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拿你们的圣经,翻开《以弗所书》4 章17-24 节,这是我们今天要查考的经文。我首先会把经文念给你们听,然后告诉你们经文的背景,最后再开始解释经文。《以弗所书》4 章,使徒保罗在17 节起说:“所以我说,且在主里确实的说,你们行事,不要再像外邦人存虚妄的心行事。他们心地昏昧,与上帝所赐的生命隔绝了,都因自己无知,心里刚硬,良心既然丧尽,就放纵私欲,贪行种种的污秽。你们学了基督,却不是这样。如果你们听过祂的道,领了祂的教,学了祂的真理,就要脱去你们从前行为上的旧人;这旧人是因私欲的迷惑,渐渐变坏的。又要将你们的心志改换一新,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上帝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
当你接受耶稣基督,当你得了重生,当你进入上帝的国度时,你的基本性情有了一个极大的改变。你是一个全新的人。事实上,你在得救之时所发生的改变,比你去世之后将发生的改变来得更有戏剧性。因为你的新性情已经被造了,所以全新的你也被造了;你已为天堂被量身定做,是上帝国度的子民。
而死亡所作的,就是将那崭新的性情释放,进入到上帝的同在。最大的改变已经发生了,那就是当你得救时,一切都是新的了。在《哥林多后书》5 章17 节中,保罗说:“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请注意,他是一个新造的人,而不是因为接受了新的东西才是新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这是一个崭新的创造。在《加拉太书》2 章20 节中,保罗说:“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换言之,这是一个全新的我,而我现在所活着的生命,是在基督里面活着的。这里,我要你们专注于这思想:这是一个新的你,一个新的我,是一个新的创造。
当你考察保罗的书信时,你会发现他阐述了一个新的意志,新的思想,新的心,新力量,新知识,新智慧,新观念,新理解,新生命,新基业,新关系,新的义,新的爱,新渴望,新公民身份等等。事实上,总的来说,圣经说明是一个焕然一新的生命。我听说有很多人教导,当你成为基督徒时,上帝给你一个新的东西;你仍有你的旧性情,你罪恶的旧性情仍存在……等等,不过上帝赐予你一个新的东西。然而,根据圣经的教导,你是新人;这并不是仅仅加添的问题,而是改造的问题,你明白其中的不同吗?
这是一个焕然一新的你,是“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老我已经不复存在了。“现在活着的”,也就是复活的生命,“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请注意听,你需要在我们思考这课题一开始就掌握这一点:你是一个新人。你说,那倘若我真是新的,我为什么还犯罪?这是因为你是一个披带着旧臭外套的新人;那外套即是肉体,就是你的人性。这就是保罗在《罗马书》7 章17 所说的:“住在我里头的罪”;又是20 节所说的:“住在我里头的罪。”换句话说,当我犯罪时,这不是我的新性情所作的。这概念对你来说可能是新的,所以注意听下去:这“就不是我作的,”这不是复活的我作的,不是那新性情在犯罪。顺便一提,圣经中没有“旧性情”这词,只有“旧人”。旧事已去,你是新人,但犯罪的不是那新人,保罗说:“乃是住在我里头的罪”。换言之,你的新性情必须忍受你那人性的臭外套,直到你的新性情与主同在。所以,身为基督徒的你要对付的,是那个臭旧外套;你必须把它脱掉。因此彼得在《彼得前书》2 章中用了“除去”这词(英译为“脱去”),就是把脏衣服脱掉、丢掉的意思;除去那一些东西。我要你们知道,我们不是重造的工作,不是被仅仅加添过的东西。我不相信一个基督徒有两个性情;我认为他只有一个新性情,就是老我死了,自尊死了,新我活了。
所以,一个基督徒是一个新的人,一个崭新的被造物,一个新生命,但罪是个问题,因为他穿戴着人性的臭旧外套。而圣经的应对方式,就是我们要开始丢弃那旧、臭的事物。这新人是一种新的人类行为,而我们要穿戴新人,就是一个与新性情符合、对称和相配的新人性。不过我们大多数人都必须作战,才能脱去旧我。在《歌罗西书》3 章里使徒保罗说,倘若我们真与基督同复活,也就是旧我死了而新我活了;倘若我们被改造了的、崭新的性情与基督同复活了,那我们就必须“治死在地上的肢体,就如淫乱、污秽、邪情、恶欲、和贪婪”等等。也就是说,你必须除去那破旧、臭脏的外套。
现在,我们有了一个新性情,在耶稣基督里重新被造,是新造的人,是焕然一新的,在这个时刻就已经预备能进入永恒的天堂;我们的性情是预备好了的,因此我们需要抛弃旧样式、旧事物、旧习惯和披在我们身上的旧生命。基督在我们里面形成。保罗甚至在《加拉太书》4 章19节说:“我小子阿,我为你们再受生产之苦,直等到基督成形在你们心里。”
在我们里面的正是基督的生命,而《以弗所书》2 章说,我们是“在耶稣基督里造成的”。但我们是与那罪,罪的外套,也就是我们的人性挣扎。
现在,保罗正要对那问题展开攻击;他要从4 章17 节至本书的结尾,教导我们如何脱去那旧外套,怎么抛弃那旧的事物,如何为新人打造一个新外套。这就是他整个用意所在。我们在前三章已经学习到什么是那新的人,对吗?现在,我们要在最后三章学习新人是如何活的。
他论述新性情,这一切都包含在1-3 章里面。现在,他继续论述那新衣裳、新人,就是穿上新人,脱去外在的旧人。这类似于《罗马书》6 章13 节所说的,倘若你们真与基督同复活了,倘若你们真是崭新的、被改造的人,那你们就“不要将你们的肢体献给罪作不义的器具,倒要像从死里复活的人,将自己献给上帝。”圣经为什么充满“所以”这词,原因在于我们的行事为人应当符合我们的身份,因此圣经有那么多的“所以”、“就”等等。实际上,第四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 节有个“就”,17 节有“所以”,25 节又有“所以”,5 章也有个“所以”。而整个基督徒的生命是充满了“所以”和“就”,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圣经要我们以顺服,来回应上帝在基督里已经给予我们的身份地位。
现在,我们将看到新的性情是如何在新人里面运作,并呈现在行为上。这就是我们在查考这段经文时的思想。我们先回到第一节来看之前的联系。4 章1 节说:“我为主被囚的劝你们,既然蒙召,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我们在这里暂停一下。
“我劝你们,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这新性情,就是1、2 和3 章所勾画出的身份,你们行事为人要与这新性情相称。我们要如何做到呢?我们如何行事相称?请跳到17节,这就是第一个方法:“所以我说,且在主里确实的说,你们行事,不要再像外邦人存虚妄的心行事。”这就是保罗关于行事相称所要直接说的第一件事。这是不同的行事方式,我们要与世界活出不同的生活。这里,“外邦人存虚妄的心行事”这词句有一些争论,就是它在某些手抄本当中是否是存在的;为着我们研读这段经文的缘故,我会将它包括在里面,因为那是这段经文的含义。无论如何,这里的重点是1 节,我们要行事相称。接着,保罗在2-16 节中给予我们关于教会整体的合一、属灵成长和成熟的一段美好插曲。换言之,他概括性地说到教会要如何运作,而这里,他叙述详情;这里,身为信徒的你,要面对上帝要你去做的事。我的行事为人要如何与蒙召的恩相称呢?
首先,行事为人不当与外邦人一样。我想,17 节的“所以”,是为要连接1-16 节的“所以”内容。这里的“所以”所指的内容也有所争论,我认为它指的是那整段话。因着你蒙召的恩;因着上帝所要的是谦卑、温柔和卑微的心;因着我们在任何方面是一体的事实;因着主耶稣基督赐予我们作祂身体之肢体的独特恩赐;因着祂给予教会成长、成熟、造就和在爱里说诚实话的原则;因着这一切事物,所以我们要行事相称。
保罗似乎在说,上帝已经在世界上创造了一个很美妙的实体,称为“教会”;因着这独特的创造,借着独特的谦卑生活方式,借着独特的合一,借着恩赐和有恩赐的人而独特授予的能力,借着在爱中被造就的独特因缘,因着这美妙、独特的神迹创造叫“教会”,这就是你该如何行事的方式。你看到了教会整体的设计是什么,现在身为个体的你就应当这样行事。所以,他从一般性的谈论转移至细则。
你说,好,我是教会的一份子,我知道有恩赐的人应当做他们该做的事,成全圣徒,而圣徒也借着事工得以成全。我知道上帝已经赐予我恩赐,并且我须要知道这合一和一体性;我知道我应当温柔、谦卑,但现在我要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行出来,如何在这世上活出来呢?
第一个原则,你行事不能与世界一样。你的生命是个不同的生命,是独特的。你们是独特的一群,是耶稣基督的教会。世界是高傲的,你是谦卑;世界是分散的,你是合一;世界是无能的,你有恩赐;世界是充满憎恨的,你却充满爱心;世界不晓得真理,但你是知道的;而因着这一切事,因着你独特的设计,你就应当这样去行,与世界的不同。你不能借着这世界生活方式,达成基督荣耀的目标。实际上,与世界同样行事,就是模仿死人,而这是不合乎逻辑的,也没有任何意义。我认为你应当晓得,基督教犹如第三个民族;从前有犹太人和外邦人,如今也有基督徒。我们是新种子,一个属灵的种子,一个不朽坏的种子,因此我们应当有相称的生活方式。
我们是新的创造物,已经适合在永恒里存留,就新性情而言已经是称义和圣洁的,我们就应该干脆脱去那旧的、腐臭的生活方式。因此,当教会不但不能叫世界遵照基督的原则,反倒被世界推进它的模式里,这岂不是何其的悲惨?在17 节里,“外邦人”这词是ethne。我们从中有了民族(ethnic)这词,就是表述国家、人民、异教徒的词汇。这仅是一个“民族”的用词,而在新约里被引用时,是指非犹太人的种族;这就是它的民族主义的意义。但更深远的是,它有一个宗教意义;倘若你想知道那是什么,你只需要翻到《帖撒罗尼迦前书》4 章5 节,因为那里说:“不要放纵私欲的邪情,像那不认识上帝的外邦人。”所以,外邦人一方面指的是非犹太人的民族,而另一方面,在信仰上来说,它指的是不认识上帝的人,就是凡不认识上帝的人。所以重点是,你为人行事,也就是你日常生活的为人行事,不应该像那些不认识上帝的人。就那么简单;你是认识上帝的。
在古时代的信徒觉得那样做很难;他们生活在异教徒之中,异教徒的为人行事持续地摆在他们面前,而行事要与他们不同,生活要与他们不一样,是非常困难的事,就像今天一样。我们在自己的时代当中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今日,在世界的各个教会当中,我们面对的问题不是如何要世界模仿基督徒生活;我们面对的问题,是要基督徒不要像世界一样地生活。这就是真正的纠结所在,而在面对社会的巨大冲击之时,这是非常困难的。
让我再告诉你们一些关乎以弗所的事,你从中或许可以在我们当今社会看到一些相似的东西。以弗所是所有城市当中最放荡、最邪恶的城市之一。实际上,有些人认为那是全小亚细亚之中最邪恶的城市;她是个宗教中心,有无数个殿宇、偶像等等。
然而,最令人瞩目的,是戴安娜的殿。戴安娜的另一个名称,是亚底米神。顺便一提,倘若你想象的是一个美丽的雕像,那么我们已经说过,亚底米是一个又大又丑陋的黑色东西,模样介于牛和狼之间,看起来非常可恶。这雕像被认为是从上天掉下来的,因此他们崇拜这大黑物体。尽管如此,戴安娜的殿是第七个世界奇迹,是一个无与伦比的艺术馆。
那里有伟大艺术的创作集,也是个犯罪分子的隐藏之处;戴安娜殿的400 米周围,是王可以处死任何犯罪分子之地,所以你可以想象那里所聚集的人物。那里是世界上最大银行的所在,像这样一个圣神的殿是建立银行的好地方,因为在当代之时,是很难攻破保安的,锁头是很原始的等等,而建立银行的最佳之处就是在殿的中央,因为人们惧怕进入那里做任何的事,怕他们的神明会有所报复,因此他们把他们的殿宇变成银行。所以,那是一个充满银财之地。那里也是一个生意之所,数千名朝圣者来到这地方;那里的崇拜仪式是狂妄的,所以很受欢迎。你只需要做的,就是发明一个以性为核心的宗教,就会有一大群人排队抢着要加入;那正是他们所做的。这是一门很大的生意;当然他们也销售一些小偶像。你是否还记得在《使徒行传》19章,当使徒们来到以弗所传道,导致相关的生意关闭,人民不能卖他们的小偶像了,因此银匠起了扰乱,继而暴乱发生。他们惯于将这些偶像放置在家中,也挂在他们的颈项、手腕和脚腕当信仰装饰品,以及他们的马车前。所以,这是一门大生意。
以弗所的女神戴安娜,是被崇拜为性之女神。那地方有很多太监,就是为了容纳那种活动而成为太监的。那里也有数以千计的女祭司、殿娼妓、歌女、舞女等,是一大狂欢。一名作者说,那是一种狂妄的崇拜;人们以呼喊和音乐把自己沉浸在无耻狂妄的性行为当中,包括自行切割。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在论述这殿时说:“黑暗的邪恶,以弗所比动物还要低的道德居民,只配得被淹没。”可想那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在以弗所的小教会,是在粪坑中的一个小岛。对于初期基督徒来说,那是活在一个肮脏邪恶的世界当中,所以使徒保罗在17 节对他们倘然地说,你必须与他们不同;你必须是不同的,不能像他们行事,不能做他们所做的。活出新生命是困难的,但活出那新生命是必要的,你必须脱去旧人,就是从前的生活方式。顺便一提,他们将好人喂养饥饿的动物,如饥饿的狮子、狼群、野狗等;他们将好人丢掷给它们。你是否记得保罗自己甚至说他必须在以弗所与禽兽战斗?那真是一个坏地方,而信徒就在那里;因此保罗说,你们行事必须与他们不同,不要被吸入这不道德之行中,不要被吸入那种异教生活。
彼得在《彼得前书》4 章3 节也说了同一件事,这伟大词句是:“往日(的)时候已经够了。”换言之,以往我们生活行事,“随从外邦人的心意,行邪淫、恶欲、醉酒、荒宴、群饮,并可恶拜偶像的事”,但“往日时候已经够了”。那些都已经过去了。基于这一切,基于我们在基督里的身份,基于所有上帝预定、设计,并对信徒和教会的所有渴望,我们是要独特的、不同的,不与其余的世界一样。约翰在《约翰一书》2 章15 节说:“不要爱世界和世上的事……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这世界是一个消逝的东西,它会自行毁灭,而我们与它无分。社会是敌对敬虔的,因为它占满了性欲的欲望、骄傲、自私、贪欲与邪恶的渴望。它的看法是错误的,它的目标是自私的,它的乐趣是罪恶的,它的影响是有害的,它的政治是腐败的,它的荣誉是空虚的,它的笑容是虚假的,它的爱是多变的。但我们与它无分,我们与众不同,我们的行事为人不一样,不像社会的那样。顺便说,倘若你认为那只是保罗的说法,再看17 节:“所以我说,且在主里确实的说。”保罗说,我是在传达从主而来的信息,我是在主里面作证,祂在说话。这就是属天的生活方式,是上帝的标准;这不是我的,是上帝的。这是对信徒来说是最基本的。
现在,介绍了那节经文后,我们要在17-24 节看到旧行事和新行事的区别,就是旧人或旧生活方式,与新人或新生活方式的对比。首先,保罗给予旧行事的四大特征,而下一回,我们将思考新行事的四大相应特征,就是对比的特性。17-19 节是以往的为人行事。顺便说,当我预备完了这一切而重新开始阅读这段经文时,我已经有了所有的思想准备,我的笔记也已经写好了,然而一件事冲击了我。当我重新阅读这段经文时,突然冲击我的是,这里的议题是心思意念。虽然经文中已经提出,但我从没真正注视这点。整个议题的关键,坦白说,就是你怎样思考。
例如,17 节说到“心”;18 节说“心地”,也谈到“无知”;到了20 节,有了“学”一字;21 节又有“教”字;23 节又看到 “心志”。换句话说,这整个学习、教导、心志和认识的事,与无知所形成的对照,关键就在心思意念。既是这样,重点就是,基督徒与异教徒的思想是有别的,就如《箴言》23 章7 节所说:“因为他心怎样思量,”那么?“他为人就是怎样。”
“他为人就是怎样。”我们的思想要不同,而当我们的思想不一样时,我们行事也会不一样。我心爱的弟兄,且让我提醒你,救恩首先是思想上的改变;那是思想上的改变,是一个全新的思考方式。没得救的人不能有正确的思想。
救恩是思想上的改变,是一个全新的思想过程。保罗在20 节说:“你们学了基督,却不是这样。”有关这事,我们已经充分的告诉了你,叫你知道基督教首先是认知,然后才是经历。是心思把我们引到上帝面前;我们对罪的看法不同于前,我们对上帝的看法不同于前,我们对基督的思想不同于前,我们对往后日子打算的思想不同于前。一个全新的思考过程引导我们得救,而得救就是思想上的改变。因此异教徒的思想方式是一种,我们的又是另外一种。那么,一个异教徒是如何思想的呢?保罗告诉我们异教徒的四个思想要素或特征:首先,是以自我为中心,你也可以称之为无用的思想,但让我们称它为自我中心。
17 节说:“你们行事,不要再像外邦人存虚妄的心行事。”他们的心思,也就是他们的思想、渴望、念头,是最为重要的。换句话说,他们追逐自己所吹的泡沫,奔跑在自己所造的圈子里,躺卧在自己所设的床上;他们的思想就是他们一切所有的。且让我告诉你,思想是人类所有意见的覆盖物,这是我的意见;我想,无论你想什么,无论你要什么,那是治理你行为的东西。在《以弗所书》2 章3 节中,几乎说了同样一件事,就是非信徒“放纵肉体的私欲,随着肉体和”什么?“心中所喜好的去行”。他们是以自己的思想操作的,但这里,保罗说他们的自我中心是虚空的。虚空在希腊文是一个很有趣的字mataios,意思就是空虚、枉然、无用、白白的。最好的词汇就是无用;异教徒的思想是无用的,你晓得为什么吗?它无所去处、无所成就、无所成果、无所收益,都是无用的。
他们的事都是琐事、无用、枉然,是追寻泡沫和影子,从不晓得现实。所有在还未重生的旧生活的事情,都是虚空、无用的,没有实际内容。在《罗马书》8 章20 节中,保罗说:“因为受造之物服在虚空之下。”这整个东西就是服在虚空之下,都是无关紧要的。你每天起身照镜子,修复能修复的东西,上班做你日常做的事,然后下班,就这样,同样的东西,日复一日。正如哈迪(G.B. Hardy)所说的,直到你的蜡烛终于被吹熄,也就是节礼日(Boxing Day),而他们把你放置在松木盒里后,你就消逝了,就是这样,无用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缘故呢?
最完美的图解,就是在《传道书》里;那位最有智慧、最富裕、最多女人、最多荣誉的男人,用同样一句话开启和总结他的书:“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他也在书中第二章的结尾说到“这也是虚空,也是捕风”;对我来说,凡事都没有意义的。莎士比亚(Shakespeare)这么说到,生命是充满声音和愤怒,象征……什么?虚无。人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以他的玩具娱乐自己,而这些玩具都不代表什么;它们都不代表什么。我从来都不停止感到稀奇的,就是人们如何花金钱、伤身体、伤脑子,甚至丢了性命,为要寻找一个从来未有的东西。传道者说他们的思想是虚空的,是无用的,是无去处的、无成果的;换言之,这也就是耶稣在《约翰福音》15 章5 节所说的:“离了我,你们就不能作什么。”什么都做不了。
异教徒、旧人的第二个特征,就是他们对真理是无知的。他们不单只是以自己的思想操作,做他们自己梦出的事,而顺便提一提,这是与我们相反的,不是吗?我们的运作,是为回应上帝的思想,祂的旨意,祂的目的,因此有了目标和意义;然而,他们不单只是以自我为中心,是虚空的,而且更是对真理无知。看第18 节:“他们心地昏昧,与上帝所赐的生命隔绝了,都因自己无知,心里刚硬。”他们不仅以自我为中心,是无用的,也是无知的。你也知道,你不能在这世界直面对不认识基督的人,告诉他们说他们一般上是无知的;我们生活在这么一个有教育制度的社会当中,这么说会是一种侮辱。在历史当中,没有一个社会比我们更有教育了;我们有那么多大学毕业生,我们都不知道如何处理他们,并有各式各样“受教育”的人。但如使徒保罗所说,他们虽然一直在学习,但从来就不认识真理。人有一种天然的无能,不能了解上帝的事,他们就是不能。他们有一个无用的脑子,一个不能得着真理的无用脑子。《罗马书》1 章21 节说:“他们的思念变为虚妄,无知的心就昏暗了,自称为聪明,反成了愚拙。”所以,这世上没有上帝的人不单只是以自我为中心,有无用的思想,而且他们也是无知的。顺便一提,“昏暗”这词是一个极为有趣的分词。“无知的心就昏暗了”,简单的说,就是使得他们瞎了眼;这里的分词是指过去所发生的事,仍有持续性的效果。所以,他们从前在盲目和无知中昏蒙了,也从此都是这样,是一个持续性的问题。然而,这节经文还有覆盖着的一点,我想指出来。这似一个循环:他们无知的心昏蒙了,而那是从何发生的呢?他们的心何时昏蒙,并继续长久地昏蒙呢?这似乎是上帝审判之举的感觉,似乎是上帝做的,上帝似乎是行事之人,在他们身上行事。我想那是真实的。
为什么?“他们与上帝所赐的生命隔绝了,都因自己无知,心里刚硬。”请注意,由于人蓄意使自己与上帝隔绝、无知、心地刚硬,他的心就因掌权之上帝的审判而昏暗了。换言之,人所作出的选择,上帝永远给予肯定。这是很严重的事。一个蓄意选择在上帝以外生活的人,他的心地昏昧是上帝在他身上制裁的结果。法老就是一个例证。我们在《出埃及记》里头读到,法老一而再,再而三地刚硬自己的心,然后突然之间犹如雷劈一样,上帝刚硬了法老的心。倘若你选择某种生活方式,并坚持生活在那生活方式之中,上帝便以审判和主权行事,使那生活永久不变,使你持续性地心地昏昧。这是极为严重的事。我们再看第18 节,问题所在就是一个人与上帝的生命隔绝了。上帝是真理;耶稣是道路,真理和生命。倘若你与上帝隔绝,你就不能认识真理,你无法认识它,因为你对上帝的量度一无所知,你像一具尸体一样。一具尸体在停尸间听不到对话;同样的,一个灵里死了的人听不到上帝。这是一件你无法理解的事,因为你与上帝方面没有联系。所以,与上帝的生命隔绝的,就没有上帝的生命。在灵性的死亡当中,他们是无知的;他们仍去追求,并且拼了命地努力去追,结果就是心地昏昧了。
这就是《罗马书》1 章所说的。在那发生了什么事呢?“他们虽然知道上帝,却不当作上帝荣耀他,也不感谢他。他们的思念变为虚妄,无知的心就昏暗了,自称为聪明,反成了愚拙。”接着经文反复说“上帝就任凭他们”;换言之,他们选择了要走的路,上帝也就使他们对他们所作的选择更加的肯定。对于那些选择过着一个与上帝隔绝的生活之人,这是上帝对他们所采取的审判行动。18 节结尾也起了一个思想,就是“刚硬” (porosis)这词很有趣。在医学术语里,这是指骨折周围愈伤的组织,是比骨头还硬的组织,用来表述一个非常坚硬的东西。在某些医疗书籍内,这词也被用来表示在关节中所造的关系,像钙类之物,叫关节停止活动。这是一个阻碍性的的刚硬,是负面的刚硬。这就是一个异教徒生活的样式:每一次他悖逆上帝的时候,每一次他再跨越一步蓄意拒绝,他就倒入更多水泥刚硬他的心。这过程是显著的,人的罪有僵化的作用。起初,他们有罪恶感,但如芝加哥大学的勒罗伊·奥登(Leroy Auden)所说,我们尝试把我们的狮子放在纸箱里;当我们犯罪的时候,我们知道那是在纸箱里的狮子,但是我们不能只是把它放在里面,因为它会闯出来吃了我们,所以我们开始造更好的箱子,就是借着心理学游戏,或合理化,或自我辩解,或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或否认有罪,或直接消灭道德观,来除去罪恶感这只狮子。当我们越是那么做,我们的懊悔就越加减轻了,直到最后,真正的罪恶感已经被压制至深,已经不再有感觉了,正像圣经所说的,良心如同被热铁烙惯了一般,麻木不仁,心地也就永久昏昧了。为执行审判,上帝介入,对这种持续的意志行为给予回应。我们在《约翰福音》就能很清楚地看到这对比,例如12 章37 节引用以赛亚的话说:“他虽然在他们面前行了许多神迹,他们还是不信他。”虽然他们有足够的见闻,但他们仍选择与上帝的生命隔离,选择作无知的人,选择透过持续地拒绝刚硬他们的心。“这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的话说,主啊,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主的膀臂向谁显露呢?”所以,他们不能相信,你明白吗?
37 节说,他们不信祂;39 节说:“他们所以不能信,因为以赛亚又说,主叫他们瞎了眼,硬了心,免得他们眼睛看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听着,撒但知道基督教与上帝的真理是心的问题,牠知道心、思维是关键。所以《哥林多后书》4 章4 节说:“此等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什么?“心眼,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撒但弄瞎了心眼;而当人持续蓄意地默许撒但的行动,他们就会来到一个地步,就是上帝使他们的心地昏昧了。这种心地的昏昧也就成了永久的形态。你若好奇在我们社会里的人为什么听了不能领会,这大多数是因为他们的心已经刚硬了。
他们不单只是无知,以自我为中心,有无用的想法,第三个特征,就是他们是无耻的。我们可以对此有很多的论述,但实际上是不需要的;这很简单,你自己也可以填上一些例子。关于异教徒的一点是,当他们持续在罪中,与上帝的生命背道而驰,他们就会变得无耻。19 节说:“良心既然丧尽”,我们可以在这暂停。他们已经感受不到了,麻木不仁了,不敏感了;他们不在乎了。
他们没有任何标准,也不在乎后果是什么。他们根本不在意惊吓到别人,他们的整个思想过程被摧毁了。我们的社会就是如此踌躇满志,当罪正在吞噬我们的时候,我们却仍处之泰然;我们这么长时间以来已经习惯穿戴面具了,所以已经无所谓,没有什么可隐藏的,脱掉衣裳吧,谁会理呢?无耻,麻木了;他们感觉不到什么了。
你的心变得如此僵硬,你甚至感受不到了,良心如同被热铁烙惯了一般。这是个怎么样的生活呢?是以自我为中心且是无用的;对真理无知,因而与错误游戏;也是无耻的,没道德,没纪律,没标准,什么都没有。
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罗马书》1 章所谓的“存邪僻的心”。这是第四个特征,一个存邪僻的心。《以弗所书》4 章19 节的后半句:“他们就放纵私欲,贪行种种的污秽。”思想上无耻的人,就会导致无耻的行为。首先,一个异教徒以自我为中心,那是一切的开始,全关乎自己的事,自己的态度;他在他无用、无目标、无意义的生存之下以自己为本,把上帝推开。接着,他展开那刚硬的过程,使自己的心对上帝刚硬;很快地,他丧失了羞耻的感觉,会说出、做出任何他可以逃脱的事。他的道德标准变成是:我可以从中逃脱吗?
然后,他真是沉溺在一个邪僻的心里,放纵私欲,贪行种种的污秽。他巴不得更快地做;他贪行污秽。这里,且让我告诉你关于“私欲”这词。在新约里,这是一个很熟悉的字aselgeia,意思是无耻的荡淫,无羞耻的淫猥;这主要是指性淫秽。巴希尔(Basill)定义为:“心灵的一种气质,无法承受管教的痛楚。”这是一种放纵的淫秽。你知道吗,坏人有的时候在他生命中会试着隐藏他的败坏,但一个患痴呆症的人却毫不在乎他吓唬了谁,也不在乎他有多不正经,只要他自己恶心扭曲的意识得到满足。你知道什么是存邪僻的心吗?在《罗马书》1 章里,存邪僻的心是一个没有思想的脑子,是一个不思考的脑子,是一个没有想法的脑子;它不能臆断,不能产生逻辑,不能领受真理,根本没有思想。这就是我们在今日的世界里所看到的心思意念;这是一个被摧毁的脑子。我请你注意,他们已经沉溺在一种毫无意识的心思意念里。
你可能好奇为什么在我们的社会里有那么多的精神病,这是因为我们有那么多无羞耻的淫秽。这是一个摧毁自身的事。每当我思想这事的时候,我总是想起摇滚乐者和他们不可思议、毫无羞耻的淫秽,因这是一个能引人注意的例证。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摇滚乐者,在他的观众之前小便,而他不是唯一一个,还有好几个人。如此毫无羞耻、不可思议的淫秽。一个人竟变成了野兽,有一个没有意识的脑子。这就是发生在以弗所的事,也就是发生在我们世界里的事。
我们与这有分吗?我们与听从这些人有分吗?我们与迁就这样的社会有分吗?我们与这一切的事有何相干呢?我们与存邪僻的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那些任凭自己为所欲为的人,上帝也已经任凭他们为所欲为了。你问,同性恋从哪来?女同性恋从哪来?这些狂欢性吸引力从哪来?摇滚音乐的淫秽从哪来?我们社会所有的邪恶都从哪来的呢?是否是遗传的,或是因我们的软弱,或是一些心理问题呢?让我告诉你这是什么,显而易见,就在这经文的19 节,就是他们放纵自己。这不是什么心理问题或社会问题,这是个人问题,而整个观点就是:你选择作一个选择,你选择作恶,而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这样选择,持续压抑着心里的愧疚,选择刚硬自己心;于是你在投身于淫秽的事上变成毫无羞愧了,你有了一个不能为你操作的脑子,它不能思考了。
辛克莱·刘易斯(Sinclair Lewis)在《埃尔默龙门》(Elmer Gantry)这本书中反对基督教,并攻击耶稣基督。他被高举为伟大的文学天才,但很少人知道他在罗马城外的一家低级诊所,死于烂醉酒鬼,因他有一个毫无思想的邪僻之心。请听,当你选择喝一杯,再喝一杯,再喝一杯,再喝一杯的时候,你一再的沉溺在私欲与无羞耻的淫秽里,以致你不害怕你这么做会惊吓到别人,也不在乎这种行径有多猥亵,而且很快的,你就有了一个不能思考的心。凡你生活上所投入的事,不论是同性恋、女同性恋、性行为、撒谎、骗人、偷东西等,同样的规律会发生。保罗也另加了一句有趣的话,就是“贪行种种的污秽”。“行”(ergasia)这字非常有趣,其意思是生意,就是从污秽当中作生意。这在我们的社会里是真实的,你知道吗?从前,脏生意是被禁止的,不是吗?你必须偷偷摸摸去寻找这些脏生意,但如今是批发的,他们从中作生意。我们身边充满了这一切,有不干不净的电影等,甚至所谓的“好电影”,很多也有不洁净的含义,是含蓄而不是明确的,或是影射性的,邪恶的东西。所以这是生意,肮脏书籍不间断地在产,这是无止息的。葛培理(Billy Graham)曾经说过,在美国生产的书,可以媲美从一个断裂了的下水道的水滴。皮条客、妓女、酒吧等等,这是大生意。
亲爱的弟兄,我们与那些事情有何相干呢?他们是贪行的;希腊文意思是对一个属于别人的东西产生一个不法的欲望,他们在追赶着你。
他们要夺去属于你的贞洁,属于你的理性,属于你的钱财,属于你的道德,属于你的个性;他们全都要。我们与那些事有什么分?保罗看着异教徒的邪恶世界,看到了它可恶的自我中心,它的无目的性,它虚幻的无用思想,继而导致心地昏蒙和刚硬的心,对任何罪恶都不敏感也无羞耻,对淫秽肆无忌惮。我们容忍这一切,并从中做生意,以便抓住大众。而保罗说,我非常喜欢这句话,请看20 节:“你们学了基督却不是这样。”我们与那些事有什么分呢?赶紧脱掉发臭的旧人,不要与牠有分。看22 节:“就要脱去你们从前行为上的旧人。”24 节:“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上帝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你与那些事无份,你与众不同,是全新的人。这就是保罗所要说明的事。有人说,啊,这事是在边缘之处,我应该还是不应该做呢?请听,你甚至是不应该在边缘上乱搞,我们应该与那些事隔离得那么远,成为山上的光,对吗?那不是我们的生命,我们与它无份。
正如我所说的,今日基督教所面对的难题,就是我们喜欢在世界的边缘游戏。
我不会告诉你们,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但我要告诉你们一件事:上帝的话语没有列出细则,只是叫你要远离到一个地步,以致没有人会在任何时刻看不出来你是与众不同的。你是与众不同的,这是关键所在。世界有它自己的生意,售卖自己的产品,但我们不在那逛,我们是不同的。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而当我们爬下来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就看不见我们了。我们必须作为光和盐。倘若我们被这体系败坏,我们就无用了。让上帝对着你的心说话。但我相信至于我,我必须尽量远离那些东西,且越远越好,与他们不同。我不要在性格上变得古怪,或是没有爱心,或是与人格格不入,我只是要与众不同,成为独特、与世人分别出来的人。有人不时会对我说,你相信分离吗?我说,倘若你是指婚姻,我不相信;但如果你是指这世界,我相信。然而,我不相信我们应该只是站在这里说,你可以做这个但不可以做那个等等,设计很多小列表;这是很难办到的事。我认识一名传道人,他曾经到各处观看所有电影,以便能告诉他的会众他们可以观看哪一部,不能观看哪一部。弟兄们,让我们在心里常记念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以祂自己的血赎回我们所立的约。祂给予我们的新性情,是永远圣洁和无玷污的;然后祂只是说,你是否愿将它活出来吗?你是否愿脱去旧生命,活出新生命呢?让我们斩断那些关系吧,让我们与众不同到一个地步,甚至不在边缘游戏。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and sold as a booklet.