相信你尝试说能起作用的福音。所以,德国哲学家海涅说:「把你得救的生命展示给我,我会更愿意相信你的救主。」
除了要有品格以外,我们还要有生命的内容,就是我们所说的话。请看第16节,当我们在世界像明光照耀的时候,保罗又说,「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有些版本译作「牢牢抓住」。实际上,保罗的意思是「给出去」、「将…表明出来」。同一个动词在荷马的「奥德赛」中也用过,指的是给某人一份酒作为礼物,是一种邀约。也可以理解为「坚定地把持住,紧紧抓住」,但是这里的背景是,基督徒在黑暗的世界要像明光照耀,是要向黑暗的世界发出光芒。
所以,考虑到这些词和用法、不同用法的比较和语境,我更倾向于「给出去」、「表明出来」这个用法。我们的品格像明亮的星星一样照耀,我们要把里面神的生命给出去。这是什么生命呢?就是给人生命永活的道。什么样的话语能带来生命?福音。福音的好消息带来生命,救恩的福音把神的生命带给人。以弗所书2:1说,我们死在过犯罪恶中,人需要生命。我们要把生命给出去,活出生命。就是我们传扬的信息。所以,一方面是人的品格,另一方面是人传扬的信息,是品格和内容。关系到我们是谁和我们说的话。
因此,不要再抱怨,保罗说,不要抱怨,不要再跟神争辩,要喜乐地遵行神的话,毫无怨言地作成你救恩的工夫。在这个世界如明光照耀,活出福音救赎的生命,你会发现有人已经准备好接受你的信息了,因为被改变的生命就是福音最美好的见证。消极、犹豫、抱怨的灵无法见证福音,正是你的喜乐、感恩、积极、热情,对神的信心、爱和顺服使得你的见证产生果效。
第三点,也是最后一个原因,这是最有趣的理由。前两个原因分别是,为了自己的缘故,不要再抱怨,为了失丧灵魂的缘故不要再抱怨;第三,为了你牧者的缘故,不要再抱怨。听清楚了吗?你会说:「等一下,圣经中有这一点吗?」有,的确有。请看第16节,「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叫我在基督的日子好夸我没有空跑,也没有徒劳。」保罗的意思是:「看哪,如果你遵行这命令,我在基督的日子就喜乐了,我回头看自己一生的时候,会感到我没有白活,没有徒劳。」所以,他说,为了我的缘故,不要抱怨了。他牧者的心肠也在这里体现出来。
保罗是在说:「为了那些付上一生代价服事你的人,那些被神呼召来爱你的人,那些蒙神托付、尽了自己力量来服事你的人,你要圣洁,要敬虔,不要抱怨。哪怕是为了我,请务必这样做,不是为了现在的我,而是为了永恒的我。」不是让我更热爱我的事工,不是的,而是让我在永恒中更加喜乐。为什么?答案很简单。不是骄傲,也不是自私,保罗说的是,「我爱神,我尽心、尽性、尽意、尽力地爱着神,我今生活着就是为了服事神。我渴望为了美好的理由去到天堂:我希望能荣耀神。我在地上的服事越有果效,在来生我越有能力来荣耀神。所以,不要因为你不遵行神的话,让我在地上的努力白费,不要限制我在来生荣耀神的力量。」
所以,这是保罗的三个很具说服力的理由:为了你自己可以成为神喜悦的孩子,不要抱怨;为了让这世界未得救恩的人看到你在世界如同明光照耀,活出神的生命,不要抱怨;出于爱我、尊重我、渴望看到我在来生有力地荣耀神的缘故,请不要抱怨。真是不寻常的观念。保罗把一生都给了他服事的人,他就是神拯救那群人的器皿。
使徒行传第16章记载了腓立比教会的来历。保罗在监狱里,他不知道自己还有多少时日。他只知道,他可能就要离世了。后来我们知道,这个时候他没有死,直到第二次坐牢的时候,他才离开世界。但是,这个时候,保罗已经盼望着来生了。他渴望见主,第16节他说:「我在基督的日子…」等等,这个日子和主再来的日子不同。这是不一样的强调。主的日子强调的是审判,基督的日子强调的是赏赐。主的日子焦点在不信的人,基督的日子焦点在信的人。
所以,保罗说,「我在基督的日子…」等等,另外,保罗在腓立比书1:6-10说:「我等候基督的日子来到,我会见主,得到我的奖赏,我有得着荣耀的理由」,或者更应该说:「我有喜乐的理由。」我为什么喜乐?「因为我知道我这一生没有空跑。」这个表达用来形容在体育馆奔跑的人,他们尽最大努力赢得赛事,「也没有徒劳」,这是形容人工作到汗流浃背、筋疲力尽。也就是说,我想到达终点,得见基督,知道我在世上付上的所有辛勤的汗水没有白费。
你能不能藉着信心的生活鼓励我的心直到永恒?我觉得从来没有人有过这种想法。你有过这样的想法吗?为了让牧师得到完满的奖赏,我要做满有信心的基督徒。这个想法太奇特,你从来都没有想过。不过现在你知道了,对不对?圣经就是这么说的。我没有自私地去说这一点,有人认为你为传道者所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请他吃饭,或者送他贺卡,给他写封很好的信。那些做法当然也非常鼓励人,然而,你为你的牧者、传道、引导你走到今天的人,包括为你之前所在教会的牧者,所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活出他们教导你的一切,让他们得着荣耀,他们将会在永恒里,因着他们的服事满有能力地赞美神、荣耀神。
在今生我不想要任何东西,保罗也是这样。很有意思!帖撒罗尼迦前书5:12说,你们要以爱来敬重那在你们中间劳苦的人。希伯来书13:7说:「你们要…效法他们的信心。」你知道约翰在约翰三书1:4说什么?请听,他说:「我听见我的儿女们按真理而行,我的喜乐就没有比这个大的。」任何一个神的仆人最大的喜乐,莫过于看到牧养的群羊顺从真理而活,就是他们最大的喜乐。接下来,你就会等到基督的日子,知道自己没有空跑,没有徒劳。你汗流浃背、筋疲力尽、尽全力跑到最后,不会是一场空,因为人们都过着信心的生活。
这不是傲慢自尊的表现,而是你非常在乎你服事的责任,你希望神看到你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保罗在罗马书第15章说:「论到神的事,我在基督耶稣里有可夸的,除了基督藉着我作的那些事,我什么都不敢提。」保罗知道,不管我们的喜乐是什么,都是基督的作为,不管我们人生中发生了什么美好的事,都是基督的作为。为了那些把生命倾倒出来服事你的人,要充满信心地活着。为了那些撒种在你心中的人和浇灌这种子的人,要充满信心地活着。
快讲完了,我们把这篇信息和以赛亚书第49章的一节经文做个对比。听听以赛亚怎么说的。在以赛亚书第6章记载,他被神呼召去服事,现在他回过头来看自己的一生。以赛亚书49:4:「我却说,『我劳碌是徒然,我尽力是虚无虚空。』」令人伤心!「我劳碌是徒然,我尽力是虚无虚空。」先知的心都碎了。保罗知道自己一生的结局不会是完全糟糕的,以赛亚也知道。有奖赏为以赛亚预备好了。保罗知道,他的一生不会完全白费,因为在哥林多前书15:58他说,他知道人在主里面的劳苦不是徒然的。然而,保罗更是在说:「我想要完美的回应,我想要完满的奖赏,我就有完全的喜乐和能力来荣耀神了。」
所以,我对你说,亲爱的弟兄姐妹,为了你自己,为了还没得救的人,也为了那些服侍你的牧者,你们要以信心遵行这个命令。我们一起祷告。
天父啊,我们需要你再一次提醒我们,因为我们很容易接受抱怨的灵进入我们里面。我们记得以赛亚书45:9说过:「祸哉!那与造他的主争论的,他不过是地上瓦片中的一块瓦片。泥土岂可对抟弄他的说,『你作什么呢?』所作的物岂可说,『你没有手呢?』」我们怎么能向你抱怨呢?我们能说出你为什么这样创造我们的原因吗?我们能质疑你对我们人生的设计吗?
主啊,帮助我们,在凡事上,在所有的事上,都不抱怨,作成我们得救的工夫。不再抱怨,而是以喜乐和感恩来回应你,使我们成为给父亲带来荣耀的儿女,叫我们在这黑暗的世界好像明光照耀,也可以给那些为我们劳苦的人带来永恒的喜乐和欢喜。
天父啊,我们都有宝贵的牧者,他们献上了一生给我们,帮助我们可以充满信心地活,让他们在基督的日子看到自己的劳苦没有白费。主啊,感谢你,谢谢你为我们所有人做的一切。谢谢你不断地信实地把你的恩典彰显给我们。请饶恕我们曾经的抱怨,把我们的脚步带到顺服的道路上,奉耶稣基督的名求,阿们。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and sold as a book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