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这回要学习的是《以弗所书》第四章;我们会讨论的只有一节经文。这里说的是行事相 称的课题,基督徒行事相称的含义是什么。我们曾经告诉大家,行事相称,就是活出你在基 督里的身份。在这篇美好的书信中,前三章讲解了信徒的属灵地位,后三章是关乎实际操 练;前三章是教义,后三章是当尽的责任,就是我们要怎样按着自己的属灵身份而生活。我 们当如何行事相称呢?
上回,我们说过‘相称’这词与平衡有关;这词是用来形容平衡磅秤。我们应该使我们的生 活习性与我们的身份平衡。我们当活出自己的身份。
这是上帝话语的一项基本原则:我们应该按照自己的属灵身份生活。我们当活出自己的属灵身份。
我们应该怎么做?应该如何行事相称呢?答案来自 2 与 3 节,我们一起看:“凡事谦虚、温 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我们行事相称的方式,就是要谦虚、温柔、忍耐,以爱心宽容,要合而为一;这五项就是行事相称的特质。这就是一切的开端。
谦虚基本上是原则的总纲。第一个“凡事谦虚”,似乎包含了其余的四个特质。
他们互相搭配,却又各自不同,其中还有渐进形式。若凡事谦虚,就有温柔;有温柔就有忍耐,忍耐会滋生宽容爱心,其结果是合一。所以,虽然各自的含义不同,但五者却是紧密相连的;虽然意思略有不同,但也有渐进形式。然而关键仍是谦虚的概念。
谦虚是个难以透测的东西。我们经常说到谦虚,但有时候却不真正理解它。
谦虚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你认为你终于拥有它的时候,就马上失去的东西;它难以掌握。当你终于能够说:“我现在谦卑了”,你立马被淘汰。所以,或许在你没察觉的时候,你才真正拥有它。
然而,这也不完全是事实;我们当中也有人知道自己不谦卑,因为我们是骄傲自负的。它是 个难以捉摸的事实,却又是非常必要的。你从这里能知道这是行事相称的核心。如果你要行事相称,谦卑在你生命中是必然的事实。
耶稣以万王之王,万主之主这升高尊贵的身份来到世间。他被高举,超乎万名之上。然而, 保罗在《腓立比书》2 章却说耶稣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 ,成为人的样式。所以,即便是主耶稣基督,也是谦卑的。在《马太福音》11 章 29 节中,耶稣说:“我心里柔和谦卑。”
被升高的主耶稣基督是柔和、卑微、谦虚的。祂在马槽里诞生,从没枕头的地方,身无分文, 只有身上的衣服;祂被埋葬的墓地是借来的。主常常被视为陌生人,唯一的家是橄榄山,就是傍晚时分与天父幽静独处之地。祂自取卑微,离开荣华富贵,来到一个充满忧愁的世界。
祂也为我们制定了一个标准。在《约翰一书》2 章 6 节中,约翰说:“人若说他住在主里面, 就该自己照主所行的去行。”因此,主的行事为人,就是我们当如何行的,而若主行事谦卑,我们也应当如此行。
然而,这对我们所处的世界是陌生的。我们的世界是个提倡高傲的世界,我们不常听到谦卑 之谈。实际上,撒旦在世上所造的社会当中,就如我们的一样,人历世历代都把谦卑看成是懦弱无能的表现,是被轻视、鄙视的行为。我们认为谦虚的人就是贪生怕死的。那么真正的 谦卑是什么?真是贪生怕死的吗?我们常说一些自己引以为荣的事情,你也会经常听到他人:“我很自豪的说……”在晚会中就会听到无数次。“我实在为某某人而感到骄傲。”这已经 是我们社会中的一部分了。作假、炫耀、自夸、苛刻、抬举……我们无时无刻都在给他人颁 发奖项。
得到奖项也已经是一种习以为常的事,每个人似乎都得过。我们已经找到一个合理的夸口途 径,而这其实很可悲。你可知道,世界最受欢迎的人曾经是谁呢?穆罕默德·阿里,他曾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人物,而你知道他的口头禅是什么?“我是最伟大的。”那是自我抬举的行 为,在我们社会中很典型。我们常说,你也知道的:“我们应该有积极的想法!你要晓得你 你无所不能,你是最伟大的!”
然而,就连我分辨能力不强的孩子也说到:“我肯定不是无所不能的,我的数学都拿不了 A。”事实不是这样的。上帝叫我们谦卑,但我们的世界却无时无刻的将骄傲抛在我们眼前。
你可知道,骄傲是世上第一项罪?世间所犯的第一项罪就是骄傲,而那是由一位名叫路西法 的天使所犯的;牠定义要高举自己过于上帝。我们能从《以赛亚书》14 章,以及《以西结 书》28 章了解整个情景。路西法一连说了五次:“我要”,而上帝说了一次:“不,你不 能”,便把牠赶出天堂。骄傲是第一项罪,即我要高举自己,我要抬高自己。
《箴言》11 章 2 节说:“骄傲来,羞耻也来;谦逊人却有智慧。”16 章 5 节说:“凡心里 骄傲的,为耶和华所憎恶。”16 章 18 节说:“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21 章4 节又说:“恶人发达,眼高(外在)心傲(内在),这乃是罪。”谦卑往往是义人的品德, 而骄傲常常是不义之人的心思所在。而对于认识耶稣基督的人,却看到其他基督徒,或自己纠结于高傲之罪,心灵应当极其悲伤。
胜过骄傲是每一天的争战,不是吗?每一天。在世之人没有一个已经完全胜过的,这是撒旦 无时无刻攻击、诱惑你的手段。
虽然如此,让我们翻开《以赛亚书》2 章,从上帝的角度看待这事,第 10 节:“当进入岩 穴,藏在土中,躲避耶和华的惊吓和他威严的荣光。”听着,当你开始与上帝作比较时,你最好进到岩穴里;相比之下,你只是条虫。当你见到上帝的荣光时,你最好躲进土里为妙。 当你把自己与上帝的荣耀和威严相比较,还是赶快藏进岩洞里吧。接着看:“眼目高傲的必降为卑,性情狂傲的都必屈膝;惟独耶和华被尊崇。”弟兄们,这是整个事件中的重点,骄 傲是一种罪,因为那就是与上帝作较量的罪。
骄傲使我抬举自己,从上帝夺取祂的荣耀,而上帝曾说我不把我的荣耀给予他人。因此祂说: “你当俯伏;在那日,唯有主会被升为至高。”唯有上帝是配得尊荣的。我再说一次,你我都没曾做任何事,将来也不会做任何事情,与上帝相比之下是配得荣耀和尊崇的。我们不过 是条虫,当进入岩穴藏在土中。这就是以赛亚所指的:“必有万军耶和华降罚的一个日子,”12 节说,“要临到骄傲狂妄的;一切自高的,都必降为卑。”这里,他引用了比喻指着骄傲人说:“又临到黎巴嫩高大的香柏树和巴珊的橡树,又临到一切高山的峻岭,又临到高台和坚固城墙,又临到他施的船只,并一切可爱的美物。骄傲的必屈膝,狂妄的必降卑;在那日,惟独耶和华被尊崇。”
你明白了吗?以赛亚仅是在说,上帝要审判狂傲人;祂要审判傲慢的、清高的人,高举他人 的也将受到被审判。先知以赛亚斥责以色列人的骄傲时,清晰、明确;当时的以色列人就像我们社会一样,张狂自大。你可知道,我们的社会是如此张狂,我们能被此吞没?我们要最 好最时尚的衣服、最好的车、最好的房子、最好的事物,而我们也常常受引诱要这么做。我们操练自己的骄傲,而我们追逐和购买这些物质的理由,是叫自己能凌驾于他人之上。多数 时候,这是事实。
有一些事物是我们需要的;我们需要供给家人,有自己的需要,要交自己的车马费等等,但 需要和想要的界线是很微细的,而后者是为了自我炫耀,自我舒适,以及胜过其他人所拥有的。而我们一旦开始拥有某种程度上的物质,就开始鄙视低于我们水平的人,并常常力求追 上那些超越我们的。这是骄傲,是错误的态度。
这种现象在以赛亚的年代特别明显,即 3 章 16 节。这里,他斥责锡安的女子们,就是以色 列的女子,说她们是狂傲的,行走挺项。这不是为了有好姿势,乃是骄傲的态度,以你的外 貌轻视他人。她们卖弄眼目,俏步徐行,而希伯来原文说那是上了色的眼睛。圣经说她们 行走挺项,卖弄上色了的眼目 ,俏步徐行,脚下玎铛。
这就是一个大摇大摆的概念。这些女人是傲慢的 – 看着我,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行走。她们脚 上还挂着摇铃,以免外貌不够引人注目,还有铃声可以唤起你的注视。而我们到 17 节看她们的下场:“所以主必使锡安的女子头长秃疮,耶和华又使她们赤露下体。”上帝将会使一 把剑降落在她们中间,挺可怕的。“到那日,主必除掉她们华美的脚钏、发网、月牙圈、耳环、手镯、蒙脸的帕子、华冠、足链、华带、香盒、符囊、戒指,鼻环、吉服、外套、云肩、 荷包、手镜、细麻衣、裹头巾、蒙身的帕子。”
这肯定是一种态度演示;它不是指凡穿戴任这些的都是高傲的,但高傲的人大多都有过于装 扮的表现。她们失去了单纯之情,毫不含蓄,过多装饰。24 节说:“这必成为过去,必有臭烂代替馨香,绳子代替腰带,光秃代替美发,麻衣系腰代替华服,烙伤代替美容。你的男 丁必倒在刀下。”他们也不是无罪的。 看,这是个充满张狂自大群体的社会。她们自我抬举,佩戴夸张的首饰来吸引关注。事实是,在这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本应该成为指向上帝的器 皿,就是以色列的上帝。
在《耶利米书》50 章 31 节中,耶利米也对这种态度给予评论,说:“主万军之耶和华说, 你这狂傲的阿,我与你反对,因为我追讨你的日子已经来到。狂傲的必绊跌仆倒,无人扶起。我也必使火在他的城邑中着起来,将他四围所有的尽行烧灭。”而旧约的最后一本书《马拉 基书》,是一本极为重要的经卷。书中的第四章,旧约的最后一个篇章开始这么说:“万军之耶和华说,那日临近,势如烧着的火炉。凡狂傲的和行恶的必如碎秸,在那日必被烧尽, 根本枝条一无存留。”
当你看到新约时,你会听到雅各在 4 章 6 节这么说:“上帝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 人。”你也听到约翰在《约翰一书》2 章 16 节说:“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都不是从父来的,乃是从世界来的;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 去。”所以,上帝阻挡骄傲,喜悦谦卑。我曾说过,谦卑一直是义人的品德。圣经多处都说到了谦卑之事,我们无法一一细说,但请留心听这一些例子。
《箴言》15 章 33 节说:“尊荣以前,必有谦卑。”《箴言》22 章 4 节说:“敬畏耶和华 心存谦卑,就得富有、尊荣、生命为赏赐。”《箴言》27 章 2 节说:“要别人夸奖你,不 可用口自夸。”
那些经文都非常实际。而你若真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以赛亚书》51 章 1 节也对同一代的 以色列民说话:“你们要追想被凿而出的磐石,被挖而出的岩穴。”你们难道忘了自己是从何而来的?若你有骄傲的倾向,请回到《以弗所书》2 章 1-3 节,想起你是死在过犯罪恶之 中的;那时你们在其中行事为人随从今世的风俗,顺服空中掌权者的首领,就是现今在悖逆之子心中运行的邪灵。回想你们从前也都在他们中间,放纵肉体的私欲,随着肉体和心中所 喜好的去行,本为可怒之子,和别人一样。当你要骄傲的时候,请记得你自己的身份。
谦卑是所有属灵福气的基本要素;在任何尊荣以前必有谦卑。《箴言》是正确的,上帝只会 祝福谦卑的人。有的时候,我认为我们忘了它的重要性。每一项罪里,不论它是什么,其根源就是骄傲,因为凡罪都是对上帝的悖逆,以及对祂的圣洁、祂作上帝权利的悖逆。凡罪都 源于骄傲,而我真认为我们只专注事情的外表,却从不面对实际的问题。比方说,个别家庭会出现问题;他们的孩子是问题,父母有问题,夫妻有问题。又或者是某人工作上遇到问 题……许多人有各样的问题,而他们会前来问,我该怎么处理这事呢?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向家人传福音?如何带领家庭灵修?如何解决家里的问题等等,而其实真正的问题所在仅就是 骄傲。家庭里不会有合一,家里不会有尊荣,家里不会有生命的恩,不会有幸福,直到那人里头有谦卑。我不管你为主作了什么,我不管你建立了多少间教会,或建立了宣教团体,或 有什么伟大的事工,或从小就加入教会,或有读经祷告的生活……如果你从不行事谦卑,你还不晓得什么是行事相称。那就是上帝要对我们说的,因为与恩相称的行事为人,都是从谦 卑开始。
若无谦卑,甚至也不能得救。在《马太福音》18 章 3 节中,耶稣说:“你们若不回转,变 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祂接着说:“你们要谦卑像这小孩子。”除非你以谦卑来到上帝的跟前,说我是一个罪人,不配得任何东西;你不能得救。你不能闯入到上帝的面 前,说上帝,是我,就是你听闻多次的我;这是关于我的新闻,我有硕士文凭、博士文凭,并有各个善心义举奖状,你看。不,你以谦卑,以罪人的身份来到上帝的面前;这是唯一得 救的方式。没有别的路可以通往上帝的家,而一旦进入到那里,也别无其他行事为人的方式 了。这是唯一的方式,是唯一的标准。
《路加福音》18 章 13 节说:“那税吏,”你还记得吗?有两个人上殿里去祷告,一个是法 利赛人,一个是税吏。“那税吏远远地站着,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只捶着胸说,上帝阿,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耶稣说,我告诉你们,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为义了,因为凡自高的, 必降为卑,自卑的,(什么?)必升为高。”谦卑就是得救恩的标准。你看,那个自言自语的法利赛人说,上帝阿,我感谢你,我不像别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我一 个礼拜禁食两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这人并不得称义。救恩只临到谦卑的人,而基督徒的行事为人,应当也是谦卑的。
现在,让我们回到《以弗所书》看经文。我们现在晓得圣经强调谦卑,对抗骄傲。然而,这 在我们的社会当中是容易的,真的很困难。我看到我们社会上的情形,看到自己生活上面对的试探,就是要持续积累能使我高傲起来的物质。你是知道的,就是拥有更好的房子、车子、 衣服、认可,或更高的物质享受,把我推向上流阶层。接着,潜意识里就会看不起不如你的人。这是大错特错的,而你失去了上帝的福分。若你行事不相称,你是不会晓得上帝的祝福。 因此保罗呼吁我们要行事相称,第一节;他说,我为主被囚的劝你们,既然蒙召,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这就是行事相称的呼吁。
这里,我要与你们分享行事相称的特性。我不能完全涵盖所有的特性,这里有五个特性;我 们这回只会看其中的一个。
行事相称的特性。当我们看 2-3 三节时,我要你们注意。他说,你们现在要行事相称,而 我们也都说,好,我要行事相称,但如何做到呢?他说,好,这里有五个方式,这五个关键是:谦虚、温柔、忍耐、宽容之爱,以及合一。这是行事相称的五个特性,而其目的就是 3 节,为要保守圣灵所赐合一的心。保罗最主要让我们知道,上帝要教会合一;祂要教会合而为一。信徒的合一是紧迫的,而《以弗所书》前三章已经有所强调。我们同是一个新人、一 个身体、一个家庭,是一家人,是圣灵的一个居所。这震撼人心的经文,强调犹太人与外邦人同在基督里合而为一。我们是一体的,这极其重要。
它的重要性也在于此;在《约翰福音》17 章 21-23 节中,耶稣向天父祷告。这祷告很明确, 这是耶稣所说的:“我求你使他们都合而为一;正如你父在我里面,我在你里面,使他们也在我们里面。”为什么呢?“叫世人可以信你差了我来。”23 节说:“我在他们里面,你 在我里面,使他们完完全全的合而为一,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来。”换句话说,基督是上帝儿子这个事实,涵盖在教会合一的里面,你明白吗?我们的合一,是向世界彰显基督。这世 界不和睦、不融洽的,到处充满敌视、对抗、苦毒、怨恨,还有自我主义,人人为自己奋斗。然而,若在这之中竟然有一片绿洲,有美丽的和睦、合一,在一组人当中有平安的和谐,这会令世界注目,说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时我们就能回答说,这是耶稣基督能成就的事。接着 他们会说,那这耶稣一定不是这世界的人,因为这世上是无人能做到这事的。
我不会忘记曾读过的一本历史书,它问了这个问题 – 你是否知道在历史中,有多少和平条约 是被解除的?答案是,所有的,每一个。
圣经说,恶人必不得平安 – 平安了!平安了!其实没有平安。世上没一个能那么做,难怪世 人都拥护敌基督的。然而,当耶稣到来,祂将以最伟大的和平使者的身份出现。所以,若我们能以和平联络、彼此相爱,是合一的群体,我们便能向世人彰显耶稣是和平之君的事实, 对吗?我们见证的核心,叫世人晓得耶稣是上帝差来的,祂并不是另一个人;没人能制造这样的平安,没人能让人与人之间这样的彼此相联络。祂必须是从天而来的,而这就是我们信 息的要点。
所以,行事相称是有苦衷的,而首先是为了教会的合一;我们当行事相称,叫教会能合一。 我们又如何能做到呢?就让我告诉你一件事:若每个人都是骄傲自大的,就永远无法合一,对吗?如果人人都说,我要得到我想要的,你为自己争取你想要的,我们永远不得合一。若 人人都那么做,我们的麻烦就大了。如果每个人只为自己的事挂心……我不能忍受这事……你不能这样对我……我们是无法团结的。但注意:只要有谦卑,就会有团结。若人人只为了 自己的权益争斗,我们就会纷争不息、气愤难平。雅各说,你们中间的争战斗殴,不是从你们百体中战斗之私欲来的吗?而你会千方百计,不择手段的去争取它。
这就是争战。
另一方面,何平是从哪儿来的呢?在《腓立比书》2 章中保罗说:“各人看别人”怎样呢? “比自己强。”看,当我们看到的是他人而不是自己,我们就会有和平、和谐以及合一。当我们看别人比自己强的时候,当我们都参与补足他人的需要,当人人都彼此照顾,不专注于 自己时,就会有人所能理解的和睦、手足情分、和平与合一;这乃是上帝所要的。所以你说:“好吧,我们尝试的是在灵里合一,用和平彼此联络?”是的。我们想要看到的是一个身体、 一个圣灵、一个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上帝,就是 4-6 节的概念。
我们要试着看到这合一的展现,叫世人得知是上帝差派耶稣;祂必须是超然的,因为人是无 法做到的。然而,除非我们能有这合一,能维持这合一,世人是无法晓得这事实的。而除非我们跟从以下步骤,我们是无法维持这合一。
让我们看第一步:“凡事谦虚。”你知道吗,要讲道谦虚这东西很难,因为当我省查自己的 生命,我知道自己也为此事有争战;我在这点上也常常亏欠主。凡事谦虚;“凡事”这词, 在希腊文指的是所有的,完全的。
所以,这词仅就是指完全的谦卑,如此而已;无例外,完全谦卑。不但是谦卑,还要凡事谦 卑,凡事。在每一个关系中,每一个态度上,每一个举动,每一个行为,你都要显露谦卑。 这希腊词来自两个字,第一个是 taptnos,意思是低下、卑微的,与崇高相反。然而,它有 一个隐喻用法,表示穷苦。我们说到下级阶层,这就是它的用意 – 贫穷人,或无关紧要的事。
如果有些事情是次要的,我们认为它不重要,或是微不足道,没多大益处的。希腊人甚至用 这词来形容一个胆怯懦弱、卑微的人。我们今天也用它来形容一个说话和做事不一致的人 – 他做事低贱。这表示某种低微、不重要、穷苦、懦弱、卑贱的事。这个字的第二部分,意思 是想法或审判。结合起来,这词指的是把自己想成是卑微的、不重要的、低级的、穷苦的、卑贱的;现在你可明白了。你凡事都要把自己看为卑微。
保罗对罗马人说,拜托,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而你当如何看待自己呢?卑微。但你也 知道,我们常常被教导说要觉得自己是最好的。商业资讯这样告诉我们,而如果你不是富裕、俊俏的,你很难承受观看电视节目,它只会让你感到气恼。我们经常被告知说我们当感到骄傲;然而圣经不是这么教导的。你要知道一件有趣的事吗?‘谦虚’这词不曾出现在古典希 腊文;这词是基督徒新造的字,因为世界根本没这概念。约翰卫斯理说过:“不论是罗马人还是希腊人,都没有‘谦虚’这词。”他们的字典里没有这字。
而他们没有这词的原因,是因为他们鄙视这样的态度。他们用贬义词来代替;这是个有个性 的词,用穷苦、卑微、懦弱形容。顺便提,基督徒甚至也永这词来形容困苦、懦弱、不重要的事,而异教徒在前两世的时候,都在著作中以负面形式使用它。即便基督徒造了一个新词 来表示良好的品格,他们还是融入不了世界的生活当中;他们鄙视这样的人,轻视这样的人,并讥讽软弱的、懦弱的、胆小的、顺服的,以及视自己为卑微的人。
我们必须谦卑。每当有人站起来传道,以为传的是上帝的信息,说我们要觉得自己很棒,觉 得自己很了不起,必须自夸张狂,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得着荣耀;这使我极其忧伤。这完全不是圣经的教导。异教徒是这么做的,以往都是,而他们视谦虚为可耻的软弱;我们下回会再 更详细的说,进入到温柔的概念是什么,而我认为那会改变你的想法。但是在基督里,谦虚是一个美好的品德;没有了谦卑,你就不能行事相称,根本不能。完全谦卑,凡事谦卑,是 一个根本的元素。
耶稣就认识到这一点。试想,祂生平拥有什么?祂能说自己为此感到骄傲的东西是什么?祂 从来没说。保罗说,我唯一能夸口的,是为耶稣基督的福音而夸口,如此而已。你说,但保罗啊,你有很好的教育啊;不,我只以耶稣基督夸口。保罗啊,你可环游了世界各处;不, 我只以基督耶稣夸口。保罗啊,你的冒险事迹还真不赖,可以写一本书了;不,我只写有关耶稣基督的书。那才是正确的精神。耶稣 – 谦卑如此的一个榜样。《路加福音》19 章,祂 经常忧患;《约翰福音》6 章,祂舍了自己;《约翰福音》15 章,他受无辜的厌恨;《马太 福音》8 章,祂无居住之处;《约翰福音》15 章,祂受迫害;《马太福音》26 章,祂被出 卖;《马太福音》20 章,祂受咒诅,并被挂在十字架上;《马可福音》10 章,祂受辱骂;《路加福音》22 章,祂被视为囚犯之一;《马太福音》17 章,祂被杀害。耶稣是柔和谦卑的,而我们也当像祂行事为人一样。
祂是上帝;即便你在上帝眼里是有分量的,即便奇迹般的经历上帝拯救的恩惠,你仍然要谦 卑行事。请听《诗篇》138 篇 6 节说:“耶和华虽高,仍看顾低微的人。”这可不好吗?耶和华虽高,仍看顾低微的人。上帝使我们谦卑。哦,上帝啊,请保守我们不在自己的心里高 举自己,以为我们成功了,自以为了不起,使我们轻视不如我们的人。
保罗认识这种谦卑;他在《使徒行传》20 章 19 节说:“我们服事主,凡事谦卑,眼中流泪, 又因犹太人的谋害,经历试炼。”他说,我们服事主凡事谦卑。请听,如果你没有一个仆人的心志,你是无法行事相称的。如《歌林多前书》4 章所说,你是个奴仆,是第三等的奴隶, 仅是个划使邮轮的人;除了为邮轮到达的去向之外,你毫无任何贡献。身为一名基督徒,你所做的贡献是借着自己的努力,达到上帝所要到达的标准,也就是祂自己的荣耀。
保罗说,我是借着上帝的恩典,成为今天的人。他说:“我从前是亵渎上帝的,逼迫人的, 侮慢人的,然而我还蒙了怜悯,让我在事工上有份;在罪人中我是一个罪魁。”保罗知道什 么是受苦。
传说中,当摩拉维亚人听到西印地安奴隶的故事时,他们被告知说和这些人传福音是不可能 的,因为他们与掌权者是分隔的,是被遗弃的一群,你无法融入他们其中。一名传记家写道,有两位摩拉维亚人献上自己,说他们要到当地的种植园当奴隶。我们会以奴隶的身份工作、 辛劳,若有必要的话,我们愿意与那些奴隶被鞭打,叫我们能与他们同行,教导他们基督。这两个人就离开家乡到西印地安去,在种植园作奴隶,陪在奴隶旁边,与他们有亲密关系。 其他奴隶听闻了他们的消息,深受感动,因为这两人是谦卑自己来接待他们的。这是非常尊贵的,而基督的榜样是更高更大的,不是吗?祂谦卑自己,成为人的样式。祂以慈爱的双臂 拥抱我们,把我们引入到祂自己的团契里 – 就是我们,这群曾经是罪的奴仆的。
圣经给予了我们一些谦卑的伟大例子。我想到施洗约翰,在《马太福音》11 章 11 节里,耶 稣说他是“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兴起来大过”他的;妇人生的,没有比他更大的。他肯定是某个奖项的得奖者:世界最伟大人物奖。或许我们可以颁发《马太福音》11 章 11 节奖 项。然而,他说是,他必增加,我必减少;他说,主是话语,我只不过是声音。我给他解鞋 带也是不配的。
马利亚 – 马利亚,马大的姐姐,有多谦卑呢?我们看到她三次坐在耶稣脚前。你可以想像这 幅图画,马大正大忙碌的预备美食,所以每个人会前来说,马大,你又做到了。然而,耶稣 说的是 – 马大,马大,你的优先次序颠倒了。骄傲能以这形式展现。
我想到四福音书的作者。你曾否想过福音书作者大可以说 – 当然,我与耶稣同在那里,从而 自吹自擂的。然而在福音书中,他们几乎美丽巧妙的隐藏自己。例如,当马太在他的福音书里介绍自己时,唯一说的是:税吏马太。他强调了自己讨人厌的角色,却从不提起自己组织 了一个盛大庆典,广邀朋友与耶稣相会面的事情。他对跟随耶稣时所举办了大型的布道宴只字不提;路加提起了这事,但马太从不提起。马太不会将他所做的任何事情提出来。
之后还有马可。毫无疑问的,马可是在彼得的监护下写下福音,所以马可反映了彼得的观念。 让我一直深感兴趣的是,马可并没记载发生在彼得身上的两件大事:第一,在水上行走;第二,就是“你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并“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的事件。这一切 都没在《马可福音》中出现,但你知道《马可福音》记载了什么?就是对彼得的斥责,和他 的跌倒。我也想到了约翰。约翰写了 21 个篇章的福音书,却从没一次提及自己的名字;这 就是谦卑。
格斯里(Guthrie)写道:“最壮观的建筑,最高的楼塔,最高耸的塔峰,都是建立在很深 的地基上。杰出恩赐和卓越恩惠的给予,是在极度谦卑的基础上。若无谦卑,这些恩赐可是危险的。伟人必须是良善的。为了保守圣徒站立不移,不会跌倒,上帝在所要赐予丰厚恩赐 之人身上,给予了适度的谦卑之恩。”
那是正确的,而什么是谦卑?我以这作总结。你说,我知道你说的这一切是对的,但什么是 谦卑?我将给你三点:首先是对自己的察觉;谦卑是从察觉自己开始的,这很重要。有人曾说:“谦卑是当一个人察觉到自己的不配之德。”谦卑的开始,乃是真诚的看待自己。你知 道我相信这包含了什么吗?那就是在生命中的每一天,真诚的在上帝面前向祂承认自己的罪。
你可以隐藏你的内心,可以对自己作假,说服自己说我是完美的,从不坦然面对自己。然而, 根据《约翰一书》1 章 9 节,我们是常常认自己的罪的;我们同保罗说,我是一个罪魁。我们这群还没到达,而是向着标杆直跑的人必须晓得,每当我们受试探而开始感觉到骄傲时, 请铭记你自己的身份。你还没达到终点,不要再自欺了,你不完美,你是没成就的;你必须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而你知道每一次出的问题在哪儿吗?那就是当我们与他人作比较时, 我们会常常搞糊涂自己的身份,因为我们常常能找到比我们差劲的人。你心里会这么想:我 不会太差吧,你看看他。
孩子可以是这样。当母亲关注学校里的成绩时,说你不应该拿到 C,你并没全力以赴,怎么 只拿了个 C 呢?妈妈啊,10 个人得到了 D。看,这很典型,你时常能找到更低的标准,经 常能找到。
在家也是一样。当你的妻子开始发出一点唠叨时,你会说要是你不满意,你大可改嫁给隔壁 的那个醉酒汉,看你是否喜欢。你肯定谁找到比你差劲的人。你知道吗,你可以认为自己是最好的钢琴家,知道你必须与鲁本斯坦(Rubenstein)同台演出;你可以认为自己是最好的 高尔夫球手,知道你与泰格·伍兹(Tiger Woods)较量。
你知道自己需要做的是什么?你必须在上帝面前坦然的面对自己。《歌林多后书》10 章 12 节给予你这原则,请注意听,保罗说:“因为我们不敢将自己和那自荐的人同列相比。”他们自荐自己,而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吗?他们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自己,以自己拟定的标准来检察自己的实际状况,由始至终从不坦诚。他们喜欢自己。谦卑,就是将自爱的花色眼镜摘下,看到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不配得的罪人。这就是谦虚,是谦卑的开始。
在《歌林多后书》10 章中,有假使徒前来说:“我们有最大的真理,我们是属上帝最新的 后裔。听我们说,我们是大英雄。”他们甚至称呼自己是超使徒,他们的大明星。而保罗说:“他们是与自己较量,所以才认为自己很伟大。他们的衡量标准是错的。”
所以,属实的谦虚是从自我醒觉开始的。弟兄们,你们必须坦然面对自己。倘若你要行事相 称,要在生命中得到上帝的祝福,那么你就要谦卑行事。而如果你要行事谦卑,你必须真实的面对自己。你必须每一天看到自己所犯的错误、认罪,并处理这些事。
第二,你不仅要有自觉,但也要有我称之的“基督觉”。如果你不是那标准,那么谁是呢? 是基督,是耶稣基督。当我们与自己较量时,我们会骄傲;当我们与自己作比较时,我们会觉得自己不错。然而,我们当与耶稣基督作比较;《约翰一书》2 章 6 节说:“人若说他住 在主里面,就该自己照主所行的去行。”这就是标准。当你能够站起来说,我很高兴向大家宣布,我是照耶稣所行的去行,那你就有资格骄傲。没人会相信你。
你知道吗,有人经常问我,我一生中最可耻的经历是什么?或许我们经常会想到所做过的可 笑之事,如裤子被扯裂了等,但当我思考这事时,其实非常容易回答。就是那两年,在《约翰福音》的学习当中,当我每日每夜的面对着耶稣基督的神性时,当我查查以耶稣基督的标 准衡量自己时,这是我能做的最健康的事。因为你是看不到你自己的;你是一无是处的。
还有第三件事;你当察觉自我,察觉基督,且最终也要察觉上帝。当你开始看到耶稣基督, 你看到祂的人性,你说 – 祂是个完全人。不论遇到何人,祂都能给予正确的答案。这样,你便会感到自己的缺乏。我时常给愚昧的答案,但耶稣却能够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适当的答案, 我完全不能。在每一个环境中所遇到的每一个人,祂都能以完美的态度应对;我做不到。祂知道如何去帮助每一个有需要的人,我却做不到。只要你晓得耶稣,你便能知道祂是何等的 一个标准,而当你更进一步认识的时候,你突然看到祂的神性,开始晓得祂就是上帝。而当你与上帝作比较时,你简直就是……你会大吃一惊,自己只是颗芝麻绿豆。你多么的微不足 道。
请听这个。有一天,当以赛亚与上帝比较时,他这么说,《以赛亚书》6 章:“所当乌西雅 王崩的那年,我见主坐在高高的宝座上;他的衣裳垂下,遮满圣殿。”以赛亚说,有一天当我看见上帝的时候,“其上有撒拉弗侍立,各有六个翅膀,用两个翅膀遮脸,两个翅膀遮脚, 两个翅膀飞翔,彼此呼喊说,圣哉,圣哉,圣哉,万军之耶和华,他的荣光充满全地。”这就是那位三一神。“他的荣光充满全地,门槛的根基震动,殿充满了烟云。那时我说,祸哉, 我灭亡了,因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以赛亚是怎么认识到这事的呢?以赛亚是怎么有这洞察力的呢?以赛亚是如何有这样的谦卑呢?“因我眼见大君王万军 之耶和华。”你看到吗?那是视觉角度的不同。
当使徒保罗看到自己,他说,你是罪魁;这就是自我察觉。当彼得看着耶稣时,他说,离开 我吧,我是一个罪人;这是对基督的察觉。当以赛亚看到上帝,他说,我灭亡了,因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看到吗,这就是重点所在。当你看到上帝的时候,你说,上帝啊,人算什么, 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我又算什么呢?这就是谦卑。
这就是我们当看待事情的角度,是一个何等美好的角度。弟兄们,让我告诉你一件事,如果 我们每一个人都行事谦卑,这对世界来说是何等的一个见证。下一回,我们将要探讨谦虚不是软弱,乃是受管制的能力。这就是温柔的意思。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and sold as a book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