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太提醒我,七年前我讲过哈拿,她觉得今年母亲节我应该再讲。所以今天我怀着非常喜乐和愉快的心情和大家分享神的话语,一起学习哈拿这位虔诚母亲的生命。我感到十分兴奋和激动,能够从这个圣经人物身上学到属灵的功课。
请翻开撒母耳记上第1章。1914年,美国国会认证母亲节为国家的假日,不过那是在周日,不是一个正式的假期,但是有总统签署的政府文件,所以被保存下来。1908年,来自费城的安娜.查维斯女士自己庆祝了第一个母亲节,为的是记念她自己的母亲。她认为其他人也应该有相同的想法,所以查维斯女士开始全国游说,组织了一场全国性的活动,让大家都注意到有需要庆祝母亲节。过了六年,在总统签署之后,国会认证了母亲节,现在,这个节日是美国全国性的传统。很多国家现在也庆祝母亲节。
九十年代初,有很多写给母亲的有趣作品。读到那些关于母亲节的内容,大概可以了解当时人们如何看待母亲这个身份。我无意中发现一本很有意思的书,是考德威尔在1928年写的。听听他是如何评论母亲的:「让我们停下来向母亲致敬,她是神赐给我们耶稣基督之后最好的礼物。我们的身体尚未形成,她就与我们分享了自己的生命,她走过死阴的幽谷,好叫我们可以有生命的光。她的双臂储存着我们的食物,是我们休息的柔软之处。我们依偎在她的怀里,那里是我们婴孩时期的游乐场。她的双臂后来依旧是我们的避难所。母亲教我们走路,在崎岖的路上搀扶我们。她蒙福的双手日夜为我们缝衣服。她把书放在我们手中,送我们去上学。但最棒的是,她教我们说出耶稣的名字,告诉我们救主之爱的美好故事。」
然后他继续说:「所有的母亲是美国的骄傲。从前有耶洗别这样的邪恶母亲,有母亲将孩子带入罪恶之中。有母亲咒诅孩子,给孩子喝酒,抛弃孩子,这些母亲应该感到羞耻。但是我很高兴这样的母亲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引文结束。
这样的母亲比较少吗?不忠诚的母亲很少吗?犯罪的母亲很少吗?可耻的母亲很少吗?可能在1928年的时候很少,但是今天并不少。现在美国,母亲这个身份的情形是怎么样的?母亲还是这片土地的骄傲吗?
有一篇献给母亲的作品是这样说的:「年轻的女士开始自己作为母亲人生。她问:『这条路很长吗?』她的导师说:『是的,这条路也很难,在你走到尽头之前已经会很老,但是尽头要比开始好。』但是年轻的母亲很快乐,她无法相信任何事情可以比人生这几年更加美好。她和自己的孩子玩耍,在路上为她们采花,在清泉中与他们一起沐浴。阳光照在他们身上,人生很美好,年轻母亲想说:『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事情了。』然后夜晚降临,有暴风雨,路上很黑,孩子又害怕又寒冷,母亲把他们抱过来,用自己的斗篷盖住他们。孩子们说:『哦,妈妈,我们不害怕,因为你就在旁边,没有什么能伤害到我们。』于是妈妈说:『这比人生最美好的还要好,因为我教会孩子勇气。』」
「然后清晨降临,前方有个小山丘,孩子爬得越来越累,母亲也越来越累。但是她总是这样对孩子说:『耐心一点,我们会到达的。』所以孩子继续爬,当他们到达顶峰的时候,他们说:『母亲,若不是因为你,我们就无法做到。』母亲晚上躺下来仰望星空说:『这比上一次还要美好,因为我的孩子面对困难时学会了坚强。昨天我教会了他们勇气,今天我给了他们力量。』」
「隔天,乌云密布,战争、憎恨和邪恶来到。孩子们四处探索,磕磕绊绊,母亲说:『抬头,仰望那光。』孩子们抬头,看到了乌云之上永恒的荣耀,这荣耀带领他们走过了黑暗。那天晚上,母亲跟孩子们讲论耶稣,说:『这是最棒的一天,因为我把我的孩子带到神面前。』」
「日子一天天过去,一周又一周,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母亲渐渐变老,她变得娇小驼背。但是孩子们越长越高、越强壮,带着信心和勇气向前行。路越来越艰难,孩子们扶着母亲,因为她跟羽毛一样轻。最后当他们来到山丘上,看到山丘后面有一条闪闪发光的路和敞开的金色大门。母亲说:『我走到了行程的尽头,现在我知道尽头比起点更好,因为我的孩子们可以自己行走,与神一起行走。』孩子们说:『母亲,你可以一直跟我们一起走,哪怕你走过了大门,到救主那里。』他们站在那里看着母亲独自往前走,门关上了。他们说:『我们看不到她了,但是她还跟我们在一起。我们的母亲不仅是记忆,而是活着的见证。』」
这是很美的描述,是吧?这看起来跟现代的美国不相称。这也绝对跟成千上百的堕胎案例不相称,母亲杀害孩子。这也跟很多的离婚和抛弃孩子不相称。四分之一的孩子是不合法出生的,他们没有房子,没有家。更别提那些受虐待的孩子,他们是母亲怒气的受害者。
卡德威尔还说:「没有国家比他们的母亲更伟大,因为人是从她们而来。」他说的没错。人是从母亲而来。保罗写给提摩太说:「女人要在生产上得救。」提摩太前书2:15。保罗的意思是说女人的角色、美德、任务和目标,是抚养虔诚的孩子。从另一方面说,女人可能因为伊甸园里的堕落而承受污名,但她在属灵上影响她的孩子,培育敬虔的后代,就能消除污名。
不过,对于事业至上的女人来说,这些观念很落后,觉得和她们不相关。事实上,我觉得母亲节唯一还保存的,就是商业主义。这肯定不是由爱母亲的人保留下来的,而是被爱金钱的人保留下来的传统。坦白说,现今的母亲身份已经被摧毁了,还被嘲笑。婚姻被亵渎了。父母的责任被推卸掉了。孩子被堕胎残杀。母亲很自私,埋头工作,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不关心自己的孩子,完全忽视他们的需要。
但是神的标准没有改变。我们很需要仔细学习神所设定的母亲是什么样的,因为这是女人最高层次的呼召。保罗写给提多说,作为敬虔的妇人,她必须指教少年妇人,爱丈夫,爱儿女,谨守、贞洁、料理家务。根据提摩太前书5:10,一位寡妇若将孩子培养成敬虔的一代,就可以被记在册上。这一直都是神的标准。这是神对女人的旨意。从撒拉开始,她就是神赐给亚伯兰的礼物,撒拉是信心和顺服的典范,撒拉在老年才生下孩子,展现了她的信心和圣洁,而这正是婚姻和母亲的应有品质。
还有拉结,为了生下孩子献上了自己的生命,给孩子起名为便雅悯,是忧患之子的意思。还有摩西的母亲约基别和姐姐米利暗不惜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保留那个漂亮的孩子。底波拉被神称为以色列之母。路得是被神所爱和祝福的温柔女子,她是俄备得的母亲,俄备得又生了耶西,耶西是大卫的父亲,弥赛亚就是他们的后代。还有伊利沙伯,她是施洗约翰这位最伟大先知的母亲。当然还有主耶稣的母亲,马利亚。
但是无论圣经如何仔细描述母亲的荣耀,没有一个比得上哈拿。我们在撒母耳记上第1章看到哈拿。这个名字就显示了她的美丽,意思是恩典,她也确实是女人恩典的象征。哈拿通过信心而成为母亲。在撒母耳记上刚开始,说到哈拿没有孩子。然后哈拿成了母亲,她的孩子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当你看撒母耳的出生,你就看到敬虔母亲的故事。
这卷书开篇之处,正处于士师时代。以色列还没有国王。那是动荡的时期,是混乱的时期。以色列受到非利士人的欺压。以色列人道德堕落放荡。他们对自己的信仰冷淡。那时正需要伟人崛起,带领国家,因为那时的局面正是信仰退步,政治环境艰困。参孙去世后,整个以色列国分裂,没有领袖。非利士人蠢蠢欲动。祭司制度完全腐败。在祭司的家庭里,道德丑闻不绝。国家虚弱无力。最糟糕的是,在第3章1节中说:「当那些日子,耶和华的言语稀少,不常有默示。」神没有什么话想说。这个国家需要伟大的领袖,伟大的人物,神也需要伟大的女人,来塑造伟大的男人。而撒母耳身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不仅是神成就的工,也是敬虔母亲成就的工。哈拿给了她的国家和世界最好的宝藏,就是敬虔的孩子。
撒母耳记上第1:1-2节说:「以法莲山地的拉玛琐非有一个以法莲人,名叫以利加拿,是苏弗的元孙,托户的曾孙,以利户的孙子,耶罗罕的儿子。他有两个妻:一名哈拿,一名毗尼拿。毗尼拿有儿女,哈拿没有儿女。」
以利加拿娶了两个妻子,毗尼拿和哈拿。哈拿是恩典的意思,这是很常见的东方名字。在我们学习的时候,希望你注意敬虔母亲的三件重要事情。她有正确的夫妻关系,与神之间正确的关系,还有正确的家庭关系。这三件事情将她刻画出来。
首先,让我们先来思想哈拿与丈夫的正确夫妻关系。在培养敬虔孩子的时候,最重要的关系不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而是父亲和母亲之间的关系。你们之间的关系就是和孩子之间最直接的沟通方式,这会主导他们的思想。孩子跟你们两个学习人际关系。孩子在学习美德,也在学习罪。他们在学习爱,饶恕,同情,理解,怜悯,诚实和正直。比你跟孩子之间关系更加重要的,就是你跟配偶之间的关系,这会直接投射到你的孩子身上。所以在这卷书的最开始,神的话语就清楚地告诉我们,哈拿和以利加拿之间的关系。
首先,这不是完美的关系,所以女士们,你必须先意识到你不是嫁给完美的男人。这是前提条件。我想要你明白圣经是怎么说的。哈拿嫁给了一个娶了两个妻子的男人。我不知道作为一个女人对这种事情的感受,但是我大概可以猜到。我可以告诉你哈拿的感受跟你的不会相差太多,想想家里还有一个竞争对手,还有另外一个妻子。最糟糕的是,另外一个妻子有儿女,而哈拿没有,哈拿是不育的妻子,她无法满足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渴望。
以利加拿不是完美的男人。他娶了两个妻子,证明他不完美。但是要明白这是在古时候,一夫多妻是当时的文化,但从来不是神的旨意。神一向以来的设计,都是一男一女,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成为一体,夫妻一起生活,从创世以来都是这样。但是人类社会充满了一夫多妻的文化,当神的真理临到人类社会中,一夫多妻还是那么地普遍,需要时间才能根除。这就像宣教士去到未知之地传福音,却发现这些人虽然回转归向基督,但是婚姻关系都是一夫多妻,需要好几代才能清理清楚。所以这是古时候的情况。
所以,以利加拿把哈拿放了在艰难的处境中。我们不知道细节,但是我们大概能猜到他娶了毗尼拿的原因是因为哈拿不育,为了能有后代来继承财产,他必须再娶一个妻子。这只会增加哈拿的痛苦,因为毗尼拿做到了哈拿做不到的事。他们夫妻之间不是完美的关系,但也算是一段美好的关系,正确的关系。让我告诉你为什么。
首先,他们一起敬拜。第3节说以利加拿「每年从本城上到示罗,敬拜祭祀万军之耶和华。」他每年都去。申命记16章16节解释了这个惯例,一年三次,没错,除酵节,七七节,住棚节。男人必须要去敬拜耶和华。撒母耳记上说,这个时候敬拜祭祀的地方是在示罗,因为约柜还没有转移到耶路撒冷。所以每年至少三次,所有的男人都要去敬拜祭祀,以利加拿也这么做了。以利加拿是敬拜神的人。他去将祭物献给主。
第3节说,在那里有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当耶和华的祭司。他们俩是恶人,跟以利加拿所行的恰恰相反。以利加拿是敬虔的人,是真正敬拜神的人,而祭司的两个儿子都是邪恶的人。哈拿有一个有信仰的丈夫、虔诚的丈夫、敬拜神的丈夫。以利加拿并不完美。以利加拿是一夫多妻主义者,这违背了神的律法。无论何时神的律法被违背,何时就有严重的后果,而且后果总是痛苦的。因为毗尼拿有儿女,哈拿没有儿女。就像你看到的,这个家庭就在承受着后果。但是除了这些,以利加拿相信神,敬拜神。简单的说,哈拿的丈夫是有信仰的。这就是抚养敬虔孩子的首要条件。
年轻的女士们,我要鼓励你们,你们结婚时,要嫁爱主耶稣基督的人,因为你们需要那样的属灵引导。哈拿就是这样做的。除了一夫多妻关系带来的艰难以外,哈拿的丈夫是敬虔的,并且他还是属灵领袖。虽然何弗尼和非尼哈是祭司,还是大祭司的儿子,却是属肉体的,邪恶又败坏。所以这是正确夫妻关系的第一个要点:他们一起敬拜神。这是最基本的。夫妻敬拜神对于培育敬虔的孩子是极其重要的。
因此在摩西五经里,当神为他的子民设立律法时,申命记7章神说:「耶和华—你神领你进入要得为业之地」—迦南美地—「从你面前赶出许多国民」—然后神说出了这些国民—「耶和华—你神将他们交给你击杀,那时你要把他们灭绝净尽,不可与他们立约,也不可怜恤他们。」然后第3节说:「不可与他们结亲。不可将你的女儿嫁他们的儿子,也不可叫你的儿子娶他们的女儿;因为他必使你儿子转离不跟从主,去事奉别神。」不要与不同信仰者通婚。
约书亚记23:11-13节,重复同样的命令,经文说:「你们要分外谨慎,爱耶和华—你们的神。你们若稍微转去,与你们中间所剩下的这些国民联络,彼此结亲,互相往来,你们要确实知道,耶和华—你们的神,必不再将他们从你们眼前赶出;他们却要成为你们的网罗、机槛、肋上的鞭、眼中的刺、直到你们在耶和华—你们神所赐的这美地上灭亡。」
如果你们与他们结亲,你们会失去一切。不要这样做。同样的命令在以斯拉记9章10-15节,就是以色列后期的历史中也重复过,就是当他们从被虏中归回,重新建造圣殿的时候。然后到了新约,在哥林多前书7章,保罗说:「只要嫁这主里面的人。」哥林多后书6:14说:「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义和不义有什么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么相通呢?」以弗所书6:4,如果父母有一个不是信徒,怎能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孩子呢?可能是你结婚后,你也不是基督徒,然后你被基督吸引,可是你的丈夫没有。也有可能是你嫁给了非信徒,身为基督徒的你知道神的恩典可以掌控所有这些情况。无论如何,神的旨意是敬虔的人和敬虔的人结婚,这是为了养育下一代敬虔的孩子。
所以夫妻首先要一起敬拜神,这很重要。你的敬拜方式会告诉孩子很多信息。你忠诚吗?你可以一周又一周地去与那些神救赎的人相聚吗?你视神的话语为生命的优先吗?在你的属灵生活中,祷告处于重要的地位吗?你是按照自己所信的来生活吗?换句话说,你属灵的状态直接向你的孩子传递基督信仰,如果没有美好的榜样,你的孩子也很难回到神面前。
哈拿和以利加拿不仅只是因为一起敬拜神而有一段正确的婚姻关系,第二点,他们还彼此相爱。请注意第4节说:「以利加拿每逢献祭的日子」—这是他去示罗的其中一次—「将祭肉分给他的妻毗尼拿和毗尼拿所生的儿女;给哈拿的却是双分,因为他爱哈拿。」
这暗示以利加拿不爱毗尼拿。毗尼拿只是因为哈拿不能生育而存在的。毗尼拿是去为他的家庭和产业创造继承人。但是以利加拿爱的是哈拿,他没有隐藏这点。他们在祭坛上献祭,祭司会取一小部分,然后大部分送回家里,家里人一起享用整个宴席。吃饭的时候,以利加拿会给哈拿双分,因为他爱哈拿。这是东方款待尊贵客人的文化。哈拿拥有丈夫的心。这不只是情感上的爱,是善良的爱,体贴的爱,牺牲的爱,尊荣的爱。以利加拿爱哈拿。这爱就是哈拿的安全感。
弟兄们,如果你们还不知道这点,你们现在应该知道;女人的安全感来自于你对她的爱,而不是你的银行账户,你华丽的房子,不是新家具,不是退休计划。女人在你的爱里才能找到安全感,并且这需要经常展现出来,她们才不会有疑惑。人们通常想知道为什么女人倾向于怀疑丈夫,猜想丈夫会不会被其他人吸引,原因是:女人安全感的根本就是丈夫对她的爱。
以利加拿和哈拿就是这样的。在以利加拿的爱里,哈拿觉得平安,因为以利加拿愿意在大众面前展示他对哈拿的爱,就像他在吃饭的时候向众人展示的一样。他们相爱,所以哈拿在那爱中感到安全,相信我,当她丈夫有另外一位妻子时,哈拿很需要这样的爱。可能你不喜欢这样的说法,她其实也不喜欢,但是她的确需要爱所带来的安全感。
神平衡事情的方式是不是很有意思?哈拿有以利加拿的爱,毗尼拿虽然没有她丈夫的爱,她却有神所赐的孩子来得到以利加拿的爱。神对她们都很慈爱。夫妻彼此相爱很重要,尤其是要成为敬虔的母亲,和丈夫相爱非常重要,所以才能有安全感,有温暖、信任、平静。这家庭里没有焦虑、沮丧,所以女人才能好好照顾孩子,不用总是想着怎么打扮自己来赢得丈夫的欢心。一旦丈夫用爱将妻子充满,用爱来保护她,她就可以完全专注于孩子身上,不用觉得每天需要努力才能吸引丈夫。
第三,他们还分享另一件事情。他们互相分享自己的情绪。一起敬拜,这是他们跟神之间的关系。他们还相爱,互相分享情绪。请看第6节。「毗尼拿,」—这是另外一位妻子—「见耶和华不使哈拿生育,就作她的对头,大大激动她,要使她生气。」第5节最后也有说到这个,两次说到耶和华不使哈拿生育。圣经的意思是,这不是哈拿的问题,这是神的旨意。耶和华不使哈拿生育。毗尼拿因为这样就激动她,你知道的,「哈拿,不好意思你不能有任何孩子,」在人家伤口上撒盐。而且每一年都是这样,「每年上到耶和华殿的时候,毗尼拿仍是激动她,以致她哭泣不吃饭。」
到吃祭物的时候。以利加拿有爱地给哈拿双分。但是哈拿什么也不吃,因为桌子的另一边毗尼拿正在嘲笑她没有孩子。我不想要站在以利加拿的立场上考虑,而是将这两位女士放在一起。但是以利加拿告诉哈拿,「哈拿啊,你为何哭泣,不吃饭,心里愁闷呢?有我不比十个儿子还好吗?」
他们互相分享情感。以利加拿了解哈拿的情绪,他没有武断地发表意见,而是问了一个问题。哈拿,你为什么这样呢?我难道不比十个儿子还好吗?多么有同情心的关心,有些女人把这个记下来,想要提醒丈夫。我理解。我们可以变得很不敏感。我们也经常很快给出回应,没有仔细听他人心里的想法。而以利加拿不是这样。他知道冲突是什么,他知道冲突是来自毗尼拿,他知道很痛苦,哈拿也处于很艰难的情况中。所以以利加拿很温柔,同情,体贴哈拿,他用心感受哈拿的情感。
为什么哈拿是敬虔的女人?我来告诉你。培养敬虔母亲的条件刚好合适。她有正确的夫妻关系。他们一起敬拜神,这是人生命中最深层次的一面。他们相爱,大概是人生命中第二深的层面。他们互相分享内心想法和情感,是生命中第三深的层面。他们在神面前一起前进并解决生命中与其他人的问题。
第二,哈拿与神也有正确的关系。她不仅跟丈夫之间一切都很顺利,顺便一提,他们夫妻之间没有任何冲突的言语,在虔诚,有爱心和支持她的丈夫陪伴下,最容易培养出敬虔的母亲。她知道有问题时要直接来到主面前,这个习惯会孕育出很多美德。首先,她热切希望神的旨意成就。就是要用「热切」这个词。这是什么意思?哈拿想要孩子。非常想要孩子。她想要到又哭又禁食。
她心碎,因为她没有孩子,但是她没有自私的动机,她不想要孩子来满足自己的愿望。她不想要孩子穿的像小公子一样,好出去炫耀;她不想要孩子来满足自己爱的需要。她想要孩子,来献给神。她想要孩子,因为她知道这是神对女人的旨意。尽管按照哥林多前书7章中所说的,神没有呼召所有女人结婚,有单身的呼召,尽管有的时候神让一些女人不生育,不想要孩子出生,但是结婚生子仍然是常态,仍然是神的礼物,神对女人最好的礼物就是赐下孩子。毕竟孩子是神所赐的产业。只有神才可以使母亲怀孕,才能使母亲的心欢喜。
哈拿想要孩子,因为这是神的旨意。哈拿想要荣耀神,尊神为大,她知道神赐给女人最好的礼物就是孩子。我描述的是真正敬虔的母亲,而不是不情愿的母亲,不是认为孩子是打扰生活的母亲,不是尽量推迟生孩子的计划,或者害怕孩子影响她自己计划的母亲,或者发现避孕措施没用的时候感到很沮丧的母亲。
真正敬虔的母亲有神所赐下的母亲的心,她渴望有孩子,爱孩子,看待孩子为神的礼物,是丈夫爱的祝福,是女人呼召的成就,当然也是养育一代敬虔孩子的希望。敬虔的母亲渴望要孩子。当她没有孩子时,她会哭。这不是心血来潮的想法。这不是任性的举动来证明她女人的身份。因为她知道这是神的旨意,她的心还没有得到满足。
这星期我读到了一个故事,说一位妈妈生孩子之后孩子去世了。十年之后她在回忆的时候说,孩子的死不是悲剧,真正的悲剧是母亲这个角色的消失。她可以接受孩子去到神那里的事实。但是她很难接受她无法成为母亲的事实。女人的内心就渴望要孩子。所以哈拿内心渴望神的旨意成就。
第二,哈拿经常祷告。她知道应该找谁,看第9节。「他们在示罗吃喝完了,哈拿就站起来」- 哈拿显然是在丈夫安慰之后吃了一点东西。她在示罗吃喝完了。「祭司以利在耶和华殿的门框旁边,坐在自己的位上。」祭司在圣殿里面。哈拿去了那里。她在圣殿里心里愁苦。她的灵魂愁苦,圣经里就是这么说的。她痛痛哭泣,祈祷耶和华。她完全崩溃了。然后她做出了承诺和誓言。
「万军之耶和华啊,」她开始发誓。但是注意这点:哈拿是祷告的女人。这是很美好的品质。哈拿明白神是孩子的神。哈拿明白神能改变她不生育的状态。哈拿独特的美德是信心,持久的信心。第12节说:「哈拿在耶和华面前不住地祈祷」-不住地。她就待在那里。她的心碎了,不住地祈祷。这才是真祷告的样子。
这是题外话,但是我们真的需要明白自己有多少的同情心,因为我总是不情愿地祈祷。曾经有其他教会领袖邀请我去参加华盛顿的全国祈祷大会,祈求神能改变这个国家。邀请函里说:「来参加全国祈祷大会。地点是凯悦酒店,包括餐厅,影院,按摩浴缸,温泉。」我心里想,「挺好的,让我们一起去凯悦酒店的温泉里祷告吧」- 这真的很可悲。就好像只有环境一流的时候,你才能让一群人过来参加祷告,是吧?破碎的心在哪里?
哈拿就没有这样的问题。哈拿压根不关心环境,她的心被击溃了。她来到神的殿里,真诚地敞开自己的心,完全依靠神,全心全意地祈祷。她知道神自己能孕育生命,像诗篇139中所说的。所以她将精力放在祷告上。这就显明了她跟神之间的正确关系。哈拿知道有问题应该找谁诉说。
第三,哈拿不仅有祷告的热情,她还会向神许诺,看第11节,哈拿起了誓,许了承诺,她说:「万军之耶和华啊,你若垂顾婢女的苦情,」—她认为无子女是一种苦难—「眷念不忘婢女」,这意思不是神不知道哈拿是谁,而是眷念我渴望孩子这个祈求。「眷念不忘婢女,赐我一个儿子」—这就是她的承诺—「我必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不用剃头刀剃他的头。」这最后一部分是拿细耳人的誓言,在民数记6章3-6节有提到。如果犹太人发誓将自己献给神,他不会剃自己的头,不会喝酒,弃绝一切宴会和享乐,只过简朴的,全心奉献给神的生活。
很多犹太人只在很短的时间内遵行这个誓言。圣经里只有三位终身遵守的拿细耳人:参孙、施洗约翰和这个孩子撒母耳。他们一生都完全奉献给神。没有任何个人私欲。没有考虑任何外表或者时尚。所以哈拿向神承诺:「我会将这个孩子献给你,我只想满足做妈妈的愿望,我只想抚养敬虔的孩子来荣耀你。如果你肯赐给我,我必献上给你。」这是哈拿的承诺,将孩子带到神面前。这是敬虔母亲的本质。
当哈拿求孩子的时候,她不是为了错误的理由祈求,而是正确的理由,将孩子献给神,孩子其实也就是神所赐的。我的母亲只有一个儿子,就是我。在我出生以前她就把我献给神了,并且告诉我父亲,她想要可以传福音的儿子。这是非常美好的遗赠。当然不是每个孩子都要这样做,这不是每个孩子的使命,但是每位敬虔的母亲都会把孩子献给神,成就他生命中的呼召,女儿也是一样。所以哈拿做了承诺。
接下来我们能看到哈拿的圣洁。以利是祭司,但是我必须告诉你,他真的是很糟糕的祭司。我对他的明辨力也真的没什么好说。「哈拿在耶和华面前不住地祈祷,以利定睛看她的嘴。」以利体型庞大,个子很胖。事实上,当他的两个儿子死去后,他震惊到摔倒了,扭到了脖子,也死去了。所以以利就坐在那里看着哈拿,而哈拿却在那里向神倾心吐意,痛痛哭泣。哈拿是在心里向神诉说。她没有大声说出来,第13节说,只有她的嘴唇在动。你有过这种经历吗?在心里说话,但是嘴唇也在动,尽管没有声音?所以以利以为哈拿喝醉了。以利敏锐吗?我虽然也不太清楚,跟其他人或者以利相比,我的辨别力如何,但是我觉得我能分清楚醉酒和认真祷告。
所以以利决定展示自己的属灵身份。「你要醉到几时呢?你不应该喝酒。」以利这样对哈拿说。哈拿优雅谦逊地回答说:「主啊,不是这样。我是心里愁苦的妇人,清酒浓酒都没有喝,但在耶和华面前倾心吐意。不要将婢女看作不正经的女子。」这也告诉了我们女人不正经和喝酒之间的关系。这是旧约的态度。「我因被人激动,愁苦太多,所以祈求到如今。」以利听到这么清楚的回答之后,回应说:「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愿以色列的神允准你向他所求的!」这有点像道歉。但以利还是误以为哈拿喝醉了。「不要将婢女看作不正经的女子」—字面上是恶人和无用的意思。
顺便一提,这是旧约里一个常见的词,申命记13章将这个词跟偶像崇拜联系到一起;撒母耳记上2章,悖逆;士师记19和20章,淫荡的行为;撒母耳记上25章,用来形容骄傲和愚蠢,列王纪上甚至说是谋杀。「不要认为我是那样的人。我不是这样的。」哈拿是才德妇人,就像箴言12:4和31:10描述的,她有美德。是敬虔、圣洁的女人。
所以我们从她身上学到了什么?哈拿与神之间有正确的关系。她渴望神的旨意成就。她用信心向神祷告。哈拿向神许诺,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动机。现在我们又看到哈拿的圣洁。哈拿跟那些恶人没有任何关系。
接下来的一个品质可以在第18节看到,我特别喜欢这个:「哈拿说」—回答以利说 :「『愿婢女在你眼前蒙恩。』于是妇人走去吃饭,面上再不带愁容了。」哈拿可以吃饭了,不再愁苦了。你会问:「为什么?」让我告诉你为什么:因为哈拿的信心中有耐心。她有耐心的信心。哈拿将问题交托给神,她还能做什么呢?哈拿不想继续沮丧了。这才是真信心。真信心不是这样祷告说:「神啊,我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祷告完之后更加愁苦。那是怀疑。信心是说:「神啊,这是我的问题。」祷告完之后不再愁苦。这是信靠。「我信靠神。」这是敬虔母亲的重要标记,完全信靠神,将自己的重担交托给神,就不再愁苦。她交托后,回去吃饭,不再愁苦。
关于这位妇人我还有一点想讲,在撒母耳记上2章1-10节。哈拿不仅对主有热情,常祷告,向神许诺,圣洁,有耐心的信心,她还是赞美神的妇人。当神赐给她孩子后,她的回应是什么?撒母耳记上2章1-2节:「哈拿祷告说:我的心因耶和华快乐;我的角因耶和华高举。我的口向仇敌张开;我因耶和华的救恩欢欣。只有耶和华为圣;除他以外没有可比的,也没有盘石像我们的神。」
一直到第10节,哈拿都是这么赞美、感恩、高举神。哈拿是赞美神的妇人。哈拿有感恩的心。当神赐给她孩子的时候,她就将心里流出的感恩和赞美献给神。事实上,你应该认真地读这十节经文,因为这是赞美的杰作,就像路加福音1:46-55节记载的,马利亚的「尊主颂」,马利亚说:「我心尊主为大,」然后她继续从各个方面来称颂神,为着她孩子的出生感谢神。敬虔的母亲因赞美而被人所知晓。
就是这个模式。哈拿跟丈夫有正确的关系,他们彼此相爱,互相分享情绪。哈拿跟神之间有正确的关系。她的渴望就是神的渴望。她是祷告的妇人。她是有信心的妇人。她是圣洁的妇人。她是承诺的妇人。她是赞美的妇人。最后,她有正确的家庭关系。请回到撒母耳记上1章21节,哈拿有正确的家庭关系。
第21节记载:「以利加拿和他全家都上示罗去,要向耶和华献年祭,并还所许的愿。」以利加拿是忠诚的人,带着全家上示罗去。第22节说:「哈拿却没有上去。对丈夫说:『等孩子断了奶,我便带他上去朝见耶和华。』」且慢!哈拿!这要好几年啊。大概三年?我不知道哈拿到底养育了小撒母耳多久,但肯定有几年。哈拿说:「我不去。」其实差不多应该是两、三周的行程,去那里待一周,来回路上两周。在巴勒斯坦,从一边到另外一边还不到200英里。但是哈拿没有去,她不愿意去。为什么?她要全心照顾孩子。当神赐给她孩子时,她全心照顾孩子。回到第19节,让我们看看是怎么回事。
撒母耳记上1:19说:「次日清早,他们起来,在耶和华面前敬拜。」丈夫和妻子在清早就敬拜耶和华,这不美吗?「就回拉玛。到了家里,以利加拿和妻哈拿同房,耶和华顾念哈拿,哈拿就怀孕。日期满足,生了一个儿子,给他叫撒母耳,说:『这是我从耶和华那里求来的。』」撒母耳是神垂听的意思。这个孩子来到,哈拿说:「这是我渴望的孩子,这是我许愿的孩子;我不会放弃跟这个孩子一起的时间。我不会离开这孩子几周。我也不会带上这个孩子,他会不舒服。」因为他们大概需要步行。这个孩子需要睡觉,需要舒适的家,需要安静的成长环境。
这跟我们今天的情况很不一样,对吧?女人生完孩子,几个月之后就把孩子送到护理中心,然后开始工作。哈拿不是这样,她完全愿意委身在家,直到这个小孩被训练好,直到他被照顾好,被养育和珍爱,哈拿想要与撒母耳分享神的真理,为他以后在圣殿的服事做预备。孩子至少长到了三岁。这是非常重要的时期,撒母耳可以从母亲学习,又被母亲疼爱。哈拿毫无疑问遵守了申命记的命令,教导小撒母耳所有关于神的事情。所以全心全意照顾孩子是必要的。
有一个人名叫约翰.斯泰尔斯,他母亲是敬虔的妇人。听听他的感想:「我在教会和教堂里都敬拜过。我在繁忙的街道上祷告。我寻求神,在神的击打中找到他。我跪在古老的树荫下,但是我最喜欢的祭坛是我母亲的膝下。我在神的圣殿中听到神说话。我在人群中辨认出神的声音。当海浪大力拍岸的时候,我也听到神的声音;在轻柔的风中神也跟我说话,但是这些从来没有比在母亲的膝下听得更清楚。」
「我生命中有价值的东西,都出于母亲的胸怀;我从她领受了奇妙的爱。尽管在成长的岁月里,我疏远了母亲,但过去的记忆一直提醒我不要远离她的膝下。神啊,塑造我成为她心目中的人,炼净我自私的意念。神啊,保守我忠于母亲的标准,帮助我过祝福他人的生活。神啊,帮助我持守在过去的日子里留下的神圣印象,保守我成为朝圣者,永远跟随在母亲的膝下。」这就是撒母耳的见证,哈拿为他付出不少辛劳。世界上最伟大的事莫过于母亲对子女的付出。
哈拿不仅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孩子,她还把孩子的生命献给了主。第23节说:「她丈夫以利加拿说:『就随你的意行吧!可以等儿子断了奶。但愿耶和华应验他的话。』」然后在第22节最后还说道:「我便带他上去朝见耶和华,使他永远住在那里。」然后哈拿就将断了奶的孩子奉献给神。
第23-28节说:「于是妇人在家里乳养儿子,直到断了奶;既断了奶,就把孩子带上示罗,到了耶和华的殿;又带了三只公牛,一伊法细面,一皮袋酒。(那时,孩子还小。)宰了一只公牛,就领孩子到以利面前。妇人说:『主啊,我敢在你面前起誓,从前在你这里站着祈求耶和华的那妇人,就是我。我祈求为要得这孩子;耶和华已将我所求的赐给我了。所以,我将这孩子归与耶和华,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于是在那里敬拜耶和华。」
这是很感人的一幕!哈拿并不希望从这孩子身上得到什么。哈拿不是期望撒母耳事业成功或者赚很多钱,好叫自己可以炫耀他。哈拿也不是为了确保撒母耳在她老了以后可以照顾她。她没有这样做,哈拿把孩子献给神。但是哈拿没有对孩子不负责。
请看撒母耳记上2:18节:「那时,撒母耳还是孩子,穿着细麻布的以弗得,侍立在耶和华面前。」换句话说,撒母耳从小就被当做祭司一样接受训练。撒母耳一生都侍立在耶和华面前。第19-21节说:「他母亲每年为他做一件小外袍,同着丈夫上来献年祭的时候带来给他。以利为以利加拿和他的妻祝福,说:『愿耶和华由这妇人再赐你后裔,代替你从耶和华求来的孩子。』他们就回本乡去了。耶和华眷顾哈拿,她就怀孕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那孩子撒母耳在耶和华面前渐渐长大。」
哈拿从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她每次上来的时候,都会给渐渐长大的撒母耳做一件小外袍。这就是敬虔母亲的做法。哈拿明白无论孩子长得多大,她都是母亲。神就祝福哈拿。
剩下的故事,第2章后半部分一直到第3章和第4章都是关于以利家的悲剧。以利的儿子犯奸淫。他们死去了,以利自己也跌倒并且去世了。非常可悲,非常丑陋。圣经对以利的评价就是他没有制止儿子行恶,经文里从未提到过以利的妻子。我不知道以利的妻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但是应该跟哈拿养育撒母耳的方式很不一样。成为敬虔的母亲需要正确的夫妻关系,与神之间正确的关系和正确的家庭关系。哈拿拥有全部。神看重这些,所以哈拿是我们效法的榜样。
结束之前让我问几个问题。这个事迹到底说了什么?我们如何应用?首先,问问自己,你是敬虔的母亲吗?你正准备成为敬虔的母亲吗?如果你年纪已经比较大了,你在帮助年轻妇人预备成为敬虔的母亲吗?对于男人我要说,你是否正在为妻子的敬虔创造美好的环境?你有没有正确地培养自己的儿子,好叫他们以后可以带领妻子成为敬虔的母亲?
对于年轻人我要说,你敬重母亲吗?你顺服母亲吗?如果神已经赐给你敬虔的母亲,神就已经给了你最好的礼物。没有母亲是完美的,但是当他们爱主耶稣基督并且将这份爱传递给你,她们已经给了你最好的礼物。你为此感恩吗?有没有人说:「我的妈妈不虔诚。」那么你有为她祷告吗?你有请求圣灵赐下敬虔的女士到你的生命中吗?祈求这位女士可以教导你母亲没能教导你的事情?我们社会的希望都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其实也就是寄托在敬虔母亲的身上。让我们一起低头祷告。
天父啊,我们为今天你借着圣灵所教导的话语而献上感谢。我们灵里得到了更新,再次看到你清楚教导我们如何养育敬虔的下一代。
求你祝福会众中所有的母亲。主啊,饶恕她们的过犯,也饶恕我们作为父亲的过犯。加力量给她们。那些期望成为母亲的,让她们继续预备自己,以致最后都能成为敬虔的母亲。那些已经是母亲的,愿她们从哈拿身上看到所展示的美德,并且日复日效法哈拿。愿那些孩子已经长大成人的母亲,能够教导年轻的妇女。
神啊,我们祈求你赐给孩子敬虔的母亲。求神帮助母亲培育刚强、有信心和勇气的孩子。愿母亲能教养子女成为荣耀神的儿女。天父啊,我们以感恩的心结束祷告,奉耶稣的名求,阿们。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and sold as a book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