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ce to You Resources
Grace to You - Resource

今天我们要回到保罗写给腓利门的书信,腓利门书。这书信短短25节,只有一章,却讲了关于赦免的鲜活一课。这是我们讲的第三次,我们要再次坐在保罗的脚前,学习如何赦免。你还记得,头三节经文给了导论。而后,第4-7节告诉我们,赦免的人的特质。现在,在第8-18节,我们来到了赦免的行动本身。我们要来看看赦免的议题本身。为免你忘记、或者你是刚加入我们,我要作一点回顾。腓利门是个平信徒,住在歌罗西城,歌罗西的教会在他家聚会。他被保罗领到基督里面。他的妻子是亚腓亚,他的儿子是亚基布。

他们有一个奴隶,名叫阿尼西谋。阿尼西谋逃跑了。他是逃跑的奴隶。他想要得到自由。他最终逃到了罗马。当他在罗马的时候,不知如何,因着神的顾佑,他遇到了使徒保罗。保罗当时是囚犯;他在租的房子里面,还能够做一些事工。不知怎的,阿尼西谋这个逃跑的奴隶被保罗引领到基督那里。如今,保罗要把他送回给他的主人腓利门那里,并随身带着这封信,要腓利门赦免阿尼西谋的背叛、欺骗以及阿尼西谋所欠腓利门的各样东西,就是那些阿尼西谋逃离时偷走的东西。所以,这是个呼召,呼召人去赦免得罪他的人,也就是这个逃跑的奴隶阿尼西谋。

这本小书卷的主题是赦免。有趣的是,「赦免」这个词在书卷中从来没有被提及。就几乎好像是圣灵使得这本书变成有待填空的书卷。书卷中到处是关于赦免的话,但是从来没有用「赦免」这个词来明确表达;然而对于读者而言,这里讨论的赦免是非常清楚的。

书卷另一个令人好奇的地方,就是其中并没有什么关于教义的原则,本来这些原则是可以为赦免提供基础的。你或许会假设,像使徒保罗这样一个神学家,他要呼召一个人去赦免人,一定会想给他一个赦免神学,或者使得赦免成为一个天命、要求或者命令的圣经原则。但是,这些东西你在这里都找不到。事实上,其中压根没有说什么关乎赦免的原则。相反的是,保罗所诉诸的不是律法或者原则,神学或者圣经经文,而是诉诸爱。他占据了高地。他晓得,腓利门是敬虔的人。他晓得,腓利门是属灵的人。他晓得,腓利门是一个对神的心是正确的人。所以,他并没有诉诸律法,而是诉诸爱,我要再说,这是一个高地。

我们必须假设,腓利门晓得赦免神学。我们必须假设,腓利门晓得赦免所赖以建立的原则,以及引导我们去赦免的圣经教义。他一定晓得这些。很明显,他在对圣言的认识上是有根有基的。然而,尽管我希望我能这么做,但是我不能作出同样假设,假设你们所有人也是如此。我可以诉诸爱这个高地,但是我并不确定,你们当中所有人都能够明白在这一个诉求之下的赦免神学。所以,我认为对于我们而言,今天早晨我们简单讨论一下这一点是好的,这样可以建立关乎赦免的基础性元素,这些元素来源于圣经,并驱使我们要去赦免,这是从神权威话语的立场说的。让我给你们七把钥匙,或者七个元素,或者七个特征,是关乎如何从神学、教义和圣经角度为赦免辩护。

第一,十诫的第六诫不仅仅禁止杀人,而且禁止不赦免人。十诫的第六诫不仅仅禁止杀人,而且禁止不赦免人。第六诫说:「你不可杀人。」但这是一个非常薄的声明,需要更多内容填充进去。就此内容而言,我们只要记得马太福音第5章中,耶稣自己的话说:「你们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不可杀人』,又说:『凡杀人的难免受审判。』 只是我告诉你们,凡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判;凡骂弟兄是拉加的—拉加是一个嘲弄人的词—难免公会的审断;凡骂弟兄是魔利的,难免地狱的火。」

换句话说,耶稣说,当神说你不可杀人的时候,他的意思也包括了你不应该恨人,你不应该心怀恶意,你不应该生气,你不应该怀有愤怒,你不应该渴望复仇,你不应寻求复仇,你不应该显示出不赦免的心。神也禁止这些事情。赦免神学的确是从十诫开始的。我们不仅不可以杀人,而且不可以怀有哪怕一点这种情感,就是最终、最极端的目的会导致剥夺人生命的情感。

那么,我应该如何摆脱这些生气、怀有敌意、不赦免和复仇的态度呢?首先,你要看你不愿赦免的这个人是神的创造。换句话说,爱那个人,赦免那个人,因为他里面有神的形象。对于每个都是按着神形象创造的人,尽管这个形象有伤痕、受毁损,但是如果我看一个信徒、他是一个基督徒,那么他就是圣洁的,他带着神部分的道德形象。我可以赦免他,因为他里面有神的形象。如果我看一个非信徒是不圣洁的,他仍然带有神自然的形象,所以我可以赦免他,因为他里面有神的形象。如果我可以在某人身上看到神的形象,这可以用敬畏来取代我的愤怒和不赦免。

此外,耶稣说,要爱邻如己。当然,你希望在你自己里面看到神的形象。你不是发现自己非比寻常地配得赦免吗?你不是发现很难理解别人竟然不肯赦免自己吗?你当然渴望赦免自己,你对自己没有怨恨,你也不会惩罚自己,你也不会对自己有复仇的心。那么如果你不愿意得罪自己,你如此对待自己,这不是寻求破坏的渴望,而是寻求祝福的渴望:你寻求健康如常。所以,你首先必须意识到,任何仇恨、任何的不赦免,都是违背不可杀人的诫命,因为这个诫命强调了想杀人的态度会剥夺某人的生命,如果可以做得到的话,或者这种态度在可能的情况下会对他人带来伤害。

此外,如果你要处理这个态度,你就必须意识到,你不愿意赦免是出于自私。就是这么简单。你必须处理你的自私。正是你自己所不配得到自己的那份爱,使得你会为他人得罪你而恼怒。我要再说一次。正是你自己所不配得到自己的那份爱,使得你会为他人得罪你而恼怒。另一方面,如果你很谦卑、无私、舍己,你就会看到自己是一个低下的人,没有什么得罪你的事情是重要的。一个骄傲、自尊的自我,很容易被激怒,而且通常不会赦免人,因为这个自我把自己看得太高,因此就怨恨任何得罪这个荣耀自我的人。所以,神说,你不单不可以杀人,而且不可以恨人,不可以生气,你不可以不赦免人。如果你是不赦免人的人,你就展示出你的自私,你就无法在别人身上看到神的形象,你就确实地违背了第六条诫命。

关于赦免的第二个神学基础:谁得罪了你,谁就更是得罪神。谁得罪了你,谁就更是得罪神。如果至圣的神已经赦免了他那更大的罪,你这最不圣洁的人能否赦免他那更小的罪呢?你理解这一点吗?大卫得罪了拔示巴,得罪了拔示巴的丈夫乌利亚,得罪了他自己的妻子,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国家,大卫得罪了所有这些人。他在诗篇第51篇里面说:「我向你犯罪,唯独得罪了你。」

换句话说,他晓得,无论他如何得罪人,他都更是得罪了神。而如果神能够赦免更大的过犯,那么为何你不可以赦免更小的过犯呢?这就是关键所在。这就是马太福音第18章那个难以解释的问题,其中,王赦免了那个无法偿还债务的人,而后这个人却不愿意赦免另一个只不过欠了一点债务的人,还要掐他,把他投入监狱。关键在于:你怎么可以看见神赦免了更大的过犯,而你却不愿意赦免更小的过犯?任何犯在你身上的罪,都是犯在神身上的更大的罪。任何时候,某人只要得罪了你,这可能是得罪你;但是这更是得罪神。为什么?因为祂比你更圣洁。罪对祂而言是更严重的。罪对祂而言是更令人讨厌的。同样的过犯对你而言可能是一件严重的事情;但是,对于无限圣洁的神而言,那可是严重得多的事情。然而,神怜悯地赦免了他。你更正直吗?你更圣洁吗?你有一个更高的法律,站在更高一等的法院吗?事实是,如果你不赦免,你根本就不像神;你更像魔鬼。

别忘了,你已经被神赦免了很多,而且其他人做在你身上的过犯和你做在神身上的过犯,不会被用来比较,无论是数量、严重性或者后果方面的比较都不会做。没有人得罪你,可以像你得罪神那样,但是神却赦免了你。你难道可以不赦免他人吗?你本活该受神的谴责,我也一样,但是祂却怜悯我们,赦免了我们所有的过犯。你要一生都为了那一点点的伤害,而寻求复仇吗?赦免神学是什么?要记得:神禁止发怒、仇恨和不赦免,而不仅禁止杀人。要记得,祂被得罪得最多,然而祂却赦免人,而你被得罪得最少,所以理应赦免人。

第三条原则也是非常重要:如果你不赦免他人,你就无法享受从神而来的赦免。在马太福音6:14-15,我们已经注意到,神说如果你不赦免他们的过犯,你的父也不会赦免你的过犯。如果你不赦免他人,祂必不赦免你。换句话说,在我们与神的关系的意义上,如果我们不赦免他人,我们就会站在神面前,带着无法被赦免的罪,还会被他追讨。不赦免人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如果你拒绝赦免他人,那么神也拒绝赦免你,而后你就会从与神有意义的团契中被隔绝,你会被祂追讨罪过。

第四点,如果你不赦免他人,你就无法享受兄弟之爱。如果你不赦免他人,你就无法享受兄弟之爱。换句话说,如果你不赦免他人,你就无法参与喜乐的团契和基督徒之间的爱。你还记得马太福音第18章的比喻吗?你还记得那个人出去,掐住对方说,我要你把欠我的还给我,对方无法偿还,所以他把对方投入监狱,直到对方把所欠的全部还清为止吗?这个人,神已经赦免了他,但是他却不赦免一个朋友。马太福音18:31说:「众同伴看见他所做的事,就甚忧愁,去把这事都告诉了主人;并说:主人,你必须对付这个人。」这里说什么?我来告诉你这里说什么。你的基督徒朋友看见你带着不赦免的态度,他们去神那里说:「神啊,你得教训教训这个人。」

这里是一幅关于教会纪律的画面。圣徒聚集在神面前说:「神啊,在这人的生命中施加一些惩戒吧。」如果你不赦免他人,你会摧毁自己与其他基督徒的关系,他们会到神面前,要求祂教训你。如果你不赦免,他们也会不赦免,而且他们还会要神对付你。所以,你不仅失去了与神的团契,而且失去了其他信徒那甜蜜的、鼓舞人心的、充满爱的支持,他们看你是对教会纯洁的威胁,所以他们走到神那里,想让你的生命被改变,否则就要把你踢出去。

请注意听,赦免神学是这样的:神对不赦免态度的禁止,就像祂对杀人的禁止一样。祂被得罪得最多,但是祂赦免了人,所以你被得罪得最少,也应该赦免他人。如果你不赦免他人,你就无法享受神从赦免处淌流出来的团契,而且你也无法享受基督徒之间的甜蜜团契和彼此相爱。

第五点,也是理解赦免的非常重要的元素:如果你不赦免,反而寻求报复,你就已经褫夺了神的权威。你已经褫夺了神的权威。在保罗写给罗马人的书信中,在那美妙的、充满实践性的第12章中,请听他在第14节和第19节中所说:「逼迫你们的,要给他们祝福;只要祝福,不可咒诅。」接着是第19节:「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申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申冤在我,我必报应。』」让神来伸冤。当你不赦免某人,当你带着那种愤怒、苦毒和充满敌意的态度时,你就相当于把神圣审判的剑从神手中夺过来,你自己来用。你在说:「神啊,把那把剑给我,我来处理。」这样的态度是在说:因为神不义,神太慢了,神太冷漠了,神不懂,神太无知了,神不懂得审判,所以我必须来做复仇者;这些都是亵渎。

神比你更能够处理任何做在你身上的过犯。祂比你更能够处理罪的后果。祂对这个问题有最真的理解。你的理解反而是有限的。祂有至高的权威;你没有。祂不偏不倚,祂是正直的;你是自私的,有偏颇的。祂是无所不知的,永恒的,看透万事的结局;你是短视的,无知的,看事情只能看此刻。祂是智慧的,良善的,祂所做的尽都有美好、公义的目的;你是无知的,被你的愤怒蒙蔽眼睛,而且你的目的可能是邪恶的。任何一个如此亵渎神的人,竟从神的手中拿过剑来、自己运用,这实在没有道理。

第六点也非常重要:不赦免会使得你不适合去敬拜。不赦免会使得你不适合去敬拜。再看马太福音第5章的登山宝训,我们的主说:「你在祭坛上献礼物的时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怨,就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来献礼物。」如果你没有和你的基督徒弟兄完全和好,就别来敬拜我。你在这样一种不赦免心态的框框里,不能亲近神。你不适合与神的百姓团契。你不适合与神团契。你处于越发加增的罪的处境中,你无法成为对他人的祝福,你无法被神所接受。你看,圣经中关于赦免的神学牵涉到以下这些理解,就是神禁止不赦免,就像他禁止杀人;就是祂尽管被得罪得最多,却仍然赦免人,所以你也要赦免人;就是如果你不赦免人,你就弃绝了与祂的团契,弃绝了兄弟之爱。如果你不赦免人,并且感到你必须自己来复仇,那么你就褫夺了神的伸冤,这是一种亵渎的行为,而且你还会使得自己不适合去敬拜。

最后,非常重要的是:你所受的伤害和过犯,就是你所受的试炼和试探。这一点非常重要。你必须意识到,无论什么发生在你身上,只要是做在你身上的过犯或者罪,那就是一场试炼或者试探;而你必须如此处理它。再次回到马太福音5:44,耶稣说:「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这样就可以做你们天父的儿子。」如果你想要成为真基督徒,如果你想要真的表明你的儿子身份,如果你想要成为真正的、独特的基督徒,那么无论谁对你做了什么,你都要赦免他们,你都要爱他们。

每次别人得罪你,那就是一场试炼或者试探。如果你通过了,赦免了他们,那么这就是一场产生力量的试炼。如果你无法通过,不赦免人,那么这就是一场产生罪的试探。你生命中的事件发展的方向要么是前者,要么是后者。正确的回应让这件事变成一场试炼,生发公义;错误的回应让这件事变成一场试探,生发不义。当某人得罪你的时候,你唯一要关心的事情就是,你不会落入罪中,被别人的过犯所试探。你必须毫不介意别人对你的过犯,无论那些过犯是什么;你必须有心理准备:这些过犯变成试炼,让你更加强,或者变成试探,让你犯罪。

那么,我们假设,腓利门完全了解这些,因为保罗并没有将这些告诉他。腓利门当然知道赦免神学,所以,保罗并没有讲这些。而我会讲,是为了你们当中需要听的人。现在,让我们回到经文中。

已经理解这些之后,保罗并没有将他要说的事情建立在重新确证这个神学基础的工作上,而是站在高地,诉诸爱;他晓得,腓利门已经知道这一点在教义上是一个基础性的东西。第8-9节说:「我虽然靠着基督能放胆吩咐你合宜的事,然而像我这有年纪的保罗,现在又是为基督耶稣被囚的,宁可凭着爱心求你。」他说:「你看,我本可以吩咐你,我对我在基督里面的工作有足够的信心」。意思就是,「我有足够的胆量、我有足够的勇气,作为一个使徒,受复活的基督直接委托,来吩咐你,要在神所命定的赦免神学的基础上去赦免人。我本有神圣的权利去吩咐你,我并不是缺乏胆量用这神圣的权利,因为这是在基督里面赋予我的工作,所以我本可以要求你做合宜的事情、或者在主里面合适的事情、基督徒应该做的事情,也就是你要赦免人。」但是他在第9节中说:「但是,为了爱的缘故,我宁可向你请求。」我处于一个高地。

保罗爱腓利门。第1节,保罗就称腓利门为「所亲爱的」。第7节,保罗说:「我为你的爱心大有快乐,大得安慰。」这两人之间有一个爱的连结。不需要去吩咐对方。你还记得吗?耶稣说,如果你想遵守律法,就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并爱邻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保罗说:全律法在此得到成全,爱成全了全律法。罗马书第13章,保罗说:「因为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当某人拥有圣灵所赐的、真正敬虔且高尚的爱时,爱就是那个高地。

这就是高地:超越了律法、要求和命令,爱让人做正确的事情。尽管圣经中规定了要去赦免,尽管保罗也可以用使徒的权柄来吩咐他去赦免,但是保罗晓得,腓利门是一个被爱激励的人。他并非与一个在肉体中犯罪的弟兄说话。他在与一个灵性上成熟、敬虔的人说话,而爱会感动他的心。所以,保罗提到自己的权柄,只不过是放在那里,让腓利门稍微看一看,而后就收回。只是一个小小的提醒说,他如果想用权柄,本可以用,但是他说,不过我只为了爱的缘故来请求你。

而后,为了软化腓利门的心,因为这是一件艰难的事情,保罗抛出了关于自己的两点声明。他说:「为了爱的缘故这么做吧,既然我保罗是一个上了年纪的人,又是为基督耶稣被囚的。」为了打动腓利门的心,保罗想要使用一些唤起同情心的沟通。他说,你会为了可怜的我做这件事吗?他真的在这里拨动腓利门的心弦。他谈到自己的时候,是用了两种令人同情的方式,为的是软化腓利门的心。毕竟,这个情况对于腓利门而言是相当困难的。

当他像你我今日一样读到这里的时候,他读到了第8节,他是在他自己的屋子里面读这一封简短的信。他看着阿尼西谋这个逃跑的奴隶、这个欺骗了他的奴隶,正站在他面前。他从阿尼西谋第一次离开他至今的所有情感都涌上心头,他真的不晓得如何面对。有一个他认识的推基古,他有一封写给歌罗西人的信在手中,读给全会众听;但是这里是阿尼西谋,这个人已经使得腓利门的心生发各种敌意与愤怒的试探,这些都是腓利门要去处理的,而阿尼西谋回来了,现在二人面面相觑,他不懂接下来会怎么样。他的情感可能会令他想要抓住阿尼西谋,打他一顿或者囚禁他。所以,使徒保罗说,我想请求你为了爱的缘故来赦免他,可以吗?看在这个请求是来自保罗这个上了年纪、又做囚犯的人的份上。

他只想要引来一点同情。上了年纪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年迈的。他并没有老到那个地步,我的意思是,他不过是六十岁。但是,在那个年代,人们的寿命通常不会超过这个岁数太多。使徒约翰活得比保罗长,但这很少见。人们的寿命在那时要短得多。事实上,他可能不比腓利门老很多,因为腓利门已经老到有一个儿子在事奉了。但是,「年迈」一词在保罗那里,不仅仅意味着岁数,而且意味着年老的过程,这无疑因为保罗的经历而加剧。你可以确信,保罗身上所累积的岁月,要比腓利门身上所累积的岁月要重得多。可能岁数不会差很多,但是年老的过程有一个差距。保罗要比他的实际年龄老的多。

回看使徒行传第7章,当保罗站在那里看着人们用石头打司提反时,圣经中说他是一个年轻人;他现在不再是一个年轻人了。他老了,而且比他的实际年龄要老,因为他承受了如此多的监禁、糟糕的食物、病痛、旅行、逼迫、工作以及身体上的伤害。他说,我全身都带着基督伤痕的印记,这些伤痕来自令人差不多窒息的石头,来自鞭子和棍子、以及其他东西,还有他被关在监狱里面时戴的足枷。这些年日中充塞着这些艰巨的、削弱人力量的经历,都使得保罗变老,而对此轻轻一瞥为的是拨动腓利门的心弦,使得他同情这个老战士,并且因为这位自我牺牲的、且领他到基督面前的使徒,而激发起爱心。

如果这还不足以激发腓利门的同情,保罗又使得他的镣铐铃铃作响,他说:「而且我也是为了基督耶稣被囚。」在他心中,他从来不是罗马的囚犯,而从来都是耶稣基督的囚犯,为了基督的缘故被囚。使徒行传第28章说,他被囚禁在一个租借的房子里,有人来来往往,他或许是与一个罗马士兵一起戴上镣铐。他说:「腓利门啊,你胆敢拒绝我这样一个可怜老人的请求吗?」这个请求是什么?他要采取什么行动?

从第10节开始,你可以说,我们进入到了赦免的实质。这里有三个行动,是一个赦免人的人必须做的。赦免涉及到三件事。首先,接纳。这是什么意思?赦免的第一个要素,就是打开你的生命,迎接这个人回来。让他进入你的生命中。第10节开始说:「就是为我在捆锁中所生的儿子阿尼西谋求你。他从前于你没有益处,但如今于你我都有益处。我现在打发他亲自回你那里去,他是我心上的人。我本来有意将他留下,在我为福音所受的捆锁中替你伺候我。 但不知道你的意思,我就不愿意这样行,叫你的善行不是出于勉强,乃是出于甘心。」保罗说,迎接他回来。我向你请求,迎接他回来。这必须马上做,因为对于阿尼西谋而言,有三件事是真的。他悔改了,他改变了,而且他被证明是忠实的。他悔改了,他改变了,而且他被证明是忠实的。这三件事在简单的几节经文中展开。

他说的是,你需要迎接他回来,因为他预备好了被迎接。而且从个人的角度,赦免从接纳开始。弥合裂缝。跨越不合。医治伤口。让阿尼西谋回到你的生命中。他说,我为了我的孩子向你请求。腓利门啊,我领他到基督面前,就如领你一样。他是我信仰的儿子,就像提摩太,就像提多,就像其他人。这个场景是非常具有戏剧性的,因为阿尼西谋正站在那里。这对于腓利门而言非常震惊,因为他与推基古一起回来,并且带着与使徒保罗的这份不可思议的经历一起回来。保罗说,迎接他回来,他带着悔改回来了。

你会问:「阿尼西谋的悔改表现在哪里?」第10节说:「就是为我在捆锁中所生的儿子阿尼西谋求你。」这里暗示了他的悔改。你怎么知道他悔改了?弟兄姐妹,因为他在那里,他在那里。他回来了。他做了最危险的事情。他谦卑地回来了,带着悔改的心,面对他得罪了的人,这是一个有权力主宰他的生命、使他受罚的人。他回来了。这就是悔改。你不必用言语表达;你只要做出来。还记得施洗约翰对法利赛人和文士说了什么吗?他说:为何你们不显出悔改的果子呢?不仅是说说而已。这就是果子。他回来了。这非常危险,会要了他的命。但是他做了对的事情。

他说:「我为我所生的儿子求你;借着神的恩典,我是他救恩的管道;现在他是我的儿子,他在我还受监禁时接受了基督,我现在差他回来,请你打开你的臂膀。」他悔改了。这是很明显的,否则他就不会在那里了。他是谦卑的。他希望与他所得罪的这个人修复关系。这就是赦免的第一个元素,接受此人进入你生命中。打开心,杀死你的敌意,拥抱这个人。

第二点,他不仅悔改了,而且他改变了。请看第11节。他说,你要重新获得的这个人,不再是你所失去的那个人了。「他从前于你没有益处,但如今于你我都有益处。」他不再一样。顺带一提的是,这里在玩文字游戏。阿尼西谋的意思就是「有益处」。这是奴隶常见的名字,或许是由一个绰号开始的。他们只不过是给他们的奴隶起绰号叫做有用的。他们或许也给一些奴隶起绰号叫做无用的,因为这两个词在希腊文中很相似。所以,他们根据这些奴隶有多好,给他们起绰号叫做有用的或者无用的。阿尼西谋的意思是有用的。

所以,保罗在第11节玩了一点文字游戏,他说:「有用的以前是无用的,但如今是有用的,对于你我都是如此。」为什么?因为神改变了他,他不再一样,他不同了。一个剧烈的变化发生了。他要来事奉你,就是以歌罗西书3:22-23、他一会儿要读的书信所描述的方式:「不要只在眼前侍奉,像是讨人喜欢的,总要存心诚实敬畏主。」他回来了,变成了一个不一样的仆人。他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看看你是否在监视他,来决定如何事奉你。他要像侍奉主那样侍奉你,他改变了。他如今是有用的。他配得上他的名字,对于你我都是如此。我看到他是有用的,你也会看到的。

还有第三个元素,表明他配得你接纳到你们的关系中,这就是,他不仅悔改了、改变了,而且他被证明是忠实的。在第12节中,保罗说,我现在打发他亲自回你那里去,他是我心上的人。这个人已经为此作证。我的意思是,我送他回来,这对我而言是非常痛苦的。我送他与推基古一同回来,因为我晓得这是对的。他必须修复这段关系,这段关系必须复合,他得被你接纳,这段关系必须变对,但是我得告诉你,我送他回来,这就像割出了我的心。这个人可以被爱。

使徒保罗具有一份极大的爱的能力,他说他爱这个人。送我的心出去,「心」这个词实际上是肠子,就是我们感到比较下面一点的部分。希伯来人总是用这个词来指情感和感觉所在的位置。他说,我为了这个逃犯而深有感觉,这个弗吕家的犯人奴隶已经成为我所爱的。我已经打开我的膀臂,我已经接纳他,我要告诉你,他是一个值得了解、值得爱的伟大的人;把他送给你,我简直是割出了我的心。所以,他说,要迎接他回来,他悔改了;要迎接他回来,他改变了;要迎接他回来,他配得,他是有价值的,他是一个很棒的朋友;请你为他打开心,迎接他回来。他在第13节说:「我本来有意将他留下。」我本想留下他。这就是为什么送他回来,就像割出了我的心。

请听这个微妙的小注解:「在我为福音所受的捆锁中替你伺候我。」他的意思是什么?这是另一种方式,来确证腓利门具有恩赐和爱的特质。他说:「腓利门啊,我把他送回来,这就像割出我的心。我本想留下他,以至于他能在我为福音所受的捆锁中替你伺候我。我晓得,你本想在这里伺候我,我晓得你满有爱的心,我晓得你希望你自己可以在这里;我本想,那我就留下阿尼西谋就好了;这就像你在这里一样,当你无法伺候我的时候,他可以来伺候我。我晓得你本想伺候我,我晓得如果你可以的话,你愿意亲自这么做;所以我想,我们把他留下就好了,他可以代替你来伺候我,因为我晓得你愿意这么做。」

但是他说:「请看」,第14节说:「没有你的同意,我不想做任何事情。我晓得你会愿意他留下来,在我被监禁的时候帮助我。」他第四次摇了摇他的镣铐,是为了让腓利门的心柔软。「但不知道你的意思,我就不愿意这样行,叫你的善行不是出于勉强,乃是出于甘心。」我不想你因为没有选择地行善;我想要你因为有得选择,而选择行善。我不想做任何事情,违背你的意愿;我不想要强迫你做这件事。我晓得你是很棒的人,我晓得你本想事奉我,你也愿意亲自这么做,你或许会把阿尼西谋给我、来伺候我,但是我不想假设你爱这么做,我想要你按照自由意志来做行善的决定。此外,保罗想要他看到阿尼西谋的改变、悔改和价值。

亲爱的弟兄姐妹,这就是赦免开始的地方。赦免从打开我的生命、让这个人进来开始。赦免从忘掉怨恨、忘掉过犯、打开我的生命让他们进来开始;并且说「是的,如果你觉得抱歉,我愿意迎接你进来。是的,我可以看到,你不再是以前做那样的事情的那个人了。是的,你有价值了,我承认这一点。」你所赦免的这个人,如果没有悔改,你或许无法将他带入这份关系中。所以赦免是非常单面向的。但是,有赦免、改变和价值的地方,你就要迎接他们进来。

那么,这就引到第二个元素。第一点是接纳。第二点就是修复。保罗建议说,你不但要打开你的臂膀、迎接他进来,因为他配得被爱,而且你需要让他回来事奉。你需要让他回来发挥作用、继续事奉。第15节很吸引人,它说:「或者」—在这里他诉诸的是神的顾佑—「他暂时离开你,或者是叫你永远得着他,不再是奴仆,乃是高过奴仆,是亲爱的兄弟。」这是何等的声明。

保罗说:「你看,我不要减轻阿尼西谋的罪过。阿尼西谋过去做的事情很明显是错的,但是我只是想要你考虑下,神或许有目的在其中。」没有人能够看轻神隐藏的顾佑在运行。保罗说,但是腓利门啊,你不想一想吗,或许神正在用这件恶事来产生好的结果?还记得创世纪50:20吗?从前你们的意思是恶的,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罗马书8:28说,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诗篇76:10说,人的愤怒要成全你的荣美。神能够翻转、推翻任何的恶。神借着他顾佑的能力和他顾佑的恩典,总是能够胜过罪。他能用人类一切偶发的事情和决定,成就他自己的目的。

所以保罗说,你不想想吗,或许神计划了这一切,当这个人离开你的时候,他要以另一种方式回来?他暂时离开你,或者是叫你永远得着他。你失去了一个奴隶,但是你得到了一个弟兄。你失去了一个奴隶,但是你得到了一个弟兄。神容许这件事。神推翻了它。暂时的分别,引向永远的关系。

阿尼西谋所做的事情,本来会对腓利门的信任造成无法修复的伤害。但是,他需要看到神在这件事上工作,神也引领这个人到保罗那里、让他悔改、并且送他回来。如今,在第16节中,保罗说:不再只是一个奴隶。这并不是说,他不用再做奴隶了;这并不是黑奴解放宣言。他说的是,他不再仅仅是一个奴隶;他的身份超过了奴隶。他回来,还是一个亲爱的弟兄。所以,迎接他回来,虽然也仍然是一个仆人,但是不仅仅如此,而是超越了仆人。在第16节,他说,他不再是奴仆,乃是高过奴仆,是亲爱的兄弟。在我实在是如此,何况在你呢?这也不拘是按肉体说,是按主说。你所得到的他具有两个身份。

保罗并非要废除奴隶制。他说的是,他回来仍然是一个仆人,他回来仍然是一个奴隶,但是他不仅仅是一个奴隶。你失去的仅仅是一个奴隶;但是你得到的是一个更忠实的奴隶,他所做的会彰显主的荣耀,而且你得回来的,还是一个基督里面的亲爱弟兄。在我实在是如此,何况在你呢?对我而言,他仅仅是一个在主里的弟兄,对你而言,按着肉体说他是一个仆人,按主说他就是一个弟兄。你得到了身体上的服事;而你还能完满地得到灵性上的服事。赦免意味着,我打开我的心;我在关系上接纳这个人进来。赦免意味着,我接受他,修复服事的关系。接纳,这是个人性的;修复,这是为了有益处和服事。

第三点,在一份赦免的关系中,第三个构成元素就是赔偿。有错处的地方,这个错处就必须被处理。要如何处理呢?很明显地,当阿尼西谋逃离的时候,他诈取了腓利门。如果一个好奴隶的价钱是500钱银子,那么他本需要拿来500钱银子,相当于500天通常的工价,为自己买另一个奴隶,意味着花费甚巨。不仅如此,似乎很明显的是,当阿尼西谋离开的时候,他拿走了腓利门的一些财产和金钱,为的是帮补自己的逃难生活。所以,他一定是诈取了他。圣经对于赔偿有非常直截了当的原则。例如,你可以在民数记5:6-8读到这些原则,这段经文谈到了赔偿。必须被偿还。所以,一定要有赔偿。

保罗要如何处理这件事?阿尼西谋一无所有。就像浪子,他花光了所有的钱在放纵的生活上,而后他又没有工作,他只不过是在服事使徒保罗,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有了新发现的信仰,他的心也渴望陪伴在这个敬虔的人身边。他回来的时候,可能口袋空空。所以,他要如何处理赔偿问题?第17-18节说:「你若以我为同伴——就是灵性生命上的同工——你若以我为同伴,就收纳他,如同收纳我一样。」噢!我的天哪!他说,你对待他,就像你对待我一样。我想阿尼西谋在你的眼中,拥有我所拥有的义。欢迎他,就像你欢迎我一样。赦免他,就像你赦免我一样。对他尽责,就像你对我尽责一样。迎接他回来,就像你会迎接我一样。

而后,在第18节中,保罗补充说:「他若亏负你或欠你什么,都归在我的帐上。」赔偿总是赦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腓利门而言,说你要赔偿我为了填补你所花费的钱。我要从你的工资里面拿出这笔钱。你要超额工作,你要赔偿当你离开的时候从我这里偷走的东西。这是正义的,并非错误。但是表现恩慈也非错误。说我晓得你曾是一个不敬虔的、犯罪的人,我也理解行为与这种本性一致,这也并非错误。既然你现在已经改变了,我不再为了你在自己未蒙拯救的身份时曾做的事情,而追究你。这会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也会是基督徒处理这件事的一个高地。

但是,为了卸下腓利门的压力,为了不强迫他作出完全赦免的恩慈行为,保罗说,他若亏负你或欠你什么,都归在我的账上,因为他没钱。很明显的是,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偿还,所以保罗说:我来还。你说:「保罗有钱吗?」一定有一点点。他租了房子,住在里面。他也时不时工作,积蓄了一些钱,所以他可以支持身边的人。保罗说,记在我账上。而后,在第22节说:「我将要与你同住。」这就假设了:当我去你那里的时候,我会把账结清。

赔偿是需要的。有时候,赔偿就是如果一个人有能力偿还,那就偿还。但是,有时候,最好的赔偿方式就是纯粹的赦免,而这是神的恩典。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一个非比寻常的元素需要补充,因为我想要你跟上这个想法。保罗在腓利门和阿尼西谋的生命中,扮演着非常、非常相似的角色。这是他非常清楚的角色。这与耶稣基督在罪人和神之间扮演的角色一样。腓利门就像神。他被冒犯了。他被欺诈了。阿尼西谋就像罪人,逃离神,欺诈神,浪费了自己的生命。如果一个罪人要与神复和,这个人必须付代价,对吗?代价就是基督。保罗非常清楚耶稣基督代赎的死。他经年累月地传讲这一点。保罗所说的,在这里就是非常崇高的事情了。保罗说的是:我要像基督一样。我要承担阿尼西谋的债和罪,以至于他能够与你复和。

这可以给你关于保罗的洞见吗?你还记得,他好几次说:「效法我,如同我效法基督吗?」这里,你看到他是为了复和而付出的代价,就像基督。当我们赦免人的时候,我们就最像神了。当我们承担债务,以至于赦免可以发生的时候,我们就最像基督了。保罗正在效法基督。他说,我要承担他的罪所带来的后果;你只需要迎接他回来。这是关于赔偿议题的一个美丽的、美丽的视角。

这里没有说腓利门做了什么,但是我相当肯定,他一定会赦免,而且他不会向使徒保罗讨债。我们如何赦免?接纳;打开我们的膀臂,迎接这个人回到个人的爱中。第二,修复;迎接他们回来,进入有益处的事奉。第三,确保他们已经完全、彻底地偿还了债务。如果他们可以偿还,这是正义的;他们只要愿意,你可以接受他们的偿还。如果他们无法偿还,你赦免他们,或许同一时间,你甚至可以成为与你自己复和的代替。这就是赦免的特质,这就是神要我们给予彼此的赦免。让我们屈膝祷告。

父啊,赦免的奇妙功课大大感动我们。主啊,如果我们有什么东西在我的心中、或者在你百姓的心中,那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对待任何人都不赦免的态度,请赦免我们,移除这种态度;因为我们晓得,你禁止一颗不赦免的心,就如你禁止杀人。我们晓得,你尽管被得罪得最多,但是仍然赦免我们,所以你也要求我们赦免更少的罪,因为我们是更不圣洁的。

主啊,我们也晓得,缺乏赦免会废除团契,与你的团契,也会让我们自己的罪不被赦免。缺乏赦免,会从我们这里剥夺其他基督徒的爱,让我们被你所管教。我们也战战兢兢地晓得缺乏赦免,就像从你手中拿过剑来,亵渎地宣称自己是一个更好的法官,这会让我们不适合去敬拜,也会让我们落入试探中。

主啊,愿意我们不是不赦免的人,愿意我们像保罗,他赦免人,就像基督一样,他也希望其他人同样如此行。愿意我们晓得你的赐福和喜乐,会因为我们救主的缘故,临到顺服的信徒身上。阿们。

This sermon series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ssages:

Please contact the publisher to obtain copies of this resource.

Publisher Information
Unleashing God’s Truth, One Verse at a Time
Since 1969

Welcome!

Enter your email address and we will send you instructions on how to reset your password.

Back to Log In

Unleashing God’s Truth, One Verse at a Time
Since 1969
Minimize
View Wishlist

Cart

Cart is empty.

Subject to Import Tax

Please be aware that these items are sent out from our office in the UK. Since the UK is now no longer a member of the EU, you may be charged an import tax on this item by the customs authorities in your country of residence, which is beyond our control.

Because we don’t want you to incur expenditure for which you are not prepared, could you please confirm whether you are willing to pay this charge, if necessary?

ECFA Accredited
Unleashing God’s Truth, One Verse at a Time
Since 1969
Back to Cart

Checkout as:

Not ? Log out

Log in to speed up the checkout process.

Unleashing God’s Truth, One Verse at a Time
Since 1969
Minim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