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打开圣经,翻到帖撒罗尼迦前书第4章。请再看第13到18节。这次信息的标题是:「基督徒死了之后怎样?」
在基督徒死后,他们会去哪里?灵会怎样?身体会怎样?这些问题的细节对于那些不明白的人来说常常令人不安,这些问题肯定会让帖撒罗尼迦教会的年轻基督徒感到困扰。他们在主里只有几个月大。他们中的多数人没有犹太背景可言,多数是从极端的异教主义悔改信主的。这对他们来说是全新的。保罗待在帖撒罗尼迦几个月,他又离开了几个月,他们在基督里成长得很快,但仍然有一些麻烦的事情,他们不明白。
其中之一就是关于耶稣基督的再来。保罗已经确认了,他们明白耶稣会再来,并带领他的子民与他同在。事实上,在第1章,你会注意到第9和10节提到帖撒罗尼迦的基督徒,说他们从偶像转向神,服侍又真又活的神,并等待他的儿子从天上降临。他们生活在耶稣会来的预期中。在这种处境下,他们真的认为他很快就会到来,就在他们活着的时候,这似乎相当合理。这就是他们提出的问题,因为他们中的一些人死了。定期地、不断地,帖撒罗尼迦教会都会有信徒死去。而且因为他们这么渴望耶稣基督再来,他们很难理解耶稣再来时,那个死去的人会怎样。如果他们不在这里了,他们会错过那伟大的事件吗?就是耶稣基督的再次降临,与他一同聚集,就像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后书2:1提到的,他们会完全错过吗?他们会错过被提吗?他们非常担心。
既然他们生活在耶稣为他的子民而来的伟大时刻这样的兴奋、期待和预期中,既然根据4章9节和10节,他们深爱彼此,甚至其他人都知道他们的爱,所以,他们为所爱的人死去而哀伤,并不是因为他们已经死亡,他们相信,他们的灵魂与主一起,而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人可能会错过伟大的事件。所以,使徒保罗写这段经文,来帮助他们。
我上次说过,我要再说,这段经文比较是牧养性的,而不是神学性的。使徒保罗的意图不是要提供从前到后,从上到下,合理的细节,从终末论的角度解释被提,而是要安慰受困扰、忧伤、悲伤的心。在主再来之前死去的基督徒会怎样,这不是迂腐的问题;这是他们心中痛苦的问题,因为担心亲人死去而错过那伟大的事件,正在经历悲伤。他们或许想要知道,他们的死是某种审判吗?是主管教他们,夺去他们的生命,他们因此就丧失了经历被提的机会吗?他们的生命中是否有秘密的罪,让他们死亡呢?他们会不会根本参加不了这次的召聚和美妙的天堂之旅呢?他们会一直是没有身体的灵,身体永远无法转化为基督的样式吗?他们会不会被看作较次要的圣人?相比那些活着被提的人,他们没有那么被爱吗?整件事让他们感到忧伤。
所以,使徒保罗写这段经文,要缓解他们的忧伤。请看第4章13节。「论到睡了的人,我们不愿意弟兄们不知道,恐怕你们忧伤,像那些没有指望的人一样。」他说,我们不希望你们忧伤;因无知而忧伤是不必要的。我不想让你们不知情,以至于忧伤,那么你们的忧伤就像那些没有重聚指望的人:就是那些失丧的,那些异教徒,那些在神国度以外的人,他们将死亡视为最后的、永久的离别。我不希望你们像无指望的人那样忧伤,不期待重聚。你们的无知使你们感到忧伤,所以我想通过把你们的无知变成有知,来缓和你的忧伤。
他在这里关切的主要群体是那些睡了的人。他在第13节提到他们。他在第14节提到他们。他在第15节提到他们。这是他的关切,因为这是他们的关切。在耶稣再来之前死去的基督徒会怎么样呢?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他们当时在问。过了2000年,很多基督徒还落入到这个范畴中,而且还会继续落入。
正如我上次说的,睡的人意味着已经去世的基督徒。死去的基督徒,并没有经历死亡最可怕的现实,因为他们在基督里的生命,死亡已经转变为睡眠。睡眠和死亡的区别在于睡眠是暂时的安息,对于基督徒来说这是合适的术语。当他们死时,他们的灵魂立即与主同在,「离开身体与主同住。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他们的身体不是永久性地进入坟墓,而只是睡了,直到有一天它被唤醒。但他们不知道会怎样、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所以他们为所爱的人而忧伤。
然后,保罗向他们解释了被提的一些特征。第17节的术语「被提到云里」,就是被提的概念。意思是被提起来,被抓起来,被提上来。指的是教会被抓走,被提上去。这是个很暴力的词。我上次说过,从这个词的拉丁文引申出英文的「强奸」这个词;这是暴力的行为,教会被抓走。这是首先被拯救的,突然,瞬间。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5章说,「眨眼之间」,那不是说眨眼那么快,而是看见光在瞳孔上闪过那么快。那么快,更快。
当保罗向他们揭露被提的观念,请记住他的目的不是要涵盖关于这个事件的所有事情,而是要处理一个具体问题,就是为他们困扰的心带来安慰。以下四个特征总结了他在本段经文中关于被提的教导:被提的支柱,被提的参与者,被提的计划和被提的收益。收益或益处。
上次我们开始看被提的支柱。第14节,注意,被提真理建基的第一根支柱就是基督的死。因为如果我们相信耶稣死了,我说过,我们可以离开这个世界、被召聚到耶稣基督那里、被带到天堂的原因,首先是因为耶稣为我们的罪而死。我们的罪得赦免,被基督的血遮盖,披戴基督的义,所以我们就被神接纳,我们与基督同为后嗣,耶稣不以称我们为兄弟为耻,他会召聚我们到他那里,带我们到天堂,神在那里等待我们,因为我们的罪已经被对付。所以,被提首先不是建立在哲学的推测上,不是建立在神学的奇思妙想上,而是建立在耶稣基督的死亡上,这对神来说是完美的补偿。既然基督成就了罪得赦免的一切条件,他就为我们将死亡变成了睡眠。借用保罗的话:他从死里将毒钩取出。
被提建基的第二根支柱是基督的复活。第14节,因为如果我们相信耶稣死而复活,这是通往第一点的必然结论。他不仅死了,而且他的工作令神满意,已经由这个事实表明:神使他从死里复活。他征服了死亡。他在死亡中战胜了罪;他在复活中了战胜了罪。罪被对付了,死亡被对付了,不仅是为了他自己,而且请留意第14节,「那已经在耶稣里睡了的人,神也必将他们与他」—也就是与基督—「一同带来。」
当神使耶稣复活时,他会使那些在耶稣基督里的人一起复活。哥林多前书15:23说:「初熟的果子是基督;以后,在他来的时候,是那些属基督的。」耶稣在约翰福音14:19说:「因为我活着,你们也要活着。」我上次说过,我要再重复:神会像对待耶稣一样,对待死去的信徒,使他们从死里复活。这是他的应许,就是身体复活。当神再来时,当神在基督伟大荣耀的再来中来临时,神会带着那些在基督里死去的人,就像他使耶稣从死里复活一样。
这图画十分不平常。约翰福音14:1-3,首次为我们描绘了这幅图画,这是福音书记录中唯一讨论被提的地方。它说的是「你们心里不要忧愁。」这是安慰人的经文,是要安慰受困扰的门徒。「你们信神,也当信我。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哪里,叫你们也在那里。」耶稣在那里应许说:我要离去,但我离去,是要预备地方;我会再来,我再来,是要带你们去我预备好的地方。这里的应许是:就像神将耶稣出死入生,带他进入荣耀中;神也会带我们离开死人所在的坟墓,带我们进入荣耀。
请记住,灵魂已经与主在一起,但身体会复活,与已经在神的灵同在中的灵魂相连。二者的组合,就变成了得荣耀的圣徒,有基督的形象,永远住在神的同在里。这就是哥林多前书15:35和以后描述的复活。
以上是回顾上次的要点。基督之死、基督之复活的支柱支撑了被提的教义。第三条支柱是基督的启示,基督的启示。保罗在第15节说:「我们现在照主的话告诉你们一件事,就是关于被提的教导。」他不仅是说,被提建基于基督的死而复活,而且是建基于从基督而来的直接启示。「我们告诉你们一件事」,含有被默示的作者的语气,他启示了神已经向他启示的事物。「照主的话」这个短语意思是神圣的话语。
保罗实际上是在把从主而来的话告诉帖撒罗尼迦人。这是神圣的启示。具体是什么意思呢?这一点很有趣,当他说「我们告诉你们一件事」,然后继续「照主的话」解释关于被提的事情,他这样说是什么意思?有些释经家认为,他指的是耶稣在福音书记载说的一些事情。但是,由于没有确切的经文段落,所以似乎不是个合理的选项。就像我说,其中具体提到被提,只有唯一的一次,而且不过是个非常简单的陈述:耶稣说「我会再来」;他这么说了;我要再次说,这是牧养的方式,而不是试图讨论关于被提的所有终末论神学。但除此之外,福音书中没有关于被提的具体内容,保罗根本无从指涉。
你说:「等一下。这不是在说号角吗?这不是在说复活吗?」是的,但这些与那些时代非常不同。例如,在橄榄山讲论中,主在那里谈论号角,他在那里谈论一次的召集,这与约翰福音中的任何引用有很大的不同,其中一些拐弯抹角地指涉这一点,例如他在第11章对马大说的话:「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让我告诉你一些差异。在马太福音,人子是乘着云彩降临。在帖撒罗尼迦前书,信徒上升到云里。在马太福音,天使从世界各地召聚选民。在帖撒罗尼迦前书,耶稣基督亲自召聚他们到自己那里。在橄榄山讲论,尤其在马太福音,并没有记录升天的次序。在帖撒罗尼迦书信,这是原则问题。还有其他区别。
所以,我们不能说保罗指的是福音书中的任何东西,因为里面没有任何谈到他在这里提及的东西。其他人却说:「他可能是指主说的一句话,那句话从来没有被写下,就像使徒行传20:35记载的那样,经文说,耶稣说过,施比受更为有福。」耶稣确实这么说过;我们知道他这样说的,因为神的灵在路加写他这么说的时候,向路加启示了,但是这句话没有记录在福音书。这是耶稣在福音书以外唯一的引文。有人说,保罗在这里说的话一定是耶稣所说的话;我们只是没有关于它的记录。但他没有说耶稣说过。他并没有直接引用耶稣在福音书说的话,他没有具体说耶稣说过这些话。他只是用相当笼统的名词:这是来自主的话。
此外,在哥林多前书15章,第51节,保罗开始讨论被提,他说:「我如今把一件奥秘的事告诉你们。」奥秘意味着隐藏的,现在已经显露出来。保罗说,我现在要揭示被隐藏的东西,导致我们得出结论,就是耶稣从未揭露过关于被提的细节。这一直是奥秘,直到保罗打开这个奥秘。他是那个奥秘的使徒。在此再次要说,如果耶稣教导了,如果他教导过被提是常识,无论这是否有记录下来,那么保罗当然会把这一点展示给帖撒罗尼迦人。但在这里,他们完全对这场被称为「被提」的事件感到困惑,保罗必须再次从主的话语中给他们新的真理。
所以,我们认为,没有办法将这一点与耶稣所说的任何东西联系起来。注意第5章第2节,他说:「你们自己明明晓得,主的日子来到,好像夜间的贼一样。」显然,他们对主的日子知道很多。也就是审判。他们不需要被教导关于主的日子,但他们不知道被提的事情,抓住的事情,被抓走的事情。保罗于是向他们透露一些事情,而这事情一直是秘密,如今照主的话临到他。
这可能意味着,它是通过先知的口而来;某个先知,新约的先知,像使徒行传21章提到的亚迦布,可能是主向保罗说话的发言人,并且说出来这事,保罗也听到了。当亚迦布在使徒行传第21章与保罗交谈时,他说:「这就是圣灵所说的」,所以这可能是一个像亚迦布这样的先知,他是神的工具,他向保罗说话。这可能是另一种方式,神的灵藉此传达给保罗。可能是直接的启示,就像使徒行传27章他在船上航行时一样,晚上有天使来到他身边,并且告诉他,神希望他听到的东西。但不知何故,他以某种方式,得到了直接启示,他现在要展开那启示。所以,被提是建基于什么呢?不是哲学,也不是异想天开的神学猜测,而是建基于基督之死,罪的工价被偿付了,因此我们被神接纳。基督的复活,我们在他的复活中也要复活。以及基督的启示,这个启示展开了细节。坚实的基础,你不会这样说吗?坚实的支柱。
让我们转来谈谈主的话。关于这个事件,主对保罗说了什么呢?这带我们到了第二点,被提的参与者:被提的参与者。帖撒罗尼迦前书4:15说:「我们现在照主的话告诉你们一件事」—有两种参与者—「我们这活着还存留到主降临的人」—还有这一节的结尾—「断不能在那已经睡了的人之先。」这是两类参与者。在被提中,只有两种人:活着还存留的人,以及死去的人。这是非常简单的对比。这就是他正在谈论的全部内容。活着的人和已经去世的人。你看,那是他们强烈的担心:基督徒死后会怎样?
他说,很简单,让我告诉你们关于每类参与者。首先,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当主再来的时候,还活着的基督徒。我们这活着,还没有死,可以见到耶稣再来的人。请留意「我们」这个词。保罗认为到那时候,他还活着吗?保罗认为这在活着的时候可能发生吗?他当然这样认为。他当然这样认为。他当然表明了对主再来的合适预期和合适期待,同时又不列出主再来的具体时间。我相信,他永远不会那样做;当然在神的灵默示下,他不会这样做。就像所有早期基督徒一样,我相信,他认为这个事件非常近了。这就是为什么他使用「我们」这个词,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我们」是个泛称的术语,意思是当时还活着的信徒。但他并没有说「他们」,好像他必然把被提推到未来的世代一样。他可以说「我们」,并对此感到满意,因为这可能是他还活着的时候会发生的事情。
还有其他迹象表明他相信这一点。罗马书13:11:「再者,你们晓得,现今就是该趁早睡醒的时候;因为我们得救,现今比初信的时候更近了。黑夜已深,白昼将近。」哦,这里有种紧迫感,我们的救恩更近了。你说我们得救是什么意思?我们的灵魂已经得救,但是罗马书第8章谈论身体的得救,身体的救赎,这是比以前更近了。这一天即将到来;即将到来就是紧接着的意思。黑夜即将结束。很快就要来了。
在哥林多前书,注意第6章14节有同样的表达方式。他说:「并且神已经叫主复活,也要用自己的能力叫我们复活。」他相信他会在复活中吗?他相信他会在未来的复活吗?似乎看来,一方面,他在某个时候相信这会在他还活着的时候发生。另一方面,在其他时候,他又相信,那个时候他可能已经在坟墓里了。
哥林多前书10:11说:「他们遭遇这些事都要作为鉴戒,并且写在经上,正是警戒」—请听—「警戒我们这末世的人。」他相信,他活在时代的终了,弥赛亚的时代。而且我相信,这个时代像过去的时代那么长。
请看哥林多前书16:22:「若有人不爱主,这人可诅可咒。马拉纳塔!」你知道马拉纳塔是什么意思吗?就是「主必要来!主必要来!」请看我们研读的书信,帖撒罗尼迦前书1:10说:「等候他儿子从天降临。」3:13,他说,他想要当主耶稣同他众圣徒来的时候,在父神面前,心里坚固,成为圣洁,无可责备。再次,预期基督再来,并且当他来的时候,他们无可责备。如果他们已经得荣耀,当他再来时,他们就会无可责备。保罗假设了,基督再来的时候,他们可能还活着,当这件事发生的时候,他们会是无可责备的。
帖撒罗尼迦前书第5章第23节说:「愿赐平安的神亲自使你们全然成圣!又愿你们的灵与魂与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们主耶稣基督降临的时候,完全无可指摘!」你的身子在他再来的时候可以无可指摘、得以完全的唯一方式,就是他再来的时候,你还活着。
我要再一次说,保罗预计耶稣可能会在他活着的时候来到。他对提多说,他在等候所盼望的福,并等候至大的神和救主耶稣基督的荣耀显现。他在寻找基督;他相信,可能会在他还活着的时候发生。然而,请接着看,另一方面,他也相信,在基督再来之前,他可能已经死了。帖撒罗尼迦前书5:10说:「他替我们死,叫我们无论醒着,睡着,都与他同活。」他在这里使用了「我们」这个词。当耶稣再来的时候,他可能还醒着,也可能已经睡了。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与耶稣住在一起。
哥林多前书15:52,保罗说,在被提时,我们都要改变。他把自己放在现场。然而,在腓立比书1章,他说,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在提摩太后书第4章,他说,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我离世的日子近了。他感受到自己要死了。
为什么讲这些?保罗说的是:相信这可能会在他还活着的时候发生。他活在那个期待中。当他谈到「我们」会在那伟大的事件中时,你听到了他心中的指望。但另一方面,他知道那可能不会在他活着的时候发生,在它发生之前他可能已经死了。所以,他真的把自己与这两种可能性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教会一直以来的生活方式:带着期待和预期,认为这可能会出现在我还活着的时候。他用了「我们」这个词,因为那时他是活着还存留的其中一个。如果耶稣来了,他会在那个羣体中。所以,他向帖撒罗尼迦人表达了他自己的期望之心。
我相信,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在等待神的儿子从天而来,第1章第10节,这就是忧伤的原因。因为保罗告诉他们的事情,他们对基督的再来非常兴奋,如此确信这会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发生,以至于他们感到忧伤。如果情况不是这样,如果驱动他们的不是这一点的话,那么这段经文的上下文都是毫无意义的。如果他们认为这件事将要在2000或3000年后发生,那么他们就不会忧伤,因为他们知道不必抱着期望。
但保罗对此有着期望,他们也是这样。然后他说什么?「我们这活着还存留到主降临的人,断不能在那已经睡了的人之先。」那是什么意思?在什么什么之前去。获得优势。那些已经睡了的人。这就是他们想听到的。当耶稣再来的时候,在地上活着的人,不会比那些死去的人有任何优势,这是他的简单论点。活人不会在死人之前去到;他们不会获得优势。这就总结了他们所有的问题。他们会成为次等圣人吗?他们会成为永远无形的灵吗?他们会错过被提吗?他们会是附加的吗?不。所有基督徒,无论是生是死,在耶稣来临时,都将被提,没有人会被排除在外。没有人。
这带我们来到第三点:被提的计划。第16节,他在这里详细讲述了细节,请快快地跟上来看。一个细节接着一个细节地谈首先要发生的事情,「因为主必亲自」,先停在这里。不是天使,也不是很多天使,也不是替身,而是主,在希腊文中以强调的形式说是主自己。他正在为他的新娘而来。他是新郎,来接他的新娘。这与马可福音13:26-27相反,在马可福音,被拣选圣徒的召聚是由天使完成的。这里是基督亲自为他的新妇—教会而来。而且是他自己,这是强调的形式。
请注意第二个元素,基督会「从天降临。」为什么?因为那就是他现在所在的地方。当他升天时,他来到天父的右边。在希伯来书1:3,经文非常清楚,他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边。他坐在神的右边,为我们辩护,为我们的罪代求,扮演大祭司的角色。他在天上。回到1:10,经文说:「等候他儿子从天降临。」他在那里,他正在等待着要降临。这正是他会做的事情。注意他是怎样做到的,第16节,「主必亲自从天降临,有呼叫的声音。」这是命令用词,是军事术语。就好像部队在稍息状态,命令是「集合」。路德把这个词翻译为站起来,呼召教会站起来。教会一直在安息,圣人的尸体已在坟墓。耶稣来了,从天降下来,他呼喊那些身体站起来。他们集合排成队,他们集合排成排,他们集合,从稍息、安息的命令,变成排成队伍、站起来。
诗篇47:5说:「神上升,有喊声相送;耶和华上升,有角声相送。」但在这里,他降临的时候,有呼喊的声音,有号吹响。所以,这是约翰福音5:25的应验,后者只是关于复活的一般性预言。但请听约翰福音5:25,耶稣的话,「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时候将到,现在就是了,死人要听见神儿子的声音,听见的人就要活了。」第一批将要听到的人,就是身体在坟墓中被救赎的人,有声音呼喊,身体再次成为光荣的样式,从坟墓中复活,与灵魂相遇,这些灵魂是与神和基督一起回来,来到那相会的地方。
注意他当时说的话:「主必亲自从天降临,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这里没有明确的定冠词,所以严格说来,就是天使长的声音。这实在是独特的陈述;圣经只在这里和犹大书第9节提到天使长。在犹大书第9节,天使长被指定是米迦勒,很可能他是唯一的天使长。犹太人相信有七个天使长。他们的名字都以希伯来语的神字结尾,这是他们的传统。但我们无法确实知道,加百列,米迦勒,亚列尔和其他。我们只知道这里有个天使长,很可能是米迦勒,因为在但以理书第12章,当复活的时候到了,但以理说到以色列时,在以色列复活的时候,米迦勒就在那里。所以,很可能,天使长米迦勒与这个伟大的事件有某种关联。当耶稣降临,并且吩咐死人复活的时候,米迦勒在那里,听主的命令。还有神的号吹响。
这是什么意思?号角遍布全本圣经,它们有各种不同的含义。但我们知道在被提时有号角。哥林多前书15:52说:「因神的号筒要响,死人要复活。」神的号角。所以,被提的时候有号角。以色列人在各种场合都使用号角。号角被用于节日,庆典,集会和审判。也被用于胜利。任何时候任何人,只要想让人群聚集,向他们说任何事情,为了公开宣布、宣扬的缘故,就会使用号角。
但在出埃及记19:16-19,号角吹响召人离开营地,去与神相会。号角召唤以色列民离开营地,去与神相会。我相信,这是集会的号角。在西番雅书1:16和撒迦利亚书9:14,号角是主来拯救子民脱离邪恶压迫的记号。这是拯救的号角。我相信那天的号角是集会的号角,又是拯救的号角。我相信号角吹响的时候,就是把那些从坟墓里出来的圣徒,与活着的圣徒聚集在一起,也是叫他们出来,把他们从压迫的人手中、从人和魔鬼的手中解救出来。还有很多其他号角,与终末有关;那些往往是审判的号角,主要是在启示录第8至11章。
然后,这件事发生了,回到第16节,听到主的声音,天使长的声音,神的号角,「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他们不但不是最后的,而是什么? 「首先的。」有人说:「那是因为他们要从坟墓爬出来!」我认为这是相当浅薄的视角。保罗试图在这里指出的是,他们不会落后。他们不是二等公民,根本不是。你亲爱的、已经去世的人会先去。哦,这是伟大的真理,令人鼓舞!
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我喜欢这个词组,「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如果你在基督里,不管你是活着还是死了,你总是在基督里。当你死了,身体进入坟墓的时候,这个身体就会在基督里安息。身体是属于基督的。那是他个人和永恒的财产,他将从分解的尘土中恢复身体。保罗在罗马书8章说,无论是死,是生,无论什么事,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死亡也不能叫我们隔绝。你在基督里活,你在基督里死,你留在基督里,你会在基督里再次复活。哥林多前书15:23称复活的是「那些属基督的」。这是关键。
所以,死去的基督徒将首先复活。多美好的盼望!多美好的消息!将来会有重聚。亲爱的妻子,亲爱的丈夫,亲爱的儿子,女儿,亲爱的朋友,亲爱的牧师,那在我的生命中非常重要的、离世的邻舍,我如果为被提这伟大的事件而活,他们也不会错过。事实上,他们会首先复活。会有重聚。从坟墓里出来的是荣耀的身体,与已经得荣耀的灵相会,变成永恒的人,有基督的形象,就像他一样,因为他们看到了他的真体。
然后,第17节的下一个序列,「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还活着的人,还存活的人,仍然活着的人,活着的基督徒,他在这里再次用「我们」,因为他相信,他可以成为这类人。「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被不可抗拒的力量抓住,从这个世界中被拔起。例如,在马太福音11:12提到「努力」这个词,指的是天国是强力夺取的。这个词也在约翰福音10:12使用,狼抓住了羊;在约翰福音10:28和29也被使用,当时耶稣说:「谁也不能从我父手里把他们夺去。」这是暴力的行为。保罗在哥林多后书12:2和4节用了这个词,他被提到第三重天。使徒行传8:39,主的灵把腓利提了去,还记得吗?太监再也看不到他了,神的灵以超自然的方式送走了他。这是抓住。就在那个时刻,转变发生了。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突然,我们都在瞬间被抓去,在眨眼间。
我们被抓走后,立刻就改变了。腓立比书第3章描述了,第21节:「他要按着那能叫万有归服自己的大能,将我们这卑贱的身体改变形状,和他自己荣耀的身体相似。」霎那间,我们变成了荣耀的身体,就像基督复活的身体。从撒但的手中抢夺过来。从堕落的世界和衰败腐烂的肉体中抢夺过来。从坟墓里抢夺过来。从神将临的忿怒中抢夺过来。这是救援行动。「和他们一同」是什么意思?我们都会在那里。每个人都会在那里。我们都会参加这次聚集。得胜的教会加入了与邪恶作战的教会,成为荣耀的教会。
当我们被抢走时,我们走哪条路? 「我们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我们继续很快地穿过那里,因为空中掌权之子是谁?是撒但。我们从坟墓中被抢夺过来。我们从这个堕落的世界被抢夺过来,我们真的飞快地上去,比光速还快,飞快地来到云里。毫无疑问,控制天空的敌人和牠的魔鬼一定会努力阻止这从来无法被阻止的事情。我们是朝着天而行。「这样,我们就要和主永远同在。」
云常常与神的出现联系在一起。神那神圣的荣耀经常被称为荣耀的云,就是神荣耀的光。神经常与云联系在一起。当神在出埃及记19章降临在西奈山时,有云。当神进入会幕时,里面充满了云彩。当他进入圣殿时,里面充满了云彩。在耶稣变像时,圣经讲述了那里的云彩,然后耶稣的荣耀从他里面照耀出来。荣耀的云再次与云彩混合在一起。在耶稣升天的时候,耶稣被带到云里的天上。毫无疑问,真正的云彩,与基督同在的荣耀,与得荣耀圣徒的同在,都混合在一起。我们在空中与主相遇。
「相遇」是美丽的词,了不起的词。通常用于表明会见贵族或国王,著名人物,人们急于与他见面。一些释经家将这个观点推向极端。他们说,这个词会用在国王回到他的城市时,正如统治者作为征服英雄回到他的城市。当人们看到他走在路上的时候,全城的人都会跑向他,护送他走过最后一段路。在婚礼上,参加婚礼派对的人会跑出去,护送新娘或新郎回到婚礼现场。像使徒行传第28章,访客拜访城市,我们看到一些人跑出去护送那个访客进城。有些藉此说,这里发生的事情就是,我们出去,在空中与主相遇,然后我们回到地上,等待国度来临。这是为灾后被提的观点辩护。我们只不过是来到空中,就再回来,然后设立国度。
但是这样的模拟是任意的,因为这个词不仅限于这个意思。所有这一切意味着要与主相遇。这不是说我们在某个地方与他相遇,然后再下来。事实上,如果我们还要回到这里,那么上去有什么意义呢?我们不妨在这里等到他来。我们不只是上上下下。我们一直在上升。如果我们要回来,为什么还要那么麻烦在空中相遇?耶稣在约翰福音第14章究竟说了些什么?「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哪里,叫你们也在那里。」如果我们要下来,这就是你我可能会在的地方。
留意,他不是来到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他正在拯救我们离开这里,去他所在的地方。这是父的家。2000年前他就已经预备好了。我们会在那里有重要的拜访。看待这幅图画的更好方式,就是君王耶稣即将到来,但他不是来到欢迎他的地球;他来到的这个地球,根本没有预备好迎接他。他来到敌对他的地球,这地球在撒但的控制下,在敌对的统治者控制下。他要来抓走他的子民,拯救他的子民,并将他们带到天父家里安全的地方。之后,他将会回来,强行夺去地球。
第17节说,一旦我们到达天堂,我们将永远与主同在。永远,永远,永远。永远不再与他分离,永远在他的同在里。为什么?因为他为自己洁净了一个民族,作为他自己的产业,他永恒的产业,提多书2:14说的。有了这些支柱,被提的参与者和被提的计划,最终获得益处。什么益处呢?
第18节,「所以」,所以什么?「你们当用这些话彼此劝慰。」他没有说,所以你可以写出大型终末论图表吗?不。他只是说彼此劝慰。留意,这是关于劝慰的经文,就像约翰第14章。被提出现的时候,总是覆盖着奥秘,因为关于这一点总是从牧养的观点看,耶稣是为自己的子民而来,这是信徒极大的安慰。不要担心死去的人,不要担心那些活着的人。当他来的时候,我们都会在那里。百般安慰的神会差基督来,因此我们得到了安慰。没有必要忧伤。没有必要悲伤。
在耶稣再来之前死去的基督徒会如何?他们首先会复活,当他把我们带出这个充满敌意的世界,把我们带到他花了2000年为我们准备的地方时,死去的基督徒会被召聚在一起。这是我们的大盼望。所以,正如我上次说的,基督徒从不会说这次的再见是永远无法再见。
让我们一起低头祷告。
父啊,当死亡被无知遮盖时,是这么可怕!当没有信仰,没有从你来的话语时,死亡是可怕的!我们为了那些活在世上没有指望的人而心痛,还有那些活着,却带着令人害怕的绝望,就是对于最终要分离的绝望和无指望的绝望。恰恰相反,我们基督徒充满盼望,盼望在耶稣降临的那一天,有荣耀的重聚,和所有属他的新娘,都要被召聚,在空中与他相遇,并被带到天父的家里。父啊,为了那个大盼望而感谢你。愿这盼望在每个人心中燃烧。如果有哪位亲爱的朋友,没有那盼望,活在对死亡的恐惧中,被恐惧束缚,盼望今天,你们可以看到耶稣基督是主和救主,并且转向他,使罪得赦,并有永生的盼望,期待他蒙福的再来。
父啊,我们要像约翰一样全心呼喊:「主耶稣啊,我愿你来!」就像保罗呼喊的,「主必要来!」但是其中有苦味,因为这么多人不认识基督。愿这一天是他们拥抱他的一天。愿这一天是我们当中失去挚爱的人得安慰的日子,挚爱的人不过是短暂地睡了,他们在稍息状态,直到指挥官叫他们排成队列。愿我们盼望那荣耀的日子,活在这等盼望的光中,常怀喜乐和感恩。这一切,都是奉耶稣的名求。阿们。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and sold as a book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