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打开圣经,腓立比书第1章。我们上次已经很快要完成第3-8节的研读了,但是无法讲完最后一段。所以,我们今天基本上只有一个要点;然后总结这段伟大经文的一切。
我们已经说过,使徒保罗在监狱里。他正在承受非常悲惨的环境,不仅物质方面被剥夺,而且事奉方面也被剥夺,他失去了四处行动的自由。他与他所爱的人分隔了。他也正被其他奉基督名的人攻击,这些攻击既不公平又无情;这些人传播流言,说他坐牢,是因为主把他闲置,因为他的事工失败。尽管如此,整封书信中,他都表达了喜乐。
写这封信的理由是,他在监里收到腓立比教会,藉以巴弗提送来的爱的礼物。他带着钱来帮助保罗,并收到指示,要与保罗待在一起,这样保罗就可以不仅在财政方面,也可以在个人方面被服侍。保罗因腓立比教会的爱和感情而感到受宠若惊,给他们回了这封信,向他们表达他的爱和关心,就是希望他们能维持合一,他已经知道他们拥有的合一;并且向他们表达,尽管他面对负面的环境,却有喜乐;并且也把以巴弗提差回去,因为他认为,他们更需要他。
所以这是喜乐的信。内容是说:「别担心我,我很喜乐,很满足。神在工作,没有什么可以触碰我深层的喜乐,即便任何负面环境也不能。」所以,这真是喜乐的书信。表达了对腓立比教会的爱,他们跟保罗有着非常不同寻常的关系。他们经常送他钱作礼物,当时没有别人这么做。他们的心联系在一起,这是其他教会不具备的。所以,他以爱、喜乐、教导和鼓励,回信给他们。
这封书信开场的问候,包含了喜乐的元素。我们看第3-8节:「我每逢想念你们,就感谢我的神;每逢为你们众人祈求的时候,常是欢欢喜喜地祈求。因为从头一天直到如今,你们是同心合意地兴旺福音。我深信那在你们心里动了善工的,必成全这工,直到耶稣基督的日子。我为你们众人有这样的意念,原是应当的;因你们常在我心里,无论我是在捆锁之中,是辩明证实福音的时候,你们都与我一同得恩。我体会基督耶稣的心肠,切切地想念你们众人;这是神可以给我作见证的。」
在这里,保罗表达了他喜乐的几个方面和元素。尽管喜乐只提到了一次,是在第4节,但是一切都如此紧密地连在一起,以至于任何读者都可以明显看出,他在这段开场段落中浸润的态度,就是喜乐的的表达。当然,他的喜乐就是借着圣灵所产生的、主的喜乐;但是他想到他与腓立比教会的关系时,这份喜乐更是满溢。
我们已经谈到过神想要在我们里面产生喜乐的事实,但圣经也教导,我们有责任在神里面产生喜乐。这是令人震惊的想法。我们作为罪人,应当在我们全能、无限、圣洁的神的恩典里面喜乐,这并不那么引人注目。但是无限、全能、圣洁的神对我们感到喜乐,这有点令人吃惊,但他确实如此,神对你我感到喜乐。
首先,路加福音第15章,那里一系列奇妙的比喻。第7节,迷羊的比喻,主说:「我告诉你们,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这样为他欢喜,较比为九十九个不用悔改的义人欢喜更大。在神的使者面前也是这样为他欢喜。」这指的不是天使喜乐,而是天堂为悔改而喜乐。第10节说:「一个罪人悔改,在神的使者面前也是这样为他欢喜。」这指的不是天使喜乐,因为这是天使面前的喜乐,这是神的喜乐。所以,当你我悔改时,神会喜乐。
第二,希伯来书11:5说:「以诺因着信,被接去,不至于见死,人也找不着他,因为神已经把他接去了;只是他被接去以先,已经得了神喜悦他的明证。」或者让神快乐。然后,第6节说:「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所以第二,就是信心可让神喜悦,我们对他的信会带给他喜乐。
诗篇接近结尾的一章,第147篇第11节说:「耶和华喜爱敬畏他的人。」主特别喜爱那些敬畏他的人。那意味着最真实、最纯洁的敬拜和爱慕。我们还能如何让神喜乐呢?借着从罪中悔改,相信他,敬拜他,爱慕他。箴言15:8说:「恶人献祭,为耶和华所憎恶;正直人祈祷,为他所喜悦。」带给神喜乐的另一件事就是祷告,就是我们与他的团契。历代志上的最后一章,第29章第17节说:「我的神啊,我知道你察验人心,喜悦正直。」我们透过悔改、信心、爱慕、祷告、公义或者正直来带给神喜乐。
箴言第11章第20节补充说:「行事完全的,为他所喜悦。」完全的—不仅是公义的行为,而且是完全的性格。接着,马太福音25:21和23节,在主的比喻中,他说:「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那就是主对信实仆人的喜乐。
所以,作为信徒,我们可以透过悔改、信心、爱慕或者敬拜、祷告、公义的行为、完全的性格、信实的服侍,来给神的心带来喜乐。那些事情让神对我们感到喜乐。何等奇妙的想法。那么,我们这些有罪、软弱、脆弱的人,应该如何更在爱我们的神里面喜乐啊?我们不应该毫无喜乐。我们的生命中不该有一刻,是我们没有流露圣灵果子、就是喜乐的时候。
我们说过,属灵的喜乐与环境没有关联。属灵的喜乐完全与快乐不同,快乐是意外、偶发的、机会、随机、特殊的。属灵的喜乐是神的礼物,给那些信福音的人,借着圣灵在他们里面产生出来,因为他们相信并顺服话语,尽管掺杂着试炼,并仰望永恒的荣耀。那就是属灵喜乐的神学。所以,作为信徒,当我们行在圣灵里面的时候,我们可以知道那份喜乐。
现在,我们要看最后一部分,喜乐的元素。我们已经讨论过第3节关于回忆的喜乐,保罗对他心中所有甜美回忆的喜乐。我们讨论过圣灵可以擦除负面的记忆,与圣灵和谐的心通常会看到人,就记得喜乐的原因。然后我们讨论过代求的喜乐,他为他人的祷告和请求,对他而言,比他祷告生命中的任何事情更让人喜乐。他至高的喜乐就是为他们祷告,而不是为自己祷告。第5节是参与的喜乐,他们是与他一起服侍的同工,扩展福音的伙伴,他对此感到喜乐。从第一天开始,吕底亚在河边相信直到如今,他们都是事工伙伴、喜乐源泉。
接着,上次我们看了期待的喜乐,第6节,他因他们会变成的样子而喜乐。在教会里,要谨记教会将要变成的样子,这是何等重要。如果我们太专注于教会现在的样子,或者太长久地看教会现在的样子,就会偷走我们的喜乐。如果我们看教会将要变成的样子,就有大理由喜乐。
现在,最后一点,就是爱的喜乐。保罗体验到在一个爱的人、有深爱的人心中涌流出来的喜乐。就是很高、很丰富、很美妙的喜乐。有什么关于喜乐的表达,比爱的喜乐更伟大的吗?有什么会比爱的喜乐,让一颗心更愉快吗?
第7节说:「我为你们众人有这样的意念,原是应当的;因你们常在我心里,无论我是在捆锁之中,是辩明证实福音的时候,你们都与我一同得恩。我体会基督耶稣的心肠,切切地想念你们众人;这是神可以给我作见证的。」他的心涌流着,这几乎是最高点。他开始时为每个回忆喜乐,然后为他能够代求而喜乐,然后因为他们的参与而喜乐,然后为他们将要成为的样子而喜乐。现在,他在结尾说:「总体而言,我的心中是如此深深的拥有你们,我如此热切地关心你们,以至于我的喜乐被深层的爱催逼。」
第7节有一些元素对我们很重要。「我为你们众人有这样的意念,原是应当的,这是由于你们向我所做的事情。」因为你们对我如此好,你们在我的心中已经留下了很深的位置;我为你们众人有这样的意念,原是应当的。他有一种很强的应当之感。这里的希腊文指的不仅是被期待的,不仅是礼节性的,不仅是合宜的,还是应当的。这在道德上是应当的,在神面前是应当的,这会尊荣神,这会表达感激。这就是我应该回应你们的方式。
保罗有一种很强的应当之感。他被在神面前应当做的事情深深催逼。他没有为自己的爱要求奖赏。他没有期待鼓励。他不是自私自利,不是居高临下。他断然地说:「我为你们众人有这样的意念,原是应当的,因为你们为我做了这么多。我不过是在做应当做的事情。」表达中有谦卑。他说:「我有这样的意念,原是应当的。」什么样的意念?第3节,觉得感恩;第4节,觉得喜乐;第6节,觉得有信心;我为你们众人有这样的意念,原是应当的。
「有这样的意念」,这是什么意思?他在这里用的希腊文词,基本上的意思是思考。这个词首先表达心智的倾向或者态度。这比单纯的认知要深得多。最好在这个语境中把它翻译成「有这样的关心」。顺带一提,在腓立比书中他喜欢用这个词。他在第2章用了两次,在第3章用了两次,15节和19节;4:2用了一次;在4:10用了两次。
他喜欢用这个词。这个词表达了心的态度,关心,这真的是他所说的。这是理解力的行动,但是这个理解力的行动也触及了感觉,所以我喜欢「关心」这个词。他说:「为你们众人有这样的关心,原是应当的;因你们常在我心里。我有这样的意念,是因为你们常在我心里,我心里常想着你们。」他的意思基本就是,我深深地爱你们。哥林多后书7:3,他说:「我说这话,不是要定你们的罪。我已经说过,你们常在我们心里,情愿与你们同生同死。」我的意思是,这个人说:「你们是我的一部分,你们已经被编织到我的存在结构中。你们常在我心里。」
在你的生命中,或许有像那样的人。他们在潜意识里面,他们经常浮到表面。你思想他们,你爱他们,你想到他们,你记念他们,你为他们祷告。或许你很长时间没有见过他们,没有跟他们说过话。但你把他们带在心中。他们的生命中有些东西将他们与你密不可分地连在一起,他们常在你心中,他们深深地在你的存在里。
他在说人格的深层。心就是思想和感受的中心。对于圣经中你想要如何使用心这个词,不可以太机械地理解;因为这个词以很多不同方式使用,但是基本来说,当箴言书4:23说:「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这是在说你内在的人,你内里的存在深度。「我把你深深地放在我自己里面。」
例如,使徒行传8:37,我们用心来相信。申命记11:13,我们用心来服侍,全心服侍主。申命记26:16,我们用心来顺服。列王记上2:4,我们用心来跟随。箴言3:5,我们用心来相信,全心信靠主。我们用心来爱,尽心爱主你的神。以弗所书说,我们甚至用心来行出神的旨意,从心出发,做成神的旨意。彼得前书第3章,我们用心来敬拜。这是我们存在的中心,我们行动的中心,我们思想的中心,我们感觉的中心。
这就是为何诗篇51:10说,你们要有清洁的心。诗篇119:36,你们要有顺服的心。诗篇86:11,你们要有敬拜的心。马太福音22:37和其他地方说,你们要有爱的心。心就是你人格的深度。保罗说的是,你们深深在我里面,你们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这是美丽的事情。每次想起他们,就充满喜乐。这是爱的喜乐。他爱他们。就是那份爱,产生了喜乐,遮掩许多罪,忽略弱点。
腓立比教会有弱点;他们也是人。他们挣扎于合一的问题,这是保罗在这特别的书信每一章几乎都提出的。其中有担忧。那个教会没有大问题;他们不完美,但是,他对他们深深的爱,遮掩了所有这些问题;并且有喜乐涌流—爱的喜乐。经验这件事是很美妙的。当保罗想到腓立比教会,他就经历到这一点。
什么造成的?他说:「因你们常在我心里,无论我是在捆锁之中,是辩明证实福音的时候,你们都与我一同得恩。」这是因为你们参与到我的生命中,这就是使你们受我钟爱的原因。这是因为你们对我而言很重要。在我捆锁之中,如我说,他在此是罗马的囚犯,他们对他很怜悯,送钱给他,差以巴弗提到他那里,陪伴他。以巴弗提执行他们的愿望到了一个地步 ,他几乎要杀死自己,他如此努力地工作。2:30说他因为基督的工夫,几乎至死,不顾性命,要补足你们供给我的不及之处。
这很奇妙。这个腓立比羣体深深爱保罗,所以他们差了这个人去。这个人心中带着他们对保罗的爱,这份爱如此大,以至于他为了试图为保罗做他们想要他做的事情,而几乎要杀死自己—很深、很深的委身。就是这一点,使保罗爱他们。那不难理解。当人们如此去爱的时候,他们就在你的心中留下了一个位置,当然,就是如此。
无论我是在捆锁之中,是辩明证实福音的时候,证实这个希腊文词与保证某件事有关系,辩明和证实这两个希腊文词都是法庭上使用的法律术语。无论我是在捆锁之中,是辩明证实福音的时候,你们都在那里,当我坚守福音的时候,你们与我一同坚守;无论是在监牢中,在法官面前被盘问的时候,你们都与我一同得恩。
他受捆锁是很清楚的。他说「辩明证实福音」的意思,可能是具体指涉他受审判的第一个阶段,这个审判使他下监;这个审判的第二个阶段即将要来,并且会决定他的命运,他会不会被释放,至少是这一次,直到以后再下监,就失去性命。他也可能讲更广的辩明证实福音,是他完满事工的一部分。
无论什么时候,他说:「你们都在那里,你们都与我一同得恩。你们与我站在一起。你们不以我为羞耻,你们不怕与我认同,你们不怕付出代价。你们帮助,你们是一起的伙伴,倚靠神的恩典。你们减轻了我的受苦。你们与我合作,辩明福音,愿意受苦。那就是为何你们常在我心中,那就是为何我的心欢喜雀跃。」
然后,他把这份爱带到第8节,非常非常具有表现力的那里。他说:「这是神可以给我作见证的。」有几次,当他想要确证某件事是毋庸置疑的时候,他就用了那个用词。他请神来证实他心中态度的真实性。他正在处理的是人们看不到的:就是他的心。他们看不到他的爱。所以他想要他们理解他的感受是何其真实,他说:「这是神可以给我作见证的。神可以看得见。神就是证实我所说尽为真实的那一位。我切切想念你们众人。」
保罗喜欢用「众人」这个词。第3节说,我每逢想念你们,就感谢我的神。我在我的每个祷告中都带着喜乐,为你们祷告。所有这些人都是他喜乐的原因。我切切想念你们众人。这个动词的意思是渴望,热切的渴望、渴望的心。他在2:26用了这个词,说到以巴弗提,因为他很想念你们众人,并且极其难过,因为你们听见他病了。这个羣体如此有爱!这个去跟保罗同在的人病了。腓立比教会关心他的病况,他们很难过。保罗也为他们的难过而难过,以至于他渴想他们。保罗难过,是因为他们为以巴弗提病了而难过,以巴弗提也为此难过,所以他要差以巴弗提回去。
这是有爱的团体。这些人真的连在一起。他在4:1再次用了这个动词,他说:「我所亲爱、所想念的弟兄们,你们就是我的喜乐,我的冠冕。」他爱他们。他称呼他们「我所亲爱的弟兄们」。他们有美好的关系。他说:「这份爱是这么深,就是我体会基督耶稣的心肠,切切地想念你们众人。」这是超自然的。这是基督耶稣的爱。这不是人的自然吸引,深层多了。这是基督赐给他们属基督的人。这是神的爱流到心中。这份爱正是圣灵的果子:仁爱、喜乐,从加拉太书5:22开始的清单。他说:「我爱你们,我以基督耶稣的爱来切切想念你们。」这是超自然的爱,这是基督式的爱,这是深层的渴望。
「心肠」这个词很有趣。新美国译本用了「心肠」这个词。旧权威版说的是「同情心」。这个希腊文词基本上指的是身体里面柔软的内部器官。这是有趣的术语。顺带一提,在希腊文中,这是用来表达怜悯之爱最强烈的词。当他们真的想要表达怜悯的时候,他们会说:「我用我的心肠来爱你们。」你下次写贺卡试一试用这个词:内脏。词典说,这与身体里面的柔软部分有关,我们用这个部分来感受情绪。
你身体的这个部分,你所有内在器官所在的位置,会回应你的情绪,这是毋庸置疑的。你会高度情绪化,你的肺部就开始有反应,你会气短。你进入某种情绪,你的心脏就会开始快速跳动。你看着某个你爱的人,你的心脏就会扑扑直跳,改变你心的悸动。你经历压力和深层感受,就会使你的胃焦虑,你的胃就释放信息。你身体的这个部分有回应深层渴望的方式。那就是这个词的意思。是非常富有表达性的。保罗在说,我里面的一切,甚至是我的身体,都切切想念你们。我想到你们,我的心就会跳得快,我的呼吸短促,我的胃也感受到,因为我是如此想念你们。
是的。还有什么会催逼一个人为别人如此祷告,一天又一天,正如他为那么多教会所做的那样呢?他有超自然的爱,这爱被腓立比教会温暖的爱和良善的关怀增强和丰富,这份爱和关怀深深地感动他。他们被编织到他生命的结构中,当他想到他们,他就在自己里面感受到,而这让他喜乐。那就是爱的喜乐。那就是喜乐的一个元素。或许这是喜乐的所有元素中最甜美的。
而喜乐从神而来。喜乐在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中得到表达。当我们与他人分享生命,喜乐就涌流,去触碰,也在关系中得到回报。
让我总结一下。神子民的团契,应该是喜乐的团契。我们应该体验到圣灵赐予的那份喜乐,其中有喜乐的记忆、喜乐的回忆;也为代他人、而非代自己请求的特权而喜乐。我们应该经验到这样一份喜乐,就是感谢神,为了那些与我们同行的人,为了那些使得我们在事工的成功和团契的丰富中喜乐的人。我们应该晓得这样一份喜乐,就是知道人们在神的计划中会变成的样子,神动了这工,也会成就这工。我们应该这样喜乐,就是由于互相无私的牺牲而产生的深层的爱,热切的爱被这份爱连在一起。
那就是保罗拥有的喜乐。那就是负面环境无法触及的喜乐。基督徒满足于迥然不同的环境,这与非基督徒不同。对于非基督徒,喜乐必须来自外界。对我们来说,喜乐是从里面涌流。外在的喜乐是短暂的,内在的喜乐是长期的,永久的,深层的,令人满足的。我们当中没有人可以缺乏喜乐而活。
我们已经谈论过喜乐的积极元素。我们要在腓立比书中更多谈论喜乐,我们或许会打仗,敌人会通过很多方式,来夺走我们的喜乐。
我与你们分享几个原则,就是会让你失去喜乐的事情。当我们看到神借着圣灵,在我们里面产生喜乐的时候,有一些事情是我们需要防备的。有什么可以偷走我们的喜乐?什么会造成喜乐的缺失?
第一:假救恩。也就是说,没有圣灵,寻求喜乐。有一些人在寻求喜乐。这是难以着墨的。他们会变得很沮丧。生命不快乐。或许他们在教会里面,并且活跃参与教会,或许他们认为,他们在追求公义的行动;他们尝试变得敬虔,体验喜乐,但喜乐从没有来,因为喜乐是圣灵的工作,而他们没有圣灵,因为他们不是属基督的。没有真喜乐。因为基督不在那里,就没有喜乐的真能力,过程就会变得非常沮丧。
我个人相信,教会充满了不是真正得救的人;他们因此没有圣灵,因此喜乐变得捉摸不定,消失不见了。许多这样的人花时间在教会里面,从来不能在他们的生命中发现喜乐,他们强颜欢笑。于是他们离开,很沮丧,很失落。所以,如果你的生命里面没有喜乐,如果喜乐对你来说一直是捉摸不定的,请回到起点。如保罗在哥林多后书13:5说:「你们总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没有。」你可能在追求你不可能追逐到的东西。你可能在寻求你永远找不到的东西,因为你完全没有神的圣灵。换言之,要确保你得救了。
第二,撒但和鬼魔会做一切事情来偷走你的喜乐。毕竟,彼得前书5:8说,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地狱大军会努力用各种方法,剥夺你的喜乐。我们需要意识到、并很警惕,夺走信徒的喜乐一定是撒但的计谋和努力。可能会以很多很多形式出现。我们必须理解来源。
现在我们要具体谈谈基督徒。撒但很明显是喜乐的窃贼,而缺乏救恩意味着缺乏喜乐。然后,第三,就是对神的主权理解不足。换言之,一直发愁,好像神不在掌管;担心,充满焦虑;感觉其他控制你生命的威胁,或者你自己无能力控制生命的威胁;忽略神是满有主权的现实。无论发生什么,神都在掌管;用罗马书8:28的经典术语来说,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
对于基督徒而言,首要理解的教义就是神的主权。这是首要的、包容万有的现实,可以让一切都纳入视角中。神掌管一切。如果你不理解,就会为了喜乐而挣扎。对神主权的理解不足,会夺走你的喜乐。会夺走哈巴谷的喜乐。他呼喊说:「还要多久,多久?」他把所有忧虑卸给神,然后开始背诵他对神的了解;到预言的末尾,环境完全都还没有改变,一点也没有,但是他的态度改变。所以他会说:「我要因救我的神喜乐。」如果你理解神的主权,你就会喜乐。
第四,没有祷告。那就无法把事情交托给主,把事情留给自己忧虑、担心、烦恼。试图自己精心安排生命的所有元素,从来不祷告,这会引发沮丧、而非依靠。这太关键了!在今日教会里面也是如此缺失的。我们以辅导替代。在很多情况下,你不是带着需要到神那里,而是去找某人,他坐在桌子对面,大概告诉你一些既没有主权、又不是超自然的事情。即便是人最好的洞见,与神的帮助相比却是大相径庭。
难怪雅各说,当你的生命缺乏能力,当你完全软弱,当你不再自己去支取神的资源,就去教会的长老那里,让他们为你祷告。义人所发的有效、热切的祈祷是大有功效的。箴言书说:「你所做的,要交托耶和华,并倚靠他。」把事情带给神。支取神的资源。全心信靠主。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他在这封书信的第4章第6节说:「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借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去找神。去找主。如果你没有能力、你感到你处于属灵的废墟中、你无法做到,就去找神。
不祷告会偷走你的喜乐,因为你会仓促地各处去找一些解决窘境的方案,而这些窘境只有神能够解决。不要试图精心安排人生。不要试图找一个导师,让他精心安排你的人生。去找神吧。以上,是从神学的视角看可以偷走你喜乐的东西。
继续我们的清单,第五:属灵高峯后的低谷。周日之后的周一。你在这里,这是很荣耀的,你被丰富、蒙福、被鼓励。然后你在工作间,工作很单调,或者你早晨起来,看见脏衣服,周末的厨房和洗衣房就像被空袭,车子脏了,都在这里。你从属灵高峯到人生单调的低谷。不用说从很棒的属灵经验来到严重的试炼。
以利亚是很经典的,他走上迦密山,抵挡了巴力的祭司,拿出剑来,杀了先知,在山上打败了450名巴力的先知。神从天上降火,烧了祭物、木柴、石头,吞没了水,不可思议的超自然事件。以利亚刚看到伟大的神,大能的神代表他,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回应他的祷告。在迦密山上的属灵高峯,在先知的历史上很少有可以匹敌的。然后,他从那里就到了想要自杀的地步。他想要神杀死他。他就像疯子跑下小路,坐在太阳下说:「杀了我吧!我受不了!有个女人在追我!」
这很难理解。450个男人对他而言都不在话下,区区一个女人就把他里面的生命之光吓走了。「主啊,杀了我吧!」他从属灵胜利的高处,来到了属灵低潮的深处,甚至来到真抑郁的地步,在此,他想要死。耶洗别确实投放了一些能力。有时候,严重的试炼会紧随着伟大属灵经验的脚跟,让我们失去了喜乐。如果我们在生命中就一直往前走,或许我们不会那样感受到;但是当你从非常高的地方来到非常低的地方,这就会夺走你的喜乐。所以要小心。
第六,环境的倾向。有些人在此生是基督徒,但他们对喜乐知得甚少,因为他们从来都从物质世界寻找信号。换言之,他们的情绪被世界的浅薄掌管。这是对真喜乐的替代。如果丈夫以她们喜欢的方式对待她们,那么她们就有喜乐。如果事与愿违,她们就没有喜乐。如果孩子听话,他们就有喜乐。如果相反,就失去喜乐。如果他们可以拥有想要的,他们就有喜乐。如果他们无法拥有,他们就没有喜乐。换言之,他们都是从物质世界得到所有信号,来作出回应。
物质主义就是如此。它就是缺乏对神的聚焦和满足。他们看不到神在作工。每个回应都被时间和空间掌管。多数人是那样生活的。他们喜乐,是因为这是大事。他们的喜悦感根据他们得到新商品,有没有特别事件,去不去旅行而起落;所有这些掌管了他们的回应,因为他们完全与环境的倾向连在一起,并且从物质世界获取所有的诱因。那会剥夺你的喜乐,把你放在过山车上,跟真正的属灵喜乐没有关联。
第七,就是忘恩负义。人生中有很少事情比忘恩负义更丑陋。如果我再做一次家长,再养大我已经养大了的孩子,我会为了他们的忘恩负义,比其他任何事情,更经常、更久、更努力地打他们屁股。当然,比起他们打翻牛奶、扔掉画等等,我们出于愤怒而打他们的事情,忘恩负义更值得打屁股。你有训练孩子感恩吗?不感恩的孩子会比一条蛇的牙齿更尖利。
有些人并不聚焦在从主领受的事物上,不在凡事上感恩,无论环境是什么,无论他们看这环境是正面或者负面;他们从来不感恩,因为他们从来不满足。他们不会把生命的试炼看作是从神而来的祝福,让他们更顺服基督。他们从来不满足,从来不说谢谢。源头是骄傲。
还有,健忘会偷走喜乐。这是什么意思?就是指无法记住你从什么境遇中被救出来。为何新基督徒似乎充满了喜乐,而那些得救四十年的人,他们许多人却看起来脾气很坏?为何会这样?我从来不知道有一个教会的分裂,是由新基督徒领导,从来没有。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教会的主要问题是由基督里的新生儿造成。我从来没有听说教会里面全新的基督徒羣体有什么冲突。我从来没有听说教会里面哪一个悲惨、抱怨的羣体,是全部由刚得救的人组成的。讽刺的想法。
你必须做足够久的基督徒才会那样。因为不知怎么的,我们忘记了从什么境遇中被救出来。我们失去了新鲜感,而新基督徒似乎有诗篇103:2,诗人所说的喜乐,经文说:「我的心哪,你要称颂耶和华!不可忘记他的一切恩惠!」请培养记住美好事物的记忆,不要变成没有喜乐、古怪、脾气坏、冷峻的人。你会看到年轻基督徒说:「主啊,快点带我回家。不要让那发生。」
第九,对世上的状况不满。有些人失去喜乐,是因为他们不喜欢他们看起来的样子。他们不喜欢居住的地方。不喜欢拥有的恩赐,或者没有恩赐。不喜欢他们被给予的生命中特别的地方。他们活着,总是好像得到的东西比本来配得的要少。保罗说:「我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经学会了。」腓立比书4:12说:「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都一样。我不在乎。我可以拥有,也可以没有。但是,有些人失去喜乐,就是因为他们基本上都不满意。
我们都有残疾。都有残障。有些人失去喜乐,因为他们坐着轮椅。因为他们无法得到自以为能力相配层次的工作。因为他们感觉应该更被欣赏。他们不喜欢自己在教会结构中的位置,希望可以做更重要的事情。他们希望更美,或者更帅,或者在运动上做得更好,或者在数学上做得更好,或者在学术上做得更好,或者其他。这也就进入了他们是否拥有物质的领域。
第十,就是对未来的恐惧。有些人总是想象着,最糟糕的事情可能会发生。他们一直充满恐惧。恐惧失败,恐惧失去所拥有的,恐惧失去权力,失去名声,疾病,死亡。对未来持续的恐惧。耶稣在马太福音第6章说:「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耶稣说:「我要走了,但是你们奉我的名无论求什么,我必成就。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你怕什么?有些人活在恐惧中,恐惧所有还没有发生的事情。这就是「万一」综合症。
第十一,就是靠不被控制的感情而活。软弱的人对自己说得不够多。这是什么意思?你必须让自己处于控制中。如果你靠不被控制的感情而活,你就会成为受害者。那就是靠肉体而活。钟马田在他的书《属灵抑郁》说:「我认为,整个属灵抑郁的问题的主要麻烦就在于:我们容许自我对我们说话,而不是让我们对自我说话。」说得好。
他写道:「生命中多数的不快乐都是因为你听自己的,而非对自己说话。」属灵生活的艺术就是知道如何处理你自己。诗篇第42篇,诗人哀叹、呻吟,然后他说:「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心啊,别忧闷。「当仰望神。」你为何这么做?自言自语,对自己说话。有些人只听自己的,无论他们的情绪说什么,他们是情绪的受害者。别这么做,请对自己说话。控制,不要靠不被控制的感情生活,而是靠在圣灵的能力中控制感情而生活。让自己顺服。
第十二,病态的自我分析。那就是为何我如此讨厌心理学。首先,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圣经给了我们生活和圣洁所需要的一切。但是第二,因为它会让人关注自己的问题,变得病态和自我中心式的条分缕析程度。担心失败,担心负面态度、负面结果、负面行动,担心内心深处某个地方有些东西需要揭开,在一大堆过往发生的事情中追查、仓促调查,试图揭开某个秘密,让他突然变得释放。他得到的结果,就是大量病态的自我分析的担子,根本帮不了他。
我们是不足的。那已经足够用来让我们满足了;我不会永远追查。我搞砸了,我知道。我不会一直专注那件事。「哦你做了这个,哦天啊,你做了这个,这是你的问题,你必须把这东西拉出来,找到…」到了某个时候,你会被伤害,有人对你不好,如今你可以完全责怪它,那不会让你快乐。病态的自我分析会夺走你的喜乐。忘记背后的事情,不要专注自己,要看别人的事情,向前行。
第十三,自我中心。自我中心的人总是不快乐,因为他们总是不满足。那是个死胡同。多么悲惨!无私的人总是满足的,因为他们不会向你求任何东西。
最后,就是罪疚感,不愿意接受原谅。对许多人而言,会是这样:「我就是无法原谅自己。」你提醒他们说:「但是神原谅你了。」「我知道,我知道,但是神不理解我的标准。」我的朋友,你有一个上帝情结。你爬到了三一神的前面。神早就原谅你了,你却无法原谅自己。
这是很大的自我问题。对许多人来说,就是那个罪,他们生命中的某个地方有罪,或者一小段时间的罪,他们无法为此原谅自己,所以他们一生费力前行,总是要回到那件事,这对神已经不是问题,这就是他们生命中的喜乐窃贼。
何等浪费精力!浪费不必要的罪疚感。这就是为何我看不到追查以发现罪有任何好处。有人说:「我们需要发现隐藏的罪。」那是什么意思?我不认为我需要追查以找到隐藏的罪。如果神在我生命中动工,他会把那罪带出来。问题不在于找到罪,而在于对付罪。我不需要追查以发现主已经赦免的事情。我为何要浪费精力这么做?这会偷走你的喜乐。
我盼望这些比较实用,你可以防备;因为当我们研读喜乐,追求圣灵里面的喜乐生命时,你或许会抗拒。让我为你读出一段祷文作为结束,这是圣经中我最钟爱的母亲祷文。撒母耳记上2:1:「哈拿祷告说:我的心因耶和华快乐;我的角因耶和华高举。我的口向仇敌张开;我因耶和华的救恩欢欣。」那就是态度。「只有耶和华为圣;除他以外没有可比的,也没有盘石像我们的神。」她很喜乐。那就是我们需要有的态度。喜乐的态度,在我们的关系中满溢,并让我们可以像保罗看待亲爱的腓立比教会那样看待别人。
让我们一起跪下祷告。
父啊,我们被西番雅先知提醒说:「主因你喜乐而欢呼。」我们很惊奇,你居然为我们而喜乐。哦主啊,愿我们在一切事上都为你而喜乐。愿我们听到保罗的劝告,他说:「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愿我们不要让喜乐的窃贼偷走我们内心的快乐。帮助我们守护。帮助我们行在圣灵中,被圣灵充满,体验到他所产生的,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愿我们知道快乐,就是圣灵会在我们里面产生的快乐。
主啊,完成你所有美善、恩慈的工作,愿我今生是喜乐的,在来生也知道无法言语的喜乐,充满荣耀的喜乐。父啊,感谢你,为了你透过基督在我们所有人心中的工作,奉基督的名祷告。阿们。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and sold as a book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