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弗所书第三章是我们的查经经文范围。我们正在查考这篇伟大的书信;它的前半部,是奠定教会的神学基础,包括基督身体的神学,就是教会作为基督合一的身体。我们不断在温故、学习,并提醒自己,为要紧记以前所学过有关于教会合一的真理。
这一切都包含在一个奥秘里;这是一个神圣的奥秘,因此我们可以称第3 章1 至13 节为奥秘的启示。每个人都喜欢奥秘,而整本新约圣经都充满了这些事。事实上,教会时代就是被称为天国的奥秘形态,所以教会之中是有许多的奥秘。不过,其中很多的奥秘,上帝都已经向人类启示了。有史以来,这些奥秘都是被隐藏着,但如今我们却知道的不少;实际上,我们甚至是这奥秘的其中一份子。
上帝使我们在新约圣经里,对神圣真理有丰富的理解,那是旧约时代时,连最敬虔的圣徒也不能明白的。记得我们开始研读以弗所书时,在第一篇信息里,我曾说过,上帝启示的方式是独特的。
首先,有一些事是上帝选择不论在任何时候,都不向任何人启示的;那属于永远的奥秘。这些都有如《申命记》第29 章29 九节所说的:“隐秘的事是属耶和华我们神的。”换句话说,有一些奥秘事情,不论是在从前、现在、或未来,没有任何人会在他有生之年可以知晓的。它们要不是过于复杂,过于可怕,过于隐秘,或是基于其他的原因,上帝选择永远密封这类奥秘。
至于第二类的奥秘,是上帝在过去的岁月里,已经向一些特别的人启示了。旧约圣经说,上帝向祂的先知,和以色列人启示了祂的奥秘;那些是旧约时代的圣徒,上帝向他们启示了一些神圣的奥秘。那是一些极为神圣的真相,是能彻底改变人类的生命,并牵涉到永恒的事情。
第三类的隐秘事,是上帝在旧约时代的时候,从不向任何人启示的,就连先知们也不例外,但是,祂却选择在这教会时代,向我们启示那些隐秘事。这是新约称之为奥秘的,就是曾被深深密封的奥秘事,最终却显明在新约时代。并且,这些奥秘简直是从头到尾,完全布满了整本新约圣经。那里尽是神圣的隐秘之事,从未在基督诞生之前被显明,就是关于基督、教会和圣灵之事。这些都是伟大、神圣的真理,是当代的人从未知晓的。事实上,在《彼得前书》第1 章10 节中,说:“论到这救恩,那预先说你们要得恩典的众先知,早已详细的寻求考察。”这些是他们不明白,不知道的事。
所以,奥秘之事,就是上帝在创世时就隐藏起来,直到教会时代,才被显明的。而在众多奥秘里的其中一项,就是在教会里面,不论是犹太人或外邦人,为奴的或自主的,男的或女的,都在主里合而为一。那是一件奥秘之事。
在旧约时代,犹太人明白外邦人将会得救;他们是明白外邦人的救恩,明白外邦人在天国里有份,也明白上帝对外邦人有恩惠的计划。但是,他们从不明白,犹太人与外邦人会合而为一,不再有差异,就是两下之间分隔的墙将被拆毁,两者之间不再有分别;他们在上帝心目中,完全平等。犹太人不能领会这一点。另一个例子:犹太人明白弥赛亚会到来,但却不明白上帝在基督里,道成肉身的奥秘;这是他们无法理解的,也是他们不能明白的另一个奥秘。他们也不能明白弥赛亚怎能内住在一个信徒里面。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他们不知道的奥秘。他们知道弥赛亚会来,知道弥赛亚是上帝特别恩膏的;他们知道上帝的救恩将会包括外邦人,却不明白那真理的全部实情。而我们现在在以弗所书看到的,基本上是在解释关于一个身体,就是犹太人与外邦人在基督里成为一体的奥秘。那是个极其重要的信息,能明白在基督里面,犹太人和外邦人是合而为一的,并明白每一个基督徒都是完全同等的的。
使徒保罗在《加拉太书》第3 章28 节中,说:“并不分犹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因为你们在耶稣基督里都成为一了。”教会的合一,是整本新约圣经中最重要的信息之一。如果教会不团结,四分五裂,充满争执、战斗、和争吵,这会让上帝的心忧伤啊。倘若我们在教会里自己结党,把他人排斥在外;倘若我们视自己比别人强,只顾自己的事而不是别人的事,这些也使圣子的心极为难受。我们不能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就是不以自己为傲,反倒虚己,服侍有需要的人;这真正是伤透圣灵的心了。
你看,倘若我们不能有如保罗在《以弗所书》第4 章3 节说的,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这是使上帝极为忧伤的。因为上帝为了要向教会传达合一的信息,已经付出极大的努力;为了兑现这事实,已经经过一番困难的事情了。以弗所书的信息,是要告诉我们有关基督的身体,就是我们怎样在耶稣基督里合一;保罗一而再,再而三地叙述这一点,都是为了要让我们明白这信息。
不论我们属于哪间教会,我们都是一体的。你不能这么回应说,好吧,我肯定不是闹事的人,我就在教会里坐着,没有扰乱,绝对不会破坏合一;这是消极的一面。你虽然的确不在破坏合一,但从积极的另一面来看,你是否对合一做出任何贡献呢?我且可说,很多的基督徒都属于这一型;他们不会破坏教会的团结合一,但也不积极参与促使合一。你也许会问,那么我该做什么呢?叫我挂上合一的宣传标语,或是穿上印有‘我支持合一’字样的宣传服饰,或是在请愿书上签了名字吗?到底要怎么做呢?
我们来到重点了。激励教会合一的途径,是通过你忠心的运用恩赐侍奉,在教会里面服侍其他的肢体。激励教会里合一的方法,就是让自己参与其中,好使得在圣灵里的你,就是在耶稣基督的救恩中有了新生命的你,积极做出贡献,弥补他人的需要。教会的合一,不是对于某些你不同意的事情保持缄默;教会的合一,不是只要不制造任何的麻烦,就能维持的,而是通过各方面,在和谐的基础上,有一致的努力方向,一致的步伐,共同建立一个朝向基督身体合一性的教会。这是保罗致力要达成的。
所以,我们应当致力于教会的合一,因为保罗也是致力于众人在基督里合一的工作。整本以弗所书,都是说到这个身体,就是犹太人与外邦人,在耶稣基督里是合而为一的。以弗所书的前三章,说到信徒因着在身体里而拥有的位置;后三章,则是有关信徒在教会这身体里实际操练的教导。现在,我们正在学习前三章所包含的神学。
神的话语是基础。我确实相信如果你与我们一起致力于研读圣经,如果你单纯的吸收圣经里的话语,如果你致力于做这事,你可知道什么事情将会发生吗?上帝的灵会透过这些讯息来更新你的思想意念,一瞬之间,你突然清醒过来,觉察到你生命再也不一样了,因为你已重新经过编程了,像电脑似的。
当你沉静下来,吸取这些神学原则,就是在上帝话语里伟大神圣的真理时,它就会开始占据你的思想意识。而当你开始犯罪的时候,它们就有如护栏一般,开始操作;当你遵守上帝的话语去行,它也成为你的激励者。就这样,上帝把这些放在你思想意识里面的原则,逐步改变你的生命,使你焕然一新。不过,倘若我们只是告诫你在你生命中所作的事情,而没有为你提供这些原则,使你的思想意识更新,那么你就会完全依赖于我所说的去做。但是,如果你学了这些话语的原则,这原则将更新了你的心思意念;这样,你就不再需要依赖我,能够自动自发了。就是道理所在,犹如把基督徒带进一个鸟巢里,喂养他们,直到他们成长,能够自行遨游。
我们正在学习的,是关乎身体的奥秘。在第一章里,我们学到,身体是在永恒里就已经被形成。我们也在同一章里看到,我们因着是身体的肢体,在基督里所拥有的资源。在第二章,我们学了如何融入这个身体,如何在耶稣基督里被复活了;我们也就在这里开始学习身体的合一,明白我们不论是犹太人或外邦人,都是一家人,属于一个家庭,一座灵宫,和一个圣灵内住的,是一个新造的人。我们正在学习有关这奥秘里面不可思议的事情,就是在基督里,我们同为一体。所有的拦阻已被拆下,所有把我们分割开来的都已被拆除;我们所有的信徒,都成为一体。
现在,保罗在第三章要开始祷告了,你可知道他祈求的内容吗?他开始祷告,说,上帝啊,我求他们能明白这事,就是这何等伟大的真理,足以改变生命的真理,足以震撼世界的真理,好叫这些信徒能够在美好的和谐里合一,抛弃过往的怨怼、仇恨、岐见和所有分隔他们的敌意。保罗如此情词迫切,并屈膝代祷,祈求他们能明白这事。但是,就在祷告之前,他突然停住,说,我最好还是先写几句,好让他们明白其中之事再祷告。
这就是我们在第三章所看到的情形。保罗开始祷告了,却又停住,并话锋回转,进一步述说关于身体奥秘的真理。在这章经文里,他告诉我们真实的细节,使我们到达第13 节的时候,能更明白他的意思。这里,我们将把第1 到第14 节作为一个单元来学习;现在我们只能看到第四节。在这几节里,我要你们看到为奥秘被囚的,奥秘的计划,奥秘的宣讲,奥秘的目的,及奥秘的特权。
然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面,我们只看第一点:为奥秘的被囚者。当我们看前面四节经文时,理解到这第一点是如此让人惊叹。第一节说:“因此,我保罗为你们外邦人作了基督耶稣被囚的,”那么,保罗为什么为他们被囚呢?
第2 章15 节说,你们被造成一个新人;第16 节说,你们被归为一体;第17 节说,给你们远处的人,使是你们成为近处;第18 节说,我们双方被一个圣灵所感;第19 节说,我们是与圣徒同国,是上帝家里的人了;第20 和21 节说,并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各房靠他联络得合式,渐成为主的圣殿;第22 节说,我们也靠祂同被建造,成为上帝藉着圣灵居住的所在。
换言之,保罗说,他为的,是我们同是一栋建筑,被建于同一基础之上,成为同一家人,同一国度,有同一个圣灵在我们里面,同为一体,是新造的人。换句话说,他为的,是我们的合一,而为了这个缘故,我保罗,就是为你们外邦人作了基督耶稣被囚的(就是,是为了贴近英译圣经所加)。你说,等等,整句话里,竟然没有一个动词在当中;保罗为了他们做了什么呢?
这句话是在第十四节继续下去的,就是这么念:“因此,我保罗,就是为你们外邦人作了基督耶稣被囚的,我在父面前屈膝祈求。”当中的动词,就是祈求。那么,中间那段经节是什么呢?那是个插入词句。保罗已经开始祷告,说:“为你们外邦人……”等等,我还不能祷告。我还不能祷告,因为我不知道你们是否明白这一切。
他的祷告将会是说,上帝啊,我为这些人能够把这真理切实的行出来而祷告,祈求这些真理能够改变他们的生命。然而,他却停在了,因为他不确定他们否已经明白这真理。所以,第2 至13 节是插入语,而在这些插入语句里,他又重复了这整个奥秘。你说,他已经在第二章说过了啊;是的,而他在第三章里又重复一遍。你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是因为那是你学习的方法。以赛亚说,你的学习方法,是“命上加命,令上加令,律上加律,例上加例,这里一点,那里一点”的。我学习伟大的真理的方法,就是通过反复重复的方式;你或许也是这么学习的。
不论如何,使徒保罗要为这些人祷告,却停顿不继续下去,因为保罗要为信徒能够确实应用而祈求,却又不知道他们是否有足够的认识把真理应用出来。你可明白,那是属灵生命的一个基础?那就是,你没办法应用你所不理解的原则。也就因此,《罗马书》第12 章2 节中说:“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你需要对真理有认识,才能在生命中应用出来。所以,他又重复说明,好让我们明白。
在第一节里,保罗给我们介绍了奥秘的被囚者。他预备要说这奥秘之前,他介绍自己为这奥秘的关键人物,就是一个被囚之人。 “因此,我保罗为你们外邦人作了基督耶稣被囚的。”他介绍自己:“我,保罗。”实际上,我们都受了保罗的恩惠;在27 卷的新约圣经,他就写了13本。这是一位做了极大贡献的人,是被上帝使用过揭开最多的奥秘的人;他揭开奥秘,可被称为奥秘之使徒。在这里,他自称为了耶稣基督而被囚的。这是好奇妙的事情,因为保罗写这书信时,他是在监牢里的。
在某个层面上,那是个被改造的监狱,因为他是在自己家里服刑;当时他在罗马租了一间房子,而他在那里被囚,被戴上锁链,由狱卒看守。保罗确实是个囚犯,只是地方不一样,他还是在罗马监狱狱卒的看守下,以铁链锁着,是个囚犯。更为奇妙的是,他是为这真理成为一名囚犯,是为着他所传讲的奥秘成为囚犯;因为他传扬犹太人和外邦人在基督里成为一体的事实,便为之而囚,确实是这奥秘的被囚者。而直到他写这以弗所书的时候,保罗总共已经被囚了五年了,其中两年在西西拉,后来上告罗马时,在途中耗了一些日子,之后就一直被囚禁于罗马。保罗成为阶下囚,足有五年之久。
而是什么事情让他卷入在这一团糟之中呢?且让我给你讲一个故事。保,罗原名扫罗,生在基利家的大数。扫罗受过良好教育,自小在最优异师资的迦玛列门下,按着犹太人严紧的律法受教,对犹太教条倒背如流,比当时许多同岁的人更有长进,为犹太祖宗的遗传更加热心。他是法利赛人中的法利赛人,属于管制以色列群体之犹太公会的委员之一;这人是个极度热忱的犹太教份子。
看着基督教一路兴旺的过程,就认定基督教是对真理的一种威胁。而那名叫耶稣基督的人,是一名骗子。他认定自己是被呼召让基督教停止继续扩展,他开始进行对基督徒的威胁性和屠杀性行动。当司提反被石头砸死时,扫罗在场见证;他们把上衣放在一个来自大数的扫罗跟前。
他原是逼迫、杀害基督徒的;这是他的生命。所以,保罗的确是个为自己的宗教使命而活的人。突然之间,让人惊异的事情发生了。走在大马色路上时,他的生命方向竟然被转变,并被呼召做执事;他立马迎头直上,开始传道,宣讲耶稣基督就是弥赛亚。是他开始传说这道,不论是犹太人,外邦人,凡愿意相信的,都必得救。他开始传讲,在耶稣基督里面,有关礼仪的犹太律法已经被搁置一旁。这是全新的日子,犹太人和外邦人成为一体;行割礼与否并不重要,唯有你的心态必需是正确的。他开始传道说,你不再需要守住摩西律法的礼仪,因为你在基督里,就真自由了,不受这些律法的挟制,也不要再被挟制了。一切都过去了,犹太教种种礼仪限制的时代,都一去不复返了。
他开始传那真理的时候,你可知道何事发生?成千上万的犹太人悲愤难名,他们实在是极度悲愤怨恨。而当保罗开始当牧师的时候,是在安提阿做起。他是五名牧者之一,而那个教会包含了犹太人和外邦人。来自耶路撒冷的基督徒也为这人感到惊异,因为他竟然是在一个有外邦人的教会当牧师。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当时的情况或许会比我们今天所能想象的还遭,因为那时的犹太人甚至不相信外邦人可以得救,除非这人先进入犹太教,先接受割礼,严谨遵守所有摩西的礼仪律法。
而保罗竟然在这个混杂着犹太人和外邦人的地方做牧师传道。接着发生了什么事呢?主呼召他从这些事工当中出来;圣灵说,你和巴拿巴都出来,把这些工作留给那里的人来照顾。我要差遣你们到外邦人的世界里,我要你每到一个地方,就在那里建立教会。因此,保罗就动身前往外邦人的世界里,建立教堂,而在每一个城镇所建立的教会,都是由犹太人和外邦人所组成的,在基督里合而为一。所以,他一直传这样的道,并写了一本书,记载了当时的情形,就是以弗所书。他也写了哥罗西书,接着是加拉太书,再来是哥林多前书。在这些书信里,他都一致强调说,他们是一体,他们是合一的,他们是同为一体。之后,他写了罗马书,说道,不在意你是犹太人或是外邦人了;基督是得着救恩的唯一途径。
你可知道,保罗是个有信誉的人,就是他允许让外邦人不受割礼,让他们自由。但同时,他也知道,若他要回到耶路撒冷中间说话,他需要花一些功夫让他们知道自己不是与他们敌对的。所以,他在外邦人当中传道多年,在最后的宣道之旅时,收集外邦人的奉献,当然不是为了自己的需用,而目的记载在《罗马书》第15 章25 节中,他说:“但现在,我往耶路撒冷去供给圣徒。 因为马其顿和亚该亚人乐意凑出捐项给耶路撒冷圣徒中的穷人。 这固然是他们乐意的,其实也算是所欠的债;因外邦人既然在他们属灵的好处上有分,就当把养身之物供给他们。”
换言之,因外邦人知道他们的救恩是基于以色列所传出而得好处,因此他们要把养身之物供给耶路撒冷有缺乏的。所以保罗说,我收集了这些款项,并要带回给耶路撒冷,如第31 节说:“叫我脱离在犹太不顺从的人,也叫我为耶路撒冷所办的捐项可蒙圣徒悦纳,并叫我顺着神的旨意,欢欢喜喜的到你们那里,与你们同得安息。”
换句话,他说的是,我要带着这些款项,来到你们当中,是为着稳固坚定教会的合一。我知道耶路撒冷两个分派,犹太人与外邦人之间有苦独。耶路撒冷是唯一继续保留只有犹太人的教会,而在其他地方,教会都是由犹太人与邦人组成的。我要你们明白外邦人的善行,和他们的合一精神,故此,我带来了这些捐款;保罗也碰巧有撒利亚的几个外邦信徒与他随行。所以当他抵达的时候,他把外邦人的全数捐款都给了耶路撒冷的穷人,并有外邦人的圣徒随行,显明上帝如何拯救他们。
接下来的事,记载在《使徒行传》第21 章中。保罗抵达了,带了这些金钱,为要坚固犹太人与外邦人合一的认识;他认为那些捐款可能有帮助。当他带着全数捐款到来的时候,第17 节说:“到了耶路撒冷,弟兄们欢欢喜喜的接待我们。”非常明显的,教会的领袖和长老都明白了真理,拿了捐款,一切都很美好。 “保罗同我们去见雅各;长老们也都在那里。保罗问了他们安,便将神用他传教,在外邦人中间所行之事,一一的述说了。他们听见,就归荣耀与神。”
保罗在告诉他们,外邦人得救了!来自各地的外邦人都加入教会,成为一分子;那真是太神奇了,他们都一致同意。众长老也与耶稣的兄弟都说,这真是太奇妙了。然而,在第20 节中,说到:“他们对保罗说:兄台,你看犹太人中信主的有多少万,并且都为律法热心。”他们仍然是墨守教条,仍然是摩西派,行割礼派;他们还没有挣脱枷锁。第21 节说:“他们听见人说关于你的事情:你教训一切在外邦的犹太人离弃摩西,对他们说:不要给孩子行割礼,也不要遵行条规。”他们对保罗说,你到处去传道说,说不需要行割礼,不需要守摩西律法的礼仪;即使你是犹太人,你也不用遵行条规 。
他们对保罗所传讲的内容分析是正确的;保罗的确实说,你不必守律法,不需靠割礼得救。因此,长老们就对他说,你知道的,犹太人不欢迎你进入这城,因为你触犯众怒,但我们有个好办法;第23 节:“你就照着我们的话行吧。我们这里有四个人,都有愿在身,你带他们去,与他们一同行洁净的礼,替他们拿出规费,叫他们得以剃头。这样,众人就可知道,先前所听见你的事都是虚的,并可知道,你自己为人,循规蹈矩,遵行律法。”换句话说,这样子行,众犹太人就可以知道,你其实不是与他们对抗的;你去犹太人会堂,跟他们一起做这些事情吧。保罗也遵从了。
第26 节说:“于是保罗带着那四个人,第二天与他们一同行了洁净的礼,进了殿,报明洁净的日期满足,只等祭司为他们各人献祭。”那是一个漫长的礼仪过程;总之,他们都照做了,但正快要结束的时候,第27 节说:“那七日将完,从亚西亚来的犹太人看见保罗在殿里,就耸动了众人,下手拿他。”这群从亚西亚来的犹太人,一向来都因为保罗在亚细亚各地,在外邦人当中的作为而被触怒,就“喊叫说:以色列人来帮助,这就是在各处教训众人糟践我们百姓和律法,并这地方的。他又带着希利尼人进殿,污秽了这圣地。”
保罗并没这么做;他没有带希利尼人到圣殿里,因为希利尼人不能穿过外邦人的外院,否则那就是污蔑胜地,会立马被处死。保罗并没有这么做。然而,第29 节说:“这话是因他们曾看见以弗所人特罗非摩同保罗在城里,以为保罗带他进入圣殿。” 特罗非摩是其中跟随保罗带着捐款来到耶路撒冷的人。可想而知,那些亚西亚的犹太人有多么愤怒,竟编假话,说保罗带他进入圣殿。
因此,合城都震动,百姓一齐跑来,拿住保罗,拉他出殿,殿门立刻都关了。他们正想要杀他,第31 节,有人报信给营里的千夫长说:耶路撒冷合城都乱了。于是千夫长到了,安抚了众人之后,说,至少给了保罗一个辩解的机会吧。
现在,你知道是什么原因使保罗卷入争端了吧。他传讲关于犹太人与外邦人的奥秘,就是他们在基督里合而为一;这使保罗卷入了麻烦之中。另外,以色列曾经拥有的独特地位、风俗礼仪和律法等,就是一切关乎于上帝的外在表征,而不内在律法,这些都已经成为过去了。现在是个新时代;教会,就是犹太人与外邦人,在基督里是一体的。就是因为这原因,使保罗被卷入了争端之中,成为阶下囚。
接着,当保罗必须给予一个自我抗辩的辩词,你可知道他说了什么吗?第22 章17 节,他说:“後来,我回到耶路撒冷,在殿里祷告的时候,魂游象外,看见主向我说:你赶紧的离开耶路撒冷,不可迟延;因你为我作的见证,这里的人必不领受。” 在这之前,保罗刚给他们讲述他大马色路上的经历。
众人说,保罗啊,你为什么到处传道,对抗犹太教的律法、民族、见证和圣殿呢?他说,首先,我要你们知道,我曾是忠诚于律法、圣殿,和所有关乎于犹太教的事,但当我在前往大马色的路上时,突然之间,上帝临到了我,之后就被放在服伺上帝的事工上;上帝让我传什么,我就因此照着做了。在第17 节,他说:“後来,我回到耶路撒冷,在殿里祷告的时候,魂游象外,看见主向我说:你赶紧的离开耶路撒冷,不可迟延;因你为我作的见证,这里的人必不领受。我就说:主阿,他们知道我从前把信你的人收在监里,又在各会堂里鞭打他们。并且你的见证人司提反被害流血的时候,我也站旁边欢喜,又看守害死他之人的衣裳。”换句话说,众人都知道保罗曾对犹太教的热忱,知道他是向着哪边的,知道他非常持守那些事。不过,“主向我说:你去罢!我要差你远远的往外邦人那里去。”
保罗的意思是,我传讲这道的原因,是因为上帝告诉我把这信息带到外邦人当中去;上帝也告诉我说,你们必不接受这道。现在,保罗更是把上帝卷入其中,使得众人愤怒之极;他告诉他们说,这信息是从上帝而来的。跟着,第22 节说:“众人听他说到这句话,就高声说:这样的人,从世上除掉他罢!他是不当活着的。众人喧嚷,摔掉衣裳,把尘土向空中扬起来。”
他们简直进入了癫狂状态。什么叫上帝告诉你做这事?上帝是犹太人的,祂必永不会叫你这么做。众人简直是极度愤怒。结果,保罗换来了五年监狱之刑,直到他写以弗所书的时候,仍然是个囚犯。这时,他已经在罗马,等着他的控告人对他提出恶意的指控。这人之所以被囚禁,正是为了那个极大的奥秘,就是犹太人与外邦人同在基督里合而为一。这是他们无法接受的。你说,那与罗马有什么关联呢?他们是把保罗囚在罗马,等他的上告人从耶路撒冷前来。保罗是为了奥秘之事而成为囚犯。他所传讲的,是非比寻常的事,使他被囚。
这人相信教会的合一;他之所以相信,是因为基督告诉他去这么传讲。就算他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保罗也在所不惜;就算是要他再坐监狱五年,他也会继续传讲。没有事情能让他退缩。而倘若你不明白,他还会再重复述说,直到你能够明白为止,为此保罗祈求祷告,叫你能明白这事。
因此,保罗在《以弗所书》第2 章里,给予你奥秘的启示;在第三章里,他开始为你祷告,叫你能明白这事。但在他祷告之前,他说,我最好再说一次,因为那是极为重要的;他甚至愿意为此而成为终生囚犯,也在所不惜,只要我们能明白这真理。而倘若这人是如此关心我们能够明白这真理,我们也应该在自己的生活上以相同的份量,重视和对待这真理。
保罗是何等一个充满热忱的人啊;他,作了耶稣基督被囚的。在《以弗所书》第3 章1 节,他说:“为你们外邦人。”保罗这么做,都是了你们。这就好像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他的受死,不是为了自己,因为他不需要。同样的,保罗不需要为自己被卷入这些纷争之中;他不需要这样的麻烦。但是,为了外邦人,他心甘情愿。更有趣的,是保罗没说出来的事;他不说:我,保罗,作了罗马的囚犯。保罗从不视自己为罗马的囚犯;他常常把自己认定为耶稣基督的被囚者。罗马政府不能加害与他,因为他是属耶稣基督的囚犯;他不是凯撒的被囚人,他是基督的囚犯。
且让我补上一个思想,就是生命里所发生的事,都在乎于我们的观点;当事情发生在你的生命当中时,关键所在,是你如何看待它。因此,处境不是最重要的,重要在于你是如何反应待处;这是真实的。使徒保罗是一名囚犯,他不只对此没有忧郁、没有沮丧、没有灰心,只是说到,我是为耶稣基督作被囚的。这仅是我服侍耶稣基督的另一个层面,是监狱事工的推动者。
保罗知道基督要他在那里,他认定那是从基督来的。他服侍基督的心态与良知,是无可指责的。他传讲的奥秘,是上帝所给予他,而传讲后所受到的反应,不是在他的控制范围以内。倘若他是囚犯,那他是出于对基督的忠实而被囚的,因此基督把他囚在那里。他是为基督作被囚的,不是为罗;倘若基督不要保罗下监狱,罗马政府绝对是无可奈何的。因此,如果你陷入各样的试探状况时,应该以为大喜乐;试探生忍耐,而忍耐将最终有它完美的功效。
也因为如此,当你为了上帝的义而遇到迫害时,你应当以为大喜乐,因为上帝的恩惠与荣耀,必与你同在。保罗说,这就是我的观点;成为一个囚犯是很棒的。在《腓立比书》第1 章中,保罗更为欢喜,说:“自从我受了捆锁,主里的弟兄就笃信不疑,越发放胆传神道,无所惧怕。”他们察觉到就算因此成为囚犯,还可以在监狱四周传道。
保罗说,自从他被囚之后,他一直在领凯撒的家族信主;也因着他被囚,这使得每个人都变得勇敢了,如同《腓立比书》第1 章所说的。为他继续说,这全都是为了你们外邦人。在《腓立比书》第二章中,他说:“我以你们的信心为供献的祭物,我若被浇奠在其上,也是喜乐。”在《哥罗西书》第1 章中,保罗说到:“现在我为你们受苦,要在我肉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在《哥林多后书》第4 章中,他又说,他“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保罗为了这些外邦人能够得到福音,能都得救,经过这一切苦楚;然而这一切都无所谓,因为是基督要我这么做的,而我是为他作被囚的。
这些都不是罗马的捆锁,而是基督的;这是看待事工的唯一观点。保罗视自己为基督作被囚的。他没有做任何事使自己配得这事工,乃是上帝把他呼召参与其中,他才受到这一切遭遇。这些都是基于基督的缘故。而在你的生命之中,或许没到保罗那样的程度,但你受到了忧伤,并感到难过、痛苦、焦虑、失意等,觉得自己遭受灾祸时,你可以躲到一个角落,博得同情。但另外,或许你可以这么说,没关系,我是主耶稣基督的仆人。倘若我被囚,就被囚吧;自由,就自由吧。
倘若那有良善、恩慈、美妙、快乐与喜乐的事,那是好事,但若那是忧愁、难过、失意、恶待的事,也没问题,因为我是上帝的被囚者,这是来自于祂的锁链,而不论在哪里,那是上帝要我去的地方。这是唯一看待事工的观点,而这全取决于你自己。保罗说,我不是罗马的囚犯,我是耶稣基督的被囚人。
在《以弗所书》第3 章2 节中,就是那插入式句子的开端,他说:“谅必你们曾听见神赐恩给我,将关切你们的职分托付我,用启示使我知道福音的奥秘,正如我以前略略写过的。”保罗说的是,如你所知,这不是我的主意;这是上帝的主意。而在希腊文里,“谅必”这词表示他们肯定曾听见上帝赐恩给保罗,将关切他们的职分托付他,用启示使他知道福音的奥秘。
换句话说,你知道你们已经听说我在做我现在在做的事,是上帝呼召我做的;这是赐恩的上帝托付我的。他的言外之意是,倘若你对这整件事感到不满,请找上帝问话,不要找我;我只是单纯传话而已,只是个管家。‘托付’这词,代表保罗是上帝赐恩的管家。同样,在事工里服侍的每一个人,都是靠着恩典而行的。上帝不是四周观看,找出最高资格的那一位。大数的扫罗,他有资格吗?他可是逼迫基督徒的那一位。这靠的,全是恩典。上帝乃是自随己意,选了器皿,再磨练陶造,合乎祂用。
这全是恩典,是上帝恩典的托付。所以保罗说,我相信你曾经听到,上帝特别赐恩于我,托付我传道给你们。这里,‘托付’的希腊原意,是看管;管家,就是管理事情的人。换言之,他不占有任何东西,因为他的主人,乃是经理。他接管主人的一切事物来打理经营。在家中的管家,要管理食物,以便足够供应全家的人,既不太多,以免他们贪吃,又不可以太少,好让家人可以辛勤工作。他管理耕田的工作,看管分配适当的工人到合宜的工作岗位。他基本上是打理整个地方,使得一切照常运作。那就是管家;他不拥有任何事物,只是代替上帝打理而已。
上帝在祂的恩典之下赐予保罗经营打理的权利。其实,对保罗来说,这件事是难承受的。在《哥林多前书》第9 章,他说:“我传福音原没有什么可夸的。”不要夸奖我;不要称赞我;不要给我任何荣誉,把我的名刻在碑上;不要抬举我。你可否只要为我做一事,就是恳切为我祷告?他说,我在事工上得到赞扬,并不是因为我做了什么大事,因为我没做任何配得荣誉的事。事实上,我正在赶路要四处杀害基督徒,但上帝却把我放在事工里,叫我作执事,完全任由不得我做主。更何况,倘若我搞砸了,我也有有麻烦了,“如果我不传福音,我就有祸了。”所以他说,千万不要抬举我,只要为我切切代祷。这不是我要求要做的,但万一我把它搞砸,那我就有祸阿。
你当知道,这是唯一对待事工的观念。当保罗看着自己的事工时,他对上帝说他不明白他为什么在此处;他的事工是不容易的。上帝,你把我放在这里,而倘若我出了任何差错,我就糟糕了。你甚至在《雅各书》第3 章1 节中说:“不要多人做师傅。因为晓得我们受更重的刑罚。”我并没有要求要做这事。然而,上帝是以祂的慈爱恩赐于我的。保罗说:“我是蒙召作福音的执事。在《罗马书》第15 章15 至16 节中,说:“我稍微放胆写信给你们,是要提醒你们的记性,特因神给我的恩典,使我为外邦人作基督耶稣的仆役。”这全都是因着上帝的恩典才成就的。
在《歌林多前书》第3 章10 节中说:“我照神所给我的恩,好像一个聪明的工头,立好了根基。”在《加拉太书》第2 章9 节中,说:“他们知道所赐给我的恩典,向我用右手行相交之礼。”在《提摩太前书》第1 章中,说:“我感谢我们的主基督耶稣,派我服事祂,我从前是亵渎神的,逼迫人的,侮慢人的,然而,我还是蒙了怜悯。并且我主的恩,是格外丰盛,使我有信心和爱心。”换句话说,这一直都是恩典所成就的事情。这是上帝托付于我的,我并没获取,也没要求。突然之间,它成了一个很严肃的责任,一个托付,一个职责。
上帝给予我一个管理责任;祂把自己的人托付给我,把经上的话语托付给我。因此,我需要牧养祂的人;那是我的职责。‘托付’这词,意思是管理,是一个看顾的。现在,我们需要更多的认识这词。我们从圣经里,谈到很多关于托付的事,这些都非常重要。上帝使用不同的人与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时代管理祂的国。
比如说,上帝原先使用亚当治理祂的国;那时,他是正直的。后来,他犯了罪,上帝便开始透过某些伟大的人,就是始祖们,来治理祂的国。过后,上帝借着以色列治理祂的国,就是通过祭师、先知和君王。接着,祂借着祂的儿子治理祂的国,而现在,祂借着圣灵和教会来治理。有一天,上帝会借着在以色列里,坐在宝座上掌权的耶稣,治理祂的国一千年。最终在永恒里,那永远的国度将会有独特的管理方法。由此可见,上帝有不同的管家,不同的管理方式,而这就是圣经上所记载的“托付”。
凡读过圣经的,都不能躲避这事实,就连奥古斯丁也曾说:“把时代区分开来,经文就和调了。”上帝使用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年代为祂执行任务。保罗在这里说:“我是其中之一,就是在这特别的时代里受上帝托付,成为奥秘的管家,那是从上帝而来的恩赐,为要将启示传达给你们。”而他更是说到,我需要带着责任来执行这事工。
保罗一直把自己视为管家。在《哥林多前书》第4 章,他说:“人应当以我们为基督的执事,为神奥秘事的管家。”换言之,当一切落幕之后,就让他们给予保罗的评价为:这是个忠心的管家。在这一切之上,管家必须是忠心的,就如在第二节中,他说:“所求于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你可否知道,你也是个管家。上帝已经在你的意识里、心志里和技能里,给予你各种恩赐,来传讲福音、教导、协助、劝勉、施与、恩款他人等。这些属灵恩赐,每一个基督徒都有,而它们就是你的管理职责。
你是否忠心于分配你的恩赐,致上帝的家庭之中;或是,你是孤立一个人的在教会里生活着?你们有运用你的恩赐和技能吗?你们有在团契里,看顾和代祷吗?你们有彼此造就肢体上,扶持与挑战吗?你可有完成这些事?这些事都归你看管。这就是为什么在《彼得前书》第4 章第10 节里中,彼得说:“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事,作神百般的好管家。”上帝在祂的恩慈之中给予你这些恩赐。他期待这些恩赐被善加利用,好使其他肢体得益。
保罗说,你已经听到了。这是从上帝而来,借着启示,托付我做管家执事,这都是为了你们的好处,第三节说:“用启示使我知道福音的奥秘。”他也加上一些附注说明:“正如我以前略略写过的”,他是指在第1 章9 至12 节所说的:“当你读的时候,你就能明白我的知识,与基督的奥秘。” 当你读到第1 章9 到12 节时,他说,你当知道我要告诉你的这奥秘是从上帝而来的。
保罗说,我明白这事;我从上帝领受的,就照样传给你们。他说:“上帝是用启示使我知道基督的奥秘。”这里,保罗正在以心倾吐真理,他说,教会是一体的,犹太人和外邦人实实在在是一体的。上帝赐予这信息,这不是出于人意的。上帝向我启示,我也深切在乎,以至于我在第1 章便对此作介绍。我在第2 章当中也对此作论述,而接着在第3 章,我要给予你们细节,然后为你们祷告,叫你们明白。我以一生的时间在传达这信息,即使那表示我会在不同地方经历抗议和示威,在监狱里会遭受鞭打等。这奥秘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我要你们明白和了解我对这些事情的认识。我要你们也明白,好叫你们的生命也能被改变。在第4 节中,他说,我的目的是要将我所领悟的传授给你。这领悟,意思是在理智上的理解的。这也经常是在属灵真理的应用之先;你不能应用你所不理解的东西,你需要在心意上被更新。碰巧的是,领悟的反义词,就是无知或愚昧,如在《罗马书》第1 章21 节中所说:“无知的心就黑暗了。”因此保罗说的是,我在我的意念里明白这事,而当我在理智上理解了这奥秘,我的知识就会影响了我的生命。保罗的热忱是从那里来的呢?他传道时的火热是从哪里来的呢?保罗为什么如此投入,甚至不惜为此事附上生命的代价呢?保罗说,因为我明白那真理在我意念里面的意义。这就是我在讲道的开端所强调的一点。当我们在意念里面,能够理解这震撼惊人的真理时,它将影响我们整个生命与生活。我们不能劝勉其他人如何认真过个基督徒的生活,除非我们能够向他们显示这些真理,使他们明白。
所以,我们遇到了为这奥秘被囚的人,一个如此相信于教会的合一,并为此献上他自己的生命的人。首先,我们要明白真理;其次,我们要传递真理;接着,我们要祷告,祈求我们能按着真理,操练生命。我给你发出的挑战,也是保罗给你的:学习这真理,教会在基督里是合而为一的。而当你有所领悟时,我们祷告,祈求上帝使我们足以明白如何把真理应用起来,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and sold as a book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