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继续看彼得前书。今天我们会再看第四章1-6节,一起讨论彼得心中挂念的题目,可以称为「断绝罪恶的记忆」。我读过清教徒约翰欧文所写的文章,这几个星期我常常看他的作品。他说:「对于信徒来说,罪恶带给他痛苦,多于欢乐。」 每一个真正的信徒都可以说活在激烈的争战中,未被救赎的肉体渴望、与成为新人、新本质的努力,彼此争战。正如保罗在罗马书第七章说,我们喜欢神的律。神放在我们心里的神的律,与犯罪的律不断争战;神把新的律放在我们心中,是一个奇妙的神迹,使我们得到新生命,新生命追求良善、正确、真诚、荣耀、圣洁及纯正。可是,未被救赎、属肉体的旧我不断操纵,甚至奴役新的我,因此引发战争。
今天,我们谈谈应该怎样面对争战;怎样面对冲突和挣扎,并且找到得胜的方法。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关于罪,我们从三个角度看罪。第一,我们向前看,对将来会发生的事先作出防范,正如耶稣所说,要警醒祷告,免得自己入了迷惑。我们要像保罗所说的,每一步小心谨慎,保持警觉,提防摆在前头难以抵挡的引诱。
我们对生活是有期望的,我们小心谨慎,保持警觉。但我们不单提防将来会面对的引诱,也要好好面对今天。这是第二方面。我们不单对将来有期望,也要面对眼前的问题。我们必须憎恶罪恶,追求良善。正如保罗所说,我们要穿戴主耶稣基督,不要满足眼前肉体的欲念享乐。就是说,我们要对未来保持警觉,对今天小心谨慎,这样就可以远离罪恶。彼得还提出第三方面。彼得在他的书信中特别提到,我们要回望过去。就是重温过去。我相信每一个面对罪恶的人,都需要有好的记忆。彼得指出记忆的重要性。
我们从彼得前书四章第1节开始。请听我读出:「基督既在肉身受苦,你们也当将这样的心志作为兵器,因为在肉身受过苦的,就已经与罪断绝了。你们存这样的心,从今以后就可以不从人的情欲,只从神的旨意在世度余下的光阴。因为往日随从外邦人的心意行邪淫、恶欲、醉酒、荒宴、群饮,并可恶拜偶像的事,时候已经够了。他们在这些事上,见你们不与他们同奔那放荡无度的路,就以为怪,毁谤你们。他们必在那将要审判活人死人的主面前交账。为此,就是死人也曾有福音传给他们,要叫他们的肉体按着人受审判,他们的灵性却靠神活着。」
彼得当时是写信给那些受逼迫的基督徒,基督徒被人排斥,忍受逼害。彼得在不同场合提到敬虔的人在不信的世代,面对的种种困难。他在第三章的结尾特别强调,受最大的痛苦将带来最大的荣耀。很明显,受苦是彼得书信的背景,而信徒受苦的结果,或是说高潮,出现在第三章18-22节, 受最大的痛苦将带来最大的荣耀。说到受苦,没有比耶稣基督更好的例子了。记得我们一起读基督的生平吗?我们读到他经历最大逼迫,最大痛苦的时候,就是他死亡的时刻,同时,也是世人所知道的,借着死亡大得胜利的时候。
彼得又指出,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多可怕的仇敌,多严厉的逼害,我们需要明白,最困难的时候就是大得胜利的时候。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然而借着他的死,胜过罪恶。他胜过撒但。他胜过魔鬼。他胜过死亡。他胜过地狱。他大大得胜,甚至超越神最后的审判,被神高举。第22节说,在基督成就一切事后,他坐在神的右边。
所以,基督徒,受苦可以得胜。以这点为基础,我们再看第1节。受苦可以使人得胜,因为基督在肉身受苦,我们也要这样装备自己,借着我们肉身受苦终止罪恶。彼得说,基督借着肉身受苦大大得胜,我们也可以。我们可以在某方面像他一样得到胜利。彼得这样说,是什么意思呢? 让我跟你分享。
当他说,基督在肉身受苦,彼得是指基督的死。基督钉死在十字架这件事,根据第18节,基督同样死了。有些文献说这里是指受苦,我相信受苦和死亡,死亡和受苦都指同一回事,是互相交换的。在第四章1节说,基督在肉身受苦,很明显是指他的死,是死亡的同义词。
然而,他说,你们要存这样的心,存同样的意念,同样的目的, 同样的原则, 同样的思想作为兵器,到底是什么思想,什么目的呢?就是你愿意为公义而死,因为知道你会得到胜利。如果你愿意以受死的心作为兵器,面对逼迫。如果你愿意像耶稣在马太福音10:38和39节以及在第十六章所说的背起你的十字架跟从他,这里暗示甚至不惜摆上生命。如果你愿意为基督的缘故死,就是以与基督有同样的意念作兵器了。他受死是因为看到放在面前的喜乐,他知道一切会成就,他知道胜利必定临到。你也要一样。
胜利是什么呢?请看第1节最后两句。因为在肉身受过苦的,就已经与罪断绝了。这是其中一种胜利。记得上一次,我跟你讨论过这句经文,并且跟你分享我的结论。我认为彼得说的其实很简单,他说,如果他们把你杀了,你就与罪断绝了。这节经文起初说在肉身受苦,最后又说在肉身受过苦的,其实是指向基督的死,指向死亡。彼得说,如果你死了, 你就与罪断绝了。逼迫你的人最厉害的做法就是把你杀了,把你杀了,战争就告一段落了。就是这个意念。如果你以这个意念作你的兵器,你就不会后退。在种种试炼中,你会得着勇气和胆量,信心和力量。是的,就算面对任何逼迫,任何困难,任何恐吓,我们也不后退。这份心志使我们产生不同的态度,就像第2节所说的,从今以后,我们就不从人的情欲了。这是关键。
如果你连死也愿意,知道死亡使你与罪断绝,那么,仇敌逼害你,恐吓要把你杀了,你还怕什么呢?他们最大的武器就是要你死,你连死也不怕,他们手上还有什么呢?如果你明白,你人生的目的是与罪断绝,而死亡可以使你真正与罪断绝,那么, 从今以后,你就不从人的情欲生活了。
换句话说,彼得指出:如果你以此作你人生的目标,那么,你就得到解脱,死亡再不能控制你,恐吓你了。你过一个与罪断绝的人生,不再被肉体的情欲驱使,也不再与恐吓你的势力妥协,因为死亡不过是使你从罪恶中得解脱的方法,你还有什么可怕的呢?你跟罪断绝的能力增强了。然后彼得再强调回忆的重要性。就这一方面,我跟你探讨两点看法。
首先,在第1节,彼得提到罪恶在耶稣身上的影响,罪恶杀死耶稣。如果我们要处理罪恶,如果我们要胜过罪恶,首先就要憎恶罪恶。认识罪恶带来的破坏力,我们才会憎恶他。没有比从耶稣身上,看到罪恶更大的杀伤力了。正如三章18节所说,罪使耶稣受苦受死。
其次,上次节目提到,相信你还记得吧, 你必须有好的记忆力,知道罪恶不单杀害耶稣, 罪恶也影响基督徒。第1节第二部份提到,罪杀害基督徒。不单杀害当时的基督徒,历世历代以来,不少人为了耶稣被杀死,殉道。这些人一生与罪恶争战,直到死亡。第1节后部份暗示与罪断绝的唯一方法,是借着死亡。我们应该憎恶罪恶,因为罪,杀死我们的主基督。我们应该憎恶罪恶,因为罪,使信徒达不到神在我们身上的旨意,阻碍我们变得完美、圣洁,更像基督,不会犯罪。罪恶阻止我们活出原来的样子,使我们做不愿意做的事,却没有力量做愿意做的事。罪恶引发可怕的战争,使我们不断争战。罪恶使我们受捆绑,得不到完全的解脱,使我们像罗马书第八章所说,大声呼叫,希望身体得救赎。
第三点,是今天主要讲到的内容。我们要记住,要与罪断绝,我们不单看见罪恶在耶稣身上的作为,也看见罪恶在基督徒身上的作为,还有一点,就是罪,在神身上的作为。虽然说得不明显,但请留意第2节怎样说。第2节说, 从今以后就可以不从人的情欲,只从神的旨意在世度余下的光阴。我希望你好好记着罪恶对神的影响。影响什么呢?影响神的旨意。
彼得要我们明白, 我们从今以后就可以不从人的情欲了,只从神的旨意在世度余下的光阴。因为在我们得蒙神救赎之前,很明显我们很多事都能作,除了遵从神的旨意。彼得把从人的情欲和从神的旨意作出对比。你只能选择其中一样。简单来说,彼得要我们回忆过去的日子,看罪恶怎样防碍我们遵从神的旨意。而当我们在罪中生活,从人的情欲生活,就是违背神的旨意了。
圣经有很多关于劝导人顺服的经文,我跟你分享其中比较熟悉的几段。马太福音七章24节开始说: 「所以,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好比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盘石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总不倒塌,因为根基立在盘石上。凡听见我这话不去行的,好比一个无知的人,把房子盖在沙土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并且倒塌得很大。」这段经文说,将来审判会临到那些不遵从神旨意的人。
我们再回头看第21节。耶稣说:「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
另外一段劝告人遵从神旨意的经文,在马太福音二十八章,耶稣颁布大使命,他吩咐我们教导别人主一切所吩咐的。使人作门徒,就是使人遵从主耶稣的吩咐,彰显神的旨意。相信你还记得,或许在孩童时期你已背诵罗马书十二章2节,经文说:「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在以弗所书五章6,7节又说:「不要被人虚浮的话欺哄;因这些事,神的忿怒必临到那悖逆之子。所以,你们不要与他们同伙。」 而在以弗所书六章6节指出, 我们要做基督的仆人,从心里遵行神的旨意。我很喜欢歌罗西书四章12节, 提到热心为主劳苦的以巴弗, 常为你们竭力地祈求,愿你们在神一切的旨意上得以完全,信心充足,能站立得稳。顺服神的呼召…这类劝告不断在新约圣经出现。
另一方面,罪恶,是从路西弗的不顺服、背叛和堕落开始,他拒绝跟从神的旨意。背叛是罪,圣经说,罪就是与神为敌。蒙神所爱的弟兄姊妹,请听我说、请听圣经的劝告,顺服神是最重要的。很明显,如果我们明白犯罪就是违背神的旨意,我们怎可以犯罪呢?神一直赐我们丰盛的恩典。神充满仁慈良善,一直深爱我们,我们又怎么可以----套用彼得的话说, 顺从人的情欲生活,违背神的旨意呢? 不可以,我们绝不可以。如果你渴望与罪断绝,你就要回头看,看看罪对耶稣的影响,罪,把耶稣杀了。罪恶,是卑劣的,可憎恶的,想想他在基督徒身上的破坏力,阻碍他们活出神的心意,使他们不断后退。你也不会忘记罪恶在神身上的作为吧。罪恶,违反神圣洁的旨意,就如同在神圣洁的脸上打了一巴掌。罪,敌挡神。耶利米书22:21节和35:14记载神的说话,神说他一次又一次对你们说话,你们总是不听。这就是罪,这就是叛逆。
说到第四点了,彼得一直提醒我们,如果我们要与罪断绝,就必需记得罪恶如何使人类失落,灭亡。不单作在耶稣身上,作在基督徒身上,使他们不能活出神的心意,也不单作在神身上;也在全人类身上带来极大的破坏力。这就是第3至第5节的中心思想, 3,4,5节生动地描述犯罪悲惨的光景,为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结果, 所以我们要与罪断绝。彼得说:「从今以后我们就可以不从人的情欲,只从神的旨意在世度余下的光阴。因为往日随从外邦人的心意行邪淫、恶欲、醉酒、荒宴、群饮,并可恶拜偶像的事,时候已经够了。」
换句话说,你已经有足够的时间了。他已经有足够的机会活在罪恶中。为什么还要拖延时间呢?彼得在这里是指你信主前的生活,你接受耶稣,成为基督徒前的光景,你经历种种犯罪的生活已经足够了。足够的意思,是足够有余,简直太多了。足够有余,你已经过了太多这样的日子了。你随从外邦人,顺服人的情欲所过的日子到一个程度,你再不需要那么过了。
顺便提一下,这里渴望的原文是指有目的的渴望。当你未被拯救,心中没有神,没有基督,你的目标就是满足自己邪恶的欲念。这就是彼得在1:18所说, 虚妄的行为。在得救前,你已有足够的时间过这种生活了。你已有足够的时间,随从外邦人,顺服人的情欲过日子了,甚至超出有余了,今天,就离开吧。
所以,要记得罪恶使人类失丧,正如他在你得救前对你的影响,从今天起,就顺服神的旨意过活吧。你已经有足够的时间活在罪中了。彼得的劝告并没有到此为止,他特别指出,请看第四章3节, 他指出过去生活模式的路线。你行事为人依循这路线。撒但如同残忍凶猛的鼓手,在罪恶的路途上敲打催眠的鼓声,引领你向罪恶进发前行, 撒但使你在罪中愈陷愈深,不过这种生活已经够了。你回想过去,问问自己,是不是已经够了呢?
今天,你或许会点头说,够了,够了,实在太多了。我用两个字形容以前的生活,就是----放荡。以前过的是一种放荡的生活。放荡原文是指人追求感官的满足,毫无限制地好色,淫荡。邪恶的灵使人敢于犯任何的罪,完全不受约束,毫无限制地犯罪,用古时的话说,就是放荡。放荡,形容人沉迷在感官的享受。彼得说,这就是你们从前的景况,是你们信主前迷失的景况,你们违法地、公开地、可恶地与神为敌。你们甚至以自己的态度为荣,觉得自己了不起。其实在我们今天所处的年代,也是色情文化的年代。
而彼得在这段经文里,用上---邪淫,恶欲等词,也是邪恶的欲望的意思。我们被动物的本能驱赶,我们被热情推动。为了追求满足和享乐,我们失去理智,沉溺放纵自己。彼得用---醉酒---来形容。字面的意思是习惯性地常常喝酒,常常醉倒。有人醉酒,也有人醉药, 沉溺毒品。
彼得用的第四个字是喧闹,原文是指疯狂的宴会,派对。在圣经里常用来形容一大群醉酒的人,他们行为狂野,在街上大摇大摆,跌跌撞撞,大声叫嚷,大声唱歌,吵吵闹闹,引发骚乱。公然醉酒。通常这种行为与拜假神有关,例如古时的人会拜酒神。然后彼得加上同义词:醉酒,荒宴,群饮。那些人为了喝酒而喝酒,为了醉酒而醉酒。
然后彼得说到令人憎恶的拜偶像。偶像崇拜。神憎恶这种行为。所以,亲爱的朋友,请注意,这是未重生的人的特征。当然不是说,未重生的人,就人人拜偶像,但在我们的文化里,或是彼得当时的社会,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彼得说,已经够了。你们过的迷失的生活,放荡的生活已经够了。盲目地被热情推动的日子够多了。 喝酒喝够了,在宴会中狂欢醉酒也够了。作出令人憎恶的拜偶像行为也够了。已经够了。从今以后,不要过这种生活了。不过要记住你曾经过的生活,要记住罪恶对你的影响,要记住情欲带来的痛苦;要记住醉酒、荒宴、群饮和拜偶像带来的破坏力。有趣的是,在古代,以上这一切都用丝带绑上,归纳为---宗教。当作敬拜神明的形式。
最有趣的地方是,彼得在第4节说:「 他们在这些事上,见你们不与他们同奔那放荡无度的路,就以为怪,毁谤你们。」自古至今,这种事常常发生。当你告诉人,我不做这种事了,因为我的生命被神改变了,人们有什么反应呢?他们吃惊,震惊,觉得你很奇怪。这是他们自然的反应!你竟然拒绝走一向放荡无度的路,他们真的大吃一惊。他们惊讶,震动。然后开始攻击你,憎恶你。为什么呢?因为你不与他们同奔那放荡无度的路。当他们看见你不再像以前那样生活,对他们来说,那是件奇怪的事,那叫他们惊讶。
J.B. 尼古士在他的文章中写道:「那些放荡的人被惯性束缚,难以突破,他们情欲的火焰难以熄灭,他们被一股力量拖住后腿,难以抵抗。当他们看到信神的人生命的改变,并且以遵行神的旨意为人生目标时,就大大惊讶。」就如M.B. 伟夫多年前所写的一首可爱的诗里说:「主人来了,被祂触摸过的灵魂就得以改变,然而,愚昧的人对这种改变的价值,却懵然不知!」他们完全不懂,而且非常困惑,心里也同时充满着罪疚感,叫人远远避开。
你不再做他们做的事了,你没有继续做,字面的意思是,你不跟他们同流合污。特别要强调的是,你曾经跟他们一样,但现在不做了,这就触怒他们,惹他们生气。其中说到, 过度的浪费,是一个十分鲜明的形容词。我们看到一幅图画,在图画里,一大群人疯在地跑,疯狂地向前乱冲。都在冲,都在混战。威廉加利又说,这是一场追求享乐的人兴高采烈的跑步比赛。过度,本来的意思是所有水、所有河流的汇合处。大量的水涌流汇合。又有人认为这是指水箱。又有人认为这是指水拒绝流入污水池。他形容人悔改前的生命,就是一场狂野、疯癫、追求情欲、醉酒、享乐、偶像崇拜的比赛,像泥巴水涌入污水池、涌入充满臭味的粪池一样。浪费一生。
浪费,是形容一个人心中所想的都是邪恶的念头,没有其他。他们不会想到健康, 不会想到金钱, 不会想到自己的名声,不会想到人格,只会沈迷享乐。他们心中燃烧起罪恶的熊熊大火,失去理智地,毫不抗拒地,不由自主地涌入污水池、涌入充满臭味的粪池,浪费一生。他们被吸引住了。彼得指出这不是基督徒的地方,但要记得我们曾经在那里,曾经生活在邪恶中。我们要记得。
那些人诽谤你,破坏你的名誉,造谣中伤你。因为你不愿意像他们一样涌入污水池,他们就憎恨你。加利又说:「有太多证据显示,那些从异教徒变成基督徒的弟兄姊妹,由于不愿意投入或参与任何与拜偶像相关的生活、风俗习惯、娱乐、城市的礼节庆典,不愿参与任何不道德的活动,而受到憎恨和排斥,甚至被认为是违反法律。」
这就是人们憎恨基督徒的主要原因。堕落的人类,可怕而丑陋。他们憎恨基督徒,鄙视基督徒;他们像什么呢? 他们像泥巴水,不由自主地涌入污水池,浪费一生。彼得描述这幅丑陋的图画,是希望你记得你曾经是他们其中的一份子。你以前追求性欲享乐,醉酒和拜偶像,跟他们一起涌入污水池。然而神拯救了你,因此你就成为他们嘲讽的对象。今天的你,还会沉迷在罪恶中吗?
为了公义而受苦得胜,总比涌入污水池好。然而彼得在第5节又加了一句,「他们必在那将要审判活人死人的主面前交账。」 交账的意思是偿还。他们必定要偿还。这些到处中伤和诽谤基督徒的人,是为自己累积巨额的债务,用上永恒的日子向神偿还。神要他们清还。偿还,是簿记的用词, 就是说, 神把他们所欠的都一一记录在册子上了,他们得清还。而在圣经马太福音十八章23节开始,解释什么是偿还。你又可以参考启示录二十章11-15节,说到有一天,他们要偿还一切。他们在白色大宝座前接受审判的时候, 要在主面前交账。彼得说,审判的那一位是审判活人死人的主。那些活人,是指在彼得时代生存的人,死人,是指死去的所有人,都得接受审判。正如罗马书3:19,保罗指出要塞住各人的口,叫普世的人都伏在神审判之下。没有人可以逃脱。他们在审判宝座前,在圣洁的神面前哑口无言,无法辩护,无法为自己找借口,不能抗议,只能接受审判。
帖撒罗尼迦后书第一章形容这次严厉的审判,经文说:「神既是公义的,就必将患难报应那加患难给你们的人,也必使你们这受患难的人与我们同得平安。那时,主耶稣同他有能力的天使从天上在火焰中显现,要报应那不认识神和那不听从我主耶稣福音的人。他们要受刑罚,就是永远沉沦,离开主的面和他权能的荣光。」这一天将会来临,他们将会面对神的刑罚。
另外在四章第5节所指的---他,他们要向他交账。向谁交账呢?谁会审判呢?他,是指谁呢?我认为一方面是指神。彼得前书1:17说, 你们既称那不偏待人、按各人行为审判人的主为父;父是指神。另一方面, 约翰福音5:22 -27节,却告诉我们,神把审判的权柄交给他儿子耶稣基督,神借着他儿子主耶稣基督,审判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还未得救的人来说,罪恶毁掉他们的生命,使他们变得像泥巴水涌入污水池,使他们与属神的人为仇敌,就是说与神为敌,与基督为敌。这些人是可咒诅的,必定会接受永远的刑罚。
我相信彼得衷心提醒我们,好好留意,不要忘记。不错,这样就能帮助你与罪断绝。也能帮助你甘心乐意地为公义受苦,所以, 与罪断绝,先要记得自己过去的光景。不要忘记罪恶在基督身上的所作所为;罪,把他杀了。不要忘记罪恶在基督徒身上的所作所为;罪,使我们不能活出原来的样子,并且一直犯罪以致于死。我们被肉体捆绑奴役。再看看, 罪恶对神的影响吧。罪,使神受到极大的伤害,悖逆神的旨意,而罪恶又使失丧的人,不断堕落,变得肮脏卑劣,直至灭亡。
最后,彼得提出更多有力的事实,使我们与罪断绝, 帮助我们甘心乐意地为公义受苦,要我们好好记着。记住第五点,就是记住神的应许,神应许使你胜过罪恶。看看第6节怎么说吧:「为此,就是死人也曾有福音传给他们,要叫他们的肉体按着人受审判,他们的灵性却靠神活着。」这句话意义深长。
「曾有福音传给他们」 ,是指耶稣基督拯救人的福音。「死人」 ,是指死去的人。彼得想说什么呢?彼得想到有些信徒,接受了福音,但如今死了,其中有些信徒甚至为主殉道,为坚守自己的信仰而死。所以这里是指所有的信徒,他们或受到逼迫,或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刑罚;甚至死亡,他们都愿意为主受苦,因为知道主必定得胜。就算肉身死了,但他们的灵仍然靠神的旨意活着。
彼得所说的是,神应许借着死亡,使你胜过罪恶。所以彼得提醒他的读者,这段经文是传给那些为这个原因而死了的人。他们的肉体按着人受审判,但因着对基督的信心,他们的灵性仍然靠神活着。然后彼得引领我们回头看,死亡能带领我们进入永生,与神同在。
你看到没有,这可以与第三章18节一起看。基督死了,但他没有停留在死亡里,按着灵性说,他复活了。同样道理,人们可以杀死你的身体,但按着灵性,你仍然活着,并且会按着神的应许,得到永恒的生命。所以与罪恶断绝,表面上是受恐吓威胁,逼迫甚至死亡,然而得到的却是尊贵和公义。怎样胜过所面对的一切呢?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好好记住罪恶在基督身上的所作所为、罪恶在基督徒身上的所作所为,他又如何影响神和毁灭失丧的人。而且更要好好记住,神对你将来的应许。
不论别人怎样对待我们,我们最后会得到胜利。我相信主耶稣说那句话,就是这个意思。他说,不要怕那些毁坏你身体的人,要怕那些把你的身体和灵魂下在地狱的人。亲爱的朋友,我们来到基督面前的人,一直与罪恶争战,我们是在与罪恶争战呀。怎样得胜呢?如何得胜呢?不是借着神秘的领悟, 不是借着神秘的感觉,只要简单地、集中地看到罪恶带来的毁灭。如果我们看到罪恶的真面貌,我们会像神一样憎恨罪恶。看到罪恶在基督身上作了什么, 在神身上作了什么, 在软弱的信徒身上作了什么; 罪毁坏他们的生活,毁坏他们的婚姻, 毁坏他们的家庭。使他们远远不能达到神最初创造他们的目的,并且使所有人像泥巴水一样,直涌入污水池,臭水坑,并且最终要面对审判。这就让我们憎恨罪恶。
然而另一方面,让我们看看神的应许。神应许我们的灵永远与神活着,这个不敬虔的世代不能逼迫我们,叫我们跟世界的标准生活;也不能再恐吓我们,要夺去我们的生命。愿主帮助我们作忠心的战士、勇士,与罪恶争战。现在我们一起祷告。
天父,在这段经文紧贴的下一节,彼得提醒我们要热心祷告。天父,我们知道就算我们常常记住过去,也明白罪恶可怕的影响,我们仍然要常常祷告,倚靠你作为得胜的源头。天父,求你使我们成为圣洁、公义、纯洁,使我们向着目标进发,愈来愈像主耶稣基督。奉主耶稣的名感谢赞美你,阿们。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and sold as a book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